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憑藉「愛國者」在消費電子領域的佳績,愛國者集團董事長馮軍獲得「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創新獎」,還以行業領軍人物的身份與柳傳志、王健林、馬雲等人一同成立「中國企業家俱樂部」。
次年,馮軍成為達沃斯經濟論壇「世界青年領袖」,並在2008年成為首個赴希臘傳遞聖火的中國高科技火炬手。
春風得意,馮軍希冀將「愛國者」作為民族品牌的代表,複製索尼、三星藉助奧運會走向全球的經驗。
「在移動存儲方面,已經超過了IBM;在MP3領域,超過了三星;MP4超過了法國的愛可視、日本的索尼和美國的蘋果;在目前主流硬碟式的MP4領域,愛國者處於領先地位。」此前,面對主持人「最短時間內列舉出排在世界第一的『愛國者』產品」要求,馮軍脫口而出。
然十多年過去,華米Ov等品牌異軍突起、開疆拓土,曾名噪一時的「愛國者」卻銷聲匿跡,力主民族品牌抱團出海、佔領國外市場的馮軍也消失在公眾視野。
擅打「民族主義牌」
作為中關村第二代創業者,馮軍是幸運的。
1992年,馮軍從清華大學畢業,彼時正值鄧公南巡,改革開放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加上國家相關部門當時已經意識到計算機日後將對國民經濟起到巨大推動作用,於是逐步降低關稅、取消批文,讓國外電腦品牌自由進入國內,電腦及相關配件的交易市場被徹底激活。
中關村作為這個交易市場的大本營,「遍地都是機會」。馮軍看準了這次機遇,放棄去一家國有建築公司的工作,帶著母親給的220塊,來到中關村打拼。
創業伊始,馮軍敢闖敢拼,靠代理銷售「小太陽」鍵盤起家,因每個鍵盤只掙五塊,「馮五塊」在中關村聲名鵲起。
▲ 馮軍,愛國者集團董事長,圖片源自網絡。
1993年,馮軍創辦華旗資訊,意為「將中華的旗幟插遍全球」,野心勃勃。憑藉著「質優價低」的市場策略,馮軍的華旗資訊將業務拓展至鍵盤、電腦機箱、彩色顯示器等外設產品的代理銷售,生意蒸蒸日上。
然而好景不長,馮軍代理的產品在市場上遭到競爭者的仿冒偽造,同時國外品牌不斷蠶食中國市場。
遭遇「內憂外患」的馮軍痛心疾首,決定放棄已經成熟的代理銷售業務,於1996年創辦自主品牌「愛國者」,集消費電子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開啟第二次創業。
在當時,將品牌命名為「愛國者」,著實走了一步險棋。但也是這一次轉型,讓馮軍邁入了一個快車道。
90年代末本世紀初,國內廠商尚未掌握核心技術並缺少品牌建設,國產對消費者來說大多意味著廉價和仿冒,品牌命名「哈日哈韓」風氣極盛。OPPO、vivo(在當時主營mp3/mp4產品)便因一度被認為是韓國品牌,而備受年輕消費者青睞。
然而馮軍卻敢用「愛國者」昭顯國產品牌的身份。此外,儘管出身理工科,馮軍熟諳政治和媒體傳播,口才極好。不管是開產品發布會,還是接受媒體採訪,「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張口就來,以期藉助媒體的力量,向公眾傳達「購買、使用『愛國者』的產品就是愛國」的理念。
從事實來看,這一招確實有效,且屢試不爽。2008年奧運會期間「萬國來朝」,久被抑制的民族自豪感被徹底釋放,擅打「民族主義牌」的馮軍,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牽手奧委會,馮軍將「愛國者」妙筆作為學英語的工具進行推廣,並在奧運會工作證印上「愛國者」的logo,取得比奧運會贊助商還大的曝光權益。
錯失良機
然而,在愛國者企圖向海外市場高歌猛進時,其自身業務已經出現隱患。馮軍卻毫未察覺,依舊沉溺於「愛國主義」帶來的自我滿足,做著民族品牌佔領海外市場的黃粱美夢。
2003年,繼mp3在國內市場打敗三星後,馮軍帶著愛國者一股腦闖進數位相機領域,向「日本宣戰」。彼時日企壟斷整個數位相機市場,惠普、戴爾等品牌紛紛退出,馮軍不以為然,「愛國者不做數位相機,中國就沒有這個行業」。
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愛國者曾高調推出一款號稱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哥窯相機。相比普通相機,該款相機僅是在外殼使用哥窯燒紙的陶瓷,馮軍將其定義為「科技藝術品」,並一再提價,最高達60萬元。
▲ 愛國者哥窯相機,圖片源自網絡。
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之前愛國者數位相機業務每年虧損約3000萬元。不過在馮軍看來,正是因為「愛國者」的堅持,讓日本品牌集體降價,導致他們每年少掙60億美元,「為了給中國人省錢,我們虧得值啊!」
數位相機業務的持續虧損,對愛國者來說還只是皮外傷,及時止血還不至於傷及性命,錯過移動網際網路的轉型時機,卻是最致命的一擊。
蘋果智慧型手機的發布,打敗的不只是諾基亞等功能機廠商,同時對於mp3、mp4這類數碼產品也是一場屠殺。
然而馮軍對於即將發生的這些毫無覺察。「愛國者」mp3、mp4產品的成功,讓馮軍理所當然認為在mp5、mp6產品上,愛國者依舊會是市場領導者。
然mp5、mp6隻不過是馮軍們主觀臆想出來的產品而已。同時,「愛國者」數位相機業務的持續虧損,也讓馮軍對智慧型手機業務投入心有餘而力不足。
愛國者原本並不是沒有機會。
2009年,因存儲業務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愛國者得到鼎暉投資的關注。雙方籤署對賭協議,約定鼎暉投資2.5億元獲取愛國者存儲25%的股份,愛國者存儲則需2009、2010年連續兩年淨利潤增長要達到30%以上,且不晚於2013年在境內A股上市。
與此同時,曾在聯想就職、後為三星中國史上最年輕副總裁的曲敬東,來到愛國者電子擔任總裁,並力主發展平板電腦等業務。
但此時的馮軍面對變革卻猶豫了,以平板電腦等都是投入級產品、不能馬上換來收入為由,使得愛國者錯失轉型良機。
隨著與鼎暉投資對賭失敗以及曲敬東的離職,愛國者電子業務失去了向移動網際網路轉型的最佳時機,也徹底失去了登陸資本市場的機會。
此後,「愛國者」雖曾推出過智慧型手機,但上市反應平平,很快便宣告失敗。
▲ 愛國者系列產品,圖片源自官網。
對此,有分析指出,早年間馮軍的事業太過順利了,以至於在面臨業務戰略大調整時茫然無措,同時對於職業經理人也沒有給予充分的信任。
也有人認為,愛國者的沒落則是馮軍投機取巧的個性使然。馮軍從創辦「愛國者」開始,就試圖用「愛國主義」綁架消費者,低價佔領市場卻無核心技術,在遇到數位相機和智慧型手機等高技術含量產品時,這一招便失靈了。
「忽悠的騙子」
最近幾年,沉寂的馮軍很少出現在媒體報導中。曾經愛發微博的他,最近一條消息定格在2018年12月10日,「順勢而為!借力用力……」。
附加的連結是一則微信公眾號推文,帳號主體為「愛國者誠信聯盟資訊」,按照馮軍的說法,這是他第三次創業的項目。
▲ 馮軍最新一條微博,圖片源自馮軍微博。
正如每一個家道中落者,都渴望重振旗鼓,馮軍也不例外。
憑藉著「愛國者」多年的品牌價值,以及自身的人脈資源和口才優勢,馮軍於2011年發起成立愛國者國際化聯盟,計劃將其打造成中國品牌與國際對接的高端平臺。
抱團、誠信、感恩,成了馮軍口中的常用詞。
用馮軍接受《中國經濟時報》的採訪話說,「我現在80%的時間都在忙這個事,因為它非常重要,不僅對我,對整個民族品牌意義重大,中國品牌現在需要到國際上打第一槍。如果這件事做好了,將來我就可以摸著孫子的腦袋吹了:中華民族品牌的崛起,爺爺我有份貢獻。」
為此,2013年底,馮軍成立愛國者歐途歐(北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並於2014年發起名為「愛國者誠信聯盟」的商圈。
按照馮軍的設計規則,在這個商圈,每個人可以發布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並消費其他人的產品和服務,消費的人可獲得1:1的積分,1個積分相當於1元,可在其他商家免費兌換等值服務,每天登錄微自媒體、介紹朋友註冊都有獎勵。
「想想吧,在愛國者誠信商圈購買國貨精品,他將1:1獲得愛國積分,而你將無條件獲得10%的愛國積分和0.5%的愛國幣,因為你們都支持了中國夢。這些積分你可以用來免費住酒店、免費喝茶、在餐廳吃飯獲得免費的菜品,這樣更多的朋友會傾向於支持中國誠信的企業。」馮軍如是說。
此後,愛國者誠信聯盟還衍生出名為「愛企匯」的實體企業創新營銷服務平臺。根據官方介紹,愛企匯專注於解決實體企業營銷問題,採用發展代理商與合伙人方式——代理商及合伙人通過推薦實體商家購買愛企匯會員,得到提成獎勵。
2018年國慶節,馮軍回復微博粉絲說道,2019年5月12日,愛企匯將會在納斯達克上市。然截至發稿,愛企匯上市的消息未能如約而至。
「一代消費電子之王」的名號逐漸被人忘記,新創業的平臺被質疑傳銷,「騙子」「忽悠」的惡名如影隨從,讓人唏噓不已。
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7月,馮軍被列為限制消費人員。此外,因一系列經濟糾紛,馮軍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其擔任法人的愛國者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愛國者歐途歐(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也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企業。
根據2017年金花投資控股集團與愛國者歐途歐(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馮軍的仲裁糾紛一案,在法院依法調查被執行人國者歐途歐(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馮軍名下財產登記情況後發現,其名下無房屋登記情況、無對外投資,存款僅91 906.18元。
那個曾經蛇皮袋裝現金髮年終獎的馮軍,口袋裡沒錢了。 V
——更多精彩內容掃碼關注 ——
《商界評論》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