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日報全媒體訊(通訊員 施多婷)48歲的王雙鳳是一名有著11年「血齡」的Rh陰性血無償獻血者。她是在2009年第一次參與無償獻血後才得知自己原來就是傳說中非常稀有的「熊貓血」。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王雙鳳主動加入了嶽陽市稀有血型應急獻血隊伍,時刻準備在同胞需要的時候,挽袖捐血,救助他人的生命。
回想起第一次獻血,王雙鳳依然記憶深刻。2008年汶川地震,舉國哀悼,全國各地民眾都自發前往捐血屋獻血,王雙鳳的丈夫也在其中。雖然當時她因為接種了疫苗不宜獻血,但是「獻血救人」的種子卻已經在其心裡悄悄發芽。一直到2009年年初,在丈夫的鼓勵和陪伴下,王雙鳳鼓起勇氣來到捐血屋,獻出了人生中的第一袋血液,共400毫升。沒過多久,嶽陽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員打電話回訪時,反饋的信息讓王雙鳳十分震驚,她居然是十分稀有的「熊貓血」擁有者。
「血液是不能加工生產的,只能靠人捐獻,像我這種血型非常稀有的人,如果人人都不捐獻,那後果不堪設想。」念及至此,王雙鳳便開始了長達10多年的獻血之旅。
在今年疫情期間,醫院恰逢一位RH陰性血的產婦難產大出血。王雙鳳在「熊貓血」微信群中接到求助後,二話沒說連夜冒雨前往步行街捐血屋獻血。當知道自己的血液幫助孕婦成功渡過難關之後,她才鬆了一口氣。
談到自己的獻血經歷,王雙鳳頗有感觸地說:「雖然我很平凡,但當別人需要時,我的血能救他人一命,這又讓我平凡的生命變得不平凡了。我也非常感謝嶽陽市中心血站為我們稀有血型群體建立了線上線下交流互動的平臺,不然憑我們自己,茫茫人海哪裡去找與自己血型相同的人呀!」一次次的獻血經歷,帶給王雙鳳的是喜悅與感動。當談起獻血次數時,王雙鳳笑著說:「記不清具體有多少次了,反正只要接到電話,我就會儘量趕到。」
關於社會上還有很多的「隱形熊貓血」人群,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血型十分稀有。王雙鳳也一直在發出呼籲:雖然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稀有血型應急獻血隊伍,但是,一旦有「熊貓血」患者需要大量用血時,單靠現有的人群獻血是遠遠不夠的,患者依然有很大風險。因此只有更多的「熊貓血」血型者加入進來,才能真正的保證這個特殊群體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