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吸引力法則是怎樣讓我們離幸福更近的?

2020-12-10 全落落

於世間漩渦了解你,點擊上方「關注」,與你聊情感。#情感#

(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全落落 | 觀點系列 )

麥克格羅西曾經說過,「人的親密關係,不只是我們喜悅的最大的來源,同時也是我們傷痛最大的來源,如果我們要愉悅,同時也要讓這個世界快樂,我們就必須從親密關係著手。」

親密關係,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人際關係的最主要要素,了解我們怎麼看待我們自己的,了解我們對待別人的言行,了解我們身邊的人怎麼看待我們,這都是本我、別人眼中的我、我眼中的別人的最根本體現。

這就要求我們實事求是地思考:我們身邊的人與我們自己是什麼關係?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句話說的是:同一個類型的人會走到一起,其實也恰恰說明了: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

在吸引力法則中,我們通常會提到一個詞,那就是「接近性效應」,它指的是兩個人之間要產生良好的關係,就必須具備物理上的「接近」;或者說,兩人所在的位置越接近,彼此的關係就容易越好。

我們知道,婚姻的生活是切實平淡的,有些人卻更想追求激情和熱烈,就像我的讀者從從,她從一開始就對婚姻抱著極大的期望。

她夢想自己成家以後依然是一個職場女強人,而且生孩子之後依然是一個時尚的辣媽,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她付出了很多努力。

從從當然知道憑藉一己之力很難做到這一點,所以在結婚之前,她和自己了解了很久的結婚人選說:「我是個對生活有很高標準的人,我會很努力地做好自己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但我也不會放棄自己的人生。」

如她所料,未婚夫聽了她的話,只是微微一笑:「我正是看重你這一點,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會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不是嗎?放心吧,我會陪你一起加油的。」

說真的,他們真是我見過最有情調又最務實的夫妻了,讓我羨慕得無可復加,結婚以後,他們沒有和公公婆婆一起住,但從從沒過多久就在他們家附近買了套房,讓公公婆婆過來住,相隔只有一條街,他們既沒有生活上的摩擦,更主要的是,從從有自由做自己喜歡的事,不受任何人幹涉。

有些人渴望的婚姻似細水長流,因為他們覺得平淡才能長久,細水才能長流,但平淡不等於無味。

細水不等於完全波瀾不驚,否則就是走入婚姻的另一個極端,也是婚姻的另一個死角,淡而無味毫無新鮮感才是婚姻最大的致命傷。

從從深深知道這一點,而且以她的性格,更願意自己的生活以更精彩的方式呈現。現在她已經懷孕四個多月了,全家都當她像塊寶一樣看待。

她呢?依然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自己的事業,每天素顏卻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去上班。

在所有關係當中,親密關係是比較特殊的,因為我們每天都要與別人打交道,親密關係涉及到的是人,而不是物,也不是財富。

而人是有情緒,有思維的,所以其中的吸引就是相互,而不是單向的,別人自然而然會被你吸引。

正是她這份倔強和獨立讓她老公對她情有獨鍾,她老公每天都接她上下班,還會滿足她的很多要求,比如說哪家餐廳的鳳梨酥好吃,哪個網紅地很漂亮,他都會費盡心思給她買,帶她去看。

幸福,大概就是這樣吧,有人願意問你粥可溫,有人願意陪你立黃昏。

當然,也不是完全以要強的姿態,有時,從從也會小鳥依人地向老公撒嬌,那幸福的模樣讓看的人都羨慕不已。

親密關係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就是長期的匹配比短期的完美更重要,而到底什麼是適合的親密關係,又會跟隨你的狀態不同而波動變化。

吸引力法則就是這樣:

你想遇見什麼樣的人,自己首先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自己首先努力做到自己盡全力能做到的那一份,這樣,幸福才會降臨到你身邊。

當我們怨天憂人抱怨婚姻的乏味或不幸時,其實我們都在犯著同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我們將婚姻不幸的根源指向婚姻本身而非我們自己。

這真是一個天大的誤區,也是我們的可悲之處。

是誰製造了不幸的婚姻?是我們自己,幸與不幸,全在自己。

所以,當我們改變不了別人,就努力改變自己吧。

讀懂了吸引力法則,如果你覺得身邊的圈子不是你想要的,那就給自己一個目標,實現它,我們才有獲得幸福的可能。

相關焦點

  • 《秘密》:這本全球著名的勵志書,教你用吸引力法則實現幸福人生
    那段時間,她閱讀了大量古代典籍,從中意外地發現吸「吸引力法則」的秘密。吸引力法則認為,好事或壞事的發生與運氣的好壞有關。而我們運氣的好壞,又是由心態的好壞決定的。歷史上,許多偉人都是吸引力法則的受益者,吸引力法則讓他們從人群中脫穎而出,最終被命運所眷顧。了解到這一點後,拜恩想拍一部紀錄片,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秘密。於是她組建了一支攝製組,採訪了美國55位頂尖人才。
  • 心理學:明白「吸引力法則」真實原理,你就知道如何讓男人迷戀你
    心理學提出了吸引力法則,當女人明白「吸引力法則」的真實原理,你就知道如何讓男人愛你無法自拔。吸引力法則的定義1877年,「吸引力法則」作為一個專業術語,出現在赫蓮娜·布拉瓦茨基的關於神秘密教的書《揭開伊西斯的面紗》。
  • 吸引力法則——有一種能量我們看不見
    有能量未必就是好事同頻才共振,同質能相吸正能量的吸引是一種驅動力心理學原理——在管理心理學中,吸引力是指能引導人們沿著一定方向前進的力量。吸引力法則又稱「吸引定律」,是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它吸引而來。東子解析——宇宙於人類一直迷一樣的存在。有一種我們看不見的能量,引導著宇宙規律性的運轉。也正因為它的作用,宇宙中數以億計的星球,都能相安無事地停留在各自的軌道上安分地運行。
  • 《戀愛先生》的「吸引力法則」火了,心理學解釋「如何吸引愛人」
    文/青煙從宏觀上講述,宇宙依靠吸引力的作用,才讓無數星球在各自軌道上相安無事的運轉。「人以群分,物以類聚」當形形色色的人組成一個團體後,我們能從這個團體與中的每一位成員身上,看到一絲組建者身影。這是吸引力法則對社交產生的作用。
  • 秘密吸引力法則~正能量
    《秘密》這本書揭示了世間巨大的秘密——吸引力法則,主要圍繞財富、健康、人際關係、幸福,以及我們和世界互動的關係展開,並結合當前24位美國不同領域的傑出人才的案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秘密——當你真心想做某事的時候,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
  • 吸引力法則:像磁鐵一樣吸引美好事物
    《心靈雞湯》的作者坎菲爾德提出了一個「吸引力法則」:吸引力法則是宇宙中最強大的法則,就像地心引力,無時無刻不在發揮作用。而此時此刻,它就正在我們的生命中運行著。簡單地說,吸引力法則就是:我們關注什麼,就會將什麼吸引進我們的生活。
  • 心理學讓生活更安全——刺蝟法則
    每天學點心理學,讓你過上「安全」的生活。你有沒有發現,在生活中,你和誰關係越親密,就越容易和誰產生摩擦和矛盾?離鄉背井的你,腦子裡全是父母的愛護和關心,想著回家後,一定要聽父母的話,好好孝順父母。這可以用心理學上的刺蝟法則來解釋。刺蝟法則是指刺蝟在天冷時,彼此靠攏取暖,但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免互相刺傷的現象。這個比喻來自於亞瑟士·叔本華2003年的哲學著作,他強調的是人際關係中的心理距離效應。我們在和其他人相處的過程中,要掌握距離分寸。你愛得太滿,入侵了他的空間距離,他自然就會選擇逃跑來保護自己。
  • 從《秘密》吸引力法則裡找答案
    這本書闡述的「吸引力法則」基本原理是這樣的:人類所有的思維活動,都會產生某種特定的頻率,而這種頻率就好比杜鵑用於求愛的信號、蝙蝠用來探路的超聲波。它會吸引同樣的頻率,引發共振,從而將我們思維活動中所涉及到的任何事物吸引到我們的面前。就像物理界認為任何有質量的物體存在吸引力一樣,人的思想也存在吸引力。
  • 生命法則:吸引力法則
    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有聽說過吸引力法則的說法,而且吸引力法則也無時無刻的在我們的生活中運轉著。只是我們沒有去發現,如果我們自身處於負面的狀態,那就會吸引一些負面的事件和負面的人到我們身邊。同樣如果我們一直處在正面中,自然也會吸引好的事件在我們的生命中。
  • 《吸引力法則:神奇的個人磁場效應》合集
    《吸引力法則:神奇的個人磁場效應》就是寫給你的,在這裡,你會找到人生的終極答案,並且教給你一些簡單實用的秘訣,讓你快速改變人生!你將輕鬆的得到你想要的,從容不迫、毫不費力!如果你已經聽說過吸引力法則,讀過一些這方面的書,卻在運用上不那麼順心自主、迴旋自如;似懂又好像非懂,不知道自己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要怎樣才有改善的餘地,想從更基礎、更系統的理論學起,《吸引力法則:神奇的個人磁場效應》將告訴你「吸引力法則」的所有秘密!
  • 《吸引力法則》:10句話讓你增強吸引力,得到你想要的
    很多人都讀過吸引力法則這一本書吧,是不是讀過之後,感覺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呢?原來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自身的吸引力,並且這個吸引力可以改變我們的人生,因為我們自身的吸引力,所以我們周圍所出現的人和事情都是我們自己吸引來的。
  • 吸引力法則:「心想」就能「事成」的秘密
    《吸引力法則》作者傑克坎菲爾德認為,人們往往比自己所認為的更加強大,更有力。一旦人們領悟了這一點,並且承擔起責任,就可以做到任何他們想要做的事情。「你完全有能力去改變你的人生。你完全有能力去創造你想要的未來。
  • 吸引力法則:日常必備,請讓它深入到你的生活中
    ——艾琳·卡迪當你真正了解了吸引力法則之後,你會通過運用它然後向宇宙下達訂單。宇宙會接收到提供的信號賦予你能量,最後吸引更多必要的資源、觀點和人進入到你的生活。可以你必須將這些受到啟發的思想或者想法堅持下去,並且日化到生活中,因為宇宙希望你成功。
  • 也談吸引力法則的運用
    吸引力法則是這些年人們倍加推崇的一個思想方法。它之所以被推崇,源於人們追求美好,富足,趨利避害的習慣思維。好的生活誰不期盼那?這個法則也和趙樸初老居士人生九大定律中的深信定律一曲同工,大意是你深信什麼,什麼就有可能發生在你身邊,注意是「深信」!(不是妄信)雲南騰衝有個著名的古鎮——和順古鎮,在那裡我看到這麼一個故事:古時候,有個放馬的長工在河邊洗腳,恰巧碰到一個大小姐在丫環的陪伴下也來河邊玩耍,小姐嫌棄長工腳臭,悟鼻斥之,長工說到,日後定娶你為妻。
  • 利用《吸引力法則》遇見愛情,10句話,讓你提高吸引力
    在吸引力法則這本書中,他明確地表示,當你接近自己心中所想的事情的時候,宇宙會接收到信號,也將會吸引與你同頻率的人,出現在你的身邊,而你身邊出現的人和事都是因為你的吸引力才出現了,其實在愛情中也是一樣的,因為你自身的吸引力,所以別人才會愛上你,出現在你的身邊你也才能夠擁有一份真正的感情
  • 吸引力法則的秘密:只吸引好的,不吸引壞的
    在不到六個月的時間內,她的書賣了近四百萬本,而電影DVD賣了超過兩百萬張,他因為發現這個秘密並進行傳播,讓數千萬人獲得了喜悅與幸福。在寫這本書的一年前,她的周遭生活幾乎都崩潰了,每天工作到筋疲力盡,父親又突然離世,自己和同事、和親人之間的關係也變得很差。後來她說,自己當時並不知道,其實就在這絕望和沮喪中,即伴隨著最好的恩賜。
  • 吸引力法則——心理學:我們為什麼會喜歡一個人?
    生活裡,來來往往的人很多,有的人會成為生命裡的一個過客,而有的人,我們卻希望能夠把他們留在生活裡。那些讓我們討厭的人,我們會希望他們能夠儘快的走出自己的生活。而那些讓我們產生好感的人,我們則會希望他們能夠在自己的生命裡停留更長的時間。
  • 為什麼你用吸引力法則總是無效?
    * 阻止  反而變成了最強的召喚力* 對自己未經體驗的情緒進行幻想* 往往無法對願景投注較強的情緒濃度* 導致吸引力法則無法產生有效召喚力原因:吸引力法則本來是說情緒的濃度x祈願的強度= 召喚力我們用吸引力法則的初期,可以從你能感知到的力量入手,把大願望拆分成小願望,一步步實現。更有助於你顯化的速度。例如你的終極目標是和前男友複合並結婚。那麼你可以拆分成,先恢復聯繫—消除你們之間的矛盾—提升自己增加他對你的粘性和情緒物質投資—深愛你—你們可以快樂的相處把對方規劃到未來裡—結婚。這樣你有把握的力量並且更有信心從而更快速得顯化。
  • 吸引力法則決定一切
    這些林林總總的現象,我們運用了許多哲理和心理學概念來詮釋分析,比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比如「墨菲定律」。其實歸根結底都是「吸引力法則」在作祟。吸引力法則,具有延遲性,科學運用,結局會讓你驚豔吸引力法則只關注結果,只關注你想要什麼,而你的思想、行動、語言必須與之匹配,不然吸引力法則會失去判斷,不知道你到底想要什麼。
  • 吸引力法則:你是磁鐵的代名詞
    基於吸引力法則,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強力的磁鐵,會吸引來更多我們在任何時刻所感受到的事物。——埃斯特和傑瑞·希克斯 當你內心在自願幫助別人同時,收穫到的是所謂的開心;當你在和家人爭吵生氣時,你得到的所所謂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