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陪我走過冬末,成了最美的迎春花——作者:王亞玲
除夕的夜數不見繁星
疫情遮擋了我們的雙眼
別樣的節日
誰幫我們拭去眼前的朦朧
正待我心焦慮
遠處再現光芒
一群身穿防護服的戰士漸行漸近
看不清的面龐
透過眼眸
是那可愛的醫護人
待戰役結束
凱旋的你們
終將成為最美的迎春花
自發熱病房改建以來,我院心理衛生科全體醫護人員積極響應,沒有日夜的奮戰讓他們早已不知是何月何日。當你端著湯圓享受天倫之時,卻不知他們已經有多少個日夜沒有見到家人了;當你在家無聊望著窗外的空巷發愁時,卻不知發熱病房裡滿是他們忙碌的身影......
你們上一線,我為你們解後顧之憂
接到醫院通知將我科臨時改造成發熱病房的第一時間,主任們早早結束自己的休假積極配合醫院參與到發熱病房的搬遷中來。發熱病房改建過程中,主任們親力親為,協調指導病房搬遷中的每一個環節。發熱病房臨時成立後,主任們便成了一線醫護人員堅強的後盾。
疫情面前的就診患者顯得比平時更加焦慮,此時的他們也更需要心理上的安慰,主任們便每天堅持輪班坐診。上門診時為患者帶去溫暖,下門診後還不忘關心我科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通過發熱病房的窗戶,隨時可以看見閻立新主任守候的身影;張蘭主任為她們做著心理疏導;一線的醫護們也能時刻收到葉蘭仙主任和李玲主任的電話簡訊問候;微信群裡滿是劉建斌主任發來與疫情有關的防護信息;楊斌主任對一線的戰士們更是一遍遍的問候;此時的董強利主任也在一線的後方為他們保駕護航。
主任們一次次的協商,奔波,只為確保一線醫護人員的安全,讓他們在一線沒有後顧之憂。
你們上一線,我為你們送精神食糧
「我不過是盡己之力做些事情而已。」這是甘肅省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我院心理衛生科張蘭教授在視聽甘肅演播室出來時說過的一句話。鋪天蓋地的疫情信息讓很多人出現焦慮,恐懼。當然,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內心也是脆弱的,只因有人需要,他們不得不讓那脆弱的心變得強大,這時的張主任便為他們送去精神的食糧。2月5日張蘭教授在視聽甘肅演播室講述到醫護人員的自我關愛時提到了「給自己一個蝴蝶擁抱」的方法,為了方便我們一線的醫護人員理解,她雙手交叉放在胸前,一字一句慢慢地拍打著自己的前胸親自示範。她還從許多心理學角度為醫護人員講述了放鬆技巧。
你們上一線,我為你們穿戰袍
自發熱病房改建以來,曹菊玲護士長和張紅麗護士長更是日夜守護。
在隔離區的門口總能看到曹菊玲護士長的身影,大家進出隔離區她無一缺席,她會親自為大家整理,檢查,叮囑,只為確保她們平安歸來。大家在微信群裡關心她的時候,她總是說「你們多關心關心我們別的護理姐妹,她們才是最辛苦的」。元宵節那天她更是深情地寫道:最困難的不是工作,而是看到她們進隔離區的背影與出隔離區後疲憊和壓傷的臉,這時候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感。看到這裡時我們又何嘗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
此時的張紅麗護士長也成了一線的「大管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病房改建前期所需物資就已經準備就緒,這少不了張護士長的辛苦付出。物資的儲備,整理,在張護士長的管理下也變得的有條不紊。她也會在大家緩解疲憊的片刻詢問缺什麼,還需要什麼,確保大家一線所需。
兩位護士長也會先後進隔離區指導護理工作,悉心照顧患者,了解患者情況。
一批人員的輪換,護士長們接著又是一遍遍的檢查,一遍遍的叮囑,一遍遍的詢問,一遍遍的指導......
秀髮落地,你們的臉龐更顯俊美
依然記得王淑霞,王亞先和李琴留著長發的樣子。以前王淑霞老師總是說她留短髮不好看,說這話時她永遠都想不到有一天也會看到自己短髮的樣子,這一次,僅僅是因為有人需要她。
依稀記得第一次見王亞先時的情景,那時候的她身材苗條,長發飄飄,而今的她短髮乾淨利落,帶過防護口罩的臉上增添了不少壓痕,這種無私付出的「搭配「她讓人看起來更加動人。
看到李老師短髮的照片,那時的她已經在發熱病房奮戰了一夜,加上防護口罩的壓痕讓我第一時間都沒認出來,和她共事的時間裡,只知道她有膽囊炎,長時間的站立會加重她後背的疼痛,卻不知她如何在發熱病房裡依然堅持著長時間的工作,再看照片時我們仿佛真的讀懂了她的付出。
秀髮落地的一瞬間,或許你們有些許不舍,可心中的無私與大愛卻代替著長發早已生根發芽。
鼻梁的壓痕早已掩蓋了臉上的稚嫩
在發熱病房裡同樣可以看到年輕的力量:王東霞,王莉莉,謝媛媛,劉盼,朱玉燕等人穿上防護服讓人早已看不出她們的年齡,脫下防護衣,她們的臉頰已被壓出了深紅色的印痕,為她們留下了「最美勳章」,也正是這獨一無二的「烙印」,牽動了多少患者的喜怒哀樂,更牽動了廣大群眾的心。志不在年高,站在責任之上,她們同樣可以和戰友並肩,攜手抗「疫「。
你們赴一線,我為你們守家園
疫情來臨後,重症醫學科的一部分醫護人員奔赴湖北、支援武漢,我科護士牛興平,劉潔被臨時調整至重症醫學科,代替他們守護家園。懷孕四月的王梅梅也被臨時調整至呼吸科。產假一結束田雅琴就去腎病科報到,立刻投入到緊張的工作當中。這是一個無硝煙的戰地,也是全新的戰線,她們用使命和擔當守護好這條防線,更為遠在武漢的「重症人」守護著家園。
發熱病房改建的第一時間,曹護士長收到了來自休產假楊貴琴老師的請戰信息:現在娃大些了,我可以出門,隨時待命。產假也阻擋不了你上一線的心。
我會為你「點燈」,照亮前方的路
發熱病房裡,我院心理衛生科的醫生們同樣在行動。面對疫情,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等情緒。針對不同的情緒狀態,他們發揮心理科優勢,為患者講解有關疾病的知識,教會患者自我調節自身情緒,安撫患者,鼓勵患者主動配合治療,引導患者正確應對疫情,成了患者治療路上的點燈人。
你們上一線,我是你們堅強的後備軍
看到大家積極奮戰在一線,第三批發熱病房的人員早已迫不及待的做好準備,隨時待命。其他醫護人員也成為了「一線戰士」堅強的後勤分隊,當得知團隊被隔離,大家紛紛為他們送去牛奶、麵包、水果等,為他們送去溫暖。
透過窗依舊可以看見發熱病房的燈亮著,燈光下是你們忙碌的身影,不時抬起頭,仿佛黎明即將到來,待再次天黑,我將看見繁星。
作者: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心理衛生科王亞玲
2020年2月12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