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在天幕電影工作的麥兆輝正創作一個黑社會大佬之子被綁架,隨後引發系列故事的劇本。寫著寫著,他突然有了不一樣的靈感,一個「警匪對調」的故事躍然紙上。
《無間道》。
麥兆輝的父親和兄弟都是警察,《無間道》結合了他對警察的了解。
警察和黑幫各自派出臥底,前往對方陣營中潛伏十年之久,一場毒品交易,引發臥底陳永仁、劉建明與各自陣營之間的巔峰對決……劉偉強聽說後,覺得好有意思,立即拍板加入。
兩人幾乎沒見面,就是通過電郵你來我往,你刪我改,把最初劇本寫了出來。中間麥兆輝還把劇本發給了莊文強,蜜月旅行中的莊文強依然不遺餘力,增加了很多人性化的內容。
可惜,劇本寫出來了,一看都說好,一問沒人投。
當時的香港電影市場什麼狀況?已經有幾百部警匪電影了,同質化嚴重,風險極大,沒人敢輕舉妄動。
輾轉之下,這個本子到了王晶的辦公桌上。
王晶是看好這個劇本的,也看好劉偉強。很早之前,他就跟劉偉強說:「我希望你再紅一些,最好紅過我,你紅過我我就開心。」
只是王晶所在公司給出了一樣的答案:不拍。
王晶立刻起身,離開辦公室,拿著劇本找林建嶽去了。
為什麼找林建嶽?
林建嶽是大富豪林百欣之子,雖然他廣為人知的是和王祖賢的感情糾葛,但其實這位富二代在商業上還是有兩下子。
最重要的是,比起其他投資人,他更大膽。
甚至放話:不失敗就不會有智慧!
還有一點,林建嶽懂市場運作。
早在20年前,頭條還沒出生的時候,林建嶽就懂得「製造話題」了。
他說:
「劉德華和梁朝偉很多年沒有在一起,人們會問有人投資劉德華和梁朝偉嗎?我們要去看一下。這就使得電影未上映就變成話題。」
這套話題打法他還延續了下去,幾年以後,馮小剛問林建嶽:怎樣才能讓《天下無賊》衝出大陸?
林建嶽回答:加上劉德華吧,「葛優+劉德華」,和《無間道》「梁朝偉+劉德華」,一樣的道理。
背水一戰:不成功就轉行
林建嶽是真敢投,當時投資500萬以上港元的電影就有風險,林建嶽一口氣拿出4000萬。
擺明是要撒丫子幹。
劉偉強和整個劇組人員卻是戰戰兢兢,抱著一種「如果這部戲不成功就轉行」的心態在拍。當時市道是真不好,在《無間道》上映同期就有一部講臥底的警匪片,票房僅四千元,大家都慌了。
劉偉強還記得,《無間道》首映是晚上九點,電影播完後,無數電話湧了進來,一片盛讚。
直到那時,他才產生一種興奮的感覺。
「盲拍」
現在看來,劉偉強的緊張不無道理,當時對於劇情、對白、攝影手法,《無間道》劇組都有創新,在許多方面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不過他對電影商業性敏銳的嗅覺,決定了他能成功。比如為了增強電影的戲劇性,劉偉強設置了更多「大牌碰面」的情節。
在原劇本中,劉德華和梁朝偉各自扮演的臥底總共要碰兩次面,劉偉強說不行,「我要碰八次」。
警匪會面的戲碼,也是劉偉強提出的。他想要一個大場面,警察和黑幫匯聚一堂,四大影帝集齊了,多刺激。
這裡還有個小插曲,「警匪會面」本來寫了三個版本,但大家演了都覺得效果不好,沒勁。恰好那天開一個發布會,會后庄文強就提出了第四個方案:讓曾志偉在警察局吃飯。大家一聽就來勁了。
後來莊文強感慨道:「如果沒有那個記者會,大家哪有時間冷靜下來?也不可能拍第4個版本,所以是很多機緣,造就了《無間道》。」
劇本是不停地磨的,在拍攝過程中仍然會隨著實際情況而改動,因此大家都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比如最經典的天台對決那場戲,本來是武打戲,最終在劉德華的建議下改成文戲。
「以前我沒得選,現在我想做個好人。」
劉建明這句臺詞,成為經典中的經典。
另外為了更好地營造懸念,劇本對演員都是保密的,在演員當中就只有曾志偉一個知道全部的劇本,連劉德華都是僅知道部分而已。
臨拍天台對決那場戲了,劉德華把林家棟拉到一旁,告知其演的警察是個臥底,並會在電梯射殺梁朝偉演的陳永仁。
林家棟聽了一臉慌張,忙問:「那我以前演得……」
劉德華鼓勵道:「放心,你演得很好!」
後期:單片頭就花兩個月
劇組在後期製作中也是下了苦心。
「無間道」這個名字,來源於佛曰:「受身無間永遠不死。」無間地獄又稱「阿鼻地獄」,是佛經故事中八大地獄中最苦的一個。說白了,《無間道》就是一個關於地獄的故事。
怎麼樣才能帶領觀眾,給人一種地獄的感覺?劉偉強等人想了很久,最終決定用大佛和手指特寫來呈現,火燒意指地獄是不斷受苦的地方,而畫面層層疊轉則象徵地獄,以及重生。
單這個片頭,就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來打造。
就這樣,劉偉強、麥兆輝把《無間道》拍了出來。
從不被看好到成為經典
4000萬投資,眾星雲集,這麼多「爆相」元素擺在那,劉偉強卻回憶:「當時好多人系『睇你掂死』。」意思是很多看客都抱著看你怎麼失敗的心態。
可誰也沒想到,這部電影竟然豪奪5500萬票房,轟動了整個影壇,從香港電影中殺出了一條血路,後來更是帶動了港片的新風潮。
2003年,香港金像獎頒獎禮上,《無間道》一舉拿下16項提名,最終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重要獎項,成為那年金像獎頒獎禮上的最大贏家。
連好萊塢都聞風而來購買版權翻拍,最終成片《無間行者》(又名《無間道風雲》)獲得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剪輯、最佳改編劇本四項大獎。
不過,由於表演上的細微差別,劉德華還是錯失了金像獎影帝,被梁朝偉奪得了。
劉德華演得也很好,只是梁朝偉演的陳永仁在看到黃sir死在自己面前時,悲傷無助的眼神配合《再見警察》的悲情曲調,太令人震撼了。
前段時間,禁毒題材電視劇《冰雨火》官宣。陳曉、王一博飾演潛入販毒集團當臥底的緝毒警察,網上評論說,陳曉的眼神也挺有戲的。
實際上這個造型,就頗有幾分陳永仁的味道,不知道是不是一種致敬。
整個劇組沒有「獅子」
《無間道》成功之後,得到了媒體的聚焦,不少媒體開始追問一些拍攝細節。比如:有沒有「獅子」?(指演員獅子大開口現象)
在當年,劉德華、梁朝偉就已經是巨星了,何況電影中還有曾志偉、陳冠希等名演員,難怪引發猜測紛紛。那時還有傳言,說劉德華和梁朝偉片酬加起來高達兩千多萬。
劉偉強感激地談道:《無間道》是沒有獅子的,當時由於市道低迷,劉德華和梁朝偉都是降低了片酬的,兩人片酬加起來不到兩千萬。
至於其他一些名演員,很多也是他挨個打電話叫來幫忙的,收的都是友情價。
現在看來,《無間道》的成功,是偶然也是必然。
從這個劇本誕生之初,它遇上王晶這樣熱心的介紹人,遇上林建嶽這樣大膽的投資人,遇上劉德華梁朝偉這樣甘願降低片酬的演員,這些看起來都是運氣使然。而在當時爛片當道的環境下,一小部分電影人尋求突破,執著於此,似乎成功也是必然的。
莊文強感慨道:「最幸福的是觀眾,這是上天賜給喜歡電影的人的一個禮物,其實我們沒有那麼棒,只是抓住了那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