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是主要把熱化學、電化學、化學反應速率及四大平衡知識融合在一起命題,考查的內容也就較多,導致思維轉換角度較大,試題的難度較大,對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小編整理了高中化學主要的知識點以及解題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注意:
①熱化學方程式必須標出能量變化。
②熱化學方程式中必須標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狀態(g氣態,l液態,s固態,溶液aq;不用↑和↓(因已註明狀態)。)
③熱化學反應方程式要指明反應時的溫度和壓強(常溫常壓可不標)。
④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分數。
⑤各物質係數加倍,△H加倍;反應逆向進行,△H改變符號,數值不變
⑥不標反應條件
⑦ 表ΔH,包括「+」或「-」、數字和單位
2、化學反應熱的計算
(1)反應熱等於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與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的差值。
ΔH= E生(生成物的總能量)- E反(反應物的總能量)
(重結果:末-初)
(2)反應熱等於舊鍵的斷裂要吸收能量與新鍵生成放出能量的差值。
ΔH= E吸(反應物的鍵能總和)-E放(生成物的鍵能總和)
(重過程:步步走)
(3)蓋斯定律,即一步完成的反應熱等於分幾步完成的反應熱之和。
ΔH=ΔH1+ΔH2
3、離子濃度大小比較
4、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1)根據總反應書寫電極反應。
基本技巧是,先寫出比較容易的一極(如原電池的負極一般為金屬失電子),然後用總反應式減去這一極的反應式,即得到另一極的電極反應。
可充電電池中的放電和充電分別對應原電池和電解池,並且原電池中的負極反應與電解池中的陰極反應是互逆的,正極反應與陽極反應是互逆的。
(2)常見燃料電池的電極反應。
燃料電池的電極反應是一個難點,但可以從正極進行突破。燃料電池的本質是利用可燃物的燃燒原理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故氧氣一定得電子,在正極發生還原反應,可燃物失電子,在負極發生氧化反應。但氧氣得電子後生成的產物有多種情況,需要根據題中的信息仔細分析。
5、電解原理的綜合應用
電解原理在實際生產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綜合應用常在高考中出現,要求熟記陰、陽離子的放電順序以及相應的電極反應,並在此基礎上掌握氯鹼工業、電解、電鍍原理,以及電解過程中的相關計算。
電化學計算的基本思路是電子守恆:原電池中負極失電子數等於正極得電子數,電解池中陰極得電子數等於陽極失電子數,建立等式即可計算出相關電極中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或物質的量)。
離子放電順序總結:
陽極(陰離子在陽極上放電):
①用惰性電極(Pt、Au、石墨、鈦等)時:溶液中陰離子的放電順序(由難到易)是:
陰離子的還原性:
S2->I->Br->Cl->(中心原子非最高價SO32-、MnO42-)>OH->NO3-、SO42-(等含氧酸根離子)>F-
②活性材料作電極時:電極本身溶解放電。
陰極(陽離子在陰極上放電):
陽離子的氧化性:Ag+>Hg2+>Fe3+>Cu2+>Pb2+>Sn2+>Fe2+>Zn2+>(H+)> Al3+>Mg2+>Na+>Ca+>K+(標註紫色只有熔融態放電)
答題策略
該類題儘管設問較多,考查內容較多,但都是《考試大綱》要求的內容,不會出現偏、怪、難的問題,因此要充滿信心,分析時要冷靜,不能急於求成。
這類試題考查的內容很基礎,陌生度也不大,所以複習時一定要重視蓋斯定律的應用與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技巧及注意事項;有關各類平衡移動的判斷、常數的表達式、影響因素及相關計算;影響速率的因素及有關計算的關係式;電化學中兩極的判斷、離子移動方向、離子放電先後順序、電極反應式的書寫及有關利用電子守恆的計算;電離程度、水解程度的強弱判斷及離子濃度大小比較技巧等基礎知識,都是平時複習時應特別注意的重點。
在理解這些原理或實質時,也可以借用圖表來直觀理解,同時也有利於提高自己分析圖表的能力與技巧。總結思維的技巧和方法,答題時注意規範細緻。再者是該類題的問題設計一般沒有遞進性,故答題時可跳躍式解答,千萬不能放棄。
【高考真題】
(2015·新課標II)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稱為燃料。利用合成劑(主要成分為CO、CO2和H2)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甲醇,發生的主反應如下:①CO(g)+H2(g) CH3OH(g) △H1②CO2(g)+H2(g) CH3OH(g)+H2O(g) △H2③CO2(g)+H2(g) CO(g)+H2O(g) △H3
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反應①中的相關的化學鍵鍵能數據如下:
由此計算△H1=________kJ.mol-1,已知△H2=-58kJ.mol-1,則△H3=________kJ.mol-1
(2)反應①的化學平衡常數K的表達式為________;圖1中能正確反映平衡常數K隨溫度變化關係的曲線為________(填曲線標記字母),其判斷理由是________。
(3)合成氣的組成n(H2)/n(CO+CO2)=2.60時體系中的CO平衡轉化率(a)與溫度和壓強的關係如圖2所示。a(CO)值隨溫度升高而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其原因是______。
【答案】
(1)-99;+41
(2)
;a;反應①為放熱反應,平衡常數應隨溫度升高變小;
(3)減小;升高溫度時,反應①為放熱反應,平衡向向左移動,使得體系中CO的量增大;反應③為吸熱反應,平衡向右移動,又產生CO的量增大;總結果,隨溫度升高,使CO的轉化率降低;P3>P2>P1;相同溫度下,由於反應①為氣體分子數減小的反應,加壓有利於提升CO的轉化率;而反應③為氣體分子數不變的反應,產生CO的量不受壓強影響,故增大壓強時,有利於CO的轉化率升高
試題解析:(1)由序變的概念知,△H1=436×2+1076-413×3-465-343=-99kJ.mol-1;由蓋斯定律,△H3=△H2-△H1=-58+99=+41kJ.mol-1(2)由平衡常數的概念,反應①的化學平衡常數
;因反應①為放熱反應,平衡常數應隨溫度升高變小,故a曲線能正確反映平衡常數K隨溫度變化關係。
(3)因反應①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時,平衡向向左移動,使得體系中CO的量增大;反應③為吸熱反應,平衡向右移動,又產生CO的量增大;總結果,隨溫度升高,使CO的轉化率減小;P3>P2>P1;相同溫度下,由於反應①為氣體分子數減小的反應,加壓有利於提升CO的轉化率;而反應③為氣體分子數不變的反應,產生CO的量不受壓強影響,故增大壓強時,有利於CO的轉化率升高,即圖2中的壓強由大到小為P3>P2>P1。
整理不易,小編每天都會不斷的更新高中各學科的知識匯總,覺得對自己有幫助的可以關注小編,你的每一次關注和點讚都是對小編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