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12:48:28 來源:齊魯壹點
2020年,青島市民政局著力實施民生「八大工程」,建成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98處,新增養老床位19305張,為10萬城鄉低保、特困人員發放救助資金7億元、物價聯動補貼7393萬元,另開展無名路專項整治活動,新命名道路283條,整治無名道路148條,組織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質量提升專項行動,救助流浪乞討人員965人。
幸福養老
新增養老床位19305張
青島市、區(市)兩級投入資金1.53億元,吸引社會投資2.24億元,建成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98處、新增養老床位19305張,超額完成市辦實事建設任務,實現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繼續統一為60周歲(含)以上戶籍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成功舉辦2020中國山東•青島國際養老產業與養老服務博覽會,成立膠東半島養老服務聯盟,成功對接社會化養老項目7個。
疫情期間,開通心理援助熱線39條,為疫情隔離人員及青少年、空巢老人等提供服務5600餘人次;配齊137名鎮街兒童督導員和6561名村居兒童主任,實現基層兒童工作力量全覆蓋;嚴格落實孤困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發放基本生活費1145萬元;市、區(市)兩級投入資金415.63萬元,購買農村留守兒童、城市殘障兒童等社工項目。制定《青島市慈善捐贈指引》《青島市慈善活動指引》,填補了國內慈善事業發展規範化管理和標準化服務的空白;創新「誰捐贈、誰保管」的戰時捐贈模式,募集款物數額全省第一,為重點地區及青島市疫情防控提供有效助力。
脫貧攻堅
發放救助資金7億元
不斷增強保障服務能力,4月、10月、11月三次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標準,為10萬城鄉低保、特困人員發放救助資金7億元、物價聯動補貼7393萬元。全面建立區(市)民政部門委託鎮(街)開展小額臨時救助審批制度,臨時救助年累計額度提高到3萬元,臨時救助困難居民7145戶、發放臨時救助資金3212.6萬元。核對共享數據源拓展到18個部門的38項數據源,困難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精準度進一步提高。
兜牢脫貧攻堅底線,每月對比排查建檔立卡貧困戶數據,符合救助條件的全部納入救助範圍。引導社會組織與隴南53個掛牌督戰貧困村開展結對幫扶,實施扶貧項目63個,開展消費扶貧2546萬元,解決就業471人,資助貧困學生464名,實施脫貧攻堅社會工作服務和志願服務項目13個。
便民治理
發展社區社會組織17508家
啟動新型社區鄰裡中心建設,舉辦首屆社區供需服務大集,在全市城市社區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務」模式,6個社區工作法獲評全省優秀社區工作法。出臺《青島市社區工作準入清單(2020年)》,將進入社區事項減少到32項。籤約啟動「青島市社會組織線上服務平臺」,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17508家,備案社會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129家,化解經濟合同糾紛、會員矛盾、勞動爭議等380餘起。協調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引導行業協會商會減免會費1109.01萬元、經營性服務收費223.57萬元。
開展無名路專項整治活動,新命名道路283條,集中整治無名道路148條。優化行政區劃設置,全市5個鎮撤鎮設街道;出臺青島市首部《城市道路命名規則》,編撰出版《青島文化地圖》。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救助流浪乞討人員965人,幫助尋親16人。
加快完成民政公共服務和政務服務全面數位化、智能化,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民政服務」,上線養老服務時間銀行app,建成青島市養老服務綜合信息監管平臺。啟用殘疾人「兩項補貼」管理系統,推動補貼發放精準化、便利化。省內首批實施婚姻登記「全城通辦」。落實好省級權力下放事項事中事後監管工作。聯合住建、消防等部門,簡化消防審批流程,解決了養老機構消防驗收難題。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