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星化工業績驟降近九成 包括劉江山在內大小股東已減持套現超十億元

2020-12-17 同花順財經

中國網財經2月28日訊(記者裡豫 胡朝輝)2月27日晚,龍星化工(002442)發布業績快報,報告顯示公司2019年淨利潤為1600多萬元,同比減少了87.88%。

而自2010年上市以來,龍星化工大小股東已累計套現超10億元。

業績長期低迷多次重組未果

龍星化工稱,2019年度公司經營業績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市場需求減弱和行業競爭加劇的共同影響,表現為炭黑價格下降幅度遠大於原料下降對成本的影響,炭黑單位毛利大幅收窄。

龍星化工表示,報告期內,炭黑行業受中美貿易戰和國內汽車產銷量近兩位數負增長的影響,加之近兩年行業內新增產能的釋放,炭黑產能過剩更趨嚴重,低價競爭成為業內常態。

龍星化工成立於1994年1月,長期以來,公司以炭黑生產為主業,為國內行業骨幹企業。2010年7月6日,公司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上市不久,龍星化工經營業績就出現了「滑坡」。2012年至2015年,公司淨利潤連續4年下降,2015年更是虧損了0.82億元。

為了扭轉競爭劣勢,2012年至2015年,公司曾推出兩次定增方案,擬募資12.93億元。但最終,兩次定增募資均被終止。

此後,龍星化工又轉而冀望於賣殼求生,曾相繼推出收購教育類資產、浙江古纖道綠色纖維等方案,但也均未獲得成功。

2017年上半年,龍星化工被曾試圖借殼宏達新材、斯太爾未果的「資本高手」龐雷看上了。很快,龐雷就與龍星化工實控人劉江山達成了協議。

2017年12月19日,龍星化工宣布停牌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所購買資產涉及新能源汽車行業。然而,僅僅12天後,公司就宣布終止重組。

但是就在本次重組終止14天後,2018年1月16日,龍星化工再次公告稱正在籌劃涉及收購資產的重大事項,所收購資產涉及新能源汽車。然而,時隔2個月後,公司再次宣告重組終止。

此後,雖然重組消息一直不斷,但隨著2019年4月上海圖賽所持龍星化工股權被司法拍賣,龐雷最終也徹底出局。

大小股東不斷減持套現

在公司業績不振重組未果的同時,龍星化工的大小股東也在不斷的減持套現。

2019年11月1日,龍星化工發布公告稱,公司持股約6.8%的股東王敏,計劃3個月內通過大宗交易和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440萬股,即不超總股本的3%。

這是龍星化工最近一次的股東減持,而在此前的2019年6月,龍星化工發布公告稱,股東渤海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渤海信託」)計劃在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大宗交易方式和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約363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7.56%)。

渤海信託彼時約持有公司股份726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15.13%。公司公告稱本次擬減持的原因系公司財務需要,股份來源為以協議受讓的方式取得的股份。

事實上,早在2011年8月,限售股解禁剛過一個月,時任公司副董事長俞菊美就一次性減持600萬股,套現0.70億元。此後,龍星化工董監高徐剛、管亮、馬寶亮、孟奎等多人相繼實施減持套現。

而龍星化工實控人劉江山的減持則始於2014年,劉於當年10月31日減持480萬股,4天後又減持480萬股,4天時間,就通過減持套現了0.65億元。

劉江山最大規模的減持則是在試圖賣殼重組時,向龐雷控制的上海圖賽轉讓的約3263萬股,本次轉讓一次套現達6.95億元。

此外,劉江山胞弟劉紅山也在通過二級市場不斷減持龍星化工。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至2016年,劉紅山累計減持龍星化工約3.24%股權,並最終完成清倉,累計套現過億元。

另據不完全統計,自龍星化工上市以來,包括劉江山兄弟在內的大小股東合計減持套現超過10億元。

伴隨股東減持的則是龍星化工長期低迷的經營業績和自2015年以來跌跌不休的二級市場走勢。

來源: 中國網財經

相關焦點

  • 「環境友好企業」龍星化工環境違法被處罰 業績驟降低迷大小股東...
    業績驟降近九成 股東頻繁減持龍星化工披露的2019年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淨利潤1608萬元,較上年同期減87.88%;同時,營業總收入也較上年同期下降9.07%。龍星化工解釋稱,報告期內,炭黑行業受貿易戰和國內汽車產銷量近兩位數負增長的影響, 加之近兩年行業內新增產能的釋放,炭黑產能過剩更趨嚴重,低價競爭成為業內常態。
  • 因環境違法,龍星化工被罰款45萬元、移交公安處理
    關於龍星化工為何會出現此問題及後續的整改措施,記者於3月4日下午2點多次致電劉江山,均提示關機。淨利潤銳減87.88%,多次重組均失敗,實控人套現6.95億元對龍星化工來說,2019年的冬季格外寒冷。龍星化工今年2月27日晚間發布2019年年度業績快報稱,2019年淨利潤為1608萬元,較上年同期減87.88%;基本每股收益為0.0335元,較上年同期減87.88%。同時,營業總收入也較上年同期下降9.07%。
  • 江蘇北人二股東直接清倉:減持近12% 業績下滑股價已7連跌
    江蘇北人近期股價持續下挫,已連續7個交易日下滑,並不斷創出歷史新低。12月11日解禁日當天,江蘇北人低開近10%,當天收跌5.79%。若把時間拉長,7月14日以來,5個月股價跌幅達到40%。不過,近12%的減持比例很可能會給股價繼續帶來壓力。
  • 寒銳鈷業業績剛剛反轉,大股東為何要急著套現?
    然而就在公司業績欣欣向榮之勢,包括實控人在內的三家主要股東卻開始減持套現了鈷價大漲,「鈷爺」王者歸來利空出盡,持「鈷」待漲?寒銳鈷業作為有色資源的生產商,超過三分之二的收入來自於鈷產品,剩下的三分之一來自於銅產品。
  • 2019年「套現王」曝光 10公司股東減持超20億
    原標題:2019年「套現王」曝光 10公司股東減持超20億 摘要 【2019年「套現王」曝光 10公司股東減持超20億】2019年A股僅剩下13個交易日,今年上市公司減持總額以及
  • 振東製藥股東減持套現1.19億元
    本次減持價格區間為4.59-5元/股,減持套現約1.19億元。這次的減持已經是振東製藥近一年來發布的第9次減持類公告。作為擁有全國最大的中藥材基地的上市企業,振東製藥多年來堅持技術創新,謀求產業快速發展,目前已形成補益、抗腫瘤、泌尿產品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2019年年報顯示,振東製藥的主營業務為醫藥生產銷售業、藥材種植行業,佔營收比例分別為:94.06%、5.44%。
  • 淨利增速下滑市值縮水過半 保齡寶大股東紛紛減持忙套現
    此外,公司三大股東紛紛減持也讓投資者對公司前景產生質疑。實際上,今年以來,作為網紅飲品元氣森林的供應商,保齡寶的股價也水漲船高,截至今年7月底,保齡寶股價年內已13次觸及漲停。三季度利潤增速下跌超一半 若單看三季度業績,保齡寶營收5.2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6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27.76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4.7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為603.5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4.11%。
  • 「內外雙割」大玩家聯創股份:商譽爆雷32億,大股東管理層套現20億...
    如此高的評估價,包括董監高在內的老闆們已經不是在薅羊毛,這是要扒皮抽筋啊。  上海激創從事網際網路數字營銷,提供網際網路整合營銷全案服務,客戶主要是汽車企業。其屬於典型輕資產公司,而它最大的亮點是應收帳款佔總資產的91%。  該公司原股東的業績承諾是,2015年、2016年及2017年扣非淨利潤分別不低於7000萬元、8750萬元和1.09億元。
  • 華策影視營收腰斬巨虧14億 員工數降三成股東頻套現
    華策擬通過非公開發行募集不超過22億元資金,其中17.3億元用於影視劇製作項目、9692萬元用於超高清製作及媒資管理平臺建設項目、3.7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從數據來看,2019年華策員工數量驟降近3成,而實控人及控股股東減持的腳步卻絲毫未曾停歇。
  • 遭實控人減持又被外資賣出美的集團業績高增長或難持續
    伴隨著股價的走高,不僅控股股東和創始人對美的進行減持,包括公司現任董事長方洪波、董秘江鵬等在內的高管均紛紛減持套現。此外,外資機構的持股數量也在不斷減少。回歸美的本身,從過去十年的業績來看,不可否認這是一家盈利穩健的公司。但面對現在較高的估值,未來業績增速能否匹配仍存在不確定性。
  • 遭實控人減持,又被外資賣出,美的集團業績高增長或難持續
    今年以來,美的股價累計漲幅超50%。伴隨著股價的走高,不僅控股股東和創始人對美的進行減持,包括公司現任董事長方洪波、董秘江鵬等在內的高管均紛紛減持套現。此外,外資機構的持股數量也在不斷減少。 回歸美的本身,從過去十年的業績來看,不可否認這是一家盈利穩健的公司。但面對現在較高的估值,未來業績增速能否匹配仍存在不確定性。
  • 韋爾股份一月內現多次減持:董事長套現18億 大股東「閃退」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韋爾股份一月內現多次減持:控股股東套現18億,大股東鎖定期後「閃電」離場 上市公司的減持套現向來是市場極為關注的焦點,任何一次大規模的減持都會引來市場的熱議,更不要說是市值千億的晶片龍頭股。
  • 金科文化近百億併購仍累虧6.7億 王健朱志剛聯袂減持已套現逾10億
    原標題:金科文化近百億併購仍累虧6.7億 王健朱志剛聯袂減持已套現逾10億   王健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了。
  • 梳理梁興隆坐莊脈絡:套現超5億 主要股東事先離場
    兩任董事局主席輪番套現昨日,我們寫到,梁興隆此前為公司董事局主席,2019年6月卸任,2020年4月1日卸任執行董事,其身份是香港註冊建築師。2018年,梁興隆成為公司董事局主席,持股超75%,而隨著其入主,公司業績從虧損轉為盈利。不過,好景不長,持股1年,梁興隆便開始謀劃了其退出之道。
  • 國聯水產連遭股東減持 引入地方商超或為加碼社區團購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周報實習記者 餘佩掀 發自廣州大股東減持股份、低價折讓事項剛剛收尾,國聯水產(300094.SZ)再遭二股東永輝超市(601933.SH)高位「甩賣」套現。12月14日,時代周報記者致電永輝超市,其公關部人士回應稱,這只是正常投資關係的操作,後續如果還有減持計劃,公司會及時公告。「合作歸合作,我們的合作還是正常的。」該人士強調稱。新股東已在進場國聯水產。
  • ...半年8.5億負債懸頂,股東減持、股價四年跌去九成引投資者不滿
    近年來和邦生物(603077)的大股東減持股票一個接著一個,特別是承諾減持期剛結束就公告減持,股價自2015年6月的最高價30.22元,已經跌至1.45元,4年半的時間內,股價已跌去了95%,在這期間和邦生物發生了什麼?股東紛紛減持和股價的連續下跌,也已經引起了投資者的不滿。
  • ...半年8.5億負債懸頂 股東減持、股價四年跌去九成引投資者不滿
    近年來和邦生物(603077)的大股東減持股票一個接著一個,特別是承諾減持期剛結束就公告減持,股價自2015年6月的最高價30.22元,已經跌至1.45元,4年半的時間內,股價已跌去了95%,在這期間和邦生物發生了什麼?股東紛紛減持和股價的連續下跌,也已經引起了投資者的不滿。
  • 光學元件龍頭歐菲光淨利大增超20倍,套現8億後,控股股東還要減持嗎?
    7月13日晚間公司公告稱,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50億元-5.50億元,同比增長2043%-2519%。在業績大增的背後,是董事長的退位,是公司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的集體減持。過去的一個月,歐菲光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至少套現超過8億元。
  • 2020年十大減持王曝光 藥明康德套現金額居首
    按藥明康德當日收盤價109.52元/股計算,此次減持無錫維京可套現約25億元。《投資快報》記者注意到,這並非藥明康德原始股東的首次大額減持。2019年5月1日,藥明康德公告7名原始股東計劃減持不超過11.93%股份。其中,6名股東為公司的前十大股東。減持計劃屆滿後,這7名股東累計套現81.66億元。
  • 立訊精密剛獲基金增持大股東就套現 一把減持近70億!
    IT商業新聞網7月23日訊,就在昨天,立訊精密公司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共減持公司1.85%股份,套現近70億元!這讓不少股民直呼:幹一輩子還不如人家一天套現金額的10%。  近70億元的股份減持 今年股價累計漲幅逾100%  昨日晚間立訊精密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及其一致行動人、立訊精密實際控制人之一、副董事長王來勝於2020年7月22日通過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統減持立訊精密無限售條件流通股共計1.30億股,佔立訊精密總股本1.85%。  減持資金擬主要用於償還立訊有限銀行借款及支持立訊精密相關資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