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三大通信運營商的競爭歷史,就說當前5G時代的競爭現狀,據最新的數據,中國移動已建成5G基站38.5萬個,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共建共享30萬個,粗略平均計算就是各自建立15萬個。按說,即便中國移動實力再強,在另兩家聯手的情況下理應不會差異太大,為何在5G基站的建設進度上(其實也包括各個領域的競爭方面),都是中國移動一直一騎絕塵呢?
有人說,這是歷史原因,在移動業務全面發展之時,當初的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獲得不到夢想的移動牌照,寧願上小靈通也不願錯過移動業務發展期。但市場競爭都是瞬息萬變,中國電信錯過了最好的發展時機,現在自然趕不上中國移動的發展速度。
如果說當初限制中國電信的發展,是考慮到中國電信在固網業務方面的絕對競爭力,不想再培養一個壟斷性質的「巨無霸」的話,那中國聯通卻是一直擁有最好的條件。比如從成立始就擁有移動、固網牌照;移動業務剛剛發展時,資費定價有傾斜,是中國移動的8折水準;當中國電信為CDMA牌照打破頭腦爭到底時,中國聯通想通過新技術搶佔新市場,就能輕鬆截胡;即便是在3G時代的牌照制式發放上,中國聯通也獲得了最好的WCDMA牌照。所以,業界網友的說法是,中國聯通錯失每次機會,都是戰略方向上有問題。
網友@馬雲的雲 在分析中國聯通存在的問題時,舉一個形象的例子,他說:搞CDMA不是被逼的,是聯通差異化競爭的手段,CDMA1X的頻譜效率比GSM高多了,而且還是低頻,還是2x10MHz,容量比移動2x24MHz的GSM還搞50%,頻率根本不是問題。問題就是聯通把技術優勢當作天然的市場優勢,以為技術好就能吸引市場,WCDMA同理,以為WCDMA比TDS牛所以就天然吸引用戶,實際上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移動用戶寧可拿著iPhone用EDGE也不用聯通WCDMA就是例證。
所以,按普遍較認同的說法是:中國移動勝在趕上了最好的發展時期,而且是輕裝上陣沒包袱,大戰略方向也沒錯,所以才有了最快的發展;即便中國移動此前一直缺失大容量固網,但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現在相比中國電信也不算差。中國電信是一直被限制發展,多次拆分都是為了打破壟斷,且中國電信一直是被拆分目標;不過在每次關鍵點的具體實施上,中國電信的戰略方向及執行力度未出過問題,比如固網一直努力加強,移動網爭取到後以覆蓋打口碑,4G\5G時又第一時間開足馬力不等不靠搶佔市場先機。中國聯通雖說條件一直最好,但底子太薄,同時關鍵時刻的戰略方向總出問題,所以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不知道以各位之見,是否認同這個分析呢?同時,各位認為,為何是中國移動一直能一騎絕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