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區法院年終成績單,請查收!

2021-01-15 襄城區法院

12月28日上午,在襄城區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愛瑛代表區人民法院向大會報告工作。

2020年,區法院在區委領導、區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下,在上級法院的關心指導下,在區政府、區政協和社會各界的幫助支持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堅持審慎善意文明司法,實實在在服務大局,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共受理各類案件7678件,審執結7141件,法官人均結案223件,結案率為93%。

共審結一審刑事案件341件,判處被告人411人。嚴厲打擊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審結危險駕駛、交通肇事等案件197件198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審結故意傷害、「兩搶一盜」等案件76件90人。保持對毒品犯罪高壓態勢,審結毒品犯罪案件21件26人。堅定不移懲治腐敗,審結貪汙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10件14人。深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審結李剛等8人「村霸」把持基層政權涉惡案件,淨化社會環境。聚力「打傘破網」,移送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線索18條,向相關部門發送司法建議6條。我院刑事審判庭榮獲「全省法院刑事審判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作為新成立的金融審判法庭,龐公法庭審結「農商行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勞動局擔保中心追償權糾紛」等金融、類金融案件992件,涉案金額5.2億元。召開金融審判工作聯席會議,促進法院與銀行、金融監管機構良性互動。我院龐公法庭榮獲「全省優秀法庭」榮譽稱號。監督支持依法行政,審結行政訴訟及非訴審查案件194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50件50人。邀請全區各行政機關及法制機構負責人、行政執法工作人員旁聽庭審,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執法水平。優化破產案件審理機制,辦理「執轉破」案件1件。完善重點項目、徵地拆遷聯動處理機制,為黨委政府重大事項的決策提供法律建議。

鞏固深化「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成果,開展「規範執行年」活動,共執結案件2855件,執行到位金額3.2億元。採取分段集約、繁簡分流、類案集中模式推進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行,查詢被執行人房產、車輛5100餘次,凍結銀行存款、支付寶、微信等款項6000萬餘元。提交網絡查控措施2912件17472次,辦理鑑定、受託及委託執行案件998件。釋放信用懲戒聯動機制效能,發布失信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人員名單3173人次。規範財產處置程序,網拍成交量41件、金額6089萬元。我院執行局被市中院評為「全市基層法院先進集體」。

樹立「謙抑、審慎、善意、文明、規範」的司法理念,強化產權司法保護。審結買賣合同、股權糾紛、合夥協議等商事案件2245件,涉案金額6.6億元。制定提供司法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實施意見,嚴格落實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依法慎用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司法辦案對涉案企業的不利影響。湖北省優化營商環境評價實地調研工作組現場督查,並對我院「執行合同」及「保護少數投資者」兩項指標完成情況給予肯定。

組織資深法官實地走訪襄城經濟開發區、唐城景區和隆中風景區的部分企業和管委會,研判企業復工復產中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推進「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成功調解案件28件,用更和諧的勞動關係助力復工復產。聯合交管部門、保險公司等開展建立「道交一體化處理」平臺座談會,為疫後經濟發展保駕護航。院領導班子成員對檀溪社區、檀溪湖社區開展走訪調研,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社區排憂解難。

疫情期間,嚴格執行院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有序派發防控物資,全面消殺實時巡查,未出現一起確診或疑似病例。全院66名黨員幹警全部下沉基層落實「雙報到」,在指定區域開展社區防控工作,解決群眾有關物資採購、體溫測量、人員疏導等實際問題。青年幹警張曉俊的抗「疫」事跡被最高院、《人民法院報》等多家媒體宣傳報導。全院幹警積極響應號召,為抗擊疫情貢獻愛心,共捐獻善款24950元。落實常態化「黨員雙報到」工作任務,開展志願服務、社區人口普查、治保巡防活動330人次。

共審結民商事案件3617件,涉案金額22億元。審結涉生命健康、名譽、隱私等糾紛45件,依法保護人身權。深化家事審判改革,審結婚姻家庭、贍養撫養等案件431件。審結機動車交通事故糾紛321件,保障生命財產權益。審結物業糾紛98件,倡導友善相鄰。優先審理勞動爭議糾紛86件,加強勞動權益保護。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定大局,審結房地產案件145件。依法為生活困難當事人緩、減、免交訴訟費38萬元,發放司法救助金35.6萬元。

推進「兩個一站式」建設,實現「一站全辦」「一網通辦」,共網上立案4161件,跨域立案43件。打造「分調裁審」機制,整合人民調解中心、訴調對接中心、勞動爭議調解對接室、駐院律師調解、法律援助等資源,化解各類糾紛746件。我院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被省高院榮記集體二等功。開展以案釋法、「法律六進」、巡迴審判活動,滿足群眾多元司法需求。堅持與區委政法委、區信訪局等多方聯動,重點抓好疫情防控、全國「兩會」等重大節點涉訴信訪化解工作。積極引導群眾依法合理表達訴求,暢通群眾信訪渠道,努力將涉訴信訪化解在基層、吸附在當地,辦理信訪投訴306件。

全面深化開放、動態、透明、便民,完善四大公開平臺建設,公開審判流程信息5858條、執行信息2714條,網上庭審直播案件300件、公開裁判文書6539份。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要求,全面做好輿情和群眾關注案件的應對和反饋工作,及時向社會公開重大典型案例。利用官網、微信公眾號等發布司法新聞、信息、案例317篇,講好法院故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落實院庭長辦案要求,院庭長辦案3622件,佔比87%,頭雁效應顯著。明確院庭長、審判組織、法官的權限和責任,規範「四類案件」監管。完善審判委員會工作機制,發揮專業法官會議參謀諮詢作用,規範法官自由裁量權。嚴格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改革制度,落實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穩妥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積極推進家事審判改革,家事矛盾糾紛化解率不斷提升。

定期開展審判運行態勢分析,發布審判管理專刊17期。開展長期未結案件專項清理,採取質效評查、流程節點管理、案件瑕疵提醒等舉措,促使法官又好又快地辦結案件。完善律師調查令制度,共籤發調查令72份。高度重視「三優案件」評選及司法調研工作,2篇學術論文、1件精品案件和2篇裁判文書獲得省、市級獎項。

汲取江西智慧法院建設經驗,在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建立了「收轉發E中心」,實現訴訟材料「收、轉、發」事務的全流程集約化、智能化管理。鞏固疫情期間「線上」辦案成果,利用湖北移動微法院、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雲間庭審、全國法院電子送達工作平臺、科技法庭遠程提訊、執行網絡查控系統等平臺,常態化開展網上查詢、立案、送達、調解、開庭、執行等工作。合理規劃信息化「1234」項目和「六專四室」等基礎設施建設,審判法庭綜合樓擴建項目全面完工並正式投入使用,全面提升法院信息化、現代化建設水平。

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切實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認真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紮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主動向黨委報告重要工作、重大事項,嚴格落實司法領域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堅持「抓黨建、帶隊建、促審判」工作思路,落實「三會一課」,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積極配合政治巡察及整改回頭看活動,落實32項整改措施,市委巡察辦給予高度評價。

開展慶祝建國70周年系列活動,組織黨員赴張自忠殉國處紀念園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追尋先烈足跡,傳承愛國精神。火線提拔疫情防控表現突出的青年幹警,暢通年輕幹部成長渠道,將4名35歲左右的青年幹警提拔為中層正副職,讓青年幹警多循環、多流通、多歷練,完善幹部梯隊建設。招聘11名僱員制書記員,為隊伍注入新鮮血液。組織幹警參加法官大講堂、全國法院法警規範執法等各類業務培訓22期603人次,不斷提高司法能力。共計獲得省、市、區級集體表彰7項,個人表彰29項。

壓緊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落實「一崗雙責」。以作風建設「攻堅年」活動為載體,結合違紀違法典型案例,開展「以案為戒、嚴管隊伍」「三個規定」「三個以案」「以案五說」等活動。組織幹警觀看《懲腐肅貪•雷霆打「傘」》等多個警示教育片,加強司法廉潔教育。院長劉愛瑛在全國法院中青年法官培訓班上講授關於司法廉政風險防控「三不」管理機制的襄陽經驗,教育幹警保持法治定力。嚴格貫徹落實最高院任職迴避相關規定,常態化開展審務督察,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

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堅持定期向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區政協報告法院工作。向區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金融審判工作,配合區人大常委會對法院審判法庭綜合樓擴建項目開展專題調研,配合區政協對「建設法治營商環境、推動金融風險化解」開展專題調研。制定《關於進一步做好代表委員聯絡工作的實施方案》,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主動走訪、開展省、市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聯絡活動77人次,辦結政協提案1件,邀請代表委員在家事審判、優化營商環境、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等領域視察工作、旁聽庭審、座談交流。依法接受檢察機關訴訟監督,落實同級檢察長列席審委會制度,檢察長、副檢察長列席審委會討論案件61件,辦理檢察建議23件,構建法檢兩院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良好監督格局。多渠道汲取群眾智慧,人民陪審員參審案件408件506人。

全面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不斷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把不折不扣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和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統一起來,充分發揮好人民法院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的職能作用。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以赴做好新時代人民法院工作。依法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妥善處理各類民事糾紛,積極服務三大攻堅戰,積極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營商環境。依法助推法治政府建設,提升襄城法治核心競爭力。

持續推進「兩個一站式」建設,主動將訴訟服務融入黨委政府社會治理工作。依法推進民法典施行,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善破解執行難工作長效機制。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增強改革系統性和實效性。堅持「大數據、大格局、大服務」理念,努力把智慧法院建設提升到新水平。

加強教育培訓,保護法官依法履職,堅持嚴管厚愛。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做到政治建設與業務建設並舉,正風肅紀與建章立制結合,不斷提升司法公信力。持之以恆推進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年輕化建設,使幹警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黨的「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襄城區法院將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上級法院的指導幫助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下,在區政府、區政協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認真聽取代表們的意見建議,突出強化民生導向,持續努力為疫後重振護航,不斷提升審判質量、效率和公信力,為實現「首善精緻繁榮幸福」襄城建設目標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本公眾號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凡本公眾號註明「來源xxx或者轉載自公眾號xxx(非本公眾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立案諮詢熱線:0710-3606746

執行諮詢熱線:0710-3606745


供稿:審管辦

圖文編輯  by  襄城區法院新媒體團隊

2020年第146期

ID:xiangchengfayuan

更多精彩內容等您關注


近期熱文:

環城公園送來錦旗,為襄城區法院的公正高效點讚

市中院、市檢察院在襄城區聯合召開徵求人大代表意見建議座談會

方便了!新增15個停車位!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