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會僱保鏢來保護自己,那在動物界,動物也會保護別的動物嗎?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它們的動機和人類的,是有差別的。
人類保護人類或者其他動物,一般來說動機分兩種,一種是有償服務,保護行為能帶來好處;另一種是完全的利他行為,不求任何回報,純粹是同理心驅使的,就像很多見義勇為的好人好事一樣。
那動物保護其他動物,會是因為什麼呢?
先來看一個真實案例:
深夜,一個小偷潛入房間,準備行竊,主人順著嘈雜聲發現小偷,小偷發現事情敗露,想襲擊主人並逃跑,正準備下手時,被家裡的寵物狗咬住,小偷與狗的斡旋,以兩敗俱傷收場,狗子死亡,而小偷
被狗咬傷不能動彈,最終被警察帶走。
像這樣狗子保護主人的案例還有很多,人們紛紛為狗子的「無私」而感動,甚至出現了「人不如狗」的無釐頭比較。
然而,科學家認為,狗子的行為並沒有這高尚,它的動機完全停留在利己層面。
我們可以先分析一下,狗為什麼會保護主人?
馴化。狗是人類馴化最成功的物種,在長期共存的生活環境中,忠誠是我們挑選狗的首要標準。一般情況下,狗子是絕對不會傷害主人,在必要的時候,也會出來保護。
領地意識。家裡突然來了一個陌生人,會讓狗子覺得有人要搶地盤,自然會主動上去挑戰。
害怕。陌生人和主人在激烈打鬥,會讓狗子非常緊張害怕,這個時候就容易失去控制,潛意識裡不會咬主人,就只會咬陌生人了。
像這樣的例子,在自然界還有很多,例如螞蟻飼養保護蚜蟲,是為了獲得食物;海葵和小丑魚共生,互相保護互惠互利;還有犀牛和犀牛鳥,犀牛保護犀牛鳥,而犀牛鳥保護犀牛免受寄生蟲的傷害。
也就是說,除人類外,幾乎所有動物的行為都是按照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行事的。
畢竟只有人類才會表現出同理心,而其他動物根本不具備這個能力,也無法上升到利他層面。
個案:座頭鯨和虎鯨的恩怨情仇
2012年5月,加利福尼亞蒙特雷灣的研究人員觀察到一群虎鯨襲擊灰鯨和它的幼崽。
當虎鯨襲擊灰鯨時,就有2頭座頭鯨在現場,經過一番爭鬥,灰鯨幼崽被虎鯨捕殺後,此時又有14頭座頭鯨來到現場,似乎是為了支援灰鯨,防止灰鯨幼崽被虎鯨吃掉。
整個過程持續了6個半小時,雙方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最後以虎鯨戰敗收場,而在事件現場附近,發現了大量磷蝦,這是座頭鯨最喜歡的食物,但座頭鯨放棄了美食,選擇去幫助虎鯨母子。
這樣的事件並不是孤立的,座頭鯨很喜歡針對虎鯨。
據統計,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座頭鯨從虎鯨口中保護其他動物的事件有100多例。
為什麼座頭鯨會放棄食物,冒著受傷的風險去保護完全不同的物種呢?科學家們各執己見,分成完全不同的兩派。
利己主義
有人猜測,可能是座頭鯨認為是被襲擊的可能是自己的同類。
這樣的言論並沒有得到認可,因為在其他案例中,座頭鯨保護的並不是鯨魚,而是海豹、海獅、鼠海豚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
也有科學家認為,動物經常幫助同類的其他成員,特別是生活在一起,或者是一個群體的近親。
它們以這種方式幫助其他動物是為了自我保護,因為它們把自己視為群體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個體。
因此座頭鯨經常反抗虎鯨,主要是為了自救。
在座頭鯨還未成年的時候,經常會受到虎鯨的襲擊,然而一旦座頭鯨成年,座頭鯨的體型完全有能力對抗整個虎鯨群。
幼年時期的陰影,讓座頭鯨表現出拯救行為,而這種行為演變成幫助其他物種度過生命最脆弱時期的一種方式。
利他主義
其他科學家認為,座頭鯨是一種高智商的生物,它具有複雜思維、決策、解決問題和溝通的能力。
那麼它們發展並對其他物種表現出同理心,完全是有可能的。
他們還舉出了其他高智商動物幫助其他物種的例子。
例如,海豚可以保護和幫助狗、鯨魚,甚至人類。多年來,有許多關於海豚保護人類免受鯊魚襲擊的報導。
最後
在大多數情況下,動物保護其他動物,往往是按照自己的最大利益做事的,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尚。
自然界中,動物利他主義的例子很少見,而且由於它通常是隨機且不可預測的,因此科學家無法確切確定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