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破爛的金絲楠木為啥能值2000萬?

2021-02-22 文玩匯

一位也叫雷軍的中年男子在網上火了,因為他要把自己從江中打撈出來的價值2000萬元的金絲楠木捐到故宮。這種行為讓人由衷的讚嘆。

但是呢,自在哥也咱們現在只是憑某個專家的一面之詞,即做鑑定,又做估價,這事具體會不會還存在其它變數,目前還不知道,所以對於新聞的部分,我們不做過多的解讀,今天只講主角,金絲楠。

網上關於金絲楠的資料大多語焉不詳,甚至有很多故意去抵毀這一中國傳統名木。首先我們先帶著思考去想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才是金絲楠?

博物要覽原文第十五卷各種異木篇說到了金絲楠,原文如下:


「楠木產豫章及湖廣雲貴諸郡,至高大,有長至數十丈,大至數十圍者,鋸開甚香。亦有數種,一曰開楊楠;一曰含絲楠,木色黃,燦如金絲最佳;一曰水楠,色微綠性柔為下。今內宮及殿宇多選楠材堅大者為柱梁,亦可制各種器具,質理細膩可愛,為群木之長。」

楠木有36種,沒有一種叫金絲楠,有人說小葉楨楠叫金絲楠,有人說紫楠才叫金絲楠,其實真正的植物學上的金絲楠是不存在的,它就像老山檀一樣,是中國人對一種木材達到一種境界的稱謂。它要求楠木的質地要像琥珀一般晶瑩通透。金絲成色很高且對光線的反射效果好。有特定的祥瑞花紋:虎皮紋、鳳紋、山峰、雲海、波濤。如此選料的結果,使楠木板材的質量和以前的楠木板材質量,有著天壤之別,精美絕倫,步移景換,輝煌蓋世。由此可見金絲楠裡的金絲必須得在樹木生長到一定的年限和大小之後才會形成。只有達到這些條件的的楠木才是金絲楠。

我們都知道明清很多皇家建築的主體是採用金絲楠來建造,是因為利用它的防腐,質輕而結實的原理,據說,太和殿在明代修建初期的時候用的是金絲楠,到了清朝康熙年間的時候一把大火把太和殿燒沒了,再想找這麼粗的金絲楠木沒有了,皇家也辦不到,只好用了松木來替代。

因此有人說,金絲楠早就絕跡了。這其實是經不起推敲的,我們簡單的分析一下,建築用材比家具用材要求的原料更大更直,採用的都是金絲楠成年的樹木,想像一下現在找一個顆完美的珠子有多困難,你就知道古人去找一棵完美的樹要比我們困難百倍千倍。所以那些可以用來做梁柱大棵楠木找不到了,那些未成年的樹木因為沒有利用價值而倖存了下來。所以我們今天依然能夠看見它。

有人說金絲楠是做棺材用的,這個有點借題發揮了,金絲楠確實是可以用來做棺材的,而且因為它的不腐不爛的特性可以把棺材保存得很好,其實幾乎所有的木材都可以用來做棺材,但是可不是所有的木頭都能用在皇家建築之上,我在海南的時候也聽說以前老人去世的時候用黃花梨來做棺材。如果說金絲楠用來做棺材就不吉利,那過去最迷信最在乎風水好壞的皇上怎麼敢把它用來蓋房子?那自己不是住在棺材裡了嗎?所以這些根本經不起推敲。

這些年抵毀金絲楠最多的就是紅木界的那些人,因為他們看不起其它的白木,其實一點也不奇怪,紅木這幾年價格飛漲,一個柜子能拍到上億元人民幣,那是因為他們玩的是家具,家具是可以買賣的,房子你能拿上去拍嗎?誰敢把故宮拍了,誰敢把十三陵拍了?本身家具和建築就是兩門不同領域的學問,家具重材質,而建築重結構。所以從這點上來看金絲楠是吃虧的,但是我們古人可沒有委屈了金絲楠,他們最會物用極致。他們把紫檀用來做框,用金絲楠做面,做裡,做底,發揮它,不溫不涼不腐不臭的物性。要知道太和殿皇帝的金漆龍椅可是金絲楠做的,這點連紫檀都得低頭。

雖然金絲楠和紫檀,黃花梨同為貢木,但是金絲楠是真正的皇家壟斷,在嘉慶皇帝給和珅定的二十條罪狀之中的第十三條就是:私蓋楠木房屋,奢侈豪華,超標準、超規格。所以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民間對於這種木頭往往也是只聞其聲,而對於紫檀黃花梨來說,只要當時王公大臣和富貴的人家還是可以置辦得了的。我們也聽說過一些民間的老房子裡發現用料是金絲楠的,這種情況一般都發生在產地周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中國人最會就地取材,在運輸力低下的古代,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沒人去舍近取遠的去找材料建房子。

(圖為日前在湖北恩施發現的整棟金絲楠民居)

說到運輸力的問題,也順便說一下陰沉金絲楠的來歷,陰沉金絲楠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由於地殼的運動,將金絲楠樹埋藏在了地下,經過若干年後,被人們發掘、開採出來。另外一種是自秦朝開始,金絲楠就採取河道運輸的方式,運出大山。

明代修建紫禁城時需要大量的金絲楠原木,伐木工將楨楠砍倒後,等到漲水期時,隨暴發的山洪進入河道,再進入長江的支流,通過大運河運到北京,在漫長的水道運輸過程中,很多楨楠在漂流中觸底擱淺,或由於泥石流、山體滑坡、地震、河道變遷等諸多因素,導致一些金絲楠木被河沙所掩埋在古河道裡。依靠這種天然的運輸方式,一棵楨楠從四川運到北京的時間少則四年,多則十年。若趕上改朝換代,這些楨楠即便運出山也無人管理,時間長了,就自然的埋在河道裡了。

在古河道挖掘楨楠,僅僅是尋找金絲楠木的渠道之一,還有不少人在過去砍伐過楨楠的地方,挖取保留了上千年的楨楠樹根,獲取金絲楠木。有些地方則是老闆承包的,專門請人來挖楨楠木的樹根。由於金絲楠木具有千年不腐,萬年不朽的特質,所以楨楠樹根一般都保存相當完好。雖處深山老林,山勢陡峭,但還能看到有人在刨楨楠樹根,偶爾在林中還能看到三五棵,已經刨出來的楨楠樹根。所以市場上金絲楠木製品並不稀少,價格也不高,只有一些特殊的紋理才會賣出天價。

最渾雄者,往往最難顯露,唯有德者,方能鑑之。金絲楠木生於窮谷,甘於淡泊,而以芳香自許,終登廟堂。金絲楠木匯天地之靈氣而成就人間之大美。金絲楠文化成為古典文化中最典雅、最高貴、最神聖的部分。至秦漢以來,金絲楠木一直寄託文人的無限訴求和遐想,逸散著文化傳承的幽香。

推薦閱讀

--

相關焦點

  • 專家:一根金絲楠木值4億
    專家:一根金絲楠木值4億」。 恭王府雖然不能與故宮相比,裡面的建築沿襲了清朝建築的風格,全部都是木質材料,室內所有的隔斷都是用金絲楠木打造的,一根金絲楠木價值4億,不僅讓人感覺太奢華了,金絲楠木不管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非常稀有的
  • 「爛木頭」,竟是價值千萬的明代金絲楠木 !
    而後,在今年國慶期間,雷軍參加植物網在武漢舉辦的一個免費鑑寶活動,無意中提起自己收藏了一根江裡撈起來的木頭,很沉,引起了專家團隊的濃厚興趣。次日,中國文物學會會員、高級園藝師蔡吉吾一起到了嘉魚縣,專家們隨手切割下一塊木頭,經鑑定,這是一根來自明代的金絲楠陰沉木,前身來自四川雅安,屬小葉楨楠,生長期200年以上,沉在水下有400年。
  • 金絲楠木:歷代皇家專用木材!
    楠木,又寫作柟木、枬木。歷史上,楠、樟、梓、稠並稱為四大名木,而楠木被冠以其首,足見人們對楠木的喜愛程度。西漢陸賈把它列居「天下名木之一」 ;宋代寇宗爽指出:「楠材今江南造船多用之,其木性堅而善居水」;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幹甚端偉,高者十餘丈,巨者數十圍,氣甚芬芳,紋理緻密,為梁棟器物皆佳,蓋良材也」。中國有許多楠木的建築物,經久不腐,別具特色。
  • 【收藏鑑賞】金絲楠木的「金絲」
    ---- 對於絕大多數木材從業人員和金絲楠木愛好者來說,金絲紋幾乎是他們判別是否金絲楠木的唯一依據。
  • 金絲楠木的金絲怎麼看?
    對於絕大多數木材從業人員和金絲楠木愛好者來說,金絲紋幾乎是他們判別是否金絲楠木的唯一依據。今天大葉檀先生將用系列圖片,說明這種判別方法是多麼幼稚而不可靠。  實際上,對金絲楠木的「金絲」有兩種理解:  其一是指金絲楠木刨光徑切面在側光下的反光呈現金絲紋,這是絕大多數人的理解。
  • 理財-如何鑑定金絲楠木手串?金絲楠木手串包漿流程一覽
    金絲楠木手串就是以金絲楠木為原料製作而成的圓珠做成的手串。那麼,如何鑑定金絲楠木手串?金絲楠是一些材質中有金絲和類似綢緞光澤現象的楠木的泛稱,包括楠木幀楠、紫楠、閩楠、潤楠等。現在就去向大家詳細介紹如何鑑定金絲楠木手串,以及一覽金絲楠木手串包漿的流程。如何鑑定金絲楠木手串?
  • 名木百科--金絲楠木
    紋理圖案 金絲楠的紋理豐富多變,加上它特有的移步換影(木分為陰陽兩面,不同角度不同顏色),其價值與紋理是成正比的,紋路越漂亮和稀少,其價值就越高。冬天不涼,夏天不熱,不傷身體。 第四:不易變形,很少翹裂。 第五:紋理細密瑰麗,精美異常。金絲楠木質地溫潤柔和,紋理細膩通達,新切木表面黃中帶綠,遇到下雨散發陣陣幽香。 金絲楠木在小苗的時候,葉子比大樹的葉子偏小點,色澤翠綠,附有光性,葉子短小而又有規則紋路。最好的金絲楠樹葉子最小.最細.最薄,木質最為細膩。葉子邊緣有輕微的黃色。
  • 北京北海金絲楠木柱遭英文「籤名」破壞(圖)
    北海公園內的大慈真如寶殿內,一根金絲楠木柱上被刻上了三個字母攝影/本報記者 鬱驍  北海公園內的大慈真如寶殿內,三個字母被人為地刻在了一根柱子上,抬眼可見。  三個字母都是大寫字體,字跡較為清晰,能辨別出分別為「E」、「H」、「H」。三個字母刻痕較深,歪斜著並排出現,距離地面的高度約在160釐米左右,與深褐色的木柱顏色不一致。北青報記者近距離觀察,發現三個字母的筆畫內,有凹凸不一致的刻痕,明顯是人為刻上。  據了解,整座大殿的整體為木結構,全部採用金絲楠木製作。10根支柱立於殿內,未塗油漆,呈棕褐色。
  • 【知識普及】金絲楠木簡介
    金絲楠木性穩定,不翹不裂,經久耐用;再加上它性溫和、冬暖夏涼,香氣清新宜人。在歷史上金絲楠木專用於皇家宮殿、少數寺廟的建築和家具,古代封建帝王龍椅寶座、龍床也都要選用優質楠木製作。金絲楠材色一般為黃中帶淺綠,但經過氧化後會呈現出豐富多彩的顏色,有金黃色、淡黃色、綠色、紫紅色和黑色等。金絲楠木中的結晶體明顯多於普通楠木,木材表面在陽光下金光閃閃,金絲浮現,且有淡雅幽香。
  • 金絲楠木爭霸紅木統治地位
    當熱情的紅色遭遇明亮的金色,當獨尊地位遭逢突來衝擊,當木壇老將相逢新生代小將,一場「血雨腥風」隨時準備上演。  金絲楠木是我國的國木之一,也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木材。《博物要覽》記載:「楠木產豫章及湖廣雲貴諸郡,至高大,有長至數十丈,大至數十圍者,鋸開甚香。亦有數種,一曰開楊楠;一曰含絲楠,木色黃,燦如金絲最佳;一曰水楠,色微綠性柔為下。今內宮及殿宇多選楠材堅大者為柱梁,亦可制各種器具,質理細膩可愛,為群木之長。」
  • 知識:世界名貴木材——比黃金貴的金絲楠木
    自古以來金絲楠木就是皇家專用木材,歷史上金絲楠木專用於皇家宮殿、少數寺廟的建築和家具,古代封建帝王龍椅寶座都要選用優質楠木製作,民間如有人擅自使用,會因逾越禮制而獲罪。明清兩代均嚴格禁止除皇家以外的建築使用金絲楠木。
  • 怎樣盤金絲楠木手串
    處理辦法就是能夠將手串戴在手上,在另一隻手臂上滑轉(夏天穿短袖時),也能使手串上光。依樣畫葫蘆一兩年,手串就能產生相對穩定的包漿,特別是紫檀、黃花梨,金絲楠木的手串會呈現玻璃光澤,十分漂亮。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下金絲楠木手串怎麼盤玩:1、要先把珠子外表的髒的物質以及蠟層擦去,用棉布手套即可,大約每天二三個小時,堅持兩天即可。
  • 世界名貴木材介紹07——金絲楠木
    ◆金絲楠木◆◆金絲楠是一些材質中有金絲和類似綢緞光澤現象的楠木(包括幀楠、紫楠、閩楠、潤楠等)的泛稱,而在古代和近代,金絲楠是紫楠的別名。自古以來金絲楠木就是皇家專用木材,歷史上金絲楠木專用於皇家宮殿、少數寺廟的建築和家具,古代封建帝王龍椅寶座都要選用優質楠木製作,民間如有人擅自使用,會因逾越禮制而獲罪。明清兩代均嚴格禁止除皇家以外的建築使用金絲楠木。
  • 工匠金絲楠木上雕刻《清明上河圖》
    金絲楠木「清明上河圖」局部圖。(胡昌龍 攝) 工匠在雕琢金絲楠木「清明上河圖」。(胡昌龍 攝)   中新上海網2月15日電(胡昌龍)近日,整段金絲楠木雕刻《清明上河圖》亮相江蘇太倉順風藝術館,引人關注。
  • 金絲楠木為何賣那麼貴
    用現代的科學解釋是,金絲楠木發出的香味持續而精準地刺激人的神經系統從而有助於人的身心健康。古代本是一種藥材,隨陰陽而靈動,子時最濃、午時最淡,其香清、雅、通、透能醒脾化溼、開竅醒腦、升清化濁的功效,「楠香壽人」便是由此而來。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本部第三十五卷記載「烏木甘、鹹、平、解毒,又主(治)霍亂吐痢,取屑研末,用溫酒服。」
  • 什麼是金絲楠木,為什麼那麼值錢?今天算是知道了!
    以前,金絲楠木是建築房子的支架,但是現在的金絲楠木卻非常的名貴,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第一:金絲楠木的紋路是非常美麗的,雖然表面上看不出和其他木頭的差別,但是如果將其鋸開的話,就可以發現木頭中間的紋路是金絲形狀的,因此金絲楠木雖然非常的樸實,但是實則非常的高貴,而在古代的時候,一般也只有皇室才能夠用得起。第二:金絲楠木的顏色有點像琥珀色,再加上其獨特得香味,讓人愛不釋手。
  • 一根柱子就值28億!他有68根!
    來源:水色山光史上最至高無上的宮殿光一根柱子就值28億元整個宮殿有68根!光柱子價值就高達1604億!說到金絲楠木的價格鼎盛時期曾經有這樣一個說法 「一張桌子3個億」,「1克楠木等於10克黃金」雖然略顯誇張,但可以看出金絲楠木的昂貴
  • 乾隆為了修自己的陵寢,偷了明十三陵的金絲楠木?
    明十三陵 長陵金絲楠木圓立柱過去有一傳說,有人直接在楠木產地將棺材打好運回,啟運時,放碗紅燒肉在內,十天半月到家時,揭開棺蓋端出來,肉還有熱氣,還能吃呢~ 雖然這種說法可信度有限,但至少能說明楠木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 金絲楠木的大葉楨楠和小葉楨楠如何區分
    金絲楠木有分2種,一種是大葉楨楠還有一種是小葉楨楠。還有人把黃金樟和香樟也分為金絲楠木。籠統來說是可以,但是嚴格來說不算金絲楠木。雖然說大葉楨楠和小葉楨楠都是金絲楠木,小葉楨楠比大葉楨楠珍貴。但倆者很多人跟本分不清楚那麼簡閣家居告訴大家如何區分這2種楨楠嗎。
  • 木材增強劑,讓你的金絲楠木家具更具收藏價值!
    金絲楠木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木材,自古以來金絲楠木就是皇家專用木材,歷史上金絲楠木專用於皇家宮殿、少數寺廟的建築和家具,古代封建帝王龍椅寶座都要選用優質楠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