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2 09:11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陸遙
3月22日下午,長龍航空GJ6002和GJ6003次航班,將帶著我省援鄂第二批返浙醫療隊共210人回家!
離別之前,隊員們心中情緒複雜,有返鄉的喜悅,更多的是不舍和難忘。
儘管素未謀面,許多住在附近的居民得知浙江醫療隊即將返程的消息,迫不及待地趕到駐地酒店歡送英雄。一位市民激動地說:「你們是英雄,是戰士,國家有難,無論何時都能挺身而出!謝謝你們!我想告訴我的孩子們,要學習做你們這樣的英雄!」她帶來了周黑鴨、熱乾麵等土特產,希望隊員們能把美味回憶帶回家。
駐地酒店也給每位隊員贈送了一支精心定製的鋼筆,還附上了小卡片——「浙」風擋雨,感恩逆行;「鑫」中有你,畢生銘記。
據了解,第二批我省援鄂返浙醫療隊共計210人,由我省援鄂第一批醫療隊和重症護理支援隊組成。
其中,第一批醫療隊於1月25日(大年初一)抵達武漢,進駐武漢市第四醫院,在漢連續工作57天,累計管理床位111張,收治患者293人,其中重症156人、危重症65人,累計治癒出院252人,為目前我省援鄂醫療隊中時間最長、工作量最大、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最多且出院人數最多的隊伍,榮獲了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先進集體」稱號。
重症護理支援隊31人,1月27日(大年初三)馳援武漢,進駐武漢市肺科醫院。在漢連續工作54天,累計管理床位20張,護理患者70人,其中危重症65人,榮獲了「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本批一同返浙的,還有退役軍人事務部組派的醫療隊伍11人(來自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所屬、位於嘉興市的浙江省榮軍醫院),以及來自浙江廣電集團浙江衛視的2名隨隊記者。
這兩天,每當浙江醫療隊員穿著統一的制服走在街上的時候,附近的居民樓裡總是會出現整齊的呼喊。
居民們揮著國旗,不斷吶喊:「感謝浙江白衣天使!感謝浙江人民!」
隊員們總是整齊而熱情地回應:「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必勝!」
這是我們共同的心聲。
隊員感悟:
浙大一院外科監護室護士馬青娜:
別忘了,一起相約在幸福的路上
我還記得我們樓層的一個患者。40歲左右的男性,家裡好幾個人感染了新冠肺炎。在我們來武漢之前,他爸爸就已經感染了,媽媽在家裡照顧爸爸。後來,爸爸去世了,媽媽也倒下了。照顧著媽媽的他也被感染了。
儘管如此,他卻並沒有沉浸在悲傷之中,而是很平靜,並且經常感謝醫護人員,鼓勵同病房的病友。從他身上,我見到了武漢人民的堅強。
離別之前,我們隊集體去拍照,那是除了出徵當天,大家湊得最齊的時候。大家都是有情懷的,突然間離開,都很捨不得,很感動。對於我們來說,我們只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是挺感謝武漢人民的。雖然戰疫前期是艱苦的,但是最後在我們的相互配合下,疫情逐漸得到了控制。現在,武漢路上的車流量也多起來了。
2017年,我曾經作為一個遊客來武漢旅遊,與閨蜜見過這裡的美麗與繁華,等疫情結束,我一定再來一次武漢,這是我與武漢的約定。就像當初來武漢看演唱會時聽到的一句歌詞:「別忘了,一起相約在幸福的路上。」
浙大二院重症監護室主治醫生陳城洋:
我們一定會再見!
我們即將要乘機飛回杭州。我們期盼回家已經很久,想念杭州的美食、想念西湖的風光、想念家人的溫情、想念孩子的嬉鬧、想念同事們的笑容。但此刻我內心卻有些不舍,我還沒來得及欣賞東湖邊的櫻花、江兩岸的夜景,沒來得及品嘗武漢的特色美食,沒來得及感受武漢大學的文化氛圍,沒來得及看清它的模樣。
昨天酒店附近的居民特別在窗戶邊插上紅旗,高喊「謝謝你們浙江隊,我們會記住你們一輩子」,還有武漢四中的校長對我們團隊三鞠躬,表示感謝。那些時候,自己內心感到很自豪很感動。武漢是一座英雄城市,多年以後我一定會想起今天的我曾為它戰鬥,想念這段青春歲月,人生能有這樣一段特殊回憶足矣!明年我一定會再回到這座城市,好好地看看它。武漢,我們一定會再見!
浙大邵逸夫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吳曉紅:
武漢將是我畢生的牽掛和留戀
終於要回來了,我們全體上下都很興奮。我們圓滿完成了任務,交出了一份至少有九十分以上的答卷,其實每個人都有做英雄的情結,都想做點事情。關鍵在於我們不同的人是否都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每一個人都是英雄,作為第一批援鄂隊員,我們很榮幸地成為了英雄中的先鋒隊。
此生無悔入武漢馳援,這裡有太多故事讓我畢生難忘。武漢人民非常偉大,他們的堅強、樂觀、豁達和韌性,也是中國人民的一個縮影。休艙這天大家拍集體照的時候,都不由自主地唱起了國歌和《我和我的祖國》,唱著唱著竟不知不覺淚溼了眼眶。在這抗「疫」一線,每一個人深刻體會到了國歌當中蘊含的力量。
歸來後,我想抽空回湖南看看年邁的父母,但更想再繼續做點事情。之前我們把邵醫的經驗帶到武漢,現在可以把中國的經驗推薦到世界。從愛國主義到人道主義,哪裡需要就去哪裡。這也是之所以為人,之所以為醫者的意義。
溫州市中心醫院雙嶼院區ICU護士長胡珍珍:
你在被別人感動的同時,別人也同樣地被你感動著
57天,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太多了,第一天出徵深夜到達的時候,2月14日武漢暴雪上大夜班的夜晚,搶救危重症患者的情景……這些日子裡,武漢人民的堅強和淳樸,也深深地刻在了我們心裡。國家派各地醫療隊馳援湖北的部署,所有醫務人員的義無反顧,都令我非常感動。其實,你在被別人感動的同時,別人也同樣地被你感動著。你在看別人的時候,看的就是自己。這段經歷很難忘,所有的事都會深深銘記在我的心中。
浙江省中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江立斌:
當地醫務人員前期的堅守為疫情阻擊戰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在這場防疫戰中,戰友們相互幫助、相互鼓勵、團結一致,辛勤的付出取得豐碩的戰果。處於本次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人民堅強地挺過來了。武漢當地的醫務人員和我們並肩戰鬥,前期他們的堅守為疫情阻擊戰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他們都無愧於這座英雄的城市。大家眾志成城,彰顯了中國力量。雖然錯過了新春佳節與父母家人的團聚,但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忙碌的時候,一切都忘記了,一旦從繁重緊張的情緒中緩解下來,不覺地就開始思念家鄉了。想念年邁的慈祥的父母,給了我無限信心和勇氣的知心愛人、聰明可愛的孩子。但是,所有的付出我都感覺無怨無悔,看到患者們康復出院,就是內心最快樂的時刻。
衷心祝願武漢的明天越來越好!浙江的明天越來越好!中國的明天越來越好!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呼吸內科護師劉婷婷:
我們不僅有能力自救,還有能力去救人
在前線,我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從小在書本上接受的愛國主義教育,都比不上這次經歷對我的影響……從決定出發的那一刻到現在,封印在體內的愛國情懷在爆炸式解封。祖國母親,她會在盛世之時讓我們歷經風雨茁壯成長,在困難面前絕不讓自己的小孩受一絲一毫委屈。
因此,在困難面前,她的孩子不僅有能力自救,還有能力救人。
這就是中國,我愛祖國!
麗水市中心醫院護士李芳:
武漢最美的不是櫻花,是人民感恩的心
這一段歷程,我在武漢「儲存」了許多終生難忘的記憶——打卡了凌晨四點的武漢街頭,度過了難忘的生日,成功掉肉五斤……雖然多了不少皺紋與黑眼圈,但這些都是珍貴經歷的痕跡。隊員們共同戰鬥、彼此溫暖。最後一個晚上,我們在五件防護服上籤上了隊員們的名字。上班時的那條路,工作時的場景,還歷歷在目。逆行無悔!
武漢最美的不是櫻花,是武漢人民感恩的心。
浙江省中醫院ICU主管護師顧月琴:
聽的最多的和說的最多的都是「謝謝」
這些天來聽過最多的話就是:「謝謝!」「謝謝你們來武漢幫我們!」我說的最多的話也是:「謝謝!謝謝你們能跟我們一起努力。」努力了這麼久,我們終於撥雲見日。武漢已經連續兩天確診病歷為零,診斷疑似病例連續三天為零,我和我的戰友們終於可以見到彼此的笑容!
就要離開了,武漢!雖然還來不及見證你的車水馬龍和繁花似錦,但是我見證你的堅韌不拔和堅不可摧。你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為你驕傲,為你自豪!加油!武漢!
餘姚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魏鮮:
希望她們能早日打敗病毒!
最難忘的是有一次,我們送一位病情好轉的老爺爺轉入普通病房,老爺爺中氣十足地說:「祝你們工作愉快!再見!」我們都笑了,連忙擺手說:「不要再見,不要再見!祝您身體越來越好!」
是的,我們工作的地點是武漢市肺科醫院ICU病房,面對的都是危重症、重症患者,工作強度和難度都很大。很多時候,他們甚至無法和我們交流。看著有人轉出,是大家最開心的事。
前一天剛下班,得知可以返回杭州的消息,當晚,我失眠了。心裡是又激動,又擔憂。激動的是,經過54天的艱辛工作,我們終於可以回家了;擔憂的是,天天在ICU病房裡並肩作戰的「戰友」們,會不會太過辛苦?
離別前,我所在的重症護理支援隊30位護士全員出動,專程前往武漢市肺科醫院,想要和並肩作戰的「戰友」告別。可惜的是,我工作的ICU2室的護士們都在工作中,許多朝夕相處的夥伴都沒有見到。
真的心疼她們,我們走了以後,她們還在繼續奮戰,希望她們能早日打敗病毒!
患者感言:
武漢患者賀老伯:您們是最好的醫生和護士
浙江援漢醫療團隊,您們好,您們辛苦了。
您們冒著感染的風險,來到武漢,把病人當親人,無私奉獻,醫德高尚。您們大愛無疆,遠離故鄉親人,愛的真諦在您們身上閃亮。
我是一個75歲的老人,家中有4人染上了新冠肺炎,本人心煩氣躁,稍有不如意就抱怨,但醫生和護士們仍笑臉相迎,耐心治療。還為我解決了多天睡眠不好、頭昏腦脹的難題,使我感到內疚。我表示深切的謝意和敬意,您們是最好的醫生和護士,我將永遠記住這段難忘的日子。
您們牢記擔當,肩挑黨的重託,人民的期望,勝利將屬於您們,屬於我們,我為您們點讚。謝謝了!
15848395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