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城市「暫停」,生命「重啟」!一場特殊的生命速遞在石家莊上演

2021-02-12 燕趙晚報

 視頻/燕趙晚報融媒體記者 常明

1月11日,在經過五個小時的採集後,來自河北省邯鄲市的李先生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成功完成造血幹細胞的捐獻,357毫升帶著溫度的「生命種子」即刻裝箱,運輸的工作人員在省會交警的護送下,順利將這份珍貴的「禮物」遞交到正在裕華高速路口等待的北京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999)救護車中。

警車護送。

 

捐獻志願者「逆行而上」只為兌現生命諾言

 

1月6日零時,石家莊連夜按下暫停按鈕,在邯鄲的李先生選擇逆行而上,按原計劃在下午前往石家莊,為捐獻造血幹細胞進行最後的準備工作。當李先生從石家莊高鐵站走出時,眼前的場景讓他今生難忘,冷冷清清的出站口空無一人,前來接站的工作人員站在500米開外的寒風中。

李先生說:「在疫情和嚴冬的雙重考驗下,我不能退縮,因為在遠方的病床上有個人需要我去救命,沒有什麼比對生命的渴望更重要,疫情我們可以戰勝,生命只有一次,我必須逆行而上,兌現我的生命諾言」。

視頻/燕趙晚報融媒體記者 張海強

李先生是一名退伍老兵,曾在武裝警察部隊湖北省總隊一支隊服役,退役後被分配到館陶某醫院,這一幹,就是20年。「退伍不褪色,只要人民群眾需要,我義無反顧。」李先生說道。

 

「髓」緣到來改變生活習慣只為順利完成使命

 

據悉,心懷善念的李先生早在2011年7月當地舉辦的造血幹細胞宣傳活動中,率先留樣入庫,隨時準備為血液病患者獻上一份愛心和生的希望。直到去年11月份,李先生接到了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工作人員告知與一名患者初配成功的電話,詢問是否同意捐獻時,李先生毫不猶豫地回覆:「必須的!」

李先生在妻子的陪伴下正在捐獻造血幹細胞。

隨後,李先生的第一次體檢血液呈現乳糜狀,不符合捐獻要求。這讓李先生十分苦惱,開始積極調整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戒菸酒、戒葷腥……通過半個月的努力,第二次採血檢測終於達到了捐獻要求,李先生懸著的一顆心,終於落下了。來石家莊前,李先生還特意檢測了核酸,結果是陰性,這才趕到石家莊。

「疫情也擋不住我捐『髓』救人的決心,今天我終於從志願者轉正為捐獻者了。」10年的等待,李先生從沒有忘記這一份沉甸甸的生命諾言。

 

採集醫院全面消殺只為愛心接力保駕護航

 

為了確保這次特殊時期的愛心接力萬無一失,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及血液中心的醫護人員付出了諸多努力。此外,河北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郝建強與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的工作人員全程陪同,協助捐獻者以及醫護人員開展相關工作。

「為確保捐獻者以及所採集的造血幹細胞懸液的安全性,醫院做了大量的消殺工作。」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黨委書記王貴英介紹,特殊時期醫院容易交叉感染,為保證捐獻者和患者的安全,在醫院接到採集通知時,便對醫院進行了更加全面嚴格的消殺。

此外,本次採集全程嚴格控制和捐獻者接觸的人員數量,並對李先生先後進行了兩次核酸檢測,在捐獻者採集完畢後,醫護人員又對專門存放「幹細胞」的恆溫箱以及運輸護送的救護車進行了全面嚴密的消殺,確保安全,做到「傳愛不傳疫」。

 

多方助力完成護送只為「生命種子」成功速遞

 

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石家莊全市所有社區、農村實行閉環管控,對交通進行管制,能否按時將造血幹細胞懸液順利運送到受捐者所在地是個未知數。而在另一座城市裡,是與李先生成功配型正在無菌倉中焦急等待的血液病患者,由於患者的自身的造血功能已經全部摧毀,免疫力低下,一旦這份「生命種子」無法及時到達醫院輸送到患者體內,患者將面臨生命危險。

醫護人員手拿李先生剛剛捐獻的357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

在這種緊急的情況下,中華骨髓庫國家管理中心全力協調,北京市紅十字會大力支持,由北京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999)派出專車,前往石家莊進行造血幹細胞的接送工作。1月9日,河北省紅十字會、石家莊市紅十字會積極聯繫河北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溝通協調開闢綠色通道事宜。

獲悉需將造血幹細胞轉運北京的消息後,面對石家莊疫情形勢,本著生命至上的原則,河北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立即進行了安排部署,連夜要求石家莊市交管局和高速交警總隊制定護送方案,做到「無縫對接」全程護送,明確專人專車,確保運輸車輛的順暢通行。

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的工作人員將李先生剛剛捐獻的357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裝進恆溫箱中。

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的工作人員手拿裝有造血幹細胞懸液的恆溫箱走向救護車。

13:30,採集完成,醫護人員對造血幹細胞懸液採集袋消殺完畢後裝箱,與此同時,統一著裝的交警已在醫院的南門口蓄勢待,一場與時間的賽跑開始了……石家莊市交管局制訂了專門護送方案,安排2部警車2臺警用摩託車護送,在採集醫院到裕華路高速口沿途設置25處勤務崗,部署警力50餘名,對路面進行疏導管控,確保運送車輛順暢通行。在護送下,車隊順利到達裕華高速路口,工作人員與北京999救護車完成了交接。

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的工作人員手拿裝有造血幹細胞懸液的恆溫箱走下救護車。

北京999救護車在石家莊裕華路高速口準備接應。

此外,省交管局和高速總隊指揮中心全程進行視頻監控調度,遠程進行全程護送,值班領導坐陣指揮。河北省高速交警總隊安排高速石家莊支隊和高速保定支隊各派出一輛警車專人專車接力護送,警車全程引導,確保安全,全程無接觸。同時全力加強京港澳高速沿線車輛疏導,強化道路巡控,確保道路保暢,並做好應急處置預案,確保突發事件快速處置。

北京999救護車在石家莊裕華路高速口準備接應。

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將造血幹細胞遞交給北京999醫護人員。

這場特殊時期成功完成的愛心接力,離不開各方通力協作,實屬全國實現跨省運輸的成功案例。至此,李先生成為中華骨髓庫第10728例、河北省第501例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文/燕趙晚報融媒體首席記者 李惺  圖/燕趙晚報融媒體者  張海強   視頻/燕趙晚報融媒體者  張海強   常明

編輯 蓓蓓  責編 卡卡

石家莊日報全媒體新聞熱線

—— 96399 ——

傾聽大眾聲音 發布權威信息

架起媒體與用戶溝通的橋梁


長按圖中二維碼 關注「石家莊熱線96399」

相關焦點

  • 「造血幹細胞」從石家莊到北京:疫情下的一場生命接力
    進行採集的數小時前,河北省紅十字會、河北省公安廳交管局、交管局交警大隊、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石家莊紅十字會都已運轉起來,迅速搭建起石家莊市、河北省內高速的綠色通道,一場通往北京的生死接力即將展開。 一個極其兇險的狀態:如果不能按時移植,人很容易就沒了李雲飛47歲,戴眼鏡,皮膚偏黑,剃一個短短的分頭。
  • 快遞重啟!石家莊小哥兒摸黑出門 夏姑娘8時喜收第一件
    1月10日,因疫情按下「暫停鍵」的石家莊迎來重啟第一步:恢復快遞投送!1月6日,石家莊對全市社區實行閉環管理,小區封閉、交通管制、全員核酸檢測……一座城,按下了「暫停鍵」,全市商超等全部暫停線下營業,快遞配送也暫停。1月9日,石家莊2.5萬餘名快遞人員基本完成了第二次核酸檢測,兩次檢測結果呈陰性的快遞員上街配送。
  • 珍愛綠色 珍愛生命——東方時尚林紮根石家莊
    上午八點四十分,「珍愛綠色  珍愛生命」主題植樹活動啟動儀式正式開始。全國綠化獎章獲得者石家莊市林業局原局長馮書勤,石家莊市園林局副局長左晗偉,石家莊市林業局副局長劉志剛,石家莊市園林局綠化處處長楊立恆,省會文明辦志願處處長趙軍安,石家莊日報社副社長張振江,石家莊東方時尚駕駛培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偉,植樹勞動模範、市民及志願者參加了此次植樹活動。啟動儀式由石家莊日報社副總編魏憲亮主持。三月初的天氣,雖然下起了小雪,但絲毫沒有影響志願者們植樹的熱情。
  • 寧波大學醫學院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感恩生命」教育
    12月24日,在寒風凜冽的隆冬時節,一場「致敬無語良師,感恩生命光輝」的特殊紀念活動在寧波大學醫學院舉行,這場致敬遺體捐贈者的活動,讓現場充滿了生命的暖意。寧波市紅十字會、寧波市教育局及寧大師生共200餘人參加了儀式。「無語良師」是醫學界對遺體捐贈者的尊稱,每一位捐獻者背後的故事都是一種情懷,一種奉獻醫學的情懷。
  • 北馬停跑是對生命的負責,「防疫馬拉松」的「賽道」更需加油
    北馬停跑是對生命負責共同守護疫情防控紅線昨天(3日)上午,北京馬拉松賽事組委會發布《關於2020華夏幸福北京馬拉松賽事的公告》,稱「為切實保障廣大跑友和市民的健康安全,繼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經北京馬拉松組委會審慎研究,決定不舉辦2020年北京馬拉松賽。」
  • 歡送儀式丨王立:你們不僅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更給了這座城市「重啟的力量」
    王立:你們不僅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更給了這座城市「重啟的力量」!
  • 揭秘ICU|這裡不是鬼門關,是生命重啟地
    連日來,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走進RICU、CCU、NICU、移植監護室等各類ICU,走近監護室醫護,解密防護門後的世界——ICU不是鬼門關,相反,那裡是無數危急重症患者的生命重啟地。同樣是在2月初,62歲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老劉也被轉運到廣醫一院ICU搶救,當時他已發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還合併有高血壓、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等基礎病,加上新型病毒引起的嚴重肺部感染,對凝血系統造成很大的打擊。老劉成了廣醫一院ICU裡「最難啃的骨頭」。上了ECMO後,在老劉的身上,一場「止血與防血栓」的拉鋸戰打響了。
  •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在這裡解讀生命密碼
    原標題: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在這裡解讀生命密碼   牆上的動物故事 從昆明魚到人,從撫仙湖蟲到現生昆蟲,每一個生命演化故事的背後,都隱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不朽理念。   澄江化石地不僅是一組不朽的生命密碼、一本神秘莫測的無字天書,更是一部關於地球生命的壯麗史詩。
  • 《紅海龜》:奇幻故事的背後,是一場雋永的生命之旅
    讓觀眾在看完電影之後,對自然、對生命、對親情血緣,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③影片用了一個奇幻故事來構圖,講述了一場雋永的人生之旅很多人說,這個故事很像是魯濱孫漂流記,但是導演並不是要講一個探險故事,而是通過一個奇幻故事,來講述更加深層次的哲思。
  • 解密防護門後的ICU:這裡不是鬼門關,而是生命重啟地
    連日來,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走進RICU、NICU、移植監護室等各類ICU,走近監護室醫護,揭秘防護門後的世界——ICU不是鬼門關,相反,那裡是無數危急重症患者的生命重啟地。  同樣在2月初,62歲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老劉也被轉運到廣醫一院ICU搶救,當時他已發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還合併有高血壓、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等基礎病,加上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嚴重肺部感染,對凝血系統造成很大的打擊。  上了ECMO後,在老劉的身上,一場「止血與防血栓」的拉鋸戰打響了。
  • 感恩石家莊 | 融創中心首屆國際夢幻燈光節啟幕,來一場奇幻的約會吧!
    以一場視覺盛宴帶你跨越2017新年盛典示意圖五彩麋鹿從西方來到東方只為遇見與你的城市故事融創中心夢幻燈光節主題燈光秀,將現代燈光科技與城市建築、環境結合在一起,以光與影的交錯縱橫,演繹石門從過去到未來的心路歷程,為莊民們帶來一場無與倫比的視覺盛宴。一盞盞亮起的燈飾,點亮生命之光,照進現實,呼籲人們歸家的理想。
  • 石家莊廣電主持人激情朗誦戰「疫」詩歌:武漢,生命在呼喚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一場人民戰「疫」在全國打響。14億中國人同時間賽跑、與「疫」魔較量。疫情從武漢到全國,應援從全國到武漢。對抗疫情,我們與武漢同在!石家莊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團隊以媒體人的職業素養,以直擊人心的聲音,以鏗鏘有力的激情,製作了配樂詩朗誦《武漢 ,生命在呼喚》,發出戰「疫」中的聲音力量。
  • 《玩命速遞:重啟之戰》第二波中獎名單揭曉
    ʚ黃小仙兒ɞ趙小胖兒 影子家的鮮果鋪萌萌肉張小妹操作方法:微信關注piaoshidai,在微信上一鍵購票, 記住在左上方選擇城市舟山 選好相應座位,確認,付款方式選擇兌換碼,輸入即可。4、兌換券有效期:2015年11月21日-11月24日簡 介:新版《玩命快遞》將探索弗蘭克·馬丁與他父親之間的關係,重點講述馬丁的過往經歷。職業送貨人「奧迪哥」再度殺回了觀眾的視線,不過這次來的不是傑森·斯坦森,而是《權力遊戲》中的帥哥艾德·斯克林。
  • 堅守手術室陣地 感受生命的寶貴
    在無影燈下,柳葉刀上,就是一場與生命的奔跑賽!這一幕幕是每一所醫院每天所上演的。什麼是手術室,它的概念絕不止於一張張手術臺,圍繞它的,支撐它的,是一個認真而嚴密的醫學團隊。他們彼此間用佔位、手勢、眼神、默契成就一臺臺手術,迎接一場場醫療的戰役。
  • 賞讀:生命是一場遠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在人生這場漫長而短暫的旅行中,我們用自己腳步的長度,觸摸著生命的深度,延伸著生命的長度,鍛造著自己修復痛苦的能力。人生中每一次對自己心靈的釋惑,都是一種修行,都是一種成長。
  • 一場生命的緬懷 一次大愛的見證
    還記得12月4日在「追夢同行愛在泉城」2020「泉城助殘大使」選樹命名活動中,「泉城助殘大使」、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泉城義工志願者阮媛分享的那個她跟泉城義工志願者,合力幫助一位身有殘疾的女孩鍾倩圓了「孝心夢」的助殘故事嗎?  雖然活動已經圓滿落幕,但是這個充滿愛的故事卻一直在延續著。2020年12月18日,「全國最美家庭」「全國文明家庭」韓桂香家庭紀念像揭幕儀式在山東福壽園舉行。
  • 她說因為自己活了下來,所以她希望用自己的生命影響更多的生命!
    楊君悅無疑是後者,一個命途多舛,卻不甘向命運屈服的生命。楊君悅,2018年幸福家庭種子師資重慶班學員,經由自己的心理老師,重慶班的助教團團長秦聯老師走入了幸福家。今天,大福要跟大家分享她的故事,一段讓大福聽完之後久久無法釋懷的人生故事。
  • 石家莊:中西醫結合診療 114例新冠肺炎患者生命體徵平穩
    來源:中新網中新網石家莊1月8日電(記者 王天譯)8日下午,石家莊市召開疫情防控第四場新聞發布會。石家莊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崔芸在發布會上介紹稱,通過突出中醫診療特色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方式,目前全市累計確診的114例新冠肺炎患者生命體徵平穩。
  • 【閱讀生命】馬凌:書籍,是生命與世界相遇的地方
    編者按: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了世界,災難面前,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員,我們體驗了生命的脆弱,也感受了生命的可貴,我們既體驗了生命的渺小,又感受了生命的偉大。生命是一本無字的大書,今年的世界讀書日,復旦大學推出特別策劃,邀請文社理工醫的老師與讀者一同「閱讀生命」。如何在特殊的生命體驗中閱讀?如何閱讀中升華生命體驗?
  • 解密防護門後的ICU:這裡不是鬼門關,而是生命重啟地_新聞中心_中國網
    連日來,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走進RICU、NICU、移植監護室等各類ICU,走近監護室醫護,揭秘防護門後的世界——ICU不是鬼門關,相反,那裡是無數危急重症患者的生命重啟地。同樣在2月初,62歲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老劉也被轉運到廣醫一院ICU搶救,當時他已發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還合併有高血壓、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等基礎病,加上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嚴重肺部感染,對凝血系統造成很大的打擊。上了ECMO後,在老劉的身上,一場「止血與防血栓」的拉鋸戰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