封面新聞記者 鍾雨恆 攝影 陳羽嘯
9月底,早上8點的冰上運動中心,冰面上氤氳的冷氣不禁讓外來的人使勁打著哆嗦,而四川短道速滑隊已經開始了一天的訓練。宋佳蕊帶著一頂紅色頭盔,上面寫著她的編號「179」。在一圈圈的高速滑行中,記者僅憑藉這個標誌才能在三十幾名穿戴幾乎一致的隊員中找到她。
這位來自四川雅安的15歲姑娘,去年實現了四川籍本土運動員在全國綜合性運動會冬季運動項中金牌零的突破。同時,她也是史上首位入選中國短道速滑隊的川籍選手。
輪滑少女改練短道
在全國嶄露頭角
因為父親是一家輪滑(旱冰)俱樂部的負責人和教練,宋佳蕊3歲接觸輪滑,5歲開始接受正規訓練。後來,因為悟性高,又能吃苦,宋佳蕊參加了省內的各級的輪滑比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2015年,我在綿陽遇到了挑選苗子的賀爺爺,他覺得我比較有潛力吧,可以試下『輪轉冰』。」宋佳蕊口中的「賀爺爺」就是來自東北的著名輪滑教練賀培誠,他為我國培養了多名優秀的輪滑運動員,包括現任中國短道速滑隊總教練李琰。
一年後,宋佳蕊參加了「北冰南展」全國輪轉冰系列選拔賽雲南站的比賽,從500多名選手中脫穎而出。正式成為一名短道速滑運動員後,11歲的宋佳蕊去到了哈爾冰參加集訓。從未見過大雪的她第一次來到東北,就要在零下二十三十度的條件下訓練,這讓宋佳蕊吃了不少苦頭。「從輪滑轉為冰刀,我需要從最基礎的動作開始練。看到別的大姐姐在冰上滑得很好,我只能傻站著,非常羨慕。」宋佳蕊回憶道,那時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要起床,有半夜也要上冰,「剛開始幾乎每天和我媽打電話,哭著說想回家。中途有好幾次想放棄」。但扛過了最難熬的階段後,年輕的宋佳蕊慢慢說服了自己,「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好好練。」
2018年,宋佳蕊在多個短道速滑比賽中,共獲得6金、3銀、2銅的好成績,成長為了四川冰雪項目上的一顆希望之星。
代表四川首次入選國家隊
和偶像「加了微信」
2019年2月,宋佳蕊入選中國短道速滑隊,成為這支冠軍隊伍當中第一名四川籍隊員。
來到國家隊後,14歲的宋佳蕊不僅在專項技術上得到了快速提升,也如願見到了自己的偶像,中國短道速滑世界冠軍武大靖和範可新,這讓她非常激動。「經常看他們的比賽,一直以他們為榜樣,武大靖哥哥和範可新姐姐在我心中就是『神』一樣的存在」。說到這裡,宋佳蕊靦腆地地笑了,「我還加了他們倆的微信。他們一直在鼓勵我,對我說『你可以的』,讓我好好練,一步一個臺階」。
帶著這種信心和動力,宋佳蕊在國家隊訓練了近三個月後,又緊接著入選了國青隊,並在2019年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輪滑與短道速滑全能競賽上獲得體校乙組女子組輪滑500米與短道速滑500米爭先賽全能總分冠軍,這是四川籍本土運動員在全國綜合性運動會冬季運動項中獲得的首枚金牌。在宋佳蕊看來,正是榜樣的力量教會她在賽場上頑強拼搏,堅持不懈。
關於未來,宋佳蕊還有更遠的目標,「11月前要參加冬運會,報了4個項目,目標是第一。然後繼續好好努力,希望有一天能站在世錦賽和冬奧會的領獎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