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都說做事要有邏輯,現在大家都說做事要有sense。
「這個項目沒什麼sense」,「這個產品感覺不到sense」,「你沒點sense嗎?」,「工作要有sense」,感覺什麼都可以用sense來定義,特別是在網際網路,這個詞簡直就是萬精油。對方到底想表達什麼,有什麼目的,經常讓大家一頭霧水,有話不能明說嗎?老是sense,誰知道你到底想表達什麼。
那麼在工作中sense到底意味著什麼?
一、結果不是我想要的
辛苦做了個方案,結果被老闆一句「沒什麼sense」就打發了,甚至連原因都沒有,核心是,這個方案的結果不是他想要的。網際網路迭代速度很快,細分領域也越來越多,原來的工作邏輯(老闆負責輸出,員工負責接收)已經變成大家都在輸出同時也都在接收,所以,很多時候老闆只在方向上進行把控,具體工作則是大家協同解決,當你建議沒有擊中他,那他只能說沒什麼sense,因為老闆可能自己都沒有具體的sense。
老話說的好:「要低頭走路,但更要抬頭看路」,在做事的時候,首先要明確,結果是什麼,結果是不是對方想要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再繼續下去就做多錯多了。多用老闆的角度考慮考慮,當你越來越接近他的sense,恭喜,升職加薪不遠了。
二、結果考慮不周全
方案還是被斃,結果的確符合老闆的核心述求,但為什麼還是被說「你沒點sense嗎?」,原因在於沒有考慮周全。上級、平級、下級、關聯機構、外部合作夥伴等等各利益相關方是否考慮到位,成本和代價是什麼,風險如何規避這些是否有體現。如果這些都缺乏必要的考慮,那在老闆的角度看來,的確缺乏sense。
「謀定而後動」,項目一旦啟動,必然會投入資源,老闆一定會反覆推敲,因為後果和代價是他自己承擔,對你來說這只是一個項目,對他來說這可能就是身家性命,同時,這對他就是個項目,但卻是你的飯碗。所以,多考慮考慮,不要怕慢,太快反而容易出事。
三、缺乏表達或邏輯有問題
「工作要有sense」,在職場這是很嚴重的指責。努力工作從來不是升職加薪的理由,努力做好工作才是,大家工作都很努力,但可能缺乏足夠的表達,或者在思維邏輯上有所欠缺,導致努力卻錯過了做好工作的機會。
我們都是普通人,沒有誰是天生就善於表達和邏輯嚴密,需要後天進一步的訓練。多讀書、多思考,多看別人是怎麼做的,你也可以很有sense。
多看、多聽、多讀、多寫、多想,你也會很有sense。關於職場、關於職業,歡迎大家給我留言,共同交流,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