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會保護其他動物,動物也會保護別的動物嗎?為什麼?

2020-12-12 騰訊網

人類會僱保鏢來保護自己,那在動物界,動物也會保護別的動物嗎?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它們的動機和人類的,是有差別的。

人類保護人類或者其他動物,一般來說動機分兩種,一種是有償服務,保護行為能帶來好處;另一種是完全的利他行為,不求任何回報,純粹是同理心驅使的,就像很多見義勇為的好人好事一樣。

那動物保護其他動物,會是因為什麼呢?

先來看一個真實案例:

深夜,一個小偷潛入房間,準備行竊,主人順著嘈雜聲發現小偷,小偷發現事情敗露,想襲擊主人並逃跑,正準備下手時,被家裡的寵物狗咬住,小偷與狗的斡旋,以兩敗俱傷收場,狗子死亡,而小偷

被狗咬傷不能動彈,最終被警察帶走。

像這樣狗子保護主人的案例還有很多,人們紛紛為狗子的「無私」而感動,甚至出現了「人不如狗」的無釐頭比較。

然而,科學家認為,狗子的行為並沒有這高尚,它的動機完全停留在利己層面。

我們可以先分析一下,狗為什麼會保護主人?

馴化。狗是人類馴化最成功的物種,在長期共存的生活環境中,忠誠是我們挑選狗的首要標準。一般情況下,狗子是絕對不會傷害主人,在必要的時候,也會出來保護。

領地意識。家裡突然來了一個陌生人,會讓狗子覺得有人要搶地盤,自然會主動上去挑戰。

害怕。陌生人和主人在激烈打鬥,會讓狗子非常緊張害怕,這個時候就容易失去控制,潛意識裡不會咬主人,就只會咬陌生人了。

像這樣的例子,在自然界還有很多,例如螞蟻飼養保護蚜蟲,是為了獲得食物;海葵和小丑魚共生,互相保護互惠互利;還有犀牛和犀牛鳥,犀牛保護犀牛鳥,而犀牛鳥保護犀牛免受寄生蟲的傷害。

也就是說,除人類外,幾乎所有動物的行為都是按照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行事的。

畢竟只有人類才會表現出同理心,而其他動物根本不具備這個能力,也無法上升到利他層面。

個案:座頭鯨和虎鯨的恩怨情仇

2012年5月,加利福尼亞蒙特雷灣的研究人員觀察到一群虎鯨襲擊灰鯨和它的幼崽。

當虎鯨襲擊灰鯨時,就有2頭座頭鯨在現場,經過一番爭鬥,灰鯨幼崽被虎鯨捕殺後,此時又有14頭座頭鯨來到現場,似乎是為了支援灰鯨,防止灰鯨幼崽被虎鯨吃掉。

整個過程持續了6個半小時,雙方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最後以虎鯨戰敗收場,而在事件現場附近,發現了大量磷蝦,這是座頭鯨最喜歡的食物,但座頭鯨放棄了美食,選擇去幫助虎鯨母子。

這樣的事件並不是孤立的,座頭鯨很喜歡針對虎鯨。

據統計,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座頭鯨從虎鯨口中保護其他動物的事件有100多例。

為什麼座頭鯨會放棄食物,冒著受傷的風險去保護完全不同的物種呢?科學家們各執己見,分成完全不同的兩派。

利己主義

有人猜測,可能是座頭鯨認為是被襲擊的可能是自己的同類。

這樣的言論並沒有得到認可,因為在其他案例中,座頭鯨保護的並不是鯨魚,而是海豹、海獅、鼠海豚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

也有科學家認為,動物經常幫助同類的其他成員,特別是生活在一起,或者是一個群體的近親。

它們以這種方式幫助其他動物是為了自我保護,因為它們把自己視為群體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個體。

因此座頭鯨經常反抗虎鯨,主要是為了自救。

在座頭鯨還未成年的時候,經常會受到虎鯨的襲擊,然而一旦座頭鯨成年,座頭鯨的體型完全有能力對抗整個虎鯨群。

幼年時期的陰影,讓座頭鯨表現出拯救行為,而這種行為演變成幫助其他物種度過生命最脆弱時期的一種方式。

利他主義

其他科學家認為,座頭鯨是一種高智商的生物,它具有複雜思維、決策、解決問題和溝通的能力。

那麼它們發展並對其他物種表現出同理心,完全是有可能的。

他們還舉出了其他高智商動物幫助其他物種的例子。

例如,海豚可以保護和幫助狗、鯨魚,甚至人類。多年來,有許多關於海豚保護人類免受鯊魚襲擊的報導。

最後

在大多數情況下,動物保護其他動物,往往是按照自己的最大利益做事的,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尚。

自然界中,動物利他主義的例子很少見,而且由於它通常是隨機且不可預測的,因此科學家無法確切確定其原因。

相關焦點

  • 全世界都在保護野生動物,美國為什麼要殘殺120萬隻動物?
    據美國農業部公布的信息,殺死野生動物主要是為當地農業讓路!在全世界都保護野生動物努力的時候,美國為什麼要如此粗暴對待野生動物?人與自然真的不能和諧相處嗎?
  • 保護野生動物,亦是保護我們自己
    6月1日起,《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正式實施。 條例明令禁止食用所有陸生野生動物,規定北京全域全年禁獵,明確禁止幹擾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行為。堪稱史上最嚴格的京版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儘管新冠肺炎疫情源頭並未完全確定,但全球科學界的主流共識是病毒可能來源於野生動物。通過大量分析認為,食用野生動物以及野生動物交易市場造成的汙染加劇了人類感染動物體內病毒的風險。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我國兩次發生與野生動物有關的重大疫病傳播。痛定思痛,我們應重視人與自然和諧共存這一理念,更應加大對野生動物的保護。
  • 保護極度瀕危動物
    但是如今它們在人類的保護下數量正呈現上升趨勢。9、西洛蘭大猩猩現存數量:具體不詳,較之前減少60%它們主要生活在非洲地區,在非洲中部、剛果民主共和國等地有所分布,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同樣也是因為棲息地的破壞和人類的捕殺。
  • 「萬人請辭杭州打狗」:為什麼動物保護永遠充滿爭議
    大家對於「吃」這件事向來神經敏感,第一反應就是你憑什麼幹涉我吃什麼,吃其他肉不殘忍嗎?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問題迴圈。坦白說,以道德譴責推進動物保護,是無效的行動策略,要將糾結在一起的事件拆開來看。動物保護者們在攔狗車。我們必須接受吃狗是一些國家、地區或文明中的日常,但引申出來的問題可以是怎麼吃、如何殺、以及狗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 最愛記仇的動物是什麼?動物為什麼會記仇?
    在自然界中記仇的動物有很多,但有兩種動物是記仇的典型,一是平頭哥,二是狗子,從它們的記仇方式,或許我們可以了解為什麼動物會記仇。 平頭哥 論記仇,平頭哥說第二,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
  • 為什麼人類看到同類殘骸會害怕?而看到其他動物的卻不太會?
    然而,有一種恐懼症比密集恐懼症影響的人群更多,只是我們很少談及,那就是屍體恐懼症(Necrophobia),主要表現特徵是對人類遺體,甚至是棺材、墓地、墓碑的恐懼。在處理同類屍體上,人類很特殊,我們為了緬懷先人會舉行葬禮,有研究發現幾十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就已經在舉行葬禮了。
  • 保護動物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原標題:保護動物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人類自身的原因,造成了動物與人類的關係惡化,而且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
  • 為何動物世界很少看到衰老的動物?動物會贍養年邁的父母嗎?
    動物一生都在為生存與繁衍奔波,「弱肉強食」是大自然的正常戲碼,衰老意味著「弱」,則為「魚肉」,在動物世界中衰老是罕見的,也是不受待見的,人類是個例外。動物會不會贍養父母,分為兩種情況:1.子女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
  • 人類的疫情災難,動物也末路。動物會餵給動物嗎|素食TV
    素食TV : 人類的災難,動物的末路。該動物園園長維蕾娜·卡斯帕裡(Verena Kaspari)告訴德國《世界報》記者,由於動物園被迫關門、沒有遊客收入,他們別無選擇之下無奈做出決定:殺掉部分園內動物,用它們餵養其他動物。卡斯帕裡說:「我們已經擬好首批待屠宰動物清單。」昨天還是好鄰居,今天就變盤中餐,動物們的命運已經艱難至此了嗎?
  • 保護動物,沒有休止符
    保護動物,沒有休止符本報評論員 陳 莉團團濃霧中,一隻貓頭鷹被樹杈卡住了翅膀。過路村民發現後馬上報警,民警很快趕到現場將它救下並送到了白洋澱溼地生態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手中。村民將它抱回家,並輾轉找到當地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這隻中毒的蒼鷺得到及時救治。去年11月9日,一隻翅膀上纏著網線的夜鷺被狗追得左躲右閃。滄縣杜林一位村民救下了它。滄州師範學院教授孟德榮將它接到了滄州野生動物保護中心救治。今年5月23日,滄州市區出現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獼猴。
  • 甲魚是不屬於保護動物,有的鱉是屬於保護動物
    它屬於水陸兩棲動物,是用肺呼吸的,水溫低時它會進入冬眠的狀態。夏天天氣熱時最活躍,夏天也是大家最容易釣到甲魚的季節。夏天釣到的甲魚我最近釣到的甲魚比較多,有很多朋友和網友問過我釣到野生的甲魚算不算保護動物?後來我在網上看了不少甲魚的內容。在這裡我告訴大家甲魚是不屬於國家保護動物的。
  • 為什麼有老人說他見過龍?這種動物真的是龍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為什麼有老人說他見過龍?這種動物真的是龍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可能很多朋友從小就有個疑問,這12生肖裡有11種,都是我們見過的,可唯獨有一個,龍,是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的,這龍是不是也曾像其他的11種動物一樣是真實存在的呢?
  • 這種動物真的是龍嗎?還是一級保護動物
    有老人說自己親眼見過龍,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真的是龍嗎?找不到龍存在的證據,所以很多人都認為龍不存在,只是杜撰出來的一個形象。而龍極有可能是一種很普通的動物,只不過被神化。聞一多先生曾經說過,他覺得龍是不存在的一種生物,龍只是一種集合多種動物特點的虛構體。
  • 這些不是「寵物」,是保護動物!
    但飼養小動物也是有條件的——不能飼養國家保護動物。日前,年近五十的老王、三十出頭的阿亮以及二十有幾的小新,就因養烏龜而犯了事兒。讀者們不禁會發問:養烏龜也會違法嗎?原來事情另有緣由。老王、阿亮、小新三人均為養龜愛好者,在桐廬也有穩定的工作。老王是資深養龜愛好者,家裡先後養了十多隻烏龜。2016年,老王在網上購買了兩隻黃頭廟龜。
  • 在太陽坪生態保護中心哪個動物是一級保護動物 一起來看看吧
    在太陽坪生態保護中心哪個動物是一級保護動物 一起來看看吧時間:2020-07-27 06:23   來源:格雷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在太陽坪生態保護中心哪個動物是一級保護動物 一起來看看吧 在太陽坪生態保護中心哪個動物是一級保護動物?
  • 四川常見的野生動物名單,野雞是二級保護動物,豬獾不能抓
    四川盆地,有秦嶺擋住北方的寒流,降水充沛,故有獨特的盆地氣候,其多山林,丘陵,野生動物繁多。 我們知道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是受國家保護的瀕危物種,非法捕獵將受到最高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懲罰。
  • AI生物識別技術保護瀕危動物,科技會讓人類成為更好的鄰居嗎?
    如今,貓科動物皮毛交易早已被嚴令禁止,也讓人不忍為之的歷史。然而,因為開發山區,必先開路,全臺灣僅存的不到500隻石虎也因為棲息地的破碎化,增加了在公路上被車撞死,碾壓的機會。瀕危動物與人類生活的交織,仍舊複雜。今年8月,一對石虎母子在通過馬路時,雙雙被汽車撞飛喪命,成為了2019年發生的第17起石虎「路殺」事件。
  • 一級保護動物有哪些 一級保護動物有什麼
    眾所周知,世界上目前已知的動物種類,有很多已經瀕臨滅絕,很多國家都會把瀕臨滅絕的動物劃歸國家級保護動物,受到國家的保護。那你知道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哪些嗎?
  • 動物志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之鳥類
    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食魚類,也捕食水禽、齧齒動物和腐屍。在崖壁或大樹上以枯枝編巢,每窩產卵2枚,白色。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保護野生動物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不僅關係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也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人類與自然應當和諧相處無論是不是國家級保護的動植物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去傷害它們不應該侵佔它們的生活空間這樣我們的生態系統才會更加穩定讓我們一起保護野生動植物
  • 除人類外,有什麼動物會馴化其他生物?
    動物馴化人類在生物學上,不只是人類馴化了動物,動物也馴化了人類。在遠古時期,人類並不從事農業種植和牲畜養殖,而是在野外採集果實,挖掘根莖再加上打獵。這一段時期被古生物學家稱之為:原始的富裕社會。在人類的照顧下,豬、牛、羊等家禽數量超過了任何野生動物的數量。而如果沒有人類的照顧,僅憑這些動物自身,無論如何也不會發展到如此規模。所以,從某方面來講,不僅是人類馴化了動物,也是動物馴化了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