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我買古董有「三藏三不藏」,讀懂了你也能成為內行人!

2020-12-23 騰訊網

馬未都:我買古董有「三藏三不藏」,讀懂了你也能成為內行人!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收藏似乎都是有錢人的愛好,而跟普通人的關係不大,原因很簡單,因為收藏不僅需要財力物力,還需要大量時間,如果要從收藏本身來看,其實這就是一種精神享受,只不過在現代,古董還多了一項價值,那就是可以當做投資,而馬未都則是所有「投資客」中的佼佼者。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馬未都大量收集古董,那是一個辭舊迎新的年代,人人都想過上富裕的生活,而那個時候,富裕的生活就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可馬未都偏偏反其道而行,人們不要的舊家具,他統統收回家,人們不要的舊瓷器,他也來者不拒,也正是因為這樣,馬未都現在達到了百億身價,可見他的眼光有多麼的長遠。

很多人認為,馬未都能擁有如此多的寶物,肯定是有秘訣的,至少在「掌眼」方面,他是有絕對話語權的,但馬未都也說過,這些東西並非三言兩語就能表達清楚,在這一行裡,經驗是最重要的,但馬未都還是擋不住眾多網友的「熱情提問」,所以他透露了一點自己的心得,就當是給藏友們的建議。

馬未都的心得很簡單,就是馬古董要有「三藏三不藏」,這句話究竟該怎麼看呢?馬未都給出了他的解釋。

第一, 弄懂了再去收藏,不懂的不要收藏

這句話其實很容易理解,不管在任何行業,都需要對此有所了解才能出手,否則就是「冤大頭」,俗話說幹一行,愛一行,但幹一行也要懂一行,否則投進去的錢就是打水漂,道理簡單,但懂的人卻不多。

第二, 收藏的時候要專一,切記分散精力

天下沒有全通的專家,天下也沒有全通的藏友,馬未都收藏一生,也只專注於家具與瓷器,至於字畫一類的藏品他從來不碰,一是因為自己不懂,二是因為自己的資金有限,所以收藏的時候要專一,什麼都跟風去收藏,終究會有後悔的一天。

第三, 收藏是愛好,不要耽誤工作

這句話倒是很實在,收藏本就是一項愛好,你如果抱著發大財的心思進來,最後難免會失望離去,有些人甚至還會因此而耽誤工作,這可是萬萬使不得的,愛好與工作分開,才能有更好的人生。

其實馬未都提出的這三條建議都非常淺顯易懂,都是內行人的領悟,可有時「當局者迷」,大家還是多看看馬未都的話,清醒的進入收藏行業,不過現在的收藏行業還在發展,讀懂這些話,說不定你也會成為下一個馬未都。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馬未都:不是古玩行也能撿漏,我撿漏的地方很奇怪,你根本想不到
    馬未都:我撿漏從不去古玩行,逛個菜市場都能買到上萬的古董! 在文章開始之前,筆者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想要買一件古董,你會選擇哪裡?
  • 馬未都:我手裡的這個古董杯子,現代沒人能複製出來!
    馬未都:我手裡的這個古董「啤酒杯」,現代科技複製不出來! 對於男人來說,夏天最不能缺的東西中,啤酒算一樣,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之中,扎啤杯算是喝啤酒的標準配置了,不過啤酒杯的類型可不止這一種,不同類型的啤酒都需要用不同類型的啤酒杯,才能有最極致的享受。
  • 著名古董大師馬未都,為何從不買字畫文物?水太深只是一個原因
    「股票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我們對這句話應該不算陌生,而在收藏領域也流傳著一句話——「收藏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誠然,收藏能讓收穫頗豐的同時也伴隨著無法避免的風險,有些人費盡心思,斥巨資也是白忙活一場,而有些人也能「撿漏」到很多珍寶。
  • 成龍:我收藏砸了好幾億!馬未都:送我都不要!
    說起成龍,恐怕全球華人沒有不知道他的,成龍不僅在華人世界中家喻戶曉,在全世界範圍也相當有知名度,不過成龍是拍電影的,而馬未都是搞收藏的,這兩個人是怎麼認識的呢?其實說起來,還是有一段緣分在其中的。成龍在潘家園花80元買的蟈蟈罐拍賣了10萬。他很後悔,覺得買家之所以出這麼高的價,難不成是乾隆爺玩過的?
  • 馬未都家庭普通,買文物究竟從何而來?看看他是怎麼回答的!
    曾有人送馬未都一雅號,稱他為「京城第一收藏家」,北京城魚龍混雜,馬未都是否是第一還值得商榷,但不可否認的是,馬未都的收藏很多,而且價值都非常高,光是觀復博物館內的寶物,總價值就超過了100億,更不要提那些藏身「觀復寶庫」的珍貴文物了。
  • 馬未都:我的成功離不開我的老婆,沒有她就沒有我的今天!
    馬未都:我的成功離不開我的老婆,沒有她就沒有我的今天!王世襄被稱為「京城第一玩家」,他的收藏和學識可謂是讓人欽佩,而王世襄的忘年交馬未都也不差,如今也被稱為「京城第一收藏家」,可見兩人能成為朋友,絕對不是偶然,其實仔細研究這兩個稱號,我們會發現若要論「玩」,馬未都是絕對比不過王世襄的,可若是從專業角度來看,馬未都似乎就更勝一籌了。
  • 馬未都:我見過最狠的古董做局,活生生造一個墓,現挖現賣!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每個行業每個圈子都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一面,一旦盲目踏進去,很可能就是深淵。 在眾多行業中,公認水最深的有兩個,一個是娛樂圈,另一個則是古董文物圈。娛樂圈不用多說,大家關注的都比較多,也比較明顯,但與大部分人其實關係不太大。
  • 馬未都:古董有那麼多,憑什麼只有瓷器動輒上億?答案只有5個字
    馬未都:古董有那麼多,憑什麼只有瓷器動輒上億? 當然,瓷器拍出高價已經算不上是什麼新鮮事了,古董界的天價記錄幾乎都被瓷器給包攬了,可是我國有這麼多的古董文物,憑什麼只有瓷器能屢屢拍出高價,甚至動輒上億呢?
  • 馬未都:我鑑寶時有2個規矩,要是不遵守,我寧可不鑑定!
    馬未都:我鑑寶時有2個規矩,要是不遵守,我寧可不鑑定!我國著名的收藏家王世襄曾在自家門口上貼了一張「告示」,上面寫了一句話,馬未都至今還記憶尤深,告示內容是這樣的「奉上級指示,不給任何人做鑑定」,王世襄並沒有掛靠任何部門,更沒有依靠別人為生,他怎麼會有上級呢?
  • 「撿漏王」馬未都:為何從不收古字畫?王朔:撿破爛的能沒點數?
    馬未都創立了觀復博物館,自然是靠自己深厚的文化知識賺錢,早年就出過書,《馬言陶藝》是無數人的傳統文化啟蒙讀物,並親自收藏了大量的古董。由於上世紀90年代他有能力開辦一家私人博物館,可想而知,他擁有相當數量的藏品,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很少能看到字畫類的藏品,而這類藏品的箇中奧秘往往讓人摸不著頭腦。
  • 成龍:我的收藏有幾個億,但在馬未都眼裡都是垃圾
    成龍當紅的時候,有三大愛好:工作,買跑車,玩名表。 大才子蔡瀾說,你不能這樣,應該找點特殊的愛好,免得被搞的心浮氣躁。 於是蔡瀾開始教成龍學英文,玩收藏。
  • 馬未都:我有個罕見收藏,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醫的「寶貝」!
    馬未都:我有個罕見收藏,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醫的「寶貝」! 在八十年代之前,我國是禁止民間私自買賣文物的,所有文物都由國家文物商店統一收購,那個時候買賣古董都是偷偷摸摸,沒人敢大張旗鼓,後來禁令解除,收藏也成為了一門聲勢浩大的生意,無數人投身其中,但能夠發財的並不多,馬未都算是其中一個。
  • 馬未都:我年輕時喜歡戴玉,現在卻再也不戴了,原因只有2個字!
    而到了中年,很多人還喜歡「盤」一些手串,這裡面的講究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尤其是在古玩圈子裡,幾乎個個都會佩戴首飾,仿佛不戴不是圈內人一般。身為觀復博物館的館主,馬未都算是古玩圈子裡面的「老炮兒」了,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收藏古董,近四十年的收藏生涯,也讓他在圈內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人稱「北京第一收藏家」,能混到這個份上,馬未都本身的財力和能力,都是不容小覷的。
  • 三藏的「藏」是何意?
    zàng藏▼「藏」是一個多音字,也念cáng它有容器、穀倉、籠等意思,都是用來裝東西的>引申出來有三個意思攝 持第一是「攝持」的意思。但是貝葉經也是在佛涅槃之後三到五百年間才出現。所以早期基本上都是靠這些大阿羅漢們把經典記在腦子裡面流傳下來的。sān zàng三 藏▼「三藏」,又被稱為「三法藏」,是佛教一切聖典的總稱,也就是經、律、論三藏。
  • 馬未都:我手裡最珍貴的4件國寶級藏品,一般人看不到!
    馬未都:我手裡最珍貴的4件國寶級藏品,一般人看不到!馬未都收藏多年,手裡有不少好東西,不過這些東西的背後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或是艱辛,或是偶然,每一件都值得說道,如今這些寶物大多數都被收藏在馬未都的私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中,靜靜的等人觀賞,不過我們都知道,能被擺在明面上的寶物,大多都是泛泛之輩,而真正的寶物,大多是不輕易示人的!
  • 王朔、馮小剛幾個北京老炮兒聚在一起,聊馬未都
    馬未都與王朔、馮小剛幾個北京老炮兒聚在一起,聊到馬未都「裸捐」這個事,大家齊刷刷說了一句:馬爺,牛逼!2010年8月,馬爺就公開宣稱:新館正式建成後,我要將所有的東西全部捐贈,一件不留。他說:「人生有三個階段:年輕時趨利,中年趨名。
  • 馬未都:古董圈裡最狠的局,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渾身直冒冷汗!
    馬未都:古董圈裡最狠的局,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渾身直冒冷汗!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會說組個「飯局」,在這裡,「局」代表著聚會,但是在古董圈裡,「局」可就不是那麼簡單的意思了,因為在這裡,「局」可就是騙局的意思,浸淫古董圈這麼多年,馬未都自然也見過大大小小的「局」。
  • 馬未都說出真話:不是外行,就是騙子
    馬未都說出真話:不是外行,就是騙子在不少的影視作品之中,我們都會看到一個共同的片段,鑑定專家們總是喜歡戴著白手套,為古董和文物進行一番研究,眼神之中流露著一種專業的技能,還有著愛惜的神情。當然,在現實的生活之中,許多的職業都會戴著白手套。醫生、交警、施工人員,這些職業人眼都會戴著白手套進行工作。
  • 馬未都:戴白手套去鑑定瓷器的「專家」,不是外行就是騙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些文物鑑定專家,也喜歡戴著白色手套去把玩、端詳或者研究鑑賞古董文物。這些專家像是拿起自己的孩子一樣,把古董物件放在掌心,隔著白手套仔細的把玩。也許是因為放置手心出汗,手指打滑,怕拿不穩當給摔地上了,或者害怕手裡細菌腐蝕文物吧,不管怎麼樣,在我們看來,這戴著白手套拿古董的專家,確實是既工作認真又專業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