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星系「幽靈」的神秘面紗,那會是銀河系的最終宿命嗎?

2020-12-15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如果你仔細觀察天空中的這張詭異的圖像,你會看到一個星系幽靈

——它是預示「銀河系未來」的幽靈

這是一個「星系吞噬星系」的世界——通常理解為字面意思。在宇宙的惡劣環境中,星系間經常發生碰撞,在融合成一個星系之前,它們在10億到20億年的時間裡慢慢吞噬著對方。

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了這個可怕的星系活動過程,為夜空中這張幽靈般的臉揭開了神秘面紗,同時,正如一位科學家警告的那樣,這也揭示了我們銀河系未來的命運。

這個星系被稱為AM 2026-424,距離地球約7.04億光年(一光年是一束光在一個地球年中傳播的距離,大約6萬億英裡或9.7萬億公裡)。

這張照片最初拍攝於2019年7月,它展示了兩個星系的相鄰核心,兩個亮點如同一雙眼睛向太空中窺視,被新形成的恆星團所包圍,主要由氣體、塵埃和恆星組成的星系盤向外伸展。

天空中這張「鬼臉」的形成歸因於兩個星系的正面碰撞(圖片來源:NASA/ESA)

位於巴爾的摩(Baltimore)的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員、這張最新圖片背後的研究小組成員雷·維拉德(Ray Villard)說,他們正在尋找外觀奇特的星系,以添加到奇特星系體的目錄中。

「我喜歡在太空中發現奇怪的東西,」維拉德告訴天文在線,「這些傢伙猛烈地碰撞在一起,形成千奇百怪的形狀,這個尤其可愛。」

星系通常是成群存在的,如果一個大型星系附近碰巧有一個體量相近或更小的星系,那麼它們之間的引力將使它們越來越靠近,最終碰撞在一起。

根據維拉德的說法,就像兩輛車在路上的碰撞一樣,每場「小車禍」所造成的損傷都因星系碰撞的角度不同而不同。

維拉德說:「當星系合併時,星系會伸展,失去其螺旋結構,變得奇形怪狀。」

上圖中兩個星系合併成了一個巨大的橢圓形星系,或者如維拉德所說的海灘球形狀。星系的核心也會合併,它們的黑洞也會形成一個更大質量的黑洞,所有過程都會促成高恆星形成率。維拉德補充道:「恆星們就像桌上的一堆撞球一樣四處顛簸。」

左邊較大的星系是NGC 2207,右邊較小的星系是IC 2163。NGC 2207的強大潮汐力扭曲了IC 2163的形狀,將恆星和氣體噴射成向圖中的右側延伸十萬光年的長流光帶。這兩個星系中大量的氣體和塵埃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噴發到活躍恆星形成的區域。這兩個星系被困在相互環繞的軌道上,將繼續扭曲和分裂。最終,數十億年後,它們將合併成一個更大的星系(圖片來源:Skyimagelab)

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我們銀河系命運的預兆,因為銀河系正與鄰近的仙女座星系發生碰撞,據估計,這一過程將在未來的45億年左右發生。

仙女座目前與銀河系有著250萬光年的安全距離,但它正在以每小時25萬英裡的速度接近我們。根據美國宇航局的估計,這比快球(棒球運動中投手投出的快速球)快2000倍。

仙女座星系旁的銀河系(圖片來源:NASA)

維拉德預測:「其他人在大約50億年後觀察我們的星系時,會看到某種奇異的碰撞。」

根據維拉德的說法,如果是正面碰撞,我們的太陽可能會被拋入另一個軌道。然而,如果我們真的不走運,那麼太陽可能會落入我們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中。維拉德說:「就像是直接向靶心開槍一樣,這種可能性很小,但也並非不可能。」

即將相撞的旋渦星系UGC 9618和VV 340。天文學家認為這樣的星系合併通常也包括星系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合併。(圖片來源:NASA/ESA)

非常不幸,在早期宇宙中,星系碰撞發生的頻率甚至更高,因為早期宇宙空間比現在要緊實一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宇宙不斷膨脹,導致星系之間更頻輕易地擁擠在一起。但是,正如維拉德所說,並不總是擁有一個戲劇性的結局。

「那場碰撞將引發一場全新的恆星誕生狂潮,行星和文明將在碰撞之後誕生,」他說,「毀滅之後,亦有重生。」

作者:inverse

FY:胖頭魚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揭開最亮星團和星系的面紗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科技豬豬俠,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揭開最亮星團和星系的面紗。揭開最亮星團的面紗昴星團是太空中最著名的星團。每到初冬時節,昴星團在傍晚就露出東方地平線,隨著它慢慢升高。關於昴星團的來歷,還有很多動人的神話。中國古代把其中的亮星列為昴星。
  • 銀河系將毀滅?我們正朝神秘"巨引源"運動
    一葉障目的隱帶首先,我想很多人會對這個地方為什麼會存在問題本身感到奇怪——天文學家們不是特別擅長觀測天體的嗎?畢竟這是他們的老本行,那麼只要將望遠鏡對準我們前進的方向觀測一下,我們不就能夠知道我們前方究竟是何方神聖了嗎?的確,這是一個好辦法。
  • 銀河系簡直小的可憐,對比宇宙最大星系,銀河系只是小螞蟻
    銀河系的中央是超大質量的黑洞(人馬座A*),自內向外分別由銀心、銀核、銀盤、銀暈和銀冕組成。                                              銀河系中央區域多數為老年恆星(以白矮星為主 ),外圍區域多數為新生和年輕的恆星。周圍幾十萬光年的區域分布著十幾個衛星星系,其中較大的有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
  • 恐怖而又迷人的「星系殺手」,正緩慢地朝銀河系移動,會遭殃嗎?
    比總星系小一等級的天體系統成為星系,在總星系中包含了大約10億個星系。我們地球所在的銀河系就是其中之一,銀河系的鄰居「仙女座大星系」也是之一。仙女座星系是距離銀河系最近的一個星系,距離大約為254萬光年,它有很多方面和銀河系相似,個頭比銀河系稍大,銀河系直徑約為16萬光年,仙女座大星系的直徑約為22萬光年。
  • 銀河系邊緣發現昏暗恆星群?專家稱這可能是至今發現最暗的星系!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銀河系當中的幽靈星系,這個名字聽起十分恐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的命名呢?幽靈星系位於銀河系的邊緣處,整個星系發出黯淡的光芒,它屬於極端的矮衛星星系,幽靈星系的發現,對於科學家研究宇宙暗物質有著重要的作用。
  • 名字迷人,行為卻恐怖的星系,正緩慢地朝銀河系移動,會遭殃嗎?
    名字迷人,行為卻恐怖的星系,正緩慢地朝銀河系移動,會遭殃嗎?仙女座與銀河系最大的區別就是——銀河系相對來說要更密一點,而仙女座大星系就要鬆散一些。在20億年前,在銀河系的附近就發生了一次「重大事故」,而罪魁禍首就是仙女座星系。當時,銀河系原本還是有著一些小星系的,但是由於仙女座星系需要「進食」,於是那些星系就成為了它的盤中餐,而下一個。很有可能就是銀河系。仙女座星系要比銀河系大得多,所以能吞噬的星系也遠要比銀河系的多。
  • 仙女座星系被巨大氣體暈籠罩!與銀河系的碰撞可能已經開始了
    與銀河系的碰撞可能已經開始了說起距離銀河系最近的大型星系,那麼首先要提到的就是仙女星系,與銀河系一樣,仙女座也屬於旋渦星系,但是它的體型要大得多,擁用上萬億顆恆星。根據觀測推斷仙女星系與銀河系相距約250萬光年,而且兩者正在不斷的靠近,預計將在三十幾億年後發生碰撞,最終合併成一個更為龐大的星系,太陽繫到時是否會遭遇毀滅性的影響,還是個未知數。
  • 太陽系圍著銀河系轉,那你知道銀河系正在繞什麼旋轉嗎?
    太陽系圍著銀河系轉,那你知道銀河系正在繞什麼旋轉嗎?你知道浩瀚無垠的銀河系此刻正在環繞什麼進行旋轉嗎?宇宙中究竟是「誰」具備了如此強大的引力,如 「地月」共同質心的現象一般,牽制著整個銀河系的運動?銀河系究竟經歷了什麼?
  • 10張最奇怪的哈勃圖像,神秘金色巨龍叱吒縱橫5個星系!
    害怕是沒有用的,星系的碰撞實際極為緩慢,這兩隻眼睛還將這樣盯著我們仇視1億年,10到20億年後星系碰撞才會完成。當然,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您其實可以退而求其次,努力爭取活到38億年後,那時我們的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也會變成這樣。不可能性神秘宇宙眼這是哈勃發現的被稱為霍格天體的星系,離我們6億光年,沒有人認為會存在這樣的星系,似乎萬有引力定律偶然開了一個小差。
  • 銀河系會比仙女座星系更大嗎?
    銀河系是太陽、太陽系和數千億顆恆星的家園。然而,與其他星系不同的是,無論是在我們所在的星系群中,還是在宇宙之外,我們都沒有很好的方法從我們所在的位置來觀察我們自己的星系。因此,我們星系的全部範圍,包括它的總大小、質量、物質含量和恆星數量,對現代天文學家來說仍然是神秘的。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在觀察我們周圍的星系,並將我們所在的星系與它們進行比較。
  • 英在銀河系深處找到「化石星系」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英國科學家在近期《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撰文稱,他們利用斯隆數字巡天項目(SDSS)的星系演化實驗(APOGEE)提供的數據,發現了一個隱藏在銀河系深處的「化石星系」。這一發現可能會刷新我們對銀河系演化歷史的認知。
  • 宇宙射線正在緩慢「撕裂」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大麥哲倫星雲
    它們本身並不可怕,但如果宇宙射線的數量非常多的話,它們可以對整個星系造成浩劫。最近,一組研究人員發布了大麥哲倫星雲(LMC,銀河系的一個衛星星系)的模擬結果,他們發現,來自一次星爆事件的宇宙射線正開始將LMC撕裂。值得慶幸的是,目前LMC似乎還能保持穩定。
  • 科學家們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巨大的氣球狀結構
    事實上,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央有一個非常非常大的氣球狀結構,圖片是科學家在這個區域觀察到的最大的結構之一。如圖所示呈沙漏狀排列的一對巨大氣泡正在向銀河系外數百光年處發射無線電輻射。科學家們還不確定它是如何形成的,但它的存在可能會讓我們更多地了解潛伏在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 銀河系註定要與仙女座星系碰撞,屆時太陽系會怎樣?幾乎無影響
    雖然星系之間的距離看起來很大,但星系的直徑也是如此。與恆星相比,星系彼此相對接近。它們相互作用甚至碰撞。當星系碰撞時,它們會相互穿過。他們的恆星不會因為彼此之間的巨大距離而相互碰撞。然而,碰撞星系之間的引力相互作用可能會產生新的恆星形成波,超新星甚至黑洞。
  • 人類身處銀河系中,我們又是如何知道銀河系是螺旋星系呢?
    所以想當然的認為那是一條天河,並命名為銀河,人們編織出牛郎織女在銀河上搭建鵲橋相會這樣美麗的神話故事來表達對銀河的讚頌。這張圖是從地球的視角看到的銀河系,因為我們身在銀河系之中,所以,我們無法總覽銀河全貌,只能從側面看銀河系的平面,我們能看到的就是上圖中那道明亮的條紋。但是,在可見光頻段,銀河系被厚厚的塵埃所阻擋,我們無法窺探其全貌。為了深入了解宇宙,科學家發明了可以穿透塵埃觀察宇宙的的紅外線天文望遠鏡。
  • 地球圍繞太陽運轉,太陽圍繞星系中心運轉,銀河系圍繞的是什麼?
    在距離星系中心26000光年的距離上,太陽以每秒230公裡的速度繞出星系中心,以每2.3億年繞出星系中心一圈,也就是說,太陽誕生到現在已經繞了20圈。因為太陽與地球一同穿過銀河系,所以地球在銀河系的運動軌跡看上去呈螺旋狀。每一次,當地球繞太陽運行一周後,地球都不會返回到原來的星系空間,太陽也會在星系中與地球保持一定距離。
  • 失蹤星系之謎:數十億年前,大小麥哲倫星雲曾有過第三個「小夥伴」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天文學家認為,距離銀河系最近的兩個星系
  • 科學家在銀河系中心黑洞發現了神秘物體!
    我們知道,與銀河系中心相比,地球其實處於銀河系的外圍區,銀河系中心大約有26,000光年遠。我們星系中心的恆星密度比我們所在星系的密度高10億倍。地心引力要大得多。磁場更加極端。銀河系的中心是極端天體物理學發生的地方。
  • 正在發生,銀河系已經被麥哲倫星系撕裂,20億年後可威脅地球
    那就是宇宙每時每刻都經歷著星系的合併,未來我們的銀河系也會經歷同樣的命運。你可能困惑的是,剛才不是說宇宙在膨脹嗎?星系應該會互相遠離,那為什麼宇宙還會發生星系合併的事件呢?宇宙膨脹確實為真,星系遠離也沒有錯,但是別忘了宇宙中的物質在引力的作用下也形成很多的大型結構。
  • 呆在銀河系真的安全嗎 「惡鄰居」仙女座星系正在悄悄靠近
    銀河系是我們腳下星球所在的星系,每當夜幕降臨我們只需抬起頭來便能觀察到它的一鱗半爪。由於「身在此山中」的緣故,身處銀河系之中的我們實際上只能靠想像來描繪星系的樣貌。畢竟人類的視線暫時還被局限在太陽系內,想給跳出銀河系外它給來個「特寫」自然是無法實現的。而天文學書籍中為銀河系搭配的插圖也全是「冒牌貨」,那幅照片其實是銀河系的鄰居「仙女座星系」的樣子。「仙女座」這個名字聽上去十分美好,它在星空中的樣子也顯得十分浩瀚雄奇。但在天文學家眼中這個「鄰居」並不好相處,人們甚至擔心它忽然有一天會把我們的天空攪成一團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