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各鎮街結合自身基礎和特點,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續建設和聯動應用的智慧平安小區建設方案,全面推進各項工作有序落實。
01
亦莊鎮在三羊裡社區試點建設智慧門禁「人臉識別」系統,實現小區人員信息自主採集,動態更新,精準落圖,準確率達100%。通過技防手段和人防管理的深入融合,三羊裡社區逐步構建起了管理統一、精準高效的社區「人防、技防、物聯網+」管理模式,在加強基層社區治理建設上成效逐步凸顯。
02
興豐街道率先完成佟馨家園ABCD四個小區的智慧化建設,藉助物聯網、傳感網等網絡通信技術把物業管理、安防等系統集成在一起,並通過通信網絡連接到街道和區級平臺,為小區平安保駕護航。
03
觀音寺街道強化源頭治理、科學治理,在燕保家園通過建設集中充電車棚、電梯加裝「智慧雲梯電動自行車識別模塊」、規範電動車、自行車分類停車等,多措並舉全力防範化解高層建築電動車火災風險危害。
04
禮賢鎮以住宅小區、村莊、平房院落等區域為重點,在東安村出入口安裝智能閘機、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將村民和租戶的身份信息以及車輛信息全部錄入門禁系統,管理更加精準化,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和安全感。
05
瀛海鎮根據社區實際情況,多次召開智慧社區建設工作推進會,在前期安裝智慧門禁系統設備基礎上,進行軟體平臺升級改造及硬體設備完善工作。截至目前,自住建設的15個小區設計方案已初具規模。
來源:亦莊鎮、興豐街道、觀音寺街道、禮賢鎮、瀛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