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紫金陳《壞小孩》改編的網劇《隱秘的角落》大熱,大有刷屏之勢,到處都是安利這部劇的人和文章。
昨天,薇龍一口氣把該劇全看完了。剛剛看完,覺得作者為什麼要把人性寫的那麼醜惡陰暗?讓人覺得很壓抑。
可是細思之下,才會體悟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其實他並沒有把這個劇當做純粹的懸疑推理劇,和東野圭吾一樣,他在小說中關注更多的是人性和社會,正如東野圭吾所說的那樣:
「人性的獨白、社會的炎涼,這些是人類永遠需要關注的命題。」
東野圭吾
注意沒?《隱秘的角落》中,有個小男孩就叫「嚴良」,諧音「炎涼」,難道這是巧合嗎?絕對不是,作者縝密的心思在小說中處處體現,人物的名字也絕對是精心設計的。如張東升,如朱朝陽,等等等。
同樣的,雖然《隱秘的角落》是家庭懸疑推理劇,可是和東野圭吾一樣,作者紫金陳在一開始就揭示了罪犯以及騙局的細節,隨著劇情的一點點鋪開,最終觀眾才發現,作者所解的不是罪犯之謎,而是親情與人性之謎。
今天,薇龍就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這部國產良心網劇——《隱秘的角落》,剖析其中暗黑背後的愛情、親情、友情和緣情。
劇中關於前情提要的介紹很少,少年宮的代課老師張東升的家庭,我們了解不多。
張東升
但通過網劇一開始的簡單提示,大概了解到張東升的相關情況:
1. 工作不穩定:在少年宮僅僅是校工,沒有編制,不是公務員,收入也不高,而且在這妻子的家族中已經不是秘密了。
2. 沒有生育能力:這個是網友的揣測,因為他們結婚8年沒有生孩子,而且親友聚會也不催生,可能知道這是他們的難言之隱,所以大家都不提。還有一個就是,張東升在黑板上鞋子總是叉腰,說明腎不好,隱喻他那方面的功能有問題。
3. 上門女婿:在家中沒有存在感,妻子對他越來越冷淡,甚至是招致嶽父嶽母的嫌棄,就是連妻子的親戚都瞧不起他,無論是年紀大的親戚,還是年紀輕的親戚都是如此。
4. 情商低,不會做人:妻子親戚家生了孩子,張東升空手就去了,還是妻子準備了紅包,偷偷塞給他,然後他再遞到親戚手上。這一個細節表明,張東升不會做人,或許是因為粗心大意,或許是因為經濟窘迫,總之是做人不太靈光。
5. 禿頂,假髮……
張東升
這不又是一個餘歡水嗎?李白說的好: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可是大多數時候的我們,往往得意不起來,人到中年,事業不成功,家庭不幸福,又沒有孩子,人生還多大的追求和指望?只能是過一天算一天。
可是對於張東升來說,想過一天算一天都很難,只能是過一天拖一天,哪怕是妻子有外遇,明目張胆地在他眼皮子底下搞婚外情,張東升都能忍,只要不離婚,這日子還能勉強過,至少在外人看來,依然是和睦的婚姻,裡子怎麼樣,門一關,誰也不知曉。
雖然有這麼多的短板,但是張東升沒有很大的過錯,他努力地在維持這個小家,他的妻子給他戴綠帽子在先,屬於有過錯方。最後嶽父嶽母的態度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導致張東升產生了殺人的邪念。
張東升
現實生活中,很少有十惡不赦的壞人,大多數人都是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拼死一搏。
婚姻中,也往往是這樣,過錯方咄咄逼人,無過錯方忍無可忍,退無可退,最終才釀成大錯的。
如果說愛情失落是本劇的重要引線,那麼親情則是作者和導演所濃墨重彩渲染的一種感情。
我們首先來看,嶽普對弟弟的牽掛是推動劇情發展的重要推力,這是一切的一切的開始,沒有這個原點,整部劇就不存在了。
普普和弟弟生活的時間不長,可是對弟弟的牽掛卻是發自內心,深入骨髓的。畢竟血濃於水,一母同胞,十指連心。
如果說這個原點顯得有些弱的話,我們來看看親情線的絕對主線——朱朝陽的家庭親情。
作者對這個家庭投入了最多的情感,因為這就是他童年的縮影。
紫金陳的父母在他小學二年級離異,他跟著母親生活,父親也開了一家水產場,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有錢人。父親在離異後很快組建了新家庭,後妻管的很嚴,紫金陳只有在寒暑假才能和父親見面。
有一次,紫金陳去爺爺奶奶家,見到了同父異母的妹妹,妹妹竟然不知道他的存在,原來父親隱瞞了他的存在,甚至特意過來囑咐他不要叫他爸爸。
雖然紫金陳嘴上說:
「我並沒有覺得自己很需要父愛,只是覺得沒錢是比較大的困擾,希望父親能多給我一些零花錢。」
實際上,自卑、敏感和內向的他還是很渴望父親的陪伴,甚至在《隱秘的角落》裡,還原了自己的原生家庭。
作者紫金陳
朱朝陽儘管在離異家庭長大,可是父母都竭力想給他最好的愛:
母親為了給他洗刷清白,甚至不惜在大庭廣眾之下承認自己周六和馬主任開房,就是為了不讓王瑤再懷疑是朱朝陽謀殺了妹妹朱晶晶。
父親在知道朱朝陽可能參與妹妹朱晶晶失足墜落事件後,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恨自己顧此失彼,忽略了朱朝陽的感受,導致了慘劇的發生。甚至在臨死前,還充滿深情地告訴朱朝陽:從今以後,要重新開始!
朱朝陽的家庭雖然離異了,破碎了,可父母對他的愛卻不曾破碎,而是永恆地圍繞在他左右。哪怕,他成了一個「壞小孩」,他們依然不放棄他,要護他周全。
網劇中最後,朱朝陽曾經說了一句:我最後悔的就是,當初給你們開門。
可惜時光不能倒流,相信內心純良的人,在面對門外的那一大一小流落街頭的朋友,肯定無法將他們拒之門外。哪怕重來一次,我們有理由相信朱朝陽還是會打開自家的大門,因為有一種親情叫友情,一種親人叫朋友。
流浪在外時,嚴良首先想到的就是父親的好朋友張景林,並在第一時間撥打了他的電話,可惜父親的朋友讓他失望了,沒能借給他30萬。
嚴良和父親的朋友張景林
張景林要說也沒辦法,30萬誰也一下子拿不出來,就是給嚴良200塊錢,也很心疼,挺不願意的。最後,他找警察來,也是想讓嚴良早點回福利院,不要在外面鬧事,也是出於好心。
父輩的朋友馬馬虎虎,下一代的朋友卻是槓槓的。
朱朝陽和嚴良以及普普,這三個孩子能夠到一起,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缺乏愛和陪伴。
朱朝陽學習雖然第一,可卻沒朋友,嚴良和普普的到來讓他的生活增添了些許歡樂的色彩:爬山、拍照、唱歌、陪伴……他們之所以能夠成為命運共同體,就是因為這種朝夕相處而日益深厚和升華的友誼。
哪怕是開始有朱朝陽對壞小孩嚴良的防備,哪怕是中間有他對嚴良的提防和坑害,歸根到底,在朱朝陽不太暗黑的心中,嚴良是他最好的朋友,可以出生入死,畢竟一起扛過槍,一起同過窗,一起爬過山,一起走過最黑的夜。
尤其是當得知嚴良並不知道朱晶晶之死真相的時候,朱朝陽流下了後悔了淚水,他錯怪了嚴良,錯害了嚴良。
雖然人在對親疏關係進行排序的時候,永遠將自己放在第一位,但朋友總有一席重要之地。
儘管劇情暗黑,但始終有一抹亮色和溫暖,燭照晦暗的人生。
曾經將嚴良的父親送進監獄的警官陳冠聲,從開始到結尾,始終對嚴良呵護有加。或許是出於職業所致的愧疚之情,或許是處於仁者愛人的惻隱之心,陳冠聲對嚴良的愛感人至深。
從得知他從福利院逃出的緊張,對他未來的擔心。
到他為了嚴良與人搏鬥,差點丟了命。
從他一再聯繫嚴良父親,嚴良父親始終拒絕見嚴良,他打心眼裡心疼嚴良這個孩子,害怕他走彎路,害怕他重蹈父親的覆轍。
最後再到,他小心翼翼地哄妻子開心,就是為了收養嚴良。
陳冠聲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每一個眼神都透露出對嚴良的關愛。這種關愛,不是親情,勝似親情,薇龍把這定義為一種因緣分而產生的親情——緣情。
人是一種有情感的動物,相處得久了,就有了情感,這種情感雖然不是親情,不是友情,不是愛情,卻絲毫不比這些情感遜色。
如果不是有陳冠聲和嚴良這股情感支線,這部劇真的要把人壓抑死了,可以說,這是黑暗王國的一線光明,是暗黑心理的一絲救贖,是死亡原野的一絲生機。
雖然整部劇暗黑壓抑,可是這背後的種種溫柔情感卻給人以喘息的機會,讓人深深體味到:人間還是值得的。
愛情:不要只看到最初的美好,還要有持久的忍耐和仁慈,才能不會傷害彼此,最終也不會傷害自己;
親情:不管言語上和行為上如何互相傷害,內心永遠是有最深沉的牽掛,尤其是孩子,永遠是父母行走在外的心。
友情:除了愛情和親情,友情是人類的第三根生命情感支柱,沒有友情,我們的生命將失去許多歡樂,真正的友情是超越生死的。
緣情:這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情感,只有幸運的人才能收穫的第四情感,其情感濃度絲毫不亞於親情,不是親情勝似親情。
在人生隱秘的角落裡,這些情感熠熠生輝,讓人性的暗黑本質逐漸消退,讓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愫日益彌生,開出絕美的繁花。正如小說中人名所隱喻的那樣:
閱盡世態炎涼,迎接東升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