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教授:一次中國行,擊碎了我身為韓國人對中國的優越感

2021-01-10 騰訊網

韓國是一個小國家,國土面積十萬多平方公裡,5000多萬人口的國家,相當於中國一個省的大小。漢朝時期,韓國只是中國的一個小小的郡縣,唐朝時期,韓國也只是中國的一個都督府。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

韓國的文化元素,很多是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傳承和演變而來的。但是近年來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讓國人議論紛紛。還有韓國圍棋文化的由來認知問題等等,有讓國人覺得有被冒犯到。

讓人更加驚訝的是,這種狀況在韓國,竟然是顛倒過來的。韓國人對中國存在嚴重的認知偏差。反倒是韓國認為中國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對歷史文化上的聯繫也是持否認的態度,反而自視甚高啊,在中國人面前有一種強烈的優越感。

韓國首爾大學在韓國的地位頗高,從首爾大學這個名校裡走出來的人才,個個都是國之棟梁。但是就連首爾大學裡的教授都是這樣的眼界來評判中國,那韓國的國人對中國又能有多高的認知呢?

金蘭都是韓國首爾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還兼任著韓國總統辦公室的專業顧問。一次中國的考察之旅,打破了他之前對中國的見解,擊碎了身為韓國人對中國的優越感。

中國的落後貧窮早就成為過去式

這種認知停留在中國五六十年代,中國處於建國初期,百廢待興。各個方面的發展都處於一種探索的階段。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地完善各種體制系統與基礎建設才能帶領國人強大以來。

落後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這些歷史經驗總結出來的道理,都擺在國人面前。要實現中國的強大復興,只有上下一心,發展經濟,才是唯一的出路。

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從未停止過腳步,建立經濟特區,加入世貿組織之,支持全球化經濟的運行,發展對外貿易,研發我國的核心競爭產業,這些方針政策把中國推上了富足強大之路。

中國迅猛發展,現代化程度比一些國際大都市還要先進

中國城市的現代化程度,比紐約、巴黎、東京等一些國際化大都市,還要先進許多。這是許多國外旅行的朋友回來之後得出的結論。

出發之前都會覺得,國外的天空肯定更藍,國外的風景肯定更好。去了之後才發現,好多國外的建築都停留在七八十年代,房子比較老舊,沒有想像中那麼多的高樓大廈,所謂的經濟繁華的城市中心,跟中國比起來好像都要差一截似的。

不光是建設方面,我國的支付系統也比較發達,快遞物流覆蓋全面,電子產品出口份額也在逐年提升。種種現象與數據表明,中國已經日漸強盛,甚至已經躋身於國際大國的行列。

金教授中國之行對此也有總結,他發現中國不僅是建設的先進,中國年輕人的思想也是很有朝氣,中國有一種勇於創新的勁頭。有了這些中國只會更加強大。

韓國的經濟嚴重依賴中國市場

韓國每年接待的遊客,中國人佔據大半。前段時期的薩德事件,包括今年的疫情影響,每一次的波動,中國遊客的數量減少,消費的降低,都導致韓國的經濟明顯的下滑。

韓國不光旅遊行業依賴中國,韓國電子產品的出口依賴中國市場,韓國赫赫有名的三星企業,在中國市場佔有10%左右的份額。隨著小米,華為的崛起,三星也在慢慢的淡出華人的消費市場。這些也對韓國的經濟有相當大的影響。

還有我們比較熟悉的韓流市場。韓國的影視劇被中國引進,韓流時尚興起,各種周邊產品,與延伸行業都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

除了這些還有汽車,服裝,化妝品產業等等,失去中國這個廣闊的市場,韓國的經濟絕對是腰斬性的損失。現在流行一句話說是"中國打個噴嚏,整個韓國就會感冒",雖然誇張,但是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重新調整認知,與中國攜手前進才是正途

韓國的金蘭都教授就曾說過,韓國的經濟發展正處於一種停滯的階段。韓國的發展也不再是以往的"三明治"的階段。中國緊追韓國,韓國緊追美國,這種現象已經不存在了。

金教授說,現在的韓國已經不在中國的眼裡了,中國的實力逐步提升,已經躋身世界大國行業,實力不可小覷。

金教授這次考察回來感受頗深,他覺得韓國的民眾對中國的認識還不夠正確,就像井底之蛙停留在幾十年前的音像與書本裡面。不正視起來,就改變不了韓國現在的經濟狀況。

中國也對此制定了方針策略,中國對韓國應該建立金蘭之交,各個方面加強合作,實現共贏。相信這種法制政策之下,兩國交流增多,了解更加的全面,之前對中國的認知偏差,也會慢慢的糾正過來的。

小結

韓國的確在70到90年代要遠超中國,韓國的晶片,電器,集成面板,硬碟,汽車等比較尖端的產業比中國要先進,我國很長一段時間都依賴與韓國的進口。

韓國處於先進國家的產業化大工廠的上遊頂端,中國處於中下遊,這個紅利讓韓國快速的崛起,但是這種局面已經被打破,這種依賴大國的虛假繁榮,也有很大的泡沫成分。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國際局勢的改變,韓國的經濟已經慢慢開始下滑,漸漸失去活力。

金教授的這次中國之行希望只是一塊敲門磚,希望以後有更多的金教授這樣的,有學之士,主動的去了解中國,把中國的現狀描述給韓國的民眾,加強兩國的溝通與交流。

更其實,更應該重視的是中韓的人文之間的交流,雖然中韓建交已經20多年,但是人文交流還是不夠深入,用經濟交流來推動中韓之間的人文交流,讓兩國人民相互理解與尊重也會對雙方的發展大有裨益。

相關焦點

  • 韓國教授:走了一趟中國,擊碎了我身為韓國人對中國的優越感
    作為鄰國,韓國人對於中國的看法始終都是存有「偏見」的,在他們國家,有一個「三明治理論」,就是說韓國,中國和日本這三個國家,在實力上,日本是遙遙領先的,中國就是一個陪跑者,處於最後,而韓國則是在中間。他們認為,中國一直在追趕韓國的步伐。誠然,真的是這樣麼?
  • 韓國教授:走了一趟中國,擊碎了我身為韓國人對於中國的優越感
    「薩德事件」中,為韓國軍方騰出地皮的樂天集團說:「中國人很愚蠢,鬧騰一陣子就會忘記,他們依然可以在中國撈錢」;韓國女明星張娜拉正式直接表示:「每次製作經費緊張,就會到中國去」,將中國視為搖錢樹。但有那麼一位韓國教授則表示,走了一趟中國後,完全擊碎了他身為韓國人對於中國的優越感。如今中國在韓國人眼中又是什麼樣的?
  • 韓國教授:這一趟中國之行,擊碎我身為韓國人對中國的自豪感
    ——《傲慢與偏見》韓國教授金蘭都以學術者的身份調研中國改革,當他看到中國高樓大廈林立,貿易巨輪遊行在中國沿海地區後,不由得大驚一嘆。原來,在韓國大部分人的眼中,由於媒體的大量宣傳,中國人基本上還處於70年代,和朝鮮差不多。
  • 德國教授:在中國待了一個月,擊碎了我身為德國人的優越感
    對於中國的變化,身為中國人也有種日新月異的感覺,一個德國教授在來中國待了一個月後,也是不由感慨,這一個月擊碎了我身為德國人的優越感。01中國已今非昔比德國作為發達國家,多領域發展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雖然是二戰的戰敗國,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德國人的優越感一直都在。
  • 韓國博士:一次中國行,徹底擊碎了我作為韓國人對中國的自豪感
    前幾天,中韓兩國網友的對噴引起了熱議,毫無意外,韓國再一次成為了「小偷」。無數泡菜國網友表示漢服起源於韓國,中國是無恥的「複製者」。這樣的言論惹怒了無數人,連編劇於正也特意在國外社交平臺上公開譴責。其實中韓兩國文化爭議由來已久,韓國似乎已經成為慣犯,什麼東西都是他們的,既可笑又可悲。
  • 韓國學者:一次中國行,徹底改變我身為韓國人對中國的優越自豪感
    因為經濟高速發展,韓國人也頗為自負,很多人對他們的印象是,他們總喜歡說「XXX是韓國的」,也因此鬧了不少的笑話,韓國與我國自古也有許多聯繫,而我國有五千年的歷史,誕生過許多燦爛的文化,沒想到現今,韓國人卻能夠面不改色的說這些東西都是韓國的。
  • 韓國教授:一次中國行,徹底打破了我作為韓國人對中國的優越感
    正因為中國自古以來中國就十分強大,而且還是一個可以以唐朝為代表的文化帝國,自然朝鮮半島從進入文明史以來就歸附於我國,他們的文化也大多源出於中原文化,直到現在,韓國人的語言還是「拼音」,真正記錄歷史依然得使用漢字呢。所以,韓國缺少屬於自己的文化根基,沒有文化底蘊使得他們變得自卑。
  • 韓國教授金蘭都:來到中國後,擊碎了我身為韓國人對中國的自豪感
    而韓國就不一樣了,為了將自己國家塑造成一個歷經滄桑的國度,再三的攫取著來自於中國的文化,甚至恬不知恥的向全世界宣示對於這些文化的主權。比如端午節是韓國的、春節是韓國的。就連八竿子都打不著的李白、孔子等這些歷史名人韓國也不曾放過,聲稱他們都是韓國人。
  • 韓國2大優勢產業被中國趕超,韓國教授:韓國人是真正的井底之蛙
    在韓國人的眼中,中國似乎永遠只停留在原始社會的階段。他們不可一世地將中國的落後當成了理所當然,對我們大肆嘲笑。然而韓國教授的一次中國之行擊碎了所有韓國人與生俱來的自豪感,韓國依舊沉浸在自滿中,可中國人的眼中早已經沒有了韓國人的身影。
  • 韓國博士:中國之行後,我身為韓國人的自信心,徹底受到了打擊
    韓國人總是用上帝視角俯視著中國,彷佛在他不可一世的雙眼中,中國根本不配與他相提並論。然而,那些可憐的不可一世的自豪感終究只是韓國的自欺欺人。韓國博士的一場中國之行,那些韓國人僅存的自豪感被徹底擊碎。煥然一新"中國之行後,我身為韓國人的自豪這次徹底受到了打擊。
  • 美國專家:一次中國行,擊碎了我身為美國人的驕傲
    現如今,情況已經得到了好轉,其他國家也都發展起來了,往美國移民的情況減少了,尤其是中國,這些年發展得非常好,有很多領域甚至已經超過了美國,對此,美國專家表示:一次中國行,徹底擊碎了我身為美國人的驕傲!驕傲因何被擊碎?在來到中國之前,美國人覺得中國現在還處於發展中狀態,人們的生活狀態肯定不是很好,但是在來到中國之後,美國專家才發現自己錯了。
  • 韓國教授:全世界只有韓國看不起中國,我們對中國的強大一無所知
    然而後來當中國和世界進程逐漸拉開距離之後,這些國家也跟中國漸行漸遠,就如此日本還倒打一耙侵略中國,就是過去的這些回憶,讓我們明白了強大的重要性。我們知道在那個封建時代,中國的影響力在亞洲是首屈一指的,但是這一切也都隨著後來閉關鎖國的國策不復存在了。
  • 韓國教授:全世界只有韓國看不起中國,而中國人眼裡根本沒韓國
    古代中國的文化經濟發展一直處於世界前列,為其他各國所崇拜效仿。當然,與朝鮮半島接壤的韓國也深受中國的文化的薰陶影響。現如今,我們中國更是處於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綜合國力已位居世界第二大國,世界大國地位不可撼動,在世界各國之間具有一定的威望和發言權,令其他各國不敢小覷。然而,有一位韓國教授卻發出這樣的言論:「全世界只有韓國看不起中國,而中國人眼裡根本沒有韓國。」
  • 於正怒懟韓國人搶漢服後,韓國大學教授聲稱漢字不是中國的而是韓國...
    前不久中韓網友為了漢服所屬權爭執不下,韓國網友堅持認為「漢服」的起源地是他們國家,中國網友則態度堅定,明確表示這就是中國的漢服,是後來被韓國人沿用了才有了後來的韓服。
  • 韓國博士說:來到中國後,徹底擊碎了我的自豪感,我很慚愧
    近日,一位常年在歐洲國家留學的韓國年輕博士談起了他最近的中國之行,他的言辭懇切,表明自己之前所有看法的錯誤性。他說自己之前對於中國有了很多錯誤的認知,但是在他中國一行後,徹底改變了他的觀念。韓國博士說:來到中國後,徹底擊碎了我的自豪感,我很慚愧究竟是怎麼回事?
  • 於正懟韓國人搶漢服後,韓國大學教授聲稱漢字是韓國人創造的
    對於偷搶行無賴之事,部分韓國網友肯定頗有心得,他們豐富的經驗大概都可以出一本教科書納入史冊,以供後人瞻仰學習。早前從搶奪泡菜起源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韓國網友的臉皮之厚,不過大家當時似乎都小看了韓國人的無賴稟性。之後又是搶漢服又是搶熊貓,其惡劣行為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 韓國人到中國吐槽:原以為中國很落後,來了之後被韓國媒體騙了
    ,中國的成就很多西方國家非常的羨慕嫉妒恨,在他們國家很多媒體抹黑中國的事情層出不窮,比如在韓國人的心目中中國就是貧窮落後的代名詞,他們一向都是比較有優越感的,也不知道他們優越感是怎麼來的。但是有一個韓國人來到中國之後就吐槽:原以為中國很落後,原來是被韓國媒體給騙得太久。
  • 中國打破壟斷,擊碎了日本人的優越感
    我也曾看到這樣一種說法,說人類真正進入快速發展時代開始於第一次工業革命,這話沒錯,正是從那時候起,人類開始了爆炸式的發展,從農業文明,走入了工業文明。而工業文明所產生的價值和附加價值,是傳統農業文明無法比擬的,而從工業文明走出的新興階層——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除去極少部分仍以君主制立國的國家外,又是當今世界的絕對統治者。
  • 外國論壇: 為何中日韓三國人有種族優越感 網友:韓國人鄙視中國人
    ——為什麼許多中國人、日本人和韓國人認為他們自己有種族優越感?說實話,當小編我看到這個問題裡包含有中國人時,有種莫名其妙的感覺。在中國,人們對種族這個詞並不敏感,56個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沒有誰高誰低。既不像印度人區分種姓,也不像歐美國家區分白人和黑人。
  • 韓國國民對中國的傲慢與偏見 為何總誤讀中國
    本報今天刊載這份調查報告,除了表達對韓國人誤讀中國現象同樣深感擔憂外,更旨在推動中韓兩國國民共同探討相處之道。   色彩明快的太極扇背後,閃爍的是與你我一樣的黑眼睛。  韓國人對華印象多負面  自卑感與優越感相互影響,惡化了韓國人的中國觀  「提到中國,您最先聯想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