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降費加力!今年企業新增減負將超過2.5萬億元

2020-12-17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記者 鬱瓊源、申鋮)「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22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說,今年要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強化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放水養魚,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

「要堅決把減稅降費政策落到企業,留得青山,贏得未來。」報告強調。

2019年,我國減稅降費達2.36萬億元,超過原定的近2萬億元規模,製造業和小微企業受益最多。全國人大代表、遼寧五一八內燃機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彬表示,去年企業減稅超千萬元,今年出臺的各項減稅降費政策,進一步為企業減下負擔、加上活力。

今年的減稅降費如何推進?報告亮出了一系列舉措:今年繼續執行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前期出臺6月前到期的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免徵中小微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徵公共運輸運輸、餐飲住宿、旅遊娛樂、文化體育等服務增值稅,減免民航發展基金、港口建設費,執行期限全部延長到今年年底。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所得稅繳納一律延緩到明年。

在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看來,近年來,我國出臺的減稅降費措施是制度性、持續性的,疊加累積效應很大。「在此基礎上,今年新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將給企業帶來更多支持,幫助企業更好渡過難關。」

「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22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說,今年要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強化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放水養魚,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期間新增減稅降費累計將達7.6萬億元左右—— 為企業...
    數據來源:國家稅務總局製圖:張丹峰核心閱讀「十三五」期間,減稅降費持續加力升級,稅收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為企業發展減負。可以看出,企業發展信心在提升。「十三五」期間,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接連出臺,減稅降費持續加力升級,為企業發展減負、為成長創新加油,直達市場主體,企業獲得感實打實。據統計,2016年至2020年新增的減稅降費累計將達7.6萬億元左右,特別是2019年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全年新增減稅降費達到2.36萬億元,佔GDP的比重超過2%,拉動全年GDP增長約0.8個百分點。
  • 去年新增減稅降費超2.5萬億元
    據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記者王雨蕭)全國稅務工作會議8日在北京舉行,此次會議「曬」出了2020年減稅降費「成績單」
  • 7批28項優惠力度大的降費措施連續發布 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2.5...
    7批28項優惠力度大的降費措施連續發布 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2.5萬億元 2020-12-16 15:26:19   來源
  • 前11月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23673億元 2.5萬億元減負目標預計如期...
    目前,各項政策不斷落地顯效,各類市場主體資金壓力得到有效緩解,企業贏得了可持續發展的機會和空間。專家預計,全年減負2.5萬億元的任務目標將如期完成。2020年即將結束,《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的任務目標能完成嗎?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11月份,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23673億元。
  • 「十三五」期間我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約7.6萬億元
    「十三五」期間我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7.6萬億元左右,特別是2020年新增減稅降費將超過2.5萬億元。國家稅務總局1月5日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5年間全國新辦涉稅市場主體共5745萬戶,年均超千萬戶,較「十二五」時期增長83%。
  • 全國人大代表何敏:新增減負超2.5萬億元帶來巨大「好彩頭」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繼續執行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前期出臺6月前到期的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免徵中小微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等,執行期限全部延長到今年年底。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所得稅繳納一律延緩到明年。
  • 超2.5萬億元!2020年減稅降費政策很給力
    2020年,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5萬億元,同時完成稅費收入預算任務,組織稅收收入13.68萬億元——1月8日,全國稅務工作會議發布信息顯示,2020年組織稅收收入和減稅降費工作均順利推進,有力有效服務了「六穩」「六保」大局,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 外交部:中國將在今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共約合1593億...
    第二個問題,二十國集團峰會通過了5萬億美元的計劃來刺激全球經濟增長,各成員國之間將如何分擔?中國將分擔多少?中方希望這些經費在哪些領域發揮作用?耿爽:我先回答你第一個問題。美方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幹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 2021年減稅降費目標轉換 以稅制調整促消費成總基調
    伴隨著減稅降費作為一項制度性政策安排後,財政手段將更多在收入再分配上做文章,而通過稅收來調節收入結構以促進消費,成為2021年減負目標的一個主要改革內容。 2.5萬億減負任務 自2019年開始,積極財政政策中我國一直堅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以減輕企業的稅費負擔。
  • 為企業減負 為創新加油(大數據觀察)
    數據來源:國家稅務總局 製圖:張丹峰核心閱讀「十三五」期間,減稅降費持續加力升級,稅收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為企業發展減負。可以看出,企業發展信心在提升。「十三五」期間,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接連出臺,減稅降費持續加力升級,為企業發展減負、為成長創新加油,直達市場主體,企業獲得感實打實。
  • 今年1至10月青島新增減稅降費268億元 為企業「留得青山」
    來自青島市財政局的最新統計顯示,今年1至10月,全市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268億元,其中,新增減稅103.4億元,減免企業社保費127.2億元,減免醫保費25.1億元,其他降費12.5億元。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生根,對助力企業紓困減負、支持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268億相當於什麼?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減稅降費釋紅利 企業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十三五」期間,減稅降費持續加力升級,稅收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為企業發展減負。據統計,2016年至2020年新增的減稅降費累計將達7.6萬億元左右,特別是2019年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全年新增減稅降費達到2.36萬億元,佔GDP的比重超過2%,拉動全年GDP增長約0.8個百分點。
  • 減稅降費268億元,為企業「留得青山」!青島交出減稅降費有力答卷
    減稅降費268億元,為企業「留得青山」1-10月青島新增減稅降費額相當於去年全年財政收入的兩成多,相當於黃島區去年一年的財政收入受疫情影響,今年如何穩住經濟基本盤,穩企業、保就業,成為每一個城市必須要做答的考卷。
  • 2021年減稅降費與調節收入分配 跟個稅改革有關嗎?
    階段性減負政策是否延續?財政部數據顯示,1-10月,全國新增減稅降費2.23萬億元,其中新增減稅7461億元,新增降費1.48萬億元(其中企業社保費新增降費1.43萬億元)。今年疫情影響下,為了助推復工復產、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中央出臺了系列階段性減稅降費舉措。其中,階段性降低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帶來的減負額度最大。
  • 稅務總局:2020年減稅降費2.5萬億 2021年延續和新出臺優惠政策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稅務總局:2020年減稅降費2.5萬億元,2021年落實延續和新出臺優惠政策2020年組織稅收收入13.68萬億元,同比下降2.6%,比預算目標高0.8個百分點。全年組織稅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稅)13.68萬億元,同比下降2.6%,比財政預算安排的目標高0.8個百分點,及時準確辦理出口退稅1.45萬億元,組織社保費收入3.81萬億元,非稅收入6316億元,為抗擊疫情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國常會重磅發聲:金融向企業讓利1.5萬億元,運用降準等...
    推動金融系統向企業讓利1.5萬億元會議指出,抓住合理讓利這個關鍵,保市場主體,穩住經濟基本盤。進一步通過引導貸款利率和債券利率下行、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發放小微企業無擔保信用貸款、減少銀行收費等一系列政策,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
  • 改善民生中央直達資金1.7萬億元基本下達
    在財政直達機制方面,截至10月底,中央財政直達資金1.7萬億元已基本下達到位,地方實際支出1.198萬億元。許宏才表示,具體成效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資金下達更加快速,資金運行效率明顯提高。財政部快速分配下達資金,迅速搭建監控系統,各地區、各部門用較短時間將直達資金下達市縣基層。二是資金投向更加精準,惠企利民政策有效性明顯提高。
  • 2018年全年減稅降費1.3萬億元,哪些人最受惠?
    針對實體經濟、小微企業以及個人所得稅,近年來中國大力實施減稅降費。  2013年到2017年,中國實施營改增改革累計減稅2.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加上採取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清理各種收費等措施,共減輕市場主體負擔3萬多億元。
  • 「十四五」減稅降費還有多大空間
    在過去5年,減稅降費成為財政工作的主線,據統計,2016年至2020年新增的減稅降費累計將超7.6萬億元。減稅紅利撬動的不只是經濟增長還有民生福祉。如今,「十四五」的大幕即將拉開,減稅降費還有多大空間?
  • ...降費,發行萬億抗疫特別國債……今年兩會有哪些看點?(附解讀)
    今年兩會有哪些看點呢?經濟增長目標淡化已在市場預期範圍內,在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的背景下,房住不炒、減稅降費、再提新基建、發行1萬億抗疫特別國債等政策措施值得關注。再次定調房住不炒原則5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了今年房地產發展方向。報告指出:「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