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包力
11月14日,「深圳學生創客節(2020)暨第36屆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第四項活動——教師創客馬拉松競賽,在深圳市第三高級中學初中部舉行。來自我市的40支隊伍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最終,深圳小學、深圳市第三高級中學(初中部)和深圳中學分別獲得小學組、初中組和高中組的第一名。
教師創客馬拉松競賽由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聯合主辦,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深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承辦,深圳市第三高級中學、深圳城市學院協辦。
廣大教師是科創教育實施的導師和領路人。本次競賽旨在通過以競促研、以賽促教的方式,鍛鍊創客教師的動手能力和協作意識,全方位助力創客教師自身科技信息素養的提升,促進創客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更好地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時代人才。
參賽教師為全市中小學教師,分為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三個組別。教師參賽隊以校為單位,不限學科,不允許跨校組隊。每隊由4名教師組成,每所學校可報1支參賽隊。經過初賽選拔,最終有40支隊伍進入決賽。
當日開幕式上,深圳市教科院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基地主任黃愛華表示,舉辦本次比賽展現了深圳對教師專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希望以賽促研,進一步推進深圳創客教育向高、精、先的方向發展,以賽促教,有效促進教師的動手實踐能力、跨學科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的提高。
專家評委、深圳大學教授徐明解讀了評比標準和注意事項。徐明從創新性、技術性、教育性、藝術性、團隊協作和展示性五方面為大家介紹了本次比賽的評審細則。
本屆深圳市教師創客競賽委員會成員、深圳城市學院劉超老師宣讀了賽項內容。他介紹,創客馬拉松競賽是創客教育的一種重要呈現形式,創客馬拉松競賽要求教師團隊圍繞競賽主題,分工合作,進行創意想像,通過設計搭建,編寫程序,實現特定的功能,在24小時內完成項目作品設計製作。劉超重點強調了作品的原創性,要求教師團隊自己發揮創意,進行作品製作。
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桂娟公布大賽主題並宣布大賽開始。本次大賽以「我為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周年獻禮」為主題,要求選手們在規定時間內,採用大賽提供的開源硬體掌控板及相關電子零配件、雷射切割機、3D印表機等工具,現場動手製作一個創意作品,並編寫相應的程序使之正常運行,展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作品完成後,各創業團隊成員要通過路演講解的方式分享作品的創意和功能。
接到比賽指令,各組成員馬上進行討論,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層出不窮。緊接著,各組成員進行分工合作。擅長技術的負責編程,擅長動手的老師進行項目搭建,科學藝術老師記錄過程,製作路演PPT,大家分工明確,通力協作。
各個團隊的老師們圍繞主題,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力,通過團隊間緊密協作,在經歷了24小時的頭腦風暴和現場創作後,將創意變成了現實:深圳小學代表隊製作精美翻頁照片書來展示深圳四十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坪山同心外國語學校以「東部獻禮,致敬鵬城」的主題作品回顧了過去二十年深圳地鐵的發展歷史,通過鵬城地鐵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華美蝶變濃縮深圳四十年勇立潮頭,自強不息的改革風採,同時寄情地鐵14號線的開通來展望鵬城未來;深圳高級中學組的老師們以「八道菜」為創意點,通過「特區八珍宴」展示在深圳騰飛的歷程中,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在各自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崗位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為深圳實現歷史性跨越付出了艱辛的努力;育才中學的作品——「春天的故事」,用旋轉舞臺講故事的形式講述了「希望」「拼搏」「人文」「未來」四個小故事,生動形象的展示出了深圳四十年的城市建設、交通發展和成長路線以及一直不變的人文關懷……40支隊伍的作品創意十足,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