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年之悲痛、之不可思議、之魔幻、之改天換地,令人震驚。
3月之前,大部分人認為,蔚來汽車快掛掉了。
5月之前,大部分人認為,中國疫情控制不住了。
7月之前,大部分人認為,美國要準備和中國打仗了。
令人震驚的是,這一切都沒發生,不僅如此——
蔚來汽車在其後的8個月裡,市值漲了15倍,成為中國第一、全球第四。
中國在三季度成功控制住疫情,經濟重回增長。相反,美國卻陷入疫情的狂潮。
美國人民重選了一位總統,中美關係在2021年1月以後,將重回正軌。
庚子年,出大事。這一系列大事,把大家震暈了,不知道如何描述和記錄眼前的世界。「如果用一個詞來總結2020年,你會用什麼?」第一電動發起的「我的2020:年度關鍵詞評選」,收到了40多位提名人的關鍵詞,絕少重複。截至目前,用戶投票排名前十的關鍵詞是這樣的:
把這10個詞連起來讀,是這樣的:「破界前行,堅守成熟,亂;絕地新機,大變局;國運回歸,生機盎然。」
你能找到規律不?
2
對於絕大多數國人而言,2020年三件大事,疫情、中美對抗、智能汽車,均在千鈞一髮之際發生神奇的大翻轉,深不可測。所以「國運」一詞,應時而生。9月以來,在不同場合聽到這個詞,言者與聽者,眼中均閃著光:見證奇蹟的時刻,有你有我。
「國運」這個詞,在2020年的中國,經由街頭到廟堂的討論,加之外媒的渲染,含義變得極為豐富:
美國沒能抓住中國抗疫的時間窗口,任由疫情擴散,釀成大禍。因此,美國抗疫的失敗,是其治理能力的失敗。國家治理能力,中國遠勝之。
美國拿南海、臺灣、印度向中國嗆聲,引誘中國犯錯的意圖沒有得逞。相反,在美國忙著退群的時候,中國四處建群。長期戰略能力,中國遠勝之。
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強化了中國打造完全自主的高科技產業鏈的決心。上下一心,中國必將擺脫被動局面。
以蔚來、理想、小鵬為代表的中國智能汽車企業,將在中國市場成功阻擊特斯拉。
疫情蔓延,是美國走向衰敗的標誌。從此開始,中美進入十年「錯肩期」。十年之內,中國GDP將超越美國,引領全球。
簡言之,就是「老天助力,讓我更厲害,讓他更不行。」這個意思和「偉大復興」的語境聯繫起來,更加讓人激動,從販夫走卒到知識分子,從企業家到官員,無不由衷讚嘆:天佑中華。
3
中國的國運是什麼?一種說法是:時也,運也。榮耀之星,降臨中國——想不發達都難。這種解釋方法很古典,歷史就是一個大轉盤,轉到你就該你坐莊,「三百年必有王者興」。按照這個邏輯,從周文王開始,中國歷史循環了三千年,直到辛亥革命。
還有一種說法是:改革開放。只要中國堅持走改革開放的道路,對內繼續增大人民的經濟自由和人身自由,對外繼續擴大和世界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合作,中國就會延續前四十年的穩定和發展。這種解釋很現代,符合當下的經驗。但問題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還要不要和你合作?當美國打壓你的時候,你用什麼態度去對待他?
我們如何選擇,取決於我們相信什麼。
如果我們相信,中國的崛起必將以美國的衰落為前提,世界的未來就是「零和遊戲」。這是古典時代的政治哲學,兩次世界大戰已經宣告了它的終結。
如果我們相信,中國崛起的過程可以讓美國受益,中國強大後,美國可以更繁榮昌盛,世界的未來才可以免於災難。這是新時代的政治哲學,建立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基礎之上。
當前,物聯網+人工智慧+基因工程+太空探索,這四大領域的技術革命正在發生,全球經濟總量在未來十年將出現重大增長,人類的生活方式也將發生重大變化。
科技革命所創造的全新生產力,正在不斷擴展人類生存的新邊疆。在這種情形下,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的經濟發展,為什麼一定是對彼此的傷害,而不是對彼此的讚美和幫助?
4
9月和朋友們吃飯的時候,我問:什麼是中國的國運?《書單》創始人陳新焱說:千千萬萬普通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堅韌不拔的奮鬥熱情,就是中國的國運。在座者均深以為然。
疫情固然帶來了巨大的傷痛,但是無數中國家庭在嚴守防疫紀律的前提下,仍然煥發出巨大的生活熱情。在每一間餐館、每一所學校、每一座辦公樓裡,你都能看得到。這就是中國的國運。
疫情期間,以李斌、李想、何小鵬為代表的中國新一代企業家迅速崛起,憑藉創新的產品、技術、商業模式,贏得了用戶和資本市場的追捧。因為他們(包含中國的廣大用戶),中國的智能電動車市場的綜合水準,已經走在全球前列。
但李斌、李想、何小鵬並不是全部,在他們之外,在物聯網、人工智慧、基因工程、太空探索等領域,一大批年輕的企業家和科學家正在崛起,其中必將產生引領世界的人物。這就是中國的國運。
當你看到,無數勤勞熱情的中國人,全世界數量最大的年輕企業家和科學家,他們共同鑄就未來中國的國運時,你是否會覺得,未來很靠譜?
關鍵是,你我就在他們中間,你我就是他們。因此,也可以說:國運就是你和我。
好好活著,做好你當做的事,就是向這個偉大的時代致敬。
2021,你好;未來,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