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是一個小國家,國土面積十萬多平方公裡,5000多萬人口的國家,相當於中國一個省的大小。漢朝時期,韓國只是中國的一個小小的郡縣,唐朝時期,韓國也只是中國的一個都督府。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
韓國的文化元素,很多是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傳承和演變而來的。但是近年來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讓國人議論紛紛。還有韓國圍棋文化的由來認知問題等等,有讓國人覺得有被冒犯到。
讓人更加驚訝的是,這種狀況在韓國,竟然是顛倒過來的。韓國人對中國存在嚴重的認知偏差。反倒是韓國認為中國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對歷史文化上的聯繫也是持否認的態度,反而自視甚高啊,在中國人面前有一種強烈的優越感。
韓國首爾大學在韓國的地位頗高,從首爾大學這個名校裡走出來的人才,個個都是國之棟梁。但是就連首爾大學裡的教授都是這樣的眼界來評判中國,那韓國的國人對中國又能有多高的認知呢?
金蘭都是韓國首爾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還兼任著韓國總統辦公室的專業顧問。一次中國的考察之旅,打破了他之前對中國的見解,擊碎了身為韓國人對中國的優越感。
中國的落後貧窮早就成為過去式
這種認知停留在中國五六十年代,中國處於建國初期,百廢待興。各個方面的發展都處於一種探索的階段。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地完善各種體制系統與基礎建設才能帶領國人強大以來。
落後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這些歷史經驗總結出來的道理,都擺在國人面前。要實現中國的強大復興,只有上下一心,發展經濟,才是唯一的出路。
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從未停止過腳步,建立經濟特區,加入世貿組織之,支持全球化經濟的運行,發展對外貿易,研發我國的核心競爭產業,這些方針政策把中國推上了富足強大之路。
中國迅猛發展,現代化程度比一些國際大都市還要先進
中國城市的現代化程度,比紐約、巴黎、東京等一些國際化大都市,還要先進許多。這是許多國外旅行的朋友回來之後得出的結論。
出發之前都會覺得,國外的天空肯定更藍,國外的風景肯定更好。去了之後才發現,好多國外的建築都停留在七八十年代,房子比較老舊,沒有想像中那麼多的高樓大廈,所謂的經濟繁華的城市中心,跟中國比起來好像都要差一截似的。
不光是建設方面,我國的支付系統也比較發達,快遞物流覆蓋全面,電子產品出口份額也在逐年提升。種種現象與數據表明,中國已經日漸強盛,甚至已經躋身於國際大國的行列。
金教授中國之行對此也有總結,他發現中國不僅是建設的先進,中國年輕人的思想也是很有朝氣,中國有一種勇於創新的勁頭。有了這些中國只會更加強大。
韓國的經濟嚴重依賴中國市場
韓國每年接待的遊客,中國人佔據大半。前段時期的薩德事件,包括今年的疫情影響,每一次的波動,中國遊客的數量減少,消費的降低,都導致韓國的經濟明顯的下滑。
韓國不光旅遊行業依賴中國,韓國電子產品的出口依賴中國市場,韓國赫赫有名的三星企業,在中國市場佔有10%左右的份額。隨著小米,華為的崛起,三星也在慢慢的淡出華人的消費市場。這些也對韓國的經濟有相當大的影響。
還有我們比較熟悉的韓流市場。韓國的影視劇被中國引進,韓流時尚興起,各種周邊產品,與延伸行業都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
除了這些還有汽車,服裝,化妝品產業等等,失去中國這個廣闊的市場,韓國的經濟絕對是腰斬性的損失。現在流行一句話說是"中國打個噴嚏,整個韓國就會感冒",雖然誇張,但是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重新調整認知,與中國攜手前進才是正途
韓國的金蘭都教授就曾說過,韓國的經濟發展正處於一種停滯的階段。韓國的發展也不再是以往的"三明治"的階段。中國緊追韓國,韓國緊追美國,這種現象已經不存在了。
金教授說,現在的韓國已經不在中國的眼裡了,中國的實力逐步提升,已經躋身世界大國行業,實力不可小覷。
金教授這次考察回來感受頗深,他覺得韓國的民眾對中國的認識還不夠正確,就像井底之蛙停留在幾十年前的音像與書本裡面。不正視起來,就改變不了韓國現在的經濟狀況。
中國也對此制定了方針策略,中國對韓國應該建立金蘭之交,各個方面加強合作,實現共贏。相信這種法制政策之下,兩國交流增多,了解更加的全面,之前對中國的認知偏差,也會慢慢的糾正過來的。
小結
韓國的確在70到90年代要遠超中國,韓國的晶片,電器,集成面板,硬碟,汽車等比較尖端的產業比中國要先進,我國很長一段時間都依賴與韓國的進口。
韓國處於先進國家的產業化大工廠的上遊頂端,中國處於中下遊,這個紅利讓韓國快速的崛起,但是這種局面已經被打破,這種依賴大國的虛假繁榮,也有很大的泡沫成分。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國際局勢的改變,韓國的經濟已經慢慢開始下滑,漸漸失去活力。
金教授的這次中國之行希望只是一塊敲門磚,希望以後有更多的金教授這樣的,有學之士,主動的去了解中國,把中國的現狀描述給韓國的民眾,加強兩國的溝通與交流。
更其實,更應該重視的是中韓的人文之間的交流,雖然中韓建交已經20多年,但是人文交流還是不夠深入,用經濟交流來推動中韓之間的人文交流,讓兩國人民相互理解與尊重也會對雙方的發展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