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遙遠的祁連山腳下。
遊牧民族裕固族的兩個孩子,哥哥巴特爾和弟弟阿迪克爾,他們的母親在哥哥巴特爾不到一歲的時候,懷上了弟弟阿迪克爾。
母親不方便抱哥哥,就把他送到了鎮子邊上的爺爺奶奶家,撫養成人。而弟弟跟著爸爸媽媽,生活在鎮外水草豐茂的草原。
兄弟倆在同一所小學的同一個班,但是卻互相不理睬。
暑假前,爺爺去世了。往年在爺爺家過暑假的哥哥,這次極不情願地跟弟弟回到爸媽身邊,過完暑假再回學校。
當他們開始沿著乾涸的河流,穿越草木不生,荒無人煙的黃沙地,炎熱的溫度和乾燥的天氣,時刻在考驗著他們,兄弟倆不得不把長褲脫掉,晾在陽光底下,舉著他們的長褲,一路前行。
路上,他們遇到一個乾涸的井,兄弟倆找不到水,只能摘樹葉補充水分。
沒走多久,他們看到了一個荒廢的村莊,村莊裡面的房子都沒有頂了,整個村子空無一人,一股恐怖的氛圍籠罩而來,但他們只能在這裡過夜。
睡覺前,弟弟找到了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他們班上的小胖同學的全家福,說明這裡以前是小胖的家,小胖也是個遊牧民族,現在也不住這裡了。弟弟撿到了一個遺留在地上的指南針,小心翼翼地收了起來。
第二天,他們就迷路了。哥哥開始嘲諷弟弟「我憑啥要聽你的」,弟弟堅持父親的教誨,要沿著河流走,並且堅信他每年暑假寒假跟父親回家的經驗和記憶,錯不了。
哥哥認為,爺爺說過駱駝是對水源最敏感的動物,要把駱駝放開,跟著駱駝走。
結果哥哥對了。駱駝飛奔到正確的路上,找到了每次回家都要經過的一間空房子。
晚上,兄弟倆繼續在一處山谷中過夜,弟弟讓哥哥一起來烤火,哥哥並不領情,向弟弟表示了不屑,把心裡對爺爺的思念倒了出來:「要不是因為爺爺,我才不會和你走」。
白天到來,他們遇見一處荒廢的寺廟,哥哥進到寺廟,發現了一幅幅蒙古族的壁畫,看到了遊牧民族變遷的歷史。
哥哥在沉浸其中的時候,幾隻鳥突然飛起,把哥哥嚇得尖叫著往外跑,弟弟聽到,趕緊來救哥哥,哥哥卻要面子的裝作什麼都沒發生過。
連天來的趕路,一路上哥哥不停地喝水,把自己的水喝完了。晚上,他趁弟弟睡著後,把弟弟的水壺跟自己的互換,弟弟的水壺空了。
白天起來後,弟弟發現自己的駱駝不見了,於是急忙尋找,在一處光禿禿的山谷中,弟弟發現了自己的駱駝已經病得奄奄一息。
據說駱駝死之前,會跑回自己出生的地方。這裡就是當年它出生的,牧民們口口相傳的水草豐足的黃金牧場。這片草原,現在已經退化成了一片黃沙。
哥哥要把駱駝殺了,喝駱駝的血,保證自己不會被渴死。
弟弟不忍心,伸手去阻止哥哥,兩兄弟的矛盾在此刻爆發了,兩人扭打在一起,弟弟邊打邊罵巴特爾「 :叫你少喝水就是不聽,渴死活該。要不是阿媽想見你,我才不會巴結你。所有人都偏著你,買新衣服先給你穿,冬天把羊毛縫進你和爺爺的衣服裡,我呢?」
巴特爾也不甘示弱,罵道「要不是爺爺叫我回去見她,我才不跟你走呢」,「都是你個禍害,要不是你,他們怎麼會把我給爺爺奶奶養」。
弟弟往巴特爾眼睛裡面撒了土,巴特爾情急之下,一拳打在弟弟的胸口上。弟弟痛得滿地打滾,哥哥扔下一句「 活該,死掉我才高興呢,讓你打我讓你罵我」 , 就扔下弟弟。
雖然心裡有點愧疚,巴特爾也沒有折回去找弟弟,而是自己一個人出發了。
弟弟緩過來後,委屈悲痛交加,他對著死去的駱駝痛哭流淚,默默的一個人上路了。
路上,哥哥遇到一處喇嘛廟,哥哥向喇嘛討水喝,喇嘛說他們也將要在明天搬走了,並對著巴特爾說了一句:「非父不生,非母不養,母親是河流,父親是草原,但現在河流乾涸,草原枯萎,我們能為母親修福,造經,燒香,是人能報父母之恩」。
哥哥頓悟了,其實父母一直是愛他的,他在喇嘛廟裡,為母親的身體健康祈禱。
這一幕,被到喇嘛廟要水喝的弟弟看到了,兄弟倆的心結打開了。
解開怨結的兄弟倆告別老喇嘛,老喇嘛把自己的駱駝送給弟弟,弟弟把指南針送給老喇嘛,互為引路。
他們要趕回家,吃上阿媽做的香香的飯。可是,當他們趕到的時候,眼前卻是一條渾濁的河流,站在河流中的都是淘金的人,他們的父親,就在其中。
遠處工廠的機器隆隆作響,父親帶著他們回家,路的遠方是一幢幢現代化建築。他們心裡水草豐茂的家,早已經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荒漠和工業化建築。
這部片子給我們展現了兩小兄弟回家的歷程,更深刻地展現出了城市化,工業化對環境的破壞和犧牲。心中曾經水草豐茂的家,再也不復存在,剩下的只是一片荒蕪和人們對金錢的極致嚮往和追求。
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小眾文藝片,我們在追求城市化的道路中,其實也像巴特爾,倔強,不肯屈服,一直向前,但是卻委屈了環境這個弟弟。
當我們能夠在城市化的過程中,真正與自然和平共處的時候,或許,真正的水草豐茂的家園,就會回來了。
小夥伴們,你們覺得呢?歡迎留言,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