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髓,一直被人們當做寶石,主要用作工藝美術品原料,由於其外有晶瑩之美、內有天然價值,近年來成為珠寶行業發展的一大亮點。
靈敏的市場讓準旗湧現出許多經營玉石的店鋪,王建華的玉雕坊就是其中一家,且以經營準旗暖水鄉一帶的玉石為本店特色之一。玉不琢,不成器,曾經被當地人用來壘豬圈、當做壓菜石的石頭在玉雕坊的精雕細琢之下,被雕刻成「人生如意」、「碩果纍纍」、「喜上眉梢」等寓意吉祥、美輪美奐的手工藝術品。王建華指著其中的一件金蟾作品,饒有興致地講起了它的由來。
有一次,王建華回暖水鄉看望他72歲的奶奶,中午老人家高興地給他做酸菜餡餃子吃。當奶奶取出壓菜石準備撈酸菜時,王建華發現這塊壓菜石玉化得非常好,便問奶奶這塊石頭的來歷。奶奶說石頭是在河邊看見的,覺得圓潤光滑正好壓菜,就撿了回來當壓菜石。王建華隨後對著這塊石頭仔細地端詳了半天。憑著自己多年從商積累下的經驗,王建華告訴奶奶這應該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而是一塊上好的玉石。奶奶聽後感到十分驚訝,便讓孫子把這塊「壓菜石」帶回去好好研究、雕刻一番。
王建華將「壓菜石」帶回店裡後反覆琢磨、構思,最終根據石料的石脈將其雕刻成了一座寓意大富大貴、財運亨通的吉祥物——金蟾。不起眼的「壓菜石」搖身一變成了一件非同尋常的玉件,不由地讓了解其中緣由的人們嘖嘖稱奇。
「這玉件就是咱們暖水的玉石雕成的嗎?」「太好看了,感覺咱們這的玉很不錯!」「這些石頭原來是玉石呀!」 ……其貌不揚的石頭成了寶貝,讓當地百姓高興不已,也使得收藏家和玉石愛好者對準旗的玉石更加情有獨鍾。「我的那件作品加工好了嗎?」說話的人叫王翔宇,他告訴記者自己是一名暖水人,一直以來愛好收藏,對玉石更是熱衷,「前些年收藏、採購了一些原石,已經來店裡加工成好幾件作品,我都非常滿意。」
然而不是所有的百姓都懂得什麼是玉石、怎樣鑑定玉石,來到王建華店裡的顧客大多出於好奇,賀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幫我看看這塊石頭能不能雕刻成一件作品?」賀先生急於想知道手裡的石頭到底值個什麼價。「現在從表面看不出來,需要把石料的皮切開來觀察一下,如果是一塊玉,就利用它本身的巧色、形狀、質地進行設計,將來有可能形成一件絕美的作品。」店裡有著多年從業經驗的雕刻師楊永春向顧客解釋道,「老百姓大多都是憑感覺或是喜好來收藏一些石頭,有時石頭上散發出的柔和光澤讓人感覺可能是玉石,便會帶過來進行鑑定、加工。」
玉髓礦產資源多為火山後期熱液形成,但準旗的玉髓礦為沉積變質型玉髓礦產,主要是矽化蛇紋巖在紅土化過程中,析出的二氧化矽和染色金屬離子,在地下水的攜帶下沉積而成。準旗的玉髓以黃色、菸灰色、黑色、紅色相間為主,玉髓細膩美觀、顏色豔麗,不同色之間分界清晰,為玉髓中之上品。在王建華店裡,從事玉雕行業18年之久的梁興寶評價準旗的玉髓質地緻密、細膩溫潤、色澤鮮豔、可塑性強,創作空間大且自成系列。
2015年5月以來,根據準旗暖水鄉國土所匯報,暖水鄉境內因修築鐵路發現多處玉髓礦產資源,且與戰國紅、碧玉、黃玉、南紅等玉髓資源極為相似,為此,準旗國土資源局特委託地質礦產勘查公司對暖水鄉境內出現的玉髓礦產資源進行了地質勘查。「為了更好地利用和開發準旗玉髓礦產資源,我們逐步進行必要的預查、普查和詳查等地質工作,從已知到未知,運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先在計劃的一部分區域進行預查,之後再逐漸向全境擴展。」準旗國土資源局副局長侯貴權向記者介紹說。
勘查工作從暖水鄉已發現的玉髓礦點開始,行程約400多公裡,記錄地質點20個,調查面積約200平方千米。在此基礎上,根據區域地質,認為準旗玉髓礦含礦地層為三疊系中統二馬營組(T2e),灰黃、灰綠、灰白色粉砂質泥巖(俗稱雞糞土)是其找礦標誌。T2e巖性為灰白、灰綠色含礫砂巖中細粒長石石英砂巖夾紫紅色泥巖,含鈣質及石膏結核。玉髓礦即產於紫紅色粉砂質泥巖、粉砂巖中,呈層狀或透鏡狀。據勘查結果顯示玉髓礦雖厚薄不一,但非常穩定。紫紅色粉砂質泥巖、粉砂巖中有2—3層狀和透鏡狀玉髓礦產,一般厚度為0—15釐米,最大厚度為50釐米。勘查最多見5層玉髓(未見底)。 準旗境內三疊系中統二馬營組(T2e)出露較廣,面積約386.65平方千米。目前這種玉髓還沒有被中國地質界、石材珠寶界正式定名,人們暫稱之為準格爾「暖玉」。
天然玉髓的靈性能滿足廣大受眾求財求福的心願,獨特的質地能實現人們對美和時尚的追求,不可多得的稀有性則能達到保值投資、收藏鑑賞的目的。資源有限,產地稀少,使得玉髓不會大規模的產出造成大量產品充斥市場從而破壞它的稀缺性、降低市場價值。「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步伐的加快,工業、建築業的日益發展,加上我們準旗交通條件便利、電力供應充足、生產條件優越,今後隨著玉髓礦產的不斷開發將會對準旗的發展帶來多方面的效益。」談起準旗玉髓礦的前景,侯貴權這樣說道。
出於對國家礦產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合理開發和保護,準旗政府及相關部門一直嚴禁非法開採活動,同時為了避免非法開採造成的坍塌、滑坡等地質災害準旗相應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規章制度和保護措施,而愛護資源、守護家園更是我們每個準格爾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實習記者:趙冬霞 編輯: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