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我也給祖國捐款了,為什麼現在要被罵千裡投毒呢?」

2020-12-17 騰訊網

作者:白鹿、張昕

最近,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而國外的疫情開始蔓延肆虐,很多海外華人和留學生選擇緊急回國。此舉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因為有「不給礦泉水就是沒人權」、「我就是要跑步別騷擾我」等將非必須的個人需求凌駕於公共安全之上的行為,甚至有黎某這樣隱瞞新冠肺炎病情攜全家入境的案例,加大了境外疫情輸入風險。

所以很多人將不滿和憤怒指向了留學生和歸國華人群體,甚至有人呼籲「取消航班」,「禁止海外華人歸國」。

我認識的一名留學生向我訴苦說:「在國外的時候,我們被罵成「中國病毒」;回到祖國,我們又被說成『千裡投毒』。真的很委屈,當時祖國告急的時候我也捐款了,現在我也乖乖按照流程隔離了,但是在社交媒體上我仍然被罵『滾回你洋爸爸那裡去!』『不要回來害人』『這個時候想到祖國了?』,嚇得我把狀態都刪了……難道因為一些個體漠視規則的行為,就要一桿子打翻一船人嗎?我真的想不通,這是為什麼?」

這種因為個例的負面影響,就標籤化甚至汙名化某個群體的行為,大概可以用社會認同理論來解釋。

一、社會認同理論如何解釋這種現象?

社會認同理論由Tajfel 於1986 年提出,後由Turner加以完善,是群體關係研究中最有影響的理論。它解釋了個體所獲得的對所在群體成員身份的認識,影響個體的社會知覺、社會態度以及社會行為。

社會認同是一個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衍生出的「內外群體」概念可能可以解釋人們對待留學生群體的態度(改變)。

一個人的群體歸屬意識會影響他的知覺、態度和行為,為了提高自尊,一個人往往會保持的社會認同——也就是說,他會更加偏愛內群體,牴觸外群體,這也是群體間敵意和衝突的根源。所謂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就是這樣一種懷有偏見的心態

由社會認同理論,Turner又提出了自我分類理論(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作為對社會認同理論的補充。

自我分類理論認為,人們將他人分類時會自動地加以區分,在對自己分類的基礎上,將他人分成內群體和外群體。在區分內外群體之後,人們傾向於對內群體作出積極正面的評價,對內群體成員更加友好(即「內群體偏愛現象」),而對外群體的評價往往消極負面,也對外群體成員有所偏見(即「外群體貶損現象」)。

一部分外國人惡意驅趕「帶有中國病毒」的華人,和小部分國人要求禁止「千裡投毒」的留學生回國,其實都是這種「外群體貶損」的心態在作祟

二、為何會出現這種

「一桿子打翻一船人」的現象?

「貼標籤」,也和社會分類過程有關,是我們大腦處理信息過程中有選擇地簡化的結果。可以說,「分類」是人的一種基本認知功能,我們通過對環境中的信息分門別類來識別這些信息。

社會認同的過程也是如此。我們在環境中會獲取關於自己以及某個群體的信息,然後通過忽略不同信息之間的一些差異(A回國之後不戴口罩到處瞎轉,B回國之後按規定自我隔離),同時強調和誇大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A和B都是從疫情嚴重的某國回來的)來簡化信息處理過程,這就是「貼標籤」的根源。

同理,當初國外某些輿論將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再早些時候,我們也一度將新冠病毒稱為「武漢病毒」,都是這樣一種簡化信息處理過程中貼標籤的行為。而這種貼標籤帶來的不良後果,可能就是將一小部分人的情況擴大成對整個群體的汙名,從而對這個群體作出驅逐、歧視、侮辱等極端行為

三、對海外華人為何會有前後相反的評價?

在疫情初期,海外華人自發組織起來捐錢捐物捐口罩的時候,社會輿論都是一片感人肺腑的「血濃於水」的贊聲;而到現在,海外華人歸國避險的時候,又有一些論調營造出海外華人歸國就是「千裡投毒」的輿論氛圍。

我的這位留學生朋友也不無委屈地說:「捐錢捐物的時候,你們說我們是一母同胞血濃於水;我們有難的時候回來避一避,怎麼好像就成了漢奸賣國賊了?當初一起看月亮的時候叫人家小甜甜,現在你就叫人家牛夫人。

那麼問題來了,明明都是海外留學生,為什麼會出現前後兩種截然相反的評價?海外華人在這些人眼中,到底是內群體還是外群體?

這種現象,可以用社會認同理論所提出的自尊路徑假設來解釋。該假設認為,「群體間偏見由個體渴望看到自己群體處於的優越地位的動機驅使著」。而我們確定自己群體所處地位的這個過程,被稱為「社會比較」。社會比較的過程是獲取群體評價和群體情感的重要渠道。人們利用社會比較,滿足自己尋求正面自我評價的需要。經過了社會比較,一個人才會獲得對自己所屬群體的地位和價值的理解,才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屬群體的特點,從而獲得高級感。

翻譯成人話也就是說,每個人都需要通過對自己群體和其他群體進行社會比較,來了解各自群體的社會地位誰高誰低;同時,每個人也都渴望通過這種社會比較,來證實自己所處的群體是社會地位比較高的那個。因為我們之所以需要區分內外群體,主要是出於自尊提升的需求;我們之所以要強調內群體的優越性,是為了維持一個積極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概念。

在社會比較的過程中,很多人往往會有意在「好」的維度上強調群體間的共同點,以此對群體內成員作出更積極的評價;在「不好」的維度上強調群體間的不同點,對群體外成員作出消極評價。因此就表現出了不對稱的群體態度和行為,偏向於在知覺、態度和行為上認同自己群體。

所以,當海外華人為湖北武漢捐款捐物時,這時我們忽略了他們和我們的不同之處(比如,身處國內還是國外),更傾向於強調我們之間的共性(我們都是華夏兒女,都是炎黃子孫,所以我們是守望互助的同類);但當留學生回時,有些人又會忽略共性(中國不僅是我們的祖國,也是他們的故鄉),有些人又會刻意誇大我們和他們的區別(他們是回來「送毒」的,而我們是在抗疫!)

另一方面,某些歸國人員,自己也將自己劃分到另一個群體,刻意忽略共性(大家都是中國人),誇大區別(我是從歐洲回來的),來凸顯自己的「優越性」,這可能就會演變成群體雙方互相看不慣的一種惡性循環。

其實,這些「分類」的目的都是為了提升群體自尊。但是提升群體自尊的方式不當,反而會破壞群體間的凝聚力和歸屬感,更會因為偏見和誤解去傷害無辜。

所以,當我們了解到這些輿論氛圍,只是一部分人心中的偏見在作怪時,就不要隨波逐流跟著一起被影響,更不要任由偏見蒙蔽了我們的雙眼,迷失了我們的心智——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只看到了「跑步女」、黎某等人都是歸國人員,就直接下結論說歸國人員和留學生都是壞人,那就和當初那些因為「中國病毒」而驅趕華人、惡意攻擊華人的某部分外國人一樣狹隘。

可以這麼說,「跑步女」、黎某這些人做出這些事,和他們是哪國人、從哪個國家回來都沒有關係,這就是他們的人格,是他們的個體特徵。如果他們沒有出國留學,可能大家會早半個月前就能在新聞上看到他們瞞報病情、闖關撞卡、毆打辱罵隔離工作人員的新聞了

作者名片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Dr昕理學」,如需轉載請聯繫原帳號。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留學生回國是「千裡投毒」?這種言論才有毒
    有人甚至在評論中直接稱他「回國添亂」「千裡投毒」。對此,小楊很委屈:「不是所有留學生都會瞞報,我們不該被惡意攻擊。」類似的言論,網上還有不少,最廣為流傳的當屬那句「建設祖國你不行,千裡投毒第一名」。不知道這句話出自何處,但卻能讓人感受到一種刺骨的寒意。仔細思考一下便會發現,這句話之所以能流行開來,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 這屆網友真有意思:罵回國的華裔和留學生想證明什麼呢?
    「我歐洲回來的,就這待遇?」「我要喝礦泉水,隔離也要有人權!」
  • 在國外被打被罵「中國病毒」,回國被罵「千裡投毒」,事出有因!
    「建設家鄉你不行,千裡投毒第一名」、「祖國拿你當親人,你把祖國當冤大頭」、「無事居美貢稅,有事回國治病」……留學生痛哭!事出有因,網友的憤怒不是沒有來由,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國上下付出了極為巨大的犧牲與努力,才取得了如今良好的疫情防控形勢,境外疫情輸入已經成為當前疫情防控的突出風險。
  • 「千裡投毒你最行」應不應該以偏概全
    「建設家鄉你不行,千裡投毒第一名」「祖國拿你當親人,你把祖國當冤大頭」等等這種輿論瀰漫在網絡上,令人擔憂。一名輾轉30小時,行程近8000公裡的留學生從義大利回到了家鄉上海,目前正在一家酒店內接受為期14天的隔離觀察。這一切看似平常,但令他沒想到的是他的一段回國的小視頻缺引發了網友強烈的討論。
  • 「翻牆投毒」,內蒙古一救助站28條狗被毒死,為什麼不愛還去傷害呢?
    翻牆投毒!救助站內28條狗被毒害,其中十幾條狗已經被毒身亡,工作人員抱狗痛哭。狗狗已經被救助站收留,為何還要毒害呢?看到狗狗掙扎的視頻,真的是讓人不忍直視!這件事情的發生是誰都不想看到的,但是也要保持理智,更多的是需要深思,此人為何要這麼去做?不能再讓悲劇繼續上演,需要從源頭解決問題。
  • 豫警文苑 | 明月千裡寄祖國
    >我願用一種力量弘揚鐵軍精神明月千裡寄祖國祖國萬裡寄人民二2012年龍年國慶我迎來了我最驕傲的龍鳳寶寶的誕生左手幸福 右手快樂來源於和祖國母親同呼吸共命運生生不息的眷戀從此 最愛這一天黑夜或白天從此 家事國事天下事最幸福的事是在十月我要用國慶的雁來紅點綴喜相逢的金秋我要用國慶的月光白教導孩子一生守清白我要用國慶的黨旗紅
  • 又來千裡投毒!?美國蘋果:只要去中國工作,每天就補貼500美元
    眾所周知,美國現在的疫情非常嚴重,和其他國家不一樣,美國即使確診人數已經突破了1000萬,但人家卻是毫不介意,不僅如此,直到現在還有不少美國民眾認為,新冠病毒就是騙局,對身體根本沒有任何影響,正是抱著這種心理,美國民眾在這種情況下,並沒有選擇待在家中,而是選擇繼續外出工作生活,就連美國政府也孤立民眾
  • 潘石屹:十年前,有人罵我,我一定懟回去!現在我學會了謙卑!
    近日,在soho中國的租賃表彰年會上,潘石屹表示:十年前,有人罵我的時候,我很生氣,一定要回罵回去!五年前,有人罵我的時候,我也生氣,但已經能忍得住了,就不回罵了。經過2020年的疫情,我意識到自己的渺小,學會了謙卑。
  • 寧王直播被罵哭,從IG有本事開除我,到現在要證明自己
    IG都是我Carry的氣勢,反而變得有點落魄。寧王直播被罵哭,想要重新證明自己當IG公布了首發名單之後,寧王也開啟了直播,在直播中許多粉絲非常意外寧王竟然不在IG的首發名單之中,於是許多粉絲在寧王的直播間紛紛詢問為什麼在IG不是首發了,而且還不在名單之中,但可惜的是凡是詢問的小夥伴都被房管給封禁了。
  • 祖國給留學生發「糖」引外國人圍觀,也堵住了某些人的嘴!
    當海外學子拿到祖國寄來的健康包時,許多外國人前來圍觀,「就像家人給自己的孩子「發糖」,別人家的孩子沒有一樣」。當時,拿到健康包的留學生心裡一陣溫暖,「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雖然身在他鄉,依然被親愛的祖國掛念著。一些人對於留學生歸國持有反對意見,稱「建設祖國你不行,千裡投毒你最行!」
  • 李娜捐款300萬,打爛黑子的臉,憑什麼武漢人就應該捐款?
    大意是,李娜,你作為武漢人,為什麼自己的家鄉受災了,你不站出來說一句話,不難過,不捐款,跑去哪裡呢? 我隨便列幾個,大家感受一下。 娜姐還不給武漢捐款? 天天說自己是武漢人,到處商演吸金,出了事一個屁都不放,就看微博啥時候更新。 這些說法還是禮貌的。 有人在評論區問:娜姐我想知道你們一家子跑哪裡去了? 有人回覆說:娜狗在美國夏威夷度假呢。
  • 社會正能量,捐款獻愛心,當捐款捐多了都會被噴是什麼心情
    咱們國家當某一個地方發生災難,那肯定就是全國都會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沒有一種身為華夏人的自豪感呢?在這全球災情爆發的年代,泛娛圈中的大多數公眾人物,都對咱們這個災情進行了捐款。有的甚至是跑到前線進行支援。
  • 留學生是祖國建設的中堅力量,南外校長說
    留學生變成了「千裡投毒的人」,變成了廣泛被貶,被譴責的對象。尤其是前幾日,「中專高職可以接納留學生」的話題,直接引爆了朋友圈,一直想說些啥,不知道該怎麼說。但今天,南外的校長講話,讓我有點眼睛溼了。他們沒有把孩子摟在懷裡為了自己的天倫之樂,而是傾其所有也要給孩子一個看世界的機會。
  • 當初給陶喆打了零分,罵哭張韶涵的製作人,現在變成什麼樣了?
    當初給陶喆打了零分,罵哭張韶涵的製作人,現在變成什麼樣了?網友:沒聽過什麼作品。陶喆是臺灣的著名歌手。儘管他的音樂作品不高產,但每張專輯都會在音樂界產生強烈反響。也是一名大師級的音樂人。但誰知道,越有名,就越容易招黑。
  • 張藝興給韓國捐款2000萬韓元引關注,給國內捐款太少被吐槽
    韓國社會各界已經開始了捐款捐物了,我注意到了,我國明星張藝興也給韓國捐款了。據悉,張藝興給韓國的捐款總額是2000萬韓元,折合人民幣約等於12萬元。張藝興為韓國疫情捐款12萬元,我認為是一個非常明智的做法。理由有兩點。第一:張藝興是從韓國出道的。在韓國當了4年的練習生後,於2012年以團體EXO成員的身份出道,一時風靡韓國和中國。
  • 為什麼李春江要離開當初「春江在,冠軍在」的廣東?
    就在昨天,浙江廣廈主教練李春江主動辭職,將不再擔任球隊主帥,職務也變更為球隊顧問,其實李指導辭職也不難理解,畢竟最近7場比賽中廣廈男籃輸了6場,李指導承受了外界巨大的壓力,雖然這其中有外援錢德勒和孫銘徽缺陣的原因,但總要有人出來負責,不過李指導從廣廈隊辭職還能說是情有可原,那當初離開廣東又是什麼原因呢?
  • 一名家長:為什麼罵木森?因為我兒子的理想變成了網紅!
    網紅沒偷沒搶,憑藉自己的努力積累財富,自己花錢給自己操辦豪華婚禮,為什麼就犯了眾怒呢?而且,木森作為西北第一網紅,除了掙錢以外,在宣傳陝西文化、西安景點、美食上,都做出了一定貢獻。而且,他還曾經給一所學校捐款20萬元。這比很多人紅新不紅、假捐款真炒作的人要好得多。自己掙錢自己花,有毛病嗎?
  • 姚安娜:為什麼大家要這樣罵我?為什麼大家喜歡姐姐不喜歡我?
    2021年1月14日,任正非小女兒姚安娜正式宣布出道娛樂圈,並發布了自己的出道紀錄片,衝上當天的熱搜榜第一,在紀錄片中,姚安娜曾因為外界的惡評感到沮喪,發出「為什麼大家要這樣罵我?為什麼大家喜歡姐姐不喜歡我?」的疑問。
  • 內馬爾當初為什麼離開巴薩?而現在為什麼內馬爾想回歸巴薩?
    內馬爾當初為什麼離開巴薩?而現在為什麼內馬爾想回歸巴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