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高莉 包昰星 市場監管半月沙龍
點擊標題下「藍色微信名」可快速關注
為滿足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檢查需求,江蘇省張家港市市場監管局根據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印發的《關於開展全省市場監管系統「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創新試點工作的通知》(蘇市監信〔2020〕122號)要求,探索構建「6+6」多類別檢查對象庫體系,包括企業、個體、農專、社團、行政事業單位、特定自然人等在內的「6」類主體庫,以及許可備案、行為、產品、設備、項目、場地場所等在內的「6」類主體關聯庫,以滿足市場監管領域全行業、全品類、全鏈條監管的需要。
建設原則
堅持標準化原則,明確以「網際網路+監管」、江蘇省市場監管信息平臺數據標準為基礎,區分共性數據指標和個性數據指標,制定統一、規範的多類別檢查對象庫建庫標準;
堅持全覆蓋原則,明確建設範圍涵蓋市場監管領域各部門,隨機抽查事項清單中凡是涉及到的監管對象均要納入檢查對象庫中,確保監管數據「應歸盡歸」;
堅持關聯性原則,以市場主體登記信息為主體資料庫,將歸集關聯的其他數據類型,按照許可備案、行為、產品、設備、項目、場地場所等6大類進行篩選、歸類,並關聯至主體庫。
主要做法
為切實解決「粗放監管」、「重複監管」等問題,圍繞市場監管系統張家港市多類別檢查對象庫建設試點工作按照制定統一建庫標準、搭建多類別數據倉、構建數據運行平臺等三個步驟,緊扣時間節點,以一線監管執法人員需求為導向,以「合併檢查任務、降低檢查頻次」為目標,重點打造食品、特種設備、獲證工業產品、3C認證產品等類型的產品庫,通過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將各類型監管對象進行有機串聯,構建監管對象數據「一張網」,夯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基礎。
(一)分類細化標註,全行業多領域覆蓋檢查對象
「6+6」多類別檢查對象庫體系主體庫建設情況。按是否以盈利為目的,分為商事主體庫和非商事主體庫這兩大類,其中商事主體庫分成企業名錄庫、農專名錄庫以及個體名錄庫這3個子庫;非商事主體庫包括機關事業單位名錄庫、社團名錄庫以及特定自然人庫3個子庫,上述6個子庫基本涵蓋了市場監管領域檢查對象所涉及的所有主體類型。
「6+6」多類別檢查對象庫體系縱向按照三層級建設,層級越高,檢查對象劃分就更加精細,任務制定就能更加精準,以主體庫中的特定自然人庫為例,又包括了民間廚師庫、律師庫、企業高管、註冊會計師庫、網約車司機庫等6類子庫。同時,主體庫還設置有「分類標籤」,作為主體庫分類的細化補充,監管執法人員根據檢查對象實際經營情況,可選擇標註相應的標籤,例如「校園周邊」「網絡經營」「教育培訓機構」「養老機構」「非醫用口罩銷售」「電動自行車銷售」等,為後期精準選擇抽取檢查對象打好數據基礎。
「6+6」多類別檢查對象庫體系主體關聯庫建設情況,按照許可備案、行為、產品、設備、項目以及場地場所等6大類進行分類,其中許可備案庫又根據不同的細分領域建立了包括食品生產許可證庫、醫療器械銷售企業庫、藥品經營企業庫、執行政府定價(指導價)單位庫、專利庫、商標庫等在內23個子庫;行為庫建立了包括電子商務經營單位庫、廣告經營(發布)單位庫、商標代理機構庫等在內8個子庫;產品庫建立了包括藥品庫、醫療器械庫、特殊食品庫、一般食品庫、化妝品庫、獲證工業產品庫、3C認證產品庫、有機認證產品庫、特定產品庫等在內9個子庫;設備庫主要建立了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子庫;項目庫主要建立了包括認證認可庫、企業標準庫等在內3個子庫,上述建立的44個子庫涉及的監管範圍,已基本涵蓋基層分局事中事後監管全領域。
(二)數據融合貫通,多維度智能化展示檢查對象
搭建多類別數據倉,通過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將各類型監管對象進行有機串聯,促進食品、藥品、智慧財產權、價格、質量等各領域檢查對象數據的有機融合,形成「監管全景畫像」。
構建數據運行平臺,科學智能合併檢查任務,實現綜合監管。例如,信用條線監管的是企業主體登記信息、食品條線監管的是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的食堂、特種設備條線監管的是辦理《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的設備、質量條線監管的是辦有《工業品生產許可證》的產品,但通過構建多類別檢查對象庫,當食堂、設備、產品均指向的是同一市場主體時,即可從檢查任務發起端智能合併上述4次檢查任務,實現「上一次門、查多項事」的檢查要求,切實解決了「重複監管」的問題,實現了條線與條線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綜合監管,提升了任務合併的「智慧化」水平。
此外,張家港市多類別檢查對象庫還與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的地理空間資料庫進行了「兩庫」融合,實現了對檢查對象的精準定位。通過勾選某一特定監管區域,能全方位展示該區域所涉及的所有監管對象。同時,也可通過選擇子庫地圖呈現模式,讓電子地圖上僅顯示該類子庫所涉及的市場主體分布情況,動態了解我市該行業的「熱點分布」,結合該行業所涉企業年報數據,供政府行業規劃、招商引資時使用,助力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結合風險評價,差異性動態化推動信用監管
通過對商事主體設置信用評級指標模塊,按照風險狀況由低到高分為信用風險A級、信用風險B級、信用風險C級以及信用風險D級四類,能根據信用風險等級高低採取差異化的事中事後監管措施,合理制定檢查任務,將隨機抽查的比例頻次、被抽查概率與抽查對象信用風險等級掛鈎。具體來說,就是對信用評級為A級的企業,進一步減少監管頻次或抽查比例;對信用評級為B級的企業,按照正常監管頻次或抽查比例開展監管;對信用評級為C級的企業,進一步加大監管頻次或抽查比例;而對信用評級為D級的企業,實現全覆蓋式的重點監管。
同時,針對不同行業的不同風險程度,結合投訴舉報、大數據分析研判獲知的突出問題,合理確定、動態調整信用評級。例如學校、養老院,由於其食堂食品安全風險程度較高,因此其信用評級初始等級即為D級,當符合一定條件後就可升至C級;而對一般日用品零售企業,其信用評級初始等級即為B級,當受到獎勵或者受到處罰時,其信用評價等級即會動態調整成A級或者C級。通過與信用評價相掛鈎,切實解決了「無差異監管」的問題,實現對違法者「利劍高懸」,對守法者「無事不擾」,提高執法檢查的針對性,努力做到監管效能最大化、監管成本最小化。
作者系江蘇省市場監管局高莉、包昰星
發布單位:中國工商出版社 新媒體部(數字出版部)
注重交流執法經驗
關注消費維權動態
同護市場公平正義
共觀市場經濟大潮
權威●專業
半月沙龍微信
①複製「微信號或ID」,在「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號碼關注。
②點擊微信右上角的「+」,會出現「添加朋友」,進入「查找公眾號」,
輸入公眾號「市場監管半月沙龍」,即可找到。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6+6」!「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這樣創新!多類別檢查對象庫建設!》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