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貼士:如何查詢旅遊企業信用信息?

2021-01-11 瀟湘晨報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我吧

為方便旅遊類企業及從業人員線上辦事,近日,省文旅廳依託「皖事通」APP「7×24小時政務服務地圖」推出導遊人員從業資格證書核發、旅遊企業信用信息查詢「手機辦」。

據了解,導遊人員資格證書核發,解決了已經通過導遊考試的人員不知何時能領到證、到哪地方領證的焦慮,只需手機在線提交申請,便可在家收到導遊人員從業資格證書,實現辦事「零跑動」。旅遊企業信用信息查詢服務,滿足了遊客通過手機就能查到放心旅行社的需求,不再擔心出遊遭遇「黑旅行社」和「黑導遊」的困擾。

關於導遊證如何辦理請戳這裡:如何在手機上辦理導遊證?下面小編來演示一下查詢旅遊企業信用信息的步驟。

手機查詢

打開皖事通APP,點擊「7×24小時政務服務地圖」後在搜索欄輸入「旅遊企業信用信息查詢」,點擊「手機辦理」,在頁面中即可通過輸入該企業的信用代碼查詢企業的信息。

網上查詢

打開安徽政務服務網滁州分廳(https://chuz.ahzwfw.gov.cn/),在搜索框中輸入「旅遊企業信用信息查詢服務」並點擊搜索按鈕

在結果列表中選擇「旅遊企業信用信息查詢服務」,彈出選擇辦事區域窗口,選擇自己所要查詢的地區,進入辦理頁面

在辦理頁面點擊頁面右方的「在線辦理」(需登錄)

在頁面中填入相關信息後即可申請

溫馨提示

市民辦件過程中如有疑問可通過撥打0550-3218665進行無償獻血者用血報銷服務政策諮詢。

— END—

往期精彩回顧

1、便民小貼士:身份證「網上辦、零跑腿」、臨時證「全省通辦、全程網辦」開始啦

2、便民小貼士:船舶所有權登記怎麼辦?

3、便民小貼士:學前教育資助服務怎麼辦?

4、便民小貼士:購買商品住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怎麼辦?

5、便民小貼士:如何查詢社會保障卡申請進度?

6、便民小貼士:醫師執業註冊和護士執業註冊怎麼辦?

7、便民小貼士:異地就醫怎麼辦

8、便民小貼士: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如何辦?

9、便民小貼士:煙花爆竹經營(批發)企業儲存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如何辦?

10、便民小貼士:「無償獻血者用血報銷服務」如何辦?

【來源:滁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如何查詢企業基礎信息及信用報告?
    如何查詢企業基礎信息及信用報告? 2020-12-21 18:42:37 來源:信用中國 閱讀:
  • 企業查信用查詢
    企業查專注於企業信用信息工商徵信查詢,堅持採用公開數據,為各界人士提供豐富、全面、客觀、權威的企業信息,是各界商務人士必備的企業徵信利器。
  •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入口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入口<<點擊進入  企業信用信息    經營異常名錄   嚴重違法企業名單    抽查檢查公示   信息公告企業公示信息填報     相關部門信息交換
  • 皖事通可以查詢公共信用信息啦!
    企業在選擇商業合作夥伴、尋找中介服務機構、公司應聘、了解同行競爭時,往往需要查詢信用信息,以前查詢信用信息,要分別登錄市場監督管理局、法院等部門的網站。現在「皖事通」APP和安徽政務服務網上線了「公共信用信息查詢」服務,今後,大家想了解企業信用狀況,又多了一條便捷的途徑。通過「皖事通」APP和安徽政務服務網「公共信用信息查詢」服務,在查詢欄中輸入企業名稱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便可查詢到企業相關信息。個體戶楊先生表示,「以前查詢信用信息,要登錄許多部門的網站,現在有一個專門的服務來查詢這類信息,確實太方便了。」
  • 個人徵信如何查詢,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
    如何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及個人信用報告網上查詢解讀  1、央行查詢個人徵信報告  一般可以去兩個地方,第一個就是央行的當地的總行,直接帶上自己的身份證,就可以去銀行找客服填寫申請表(申請表一定要如實填寫)後就可以辦理你要查詢徵信的業務了。
  • 查詢企業信用 可上「皖事通」
    據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的消息,近日,皖事通APP推出企業信用狀況查詢服務。大家想了解企業信用狀況,又多了一條便捷途徑。企業在選擇商業合作夥伴、尋找中介服務機構、公司應聘、了解同行競爭時,往往需要查詢信用信息。
  • 個人信用查詢系統,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
    個人信用查詢系統,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 2020年11月29日 18:4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徵信可以說是一個人的名片,社會信用。如果徵信有問題,會影響貸款等一些需要用信用來做的事情,畢竟人生在世還是以信立世的。 如何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及個人信用報告網上查詢解讀 1、央行查詢個人徵信報告 櫃檯查詢,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徵信大廳。
  • 信用伴隨你成長:如何查詢個人信用情況
    信用涉及個人工作生活哪些地方?信用涉及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較為明顯地體現在交通出行、個人消費、銀行金融、行政審批辦理等領域,同時在享受醫療、社會保障、文化、體育、旅遊等便利化公共基礎服務上也產生著一定的影響。
  • 個人徵信系統網上查詢,個人信用信息查詢
    個人徵信系統網上查詢,個人信用信息查詢 2020年12月17日 09:4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如何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及個人信用報告網上查詢解讀 1、央行查詢個人徵信報告 拿著自己的有效身份證,到當地人行查詢點查詢信用報告,人行工作人員會讓你填寫《個人信用報告本人查詢申請表》,並留有效身份證件複印件備查。
  • 如何查詢個人徵信,網貸黑名單信用查詢
    如何查詢個人徵信,網貸黑名單信用查詢 2020年12月21日 09:2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如何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及個人信用報告網上查詢解讀 1、央行查詢個人徵信報告 查詢個人徵信記錄,需要制準備好個人身份證原件以及複印件。
  • 2020年度納稅信用預評信息, 可網上查詢啦!
    2020年度納稅信用預評信息, 可網上查詢啦!,構建誠信納稅的良好氛圍,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通過電子稅務局,為您提供了2020年度納稅信用預扣分信息網上查詢服務,敬請您及時關注,呵護好企業自身的納稅信用。
  • 個人徵信查詢官網登陸,個人信用查詢中心
    如何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及個人信用報告網上查詢解讀 1、央行查詢個人徵信報告 一般可以去兩個地方,第一個就是央行的當地的總行,直接帶上自己的身份證,就可以去銀行找客服經理填寫申請表(申請表一定要如實填寫)後就可以辦理你要查詢徵信的業務了。
  • 手機上怎麼打個人徵信,個人信用信息查詢官網
    手機上怎麼打個人徵信,個人信用信息查詢官網 2020年05月13日 10:1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如何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及個人信用報告網上查詢解讀 1、央行查詢個人徵信報告 一般可以去兩個地方,第一個就是央行的當地的總行,直接帶上自己的身份證,就可以去銀行找客服經理填寫申請表(申請表一定要如實填寫)後就可以辦理你要查詢徵信的業務了。
  • 個人信用查詢徵信中心,個人信用報告查詢平臺
    如何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及個人信用報告網上查詢解讀1、央行查詢個人徵信報告一般可以去兩個地方,第一個就是央行的當地的總行,直接帶上自己的身份證,就可以去銀行找客服經理填寫申請表(申請表一定要如實填寫)後  如何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及個人信用報告
  • 個人徵信查詢網上查詢,身份證個人信用查詢
    如何查詢個人信用報告?  1、央行查詢個人徵信報告  一般可以去兩個地方,第一個就是央行的當地的總行,直接帶上自己的身份證,就可以去銀行找客服經理填寫申請表(申請表一定要如實填寫)後就可以辦理你要查詢徵信的業務了。
  • 個人徵信系統查詢官網,如何查詢個人信用記錄
    個人徵信系統查詢官網,如何查詢個人信用記錄 2020年12月18日 09:2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如何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及個人信用報告網上查詢解讀 1、央行查詢個人徵信報告 到當地人民銀行徵信大廳,提供身份證原件查詢。
  • 網上徵信查詢系統,個人信用查詢怎麼查詢
    個人徵信系統已經為全國千萬戶企業和數以億計的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檔案。如果逾期還貸或有其他違反合同的規定,那麼「經濟身份證」將被抹上灰色的一筆。  如何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及個人信用報告網上查詢解讀  1、央行查詢個人徵信報告  一般可以去兩個地方,第一個就是央行的當地的總行,直接帶上自己的身份證,就可以去辦理你要查詢徵信的業務了。還有一個就是有的地方是央行專門設置一個徵信管理部門,帶上自己得有效證件去查詢也是可以的。
  • 巨頭降維打擊下的企業信息查詢行業亂象
    根據中國經營報報導,自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線後,整個企業信息查詢行業前前後後誕生了超過40家企業。在天眼查、企查查、啟信寶(簡稱「天企啟」)這些創業大軍之外,百度、阿里、360、水滴信用等公司也紛紛參與其中。
  • 渤海銀行西安分行推出企業信用報告網銀自助查詢服務
    本網訊 記者雷和平 通訊員蘇文舉報導 6月18日,西安某企業通過渤海銀行西安分行企業網銀順利查詢並下載了自己的企業信用報告,標誌著該行服務的企業客戶今後無需再前往人民銀行或商業銀行現場查詢,通過該行企業網銀即可自助查詢、下載企業信用報告。  據了解,企業只須登錄企業網銀,授權後向央行徵信中心發起申請,身份信息驗證通過後即完成企業網銀平臺徵信查詢功能開通。
  • 通過公示系統可查企業信用信息
    魯網1月4日訊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東)涉企信息歸集應用管理辦法》,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