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被以讀者邀請回答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的描述是「我有一個朋友,她在家經常看電視、不學習,而我在家努力學習,可是我的期末成績卻總比她差。為什麼不努力學習的人反而是學霸,而我卻不是呢?」
看到這個問題,我能理解提問學生內心的不平衡,可是卻不贊成學生陷入這種糾結的情緒當中。
首先,學習成績由學習效率決定,而學習時間並不代表學習效率。在一個班級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一種學生,他們上課認真聽講,下課按時完成作業,也會認真做好相關的複習和預習工作。可是,他們的學習成績始終在中等徘徊,無法突破另一個層次。這類學生為什麼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學習卻無法突破成績層次進入學霸行列?原因就在於他們學習效率太低了。
為什麼學習效率低?因為他們只掌握了死板的學習習慣,卻沒有掌握學習技巧,以及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所以他們花費了時間和精力,卻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相反,那些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學,知道各科學習特點,並且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類學生在學習時間和精力管理上往往會更加從容,更加容易做到事半功倍。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每天看電視學習成績依然很好的原因。
其次,學習悟性有差異,可學生始終要相信,學習這件事天道酬勤。每個人在學習上的悟性是有差異的。有些人學習悟性相對好些,他們的學習成績往往就會更好,學習上也相對來說更輕鬆一些。然而,僅靠悟性學習,紅利期是非常有限的。
舉個例子,我在職場諮詢工作中見過兩個學生,其中一個從小學習悟性好,小學和初中都是班級裡前五名。另一個學生學習悟性相對差一些,不過他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很好,平時也有閱讀的習慣。儘管他小學成績一般,可是進入初中後他的成績一直在班級前15名。這兩個學生後來進入高中學習,前者依然靠悟性學習,結果成績常常出現過山車一樣的情況,很不穩定。後者依然努力學習,學習成績卻能一直保持班級前7名。
而這是我想告訴那些目前努力學習卻又羨慕別人輕鬆就能成為學霸的學生,學習這件事要相信天道酬勤,你們只要堅定走在自己的學習道路上,掌握好自己的學習節奏,不斷分析和總結,有一天,它會給你帶來持續性的積極回饋。
最後,調整好心態,學習這件事永遠只跟自己比。學習是需要靜下心才能學進去。很多學生之所以學習上焦慮又停滯不前,就在於把過多的目光投在他人身上。羨慕或嫉妒別人天生智商高,學習能力強,然後不斷抱怨不公。可是,人與人之間在某些方面就是有差異,有些人智商高,有些人情商高,有些人擅長學習,有些人擅長藝術。總之,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勢,學生應該把更多目光積極地投注在自己身上。
俗話說: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比較是無止境的,更可怕的是,它並無法幫助我們更積極的成長。
學習這件事,我們要做的是,跟每個階段的自己比。比如這次月考考了全班第15名,下次月考考了全班第14名,那麼就值得鼓勵和肯定。只有對自己積極反饋,才有可能一直超越自己。
————————
作者簡介:我是星主,專研教育發展與心理,堅信教育是人生幸福的傳遞。關於教育成長路上,上到大學下至小學,有困惑來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