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曾經兩次被評為萬智牌年度選手,並且在此項目的比賽中多次獲得冠軍的日本職業選手Watanabe在第二屆萬智牌全球錦標賽中被裁判判定有作弊行為,裁判發現他的套牌中有幾張牌的背面做了標記。
如今電競賽事發展越來越龐大,比賽規模也越來越完整,所以大部分的項目選手是很難通過非正規手段提升自己獲勝的機率,更別說外掛在比賽中出現的機率是微乎其微。
然而早起其實我們對「外掛」一詞並不熟悉,但是卻經常在遊戲中作弊,並且沉浸於遊戲作弊給我們帶來的快樂,舉個最簡單同時也是大部分玩家都做過的弊。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BABA」
正是這段神秘的代碼能夠讓你在《魂鬥羅》中的三條命瞬間翻十倍,可以說是能夠讓你暢快的體驗遊戲順便通個關應該沒問題。
當然類似擁有作弊代碼的遊戲可不是這麼一款,記得小時候在鄰居小哥哥家看他玩耍GTA的時候,輕輕鬆鬆在鍵盤上按了幾下,一家武裝坦克就從空中落下,隨後就是他一臉滿足的在街道上橫衝直撞。
一旁羨慕的我硬生生是用了一整包辣條才換的一句「panzer」,不過當時我因為學會了這個技能而在學校稱霸了一段時間,成為了不少小夥伴心中的「偶像」!
那麼誰又是第一個知道作弊碼的玩家呢?
《魂鬥羅》的開發商科樂美曾在1985年的時候發布了一款名為《宇宙巡航機》的遊戲,由於這款遊戲難度較高,開發人員擅自在遊戲中添加了一段調試程序來幫助通關,這段程序的開啟密碼就是——上上下下左左右右BABA。
不過在完成測試後,開發人員忘記將這段代碼移除,被玩家發現後,科樂美的反應並非緊急將其移除,而且在之後的所以遊戲中都添加了這個作弊碼,《魂鬥羅》更是將這個作弊碼發揚光大,自此作弊碼居然演變成了一種遊戲文化。
遊戲作弊碼成為一種遊戲文化並且被多款遊戲效仿也是取決於當時遊戲本身的特性,一是遊戲自身難度過大,二是玩家使用作弊碼並不會傷害其他玩家的遊戲體驗,因為多大擁有作弊碼的都為單機遊戲。
除了作弊碼之外,還有一些遊戲會設計一些突破遊戲本身規則的透露,像是《GTA3》中就有這麼一條小巷,一般玩家是無法來都這條小巷中,只能通過作弊的手段進入其中,而當你真正進入到這裡就會發現其實這什麼都沒有,只是有一度牆上寫著「你知道你其實是不被允許進入這裡?」就像是遊戲中的小彩蛋一般。
還有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初代馬裡奧,在第二關中,玩家可以通過跳躍到最頂部直接走到最後,不需要經歷中途的曲折,同時也是最快到達終點的方式。
如今遊戲行業發展越來越迅速,開發對遊戲機制的設計也越發人性化,當玩家不需要作弊碼就能夠通關時,作弊碼本身就沒有多大意義了。
而多人網路遊戲開始流行,對於網路遊戲來說,作弊碼可是產生不了不多大用,這時候遊戲外掛應運而生,但是作弊和外掛卻不能劃上等號。
雖然兩者都能夠讓玩家在遊戲中稱霸體驗到前所未有的快樂,但是遊戲外掛真正影響到的是更多玩家的體驗,而不是像作弊碼影響到的都是遊戲內的NPC,畢竟NPC也不會在乎你是否作弊讓自己變強大,但是玩家就不同,所以外掛行為一直都是大部分玩家鄙視和痛恨的一點。
如果把外掛比作作弊碼,人人都會去使用,那麼這款遊戲也註定走到了盡頭,詳情參考一些被外掛毀掉的遊戲。就像是晉級賽最後一場你讓朋友幫忙代打順利晉級和你開掛Carry全場順利晉級,結果雖然差不多但是過程的意義卻大不相同。
遊戲的誕生是讓人們享受到其中的樂趣,但不是讓你毀掉別人的快樂讓自己快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