嚆矢、振翮、濫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多的是你不認識的字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瞭望智庫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文 | 朱軒 楊璐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澎湃新聞」(ID: thepapernews),原文首發於2020年8月3日,原標題為《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嚴謹與科學。

中國知網顯示,浙江教學月刊社是由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主辦的面向中小學師生,直接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教育類報刊社。

在前述文章中,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對該滿分作文點評稱,「它的每一句話都圍繞著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會的期待之間的落差和錯位論說,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並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但點評專家同時也指出,寫成這樣需要考生閱讀大量書籍,文字表達如此學術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學生能做到的。「當然,其中的晦澀也不希望同學們模仿。」

該篇高考作文引發熱議。目前,「教學月刊」公眾號前述文章已刪除。

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的資深傳媒人朱學東在微博評論稱,「高考作文考什麼?我想無非就是主題,圍繞主題的展開的邏輯演繹,遣詞造句能力等等。這篇滿分作文,在這三方面是夠格的,無論是主題,邏輯和文字表達。」 朱學東稱,「不是說每個人都要這樣學,但是,出現了,罕見,更應該鼓勵。這個意義上,給滿分,我也不反對。」

8月3日,作家馬伯庸在微博評論稱,前述文章很難用「滿分作文」或者「爛作文」來簡單地評價。他稱,文章用了一大堆生僻詞、生僻典故以及祓魅與賦魅,實踐場域的分野、理想期望範式等學術語句。「讓人覺得驚訝的是,這些生僻詞、生僻典故和生僻表達都用對了地方。」

但馬伯庸認為,問題在於,沒這個必要。作文裡要表達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實、樸素的詞句來組織,信息一點不會損失。四個字來總結就是:辭不配位。他認為,真正的問題,出在閱卷老師身上。這位作者有閱讀量,有知識面,也有表達能力,戰術上選擇也沒問題,未來必有前途。只是在戰略上,千萬不要覺得這麼寫是一條好的出路。

針對前述作文,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長熊丙奇向澎湃新聞表示,好的作文本來就該個性化表達,不是千篇一律。大家不能用一個標準要求所有作文。這篇文章得到高分,主要是其思想性和嚴密的邏輯,也確實也存在比較晦澀的問題。「近年來,高考作文強調思辨,一般學生很難有深度的思辨。」

熊丙奇同時表示,評價作文是教育領域的專業事務,網友並非都具有這樣的專業水平。因此還是要看專業教師對此的評價。每年都有網友對高考作文的吐槽,但不少吐槽並不專業。

附:浙江卷2020作文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

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相關焦點

  • 嚆矢、振翮、濫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多的是你不認識的字
    嚆矢、振翮、濫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多的是你不認識的字 2020-08-03 1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獨家評析:是「濫觴」還是佳作?望引以為戒!
    近日,浙江《教學月刊》雜誌的公眾號刊出一篇2020年浙江高考的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並附帶刊出了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浙大副教授陳建新的點評。據稱,該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 浙江高考作文閱卷人看不懂,竟然得滿分,你來閱卷,能打幾分?
    先來看一篇高考作文,只看第一段,你的直覺感受是什麼樣的呢?腦袋發脹?頭大了?看不懂八?①嚆矢②濫觴③振翮,讀這幾個冷僻詞,是不是像吃米飯被石子兒硌到牙了?翻字典,找到正確讀音,跟我一起念一遍:嚆矢(hāo shǐ)濫觴(làn shāng)振翮(zhèn hé)。還是像吃了夾生飯?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因「晦澀」惹爭議?網友:這明顯是在炫技!
    文 |單身的Y老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一篇題為《赤兔之死》的高考滿分作文,當時消息一出就引起了全國的轟動,這名拿到滿分作文的考生叫蔣昕捷,也是高考歷史上第一個拿滿分的
  • 全網刷屏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你怎麼看?|作文|浙江高考|伊塔洛...
    這三個詞,大家認識嗎?正確讀音是……「嚆矢」 (hāo shǐ,指事物的開端)「振翮」(zhèn hé,形容人志向遠大)「孜孜矻矻」(zī zī kū kū,指勤勉不懈的樣子)這些生僻的詞彙正是出自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
  • 這篇高考滿分作文曝光,有老師看不懂只給39分,網友炸鍋了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閱卷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 浙江滿分高考作文引爭議,評卷組長已被免職,看完你會打幾分?
    前言:「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曝光,網友吵翻:我怎麼看不懂……
    這2天,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熱議。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 浙江滿分作文引熱議,名師你好作文5個要點
    名城蘇州網訊(記者 熊曙光)「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 情報站|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到底是老到還是辭不配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互動編輯 張偉近日,浙江某考生的一篇高考作文因為被打了滿分而引起熱議,題目是《生活在樹上》。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 討論: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到底該不該得滿分?
    浙江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該不該得滿分?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爭議,以至於全民關注,成了「滿分作文事件」。這種情況是比較少見的。仔細想想,公眾質疑其實很正常,因為讀作文不是解高等數學題。截圖今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讓很多人看不懂,其用詞造句晦澀,不知所云,被有的網友痛罵為「狗屁不通」「不說人話」。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有人稱老到且晦澀,有人稱辭不配位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 2020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究竟文辭不說人話還是斐然成章?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上面這段文字是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的首段,根據浙江教學月刊社發布的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僅給到了39分,後面兩位閱卷老師都給到了55分的高分,最終經過作文審查組判定為滿分。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招爭議,馬伯庸等名家言:譁眾取寵!
    但是其高考滿分作文與零分作文,卻是吃瓜的好地方。最近就有一篇引發眾多名人大家與吃瓜群眾熱議的滿分作文,小編我一看有如此多的人為它爭論,頓時好奇心爆棚:這個必須得看看!「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
  • 驚現高考韓寒:浙江高考作文有沒有洩題?
    事出古怪必有妖,浙江高考驚現滿分作文。請看這篇題為《生活在網上》的高考滿分作文內容:「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 高考滿分作文「不說人話」?北大教授陸揚:晦澀不等於混亂
    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一開篇便給讀者們來了個下馬威。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全文充斥著「嚆矢」「振翮」「婞直」等生僻字詞,引用了包括海德格爾、麥金太爾、米沃什在內的諸多名家。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晦澀難懂,閱卷組長:得分「恰如其分」
    上述雜誌社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其文章來源是作文閱卷組,原計劃持續發布滿分作文系列,但因為考慮到浙江高考招生工作正在進行,以及一些技術原因,決定將文章刪除,「以後是否繼續更新現在不確定」。 新京報訊(記者 劉名洋 實習生 王健)因為大量引用冷門的名人名言和冷僻字詞,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對外公布後,引發輿論爭議。 浙江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稱,上述文章經過三次打分,最終閱卷組決定給出滿分的成績。
  • 浙江2020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熱議,除了標題,恕我看不懂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以上語句來自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全文附後)。「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這是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陳建新教授的評語。
  • 學者評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爭議:滿分並非鼓勵效仿 是倡導個性化
    熊丙奇 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大部分人表示看不懂
    最近這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爭議很大。我看完之後,渾渾噩噩不知其所言,其用詞晦澀,引文駁雜,就像好多哲學家寫的文章,讓人難懂。很多人說,每個字都認識,連在一起,就不知道它在說個什麼。更何況,還有好多字並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