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兒個看到的一條消息,成都某校隊比賽,球員把裁判揍了。
聽說過教練揍球員,球員打球員,球員罵裁判的,甚至我見過小託馬斯意外摸到女裁判胸部,
做慶祝動作重錘裁判的,
籃球不小心砸裁判的,
球隊老闆庫班推搡裁判的,
但球員上去「哐」的一下把裁判揍了,還真是新鮮事兒,頭一回。
事情沒有前因後果,只有一個十一秒的視頻。(網傳是成都一社區比賽)
正常情況下,不論東南西北,海內海外,不論職業業餘,水平高低,球場上動手總歸要走個流程。
「哥們兒,你這動作有點太大了吧?」
「沒有啊,我就是正常打球啊。咋滴,輸不起啊?」
「打球沒有這麼打的。」
「那你是想幹啥,打架唄?」
先來一頓嘴炮,矛盾升級之後,雙方再動手,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然而看動圖裡的情況,率先動手的老哥,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對話剛說到「哥們兒,你這…」,話未說完,一記勾拳直接出手,隨後兄弟們齊齊上場。
球場互毆這事兒,講究一個契機,雙方只要沒人動手,這架就一定打不起來。
但是只要有第一個揮拳的人,其餘荷爾蒙過剩的球員們,就再也摁不住心中那冉冉升起的拳擊手火焰了。說白了,氣氛烘到這兒了,大家都打起來了,自己啥也不幹,總顯得有些尷尬,得,那就一起上唄。
有人左勾拳右勾拳,耍的虎虎生風,有人一記重錘,疑似打到自家隊友,還有人上來就是一個抱摔,直接把對方砸倒在地。
當然,也有理智的,上來趕緊抱開裁判,避免這位裁判受到太大打擊。
躺在地上挨揍的小哥就比較悲劇了,又是挨捶又是挨踢,估摸著MMA的強度也就這了。
網上流出的視頻只有十一秒,既沒有衝突爆發的起因,也沒有後續事情處理的結果。
只能等待事件後續出來以後,再就事論事的說。
今兒個就說說球場鬥毆。
球場上,最惡劣的事兒,莫過於毆打裁判。
由於裁判的工作性質,需要全神貫注的判斷每一球的得失。當比賽進行到激烈的時候,一記球權都至關重要,此時被判犯規或是違例的球員,很大概率會產生一種「不爽」心理,從不爽到口角再到鬥毆,逐漸升級。
像NBA,CBA這樣的職業聯賽,都給予了裁判相當大的權力,莫說是動手,哪怕出言不遜,都很有可能會被驅逐或是罰款,當若真的動手打了裁判,怕是接下來的職業生涯也就毀了。
野球場上沒這個禁令約束,一言不合便動起手來,至於後果,建議移交警察叔叔解決。
當然,有時候不能一味的指責球員。
野球場,或是普通比賽的裁判,有些其實並不職業。野球場上沒規定約束球員不能動手,卻也沒有規定約束裁判吹黑哨。
很多籃球愛好者都經歷過的事兒,學生時代,班賽或是院賽,裁判是對方認識的人,然後被吹了黑哨。輸了球不說,還生了一肚子悶氣,這時候,除了把對方揍一頓,似乎也沒什麼別的辦法?
那麼問題來了,當你被吹了黑哨,動手萬萬不可取,你會用什麼方法反擊呢?
形勢這麼嚴峻的情況下,一個裁判,要如何保護自己不被揍?
第一,公正自己的判罰,不被關係/情緒等其他因素左右,並且要注意業餘比賽中儘量以疏導為主,過度吹罰反而會引發更嚴重的衝突;
第二,能緩和儘量別激化矛盾,不要想著用哨子去壓球員,業餘比賽中,在成群結隊的球員面前,裁判永遠是弱勢群體;
第三,多健身,多鍛鍊,NBA裁判幾乎個個都是肌肉男,為的就是應付可能會發生的衝突,有氧的訓練也必不可少,當自己意識到可能會爆發衝突時,務必提前找好跑路路線,好漢不吃眼前虧,挨揍了多不划算;
第四,報警,一切的暴力都可以通過警察的方式解決。
對於群毆裁判該事件,有深入了解或者有內情的大夥們,也可以在評論區裡說一說!
#想成為籃球實戰高手#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籃球技巧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