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球狀閃電》籤給陳思誠,下一部科幻爆款在哪?

2020-12-12 第一財經

「很多行業停了,科幻一直沒有停。」這是科幻作家韓松今年最大的感受。上半年,諸多行業陷入停滯的時候,大量與科幻議題相關的虛擬會議密集在線上進行,關於科幻和科技的討論從未如此頻繁、如此重要。

儘管現實世界越發分裂,但科幻作品往往能夠站在宇宙的視角上反觀地球,提供超越時空的思考。從《2001太空漫遊》《銀翼殺手》《黑客帝國》到《星際穿越》《流浪地球》,這些科幻作品對現實的反思和預警在今天看來仍有價值,當人從地球走向恢弘的宇宙反觀自身,能夠超越人與人、國家和國家之間的爭鬥。

科幻作家郝景芳認同這一觀點。事實上,她觀察到,歐美學界一直密切關注著中國科幻作品中對人工智慧等科技議題的反映。「儘管疫情將我們變成割裂的世界,但是科幻世界相對關注宏觀、關注地球、關注命運共同體,希望科幻能夠在想像世界,把人類更多地聯合起來。」

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上,著名科技文化研究者、科技雜誌《連線》的創始主編凱文·凱利通過中國科幻愛好者發來視頻問候並以全息影像的方式出現在頒獎禮上。「地球上的每個人都在經歷新冠肺炎疫情,我們有了全球共同體意識,我們是一體的,這是我領悟到的。這段時間在家工作的經歷使我確信,科技有著巨大的能量,比如它讓我們可以通暢交流,而且科技在未來依舊有著巨大潛力。」

中國的科幻電影從業者試圖主動回應時代的問題,而這需要科學理性和藝術想像的相互結合,也需要從業者從人文素養、工匠精神和科幻素養等多方面提升,以觸及人類思想與想像力所未及之處,探尋疫情與隔閡之下人類共同的情感,用影像的力量碰撞科學,向世界講述中國的科幻故事。

2019年春節檔上映的《流浪地球》以46.8億元票房,將中國科幻產業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熱度一直延續至今天。《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科幻產業總值、科幻閱讀市場總值、周邊產品市場總值均有大幅增長,不同程度上得益於《流浪地球》的熱映。

熱門科幻小說的影視改編版權炙手可熱,劉慈欣的小說更是電影公司爭搶的對象。去年,《三體》電視劇版、動畫版陸續立項啟動,今年8月,光線傳媒在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新的《三體》電影項目正在前期策劃中。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舉辦了多部重點科幻電影項目籤約儀式,其中包括劉慈欣的《球狀閃電》,籤約合作方是陳思誠旗下的壹同傳奇影視。

今年,政策層面也對科幻電影創作提供扶持。8月,國家電影局與中國科協聯合發布《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把創作優秀電影作為中心環節,推動我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若干意見》提出了對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加強扶持引導的10條政策措施,被稱為「科幻十條」。「科幻十條」的發布給當時正處於焦灼中的產業從業者提振信心。

9月,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面向全球徵集影片和創投項目。在疫情影響全球電影產業和電影活動的情況下,科幻影片數量以及創投項目質量都比首屆明顯提升,共徵集到297部影片,來自德國、日本、波蘭、法國、丹麥、挪威等21個國家和地區,不同地域的社會文化與科幻融合,展現出更廣闊的國際視野。據了解,本屆創投會共收集到152個項目,數量雖受疫情影響有所下降,但體現了創作者回歸電影本質的趨勢。

不可否認的是,《流浪地球》之後近兩年的時間裡,儘管科幻電影立項數量提升,但科幻電影領域暫時沒有誕生新的引爆點。《流浪地球》的輝煌是否能夠超越,中國科幻產業的前路在哪裡,也成為各大論壇上,科幻創作者、電影從業者關心的話題。

在今年的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創投項目評選中,中國導演協會副會長王紅衛喜憂參半,這兩年,無論是科幻電影創投單元還是普通類電影創投項目中,出現了大量的科幻電影劇本,其中也包括一些泛科幻、奇幻類的電影。但是不得不承認,大部分劇本質量並不過關。「大量的劇本可能還沒有達到科幻電影起步的基準線。某些科幻電影劇本既沒有基本的劇作常識,也沒有類型電影的概念」。

科幻電影策劃嚴蓬則發現,特效、美術、概念設計等技術層面,中國過去與好萊塢頂級水平差距較大,一些團隊通過更多項目的合作得到了機會並積累經驗,發展迅速,但在導演思維、編劇層面問題凸顯,這是未來中國科幻電影創作者需要努力的方向。他認為,好萊塢的科幻原創電影比改編電影數量更多,而在中國,科幻電影導演或者編劇原創能力較弱,需要藉助科幻作家的小說文本,但從小說到劇本的轉譯並不容易,這也是許多科幻小說改編成電影項目困難重重甚至難產的原因。

在一些專家和學者看來,科幻電影的「科幻性」比技術或者特效更值得中國科幻電影創作者關注。此次獲得藍星球科幻電影周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最佳表演《後代》以科幻影像表現人類在現代社會的異化,從職場、婚姻、生育等角度,將日常生活與怪物類型片的趣味和想像融合。韓松很喜歡這部短片,他認為,《後代》沒有那麼多視效,但具有「科幻性」。

回溯過往的經典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在宇宙邊緣見證群星烈火,《普羅米修斯》探尋人類起源,《星際穿越》講述人類逃生尋找另外的生存空間,在韓松看來,這些影片所展現的想像的奇觀是它們所留下的最寶貴的東西。「科幻的本質是藝術,是思想的自由,是推測全新的未來社會,這個社會是想像出來的,它不是實際存在,但是通過科幻電影、科幻小說,它就像真實存在一樣」。

中國的科幻電影可以探尋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在天文物理學者、作家鄭永春看來,和西方科幻大片中,英雄拯救世界所不同,中國的理念更多的是合作,共同建設一個理想的世界。「太空肯定需要各國合作,我們要建立月球基地,要實現火星移民,這些都必須藉助人類合作來實現。在未來的科幻電影裡,中國創作者需要傳遞合作共贏的理念」。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後,劉慈欣科幻《球狀閃電》也被改編,網曝陣容很有意思
    不過,自從《流浪地球》上映之後,「科幻」這兩個字在國內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近期,網上又有消息傳來:科幻巨作《球狀閃電》也被改編成了電影,很快就要上馬、開機,作為劉慈欣的大作,還是挺讓人期待的。
  • 趙麗穎將接拍科幻片《球狀閃電》,搭檔劉昊然,導演陳思誠?
    近日,有網友爆料劉慈欣的另一部科幻小說《球狀閃電》將開拍,引來了不少網友的圍觀。作為最出名的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影響力很大,其筆下的《流浪地球》改編後大獲成功,一舉拿下46億的票房,名利雙收。
  • 劉慈欣深度參與《球狀閃電》,科幻電影「戰國時代」降臨?
    劉祠是誰啊,《球狀閃電》的男主角不是姓陳麼?恐怖分子又是什麼情況?《球狀閃電》後期難道不是中美大戰嗎?這種與原著完全無關的梗概,讓小娛覺得拍出來的註定是一部掛羊頭賣狗肉的作品。,與之相比的,中國卻沒有一部成功的科幻電影……不知道編劇張小北和摩天輪會如何打造《球狀閃電》呢?
  • 陳思誠接手《球狀閃電》引譁然,原著卻是大劉口碑最兩極化的作品
    劉慈欣有幸見證了這一至今無法解釋的科學現象,並堅持了他一貫的最有趣、最浪漫的風格,著書《球狀閃電》。書中的世界觀被設定為,只要捕捉到大自然中那肉眼可見的宏原子並使之成為激發狀態,便可以得到用於打擊犯罪的球狀閃電。
  • 繼《流浪地球》後,劉慈欣《球狀閃電》將開拍,導演人選讓人意外
    2019年,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橫空出世,一上線就憑藉好口碑逆襲,一舉斬獲46億票房,而那一年也被成為了「國產科幻元年」。為了爭奪這一大蛋糕,不少科幻小說的版權都被買影視公司買了,而作為最具影響力的科幻小說家劉慈欣自然也受到追捧,另一部作品《球狀閃電》也宣布將拍成電影。
  • 劉慈欣長篇小說《球狀閃電》將拍成電影
    《球狀閃電》,圖源網絡。繼《三體》之後,雨果獎得主、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另一部長篇小說《球狀閃電》也將被改編為電影。據悉,目前《球狀閃電》第一稿劇本已經完成,但還在後續修改中。「這個修改過程會持續很久,甚至可能會持續到電影拍攝階段。」張小北說。針對網友的質疑,張小北表態,「基於我對科幻、科學、電影、觀眾和市場的認知,我以及整個團隊會竭盡全力,讓《球狀閃電》電影版成為一部真正意義上中國科幻電影的劃時代作品。最後,不要再糾結備案梗概啦!六分儀一定在!」
  • 繼《三體》之後 劉慈欣科幻小說《球狀閃電》也將拍劇!
    繼《三體》之後 劉慈欣科幻小說《球狀閃電》也將拍劇!《球狀閃電》也將拍攝電視劇! 小說《球狀閃電》簡介(摘自豆瓣網): 在某個離奇的雨夜,一顆球狀閃電闖進了少年的視野。
  • 劉慈欣科幻小說《球狀閃電》將搬上銀幕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專電(記者 白瀛)出品方「北京文化」22日在京宣布,根據劉慈欣的科幻小說《球狀閃電》改編的同名電影將於年內開機。  小說《球狀閃電》出版於2005年,講述了男主角由於球狀閃電喪失雙親,從而致力於解開其秘密,卻發現研究成果可能造成國家滅亡的終極武器的故事。
  • 劉慈欣《球狀閃電》將拍電視劇
    繼《三體》之後,劉慈欣另一部科幻小說《球狀閃電》將拍攝電視劇。根據廣電總局6月電視劇備案公示,該劇由上海應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備案,預計今年9月開拍,共42集,內容提要顯示,該劇講述了從小被外太空勢力「觀察者」劫持、目睹母親慘遭不測的少校林雲帶領專項組攻堅克難,利用球狀閃電引發的核聚變徹底搗毀了觀察者計劃的故事。  長篇小說《球狀閃電》於2005年出版,早於《三體》問世並被視為後者的前奏。
  • 從科幻走進現實,球狀閃電的真實「身份」揭秘
    2001 年,劉慈欣寫出了被喻為《三體》前傳的《球狀閃電》,2004 年在《科幻世界》發表,2005 年出了單行本。
  • 劉慈欣《球狀閃電》將改編電影 《唐人街探案3》總製片人錢中重遠...
    劉慈欣《球狀閃電》將改編電影 《唐人街探案3》總製片人錢中重遠為籤約代表《球狀閃電》將會被改編為電影。
  • 球狀閃電(劉慈欣經典科幻長篇)
    在大學裡我認識了張彬教授,並了解到他也一直在尋找球狀閃電的秘密,張教授的妻子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通過這件事,讓我意識到球狀閃電是真實存在的,讓「我」堅定了去發現它的決心。球狀閃電博士畢業後,「我」去了雷電研究所工作,並認識了有著軍方背景的少校林雲。
  • 劉慈欣能寫出《三體》,還要感謝《球狀閃電》的編輯
    劉慈欣,科幻小說《球狀閃電》賺到一大筆稿費,有30000多塊,原本很開心,哪想收到錢時,給他氣得不行!他提到這段經歷時,說恨上那個編輯師傅,三萬多塊錢悄悄打在卡上就行,那師傅偏要通過郵局,寄到劉慈欣的工作單位上去。
  • 影視圈掀起「劉慈欣熱」?小說《球狀閃電》將改編電視劇
    劉慈欣科幻小說《球狀閃電》即將改編成電視劇了!從廣電總局6月電視劇備案公示來看,該劇由上海應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報備,預計今年9月開拍,共42集。小說講述了從小就被外太空勢力「觀察者」劫持、目睹母親慘遭不測的少校林雲,帶領專項組攻難克艱,利用球狀閃電引發的核聚變徹底搗毀了觀察者計劃的故事。這故事聽起來就是十分的「劉慈欣」。近年來,劉慈欣的作品不斷地被導演搬到銀幕上,如《流浪地球》、《鄉村教師》(瘋狂外星人)等影片,口碑、票房表現都非常不錯。
  • 劉慈欣《球狀閃電》拍劇!但說好的《三體》呢?
    1905電影網專稿在《流浪地球》上映5個月後,劉慈欣的另一部代表作《球狀閃電》也即將被拍成電視劇。從備案公示信息來看,這部劇即將於今年9月開拍,總計42集。劇情講述了從小被外太空勢力「觀察者」劫持、目睹母親慘遭不測的少校林雲,與怪咖博士陳陳一起研發新概念武器,最終利用球狀閃電引發的核聚變徹底搗毀了觀察者計劃的故事。
  • 如果中國科幻電影沒有劉慈欣
    最近,劉慈欣的粉絲和中國科幻電影的粉絲都頗為欣喜,因為大劉老師的兩部最知名的作品連續釋放出重磅消息: 《球狀閃電》作為劉慈欣作品中知名度僅次於《三體》的小說,正式宣布與壹同影業達成合作,即將開發電影。壹同影業並不出名,但公司的創始人家喻戶曉,正是壹同創始人陳思誠。
  • 假如沒有劉慈欣 中國科幻電影怎樣?
    最近,劉慈欣的粉絲和中國科幻電影的粉絲都頗為欣喜,因為大劉老師的兩部最知名的作品連續釋放出重磅消息:《球狀閃電》作為劉慈欣作品中知名度僅次於《三體》的小說,正式宣布與壹同影業達成合作,即將開發電影。壹同影業並不出名,但公司的創始人陳思誠可謂家喻戶曉。據悉,《球狀閃電》的劇本正在開發中,陳思誠將出任導演,影片在一年內開機。
  • 罕見的球狀閃電,球狀閃電是什麼?
    有人第一次聽說球狀閃電是在劉慈欣寫的科幻小說《球狀閃電》裡,但這畢竟是科幻小說,給球狀閃電蒙上了濃厚的科幻色彩。對於球狀閃電,從1838年開始就有零星的記載,在前期,人們是不相信的,認為這是胡編的,只是在最近幾十年中,才開始重視起來,才知道這的的確確是真實存在的自然現象。
  • 閃電中的異類——球狀閃電!
    球狀閃電是一種比較罕見的自然現象,它看似一個球形的閃電球,並因此而得名。球狀閃電行蹤飄忽不定,沒有任何規律可言,但是其威力巨大,一般會在碰到障礙物後爆炸消失。人們關於球狀閃電的研究已經持續了數個世紀,但一直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因為球狀閃電似乎跟閃電的特性沒有多少想通的地方。關於球狀閃電,雖然沒有蓋棺定論,但科學家們已經有所推測!
  • 大劉小說成影視圈「富礦」 《三體》之後《球狀閃電》立項
    劉慈欣小說《球狀閃電》。  繼《三體》之後,劉慈欣另一部科幻小說《球狀閃電》將拍攝電視劇。根據廣電總局6月電視劇備案公示,該劇由上海應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備案。在該公示中,《球狀閃電》定在今年9月份開機拍攝,製作周期6個月,將拍攝42集。而內容提要顯示,該劇講述了從小被外太空勢力「觀察者」劫持、目睹母親慘遭不測的少校林雲帶領專項組攻堅克難,利用球狀閃電引發的核聚變徹底搗毀了觀察者計劃的故事。  長篇科幻小說《球狀閃電》於2005年出版,早於《三體》問世並被視為後者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