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有人問,我現在開始學xx晚不晚?可能是中學生問,我今年初一,開始學英語晚不晚?可能是大學生問,考研還有半年,現在學晚不晚?可能是成年人問,我現在參加成人自考晚不晚?我現在考證晚不晚?
我們這一生中會遇到各種考試,有的考試是必須參加的,而有些的我們自己選擇的——為了提升自我,提高學歷,而去主動參加的。
先講一個我自己的經歷吧,這也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考試。我在上初中前就是一個學渣,而我父母想把我送到市裡最好的初中上學,但是這個初中是需要考試的,作為學渣的我當然沒有考上,家裡就託關係讓我上了這個學校。軍訓結束後的當天晚上是可以回家的,回家後我和我媽媽說我不想上了,他們學習都太好了,我不想上了。我當時壓力真的特別大,因為一旦開始正式上課,同學們就會發現我是花錢上的這個學校。但是沒辦法,壓力和抱怨都不是輟學的理由。一個月之後的第一次月考,我考了班裡的第20名,我當時真的已經忘記了自己是花錢上的學,我只覺得20名也很差,我可以考得更好。我還記得班主任在我看成績的時候對我說:「你還能考20?」,我當然知道班主任沒有惡意,只是她對於一個花錢來的竟然超過了一半考試上來的學生感到很詫異。
而初中這三年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英語老師在課堂上讓月考英語90分以上的同學站起來,寥寥幾人中就有我一個,英語老師對著我們班主任指著我說:「這小子真不錯,這小子真不錯。」我當時真的自豪極了。對於一個曾經只認識be動詞、特殊疑問詞、小貓小狗這類最基本的單詞的學生,強過了基礎很好的學生。如果我當時放棄了,認為現在學已經晚了,大家甩我太遠了,開始自暴自棄下去,那麼就不會有現在的我。
《說苑》: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這句話前面的意思很好理解,最後一句的解釋是「年老而好學,就像蠟燭的光,蠟燭的光和黑暗(愚昧)哪個更好呢?」。這句話很好解釋了「晚不晚」的問題,現實就是只有「黑不黑」沒有「晚不晚」。
很多人會覺得學習沒什麼用,學歷沒什麼用,認為工作經驗才更重要。那難道真的是這樣嗎?
張雪峰曾在一個節目中說道:「世界五百強的企業都會告訴你學歷不重要,但是他們也永遠不會到齊齊哈爾大學做招聘。」節目上一個企業家說,他就是認為學歷不重要,就是工作,工作最重要,他的公司的員工沒有一個是名牌大學畢業。張雪峰一句話就讓這個企業家啞口無言:「所以你不是世界企業五百強!」。
學習能力已經成了在這個社會立足的關鍵點,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的進步,才能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
回到最初的問題,現在學xx到底晚不晚呢?
成人自考的培訓機構經常用的一個段子是這樣說的:我都已經38歲了,現在參加自考畢業後就40歲了,還是算了吧。然而兩年後你依然會40歲,但卻是沒有學歷的40歲。
其實「晚」只不過是你給自己找的一個藉口而已,為你的懶惰找的藉口,因為懶惰並不能成為你不學習的正當理由,而「晚了」卻可以。但是現在我告訴你,想學永遠都不會晚,哪怕明天即將上考場,也依舊不晚,至少你努力過,至少可以為下一次考試做準備。
努力吧!我不善於總結,希望你已經自己總結了我想說的,不要再問晚不晚,學習永遠都不晚。
您的點讚和關注是我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