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給小說們頒發一個最具想像力的獎項的話,我想獲獎者幾乎毫無懸念就是玄幻小說吧。這些年,玄幻小說隨著網絡化的發展當真是如過江之鯉,不可勝數。
玄幻小說自然是有他積極的一面,比如滿足了人們的幻想需要和壓抑生活下渴望爽快一次的渴望。曾經,我也一天好幾個小時沉浸在玄幻小說中,只是漸漸地發現在作者普遍的逐利心理下,漸漸越來越多的小說落於俗套了。不過,今天不談套路,來談談當前這些玄幻小說有哪些難以迴避的缺點吧。
作為看過超過幾百本玄幻小說的我,對這樣的缺點實在無力吐槽。往往在描述某位即將出來的反派boss的時候,先一通鋪墊這位大boss「潛心修煉多少年,從年少時期就悟性極高、才智雙絕」,然而一出場後是什麼樣子?
動不動就被家族中的晚輩、甚至某個不入流的嘍囉挑唆幾句,就和主角結仇,全然沒有作為大佬獨立修煉數萬年而產生的智慧。
而且,作為一些修煉數億年的boss,居然還保留著很強的人性,這實在不符合活得越久離人越遠的一般認知。
於是乎,我們總是看到反派boss在三言兩語挑唆下動不動挑釁主角,隨後就被團滅了。
要說玄幻小說的主角,不開金手指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畢竟讀者多半也沒有那麼多的耐心。只是往往主角一頓修煉或奇遇後,很容易因為主角的戰鬥力提升而導致整個戰力的失衡。
比如說主角本來是C級別,結交了幾個好友能力也都在C級別,結果分別之後,主角遇到先賢洞府、拍賣會乃至天降法寶,實力突飛猛進,直接躍升到A級別,可是這時候主角與幾位配角之間的戰力就出現了明顯的斷層了。
這時候為了解決隊友戰力與主角不匹配的情況,就只能大家一起開掛,這樣一本書下來就得多次開掛,讓奇遇不再像奇遇、仙人洞府不再像洞府,讓神兵不再像神兵,反而成為了四處可見的地攤貨,不知不覺廉價了。
這一點上還是有些不錯的小說一定程度上規避了這個缺點,比如《遮天》後期就有主角親友團因為境界上沒有跟上而自然坐化或者說老死,將現實和科幻結合的很緊密。
而諸如另一本小說的史萊克七怪,則必須除了主角外反覆開各種奇遇,才能解決主角的夥伴團實力與主角差距過大的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絕大多數的玄幻小說在世界觀框架上不可避免是這樣的特點:
數萬年乃至數億年前的功法最好、神通最棒、法寶最強,大能最猛。
這固然是小說中靈氣衰竭理念下的必然結果,但初見一次尚可,反覆見了幾百次,就未免枯竭了。在這種邏輯下,整個世界由於大能飛升攜帶走好東西或吸納天地靈氣,導致世界靈氣越來越少,最終變成了末法時代。
類似這種缺點的小說幾乎不可勝數,就連被認為頗有創新精神的《牧神記》在描寫先前的十七個紀元時也存在著這個問題,只不過宅豬還是有創新之處,在紀元之間用功法進步解決了「越早越強」的問題。
既然說到了《牧神記》,多說一嘴。《牧神記》最值得讚賞的地方就是裡面從古神到後天的大神都在不停學習,要麼自主研發、要麼直接搶來,但總的來說就是學習,這其實是很難得的。對了,類似的其實還有《修真四萬年》,前期其實一般,但中後期逐漸超神。
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作者喜歡這種「不可持續」的靈氣衰竭框架呢?
其實無外乎是這樣最好寫,容易在劇情展開中讓主角光明正大地開金手指,方便讓主角動不動血脈傳承、功法傳承之類的戰力升級。
很多人也許會說,玄幻小說不都是這樣,這些缺點壓根不可避免。但我相信,人的想像力是無窮的,至少有的作者已經在這些缺點中逐漸走出了一些道路。
比如曾經看過一本叫做《帝尊》的書,雖然初代大神還是最強,看上去還是靈氣衰竭的框架。但作者卻給了很好的解釋,初代大神見到過開天,於是佔據了先天大道,以至於後人無法在這條大道上超過他們。但後人如果能夠發現後天大道,並逐漸發展起來,同樣也可以追上先天大道。這無疑就實現了「世道必進,後勝於今」的理念。
至於諸如《詭秘之主》這類的小說則更是推陳出新,能擁有那麼高的人氣也是實至名歸。
還是希望更多的玄幻小說作者走出這些缺點吧,我們讀者很希望能看到真正優秀的玄幻小說作品,實在是不想看各種贅婿、龍王、戰神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