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上馬」番外篇 | 拓跋男女們的「七夕節」有多勁爆?

2020-09-03 新大同

昨晚獨自去影院看《八佰》,見到了很多青年男女。有點尬。

銀幕上血肉橫飛、穿腸破肚,下面是一對對情侶黏黏糊糊,巧笑倩兮。搞得我不知道該看哪邊。這情侶們的口味可真夠勁爆的。

今天才知道是七夕節到了,情侶們去影院,過的是香辣勁爆的七夕。

大同姑娘們到底不一樣,喜歡在槍林彈雨中過七夕。

幸好我讀過點《魏書》,知道點淵源:大同人的老祖先,鮮卑拓跋氏過七夕節,就是在刀槍上過的。

當年,19歲的拓跋什翼犍從鄴城回塞北即位代王。即位第四年,在參合陂舉行了一場講武大會。

對這場「講武大會」,拓跋什翼犍非常重視。他安排漢臣燕鳳親自擔任這場講武大會的主策劃和總指揮,並作出指示:不惜代價把排場搞大,上熱搜。

燕鳳自然不辱使命。他親自布置會場,會場中間築起高臺,旗幟、斧鉞、鐘鼓器樂齊備。按照漢人的國家級大會規格,還安排了領導講話、軍事方陣檢閱和授銜等儀式。

一時間,各部人馬齊聚,列陣四方。旌旗蔽天,在參合陂獵獵作響。鐘鼓齊鳴間,代王車帳緩緩推出,巨人般的拓跋什翼犍長發披腰,登臺獻祭,臺下歡聲雷動。其聲勢已不亞於「桓帝葬母」時的盛況。

這是拓跋什翼犍即位以來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不僅是朝會,也是「講武大會」。比武選拔良將,炫示國威,威懾演習。


從此以後,拓跋代國形成了一種制度,每年初秋在參合陂舉行講武大會。大會慶典日,就選在農曆七月初七,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

七夕節的「講武大會」,後來成了常備軍訓練大會。拓跋氏原來是閒時牧馬,戰時全員出動,現在有了職業常備軍。常備軍的出現,也是拓跋氏走向現代文明的一個標誌。

而拓跋氏首次確立職業軍備制度和訓練制度,正是從七夕節開始的。

在這個日子,他們不是談情說愛,而是舞刀弄劍。這也真是,除了彪悍的遊牧部族,誰也不會有這樣奇葩的想法。

直到今天,大同一帶的年輕人過七夕,不是穿針乞巧,說悄悄話,而是女孩們跟著男孩出去撒風。再說回來,讓大同的美女們做女紅,也真有點難為他們。


到拓跋什翼犍他孫子拓跋珪復興代國之後,「講武大會」的地點改在了牛川。

話說這一年(391年)七月,拓跋氏的老對頭,河西鐵弗來偷襲:鐵弗劉衛辰派兒子劉直力鞮跨過棝楊塞,入侵黑城。

劉衛辰的運氣不好,或者是腦子瓦特了。七月對漢人來講,是浪漫的「七夕」,是花前月下談戀愛的日子。對拓跋氏來說,卻是講武練兵,男男女女舞刀弄槍大聚會的日子。你非要趕這個時候偷襲,到底是幾個意思?

拓跋珪感覺自己的智商被侮辱了。趁著拓跋男女們荷爾蒙和腎上腺素暴漲,拓跋珪從牛川移軍紐垤川(今內蒙達茂旗北)。九月,折而南下,殺入棝楊塞。棝楊塞是五原郡北部的長城邊塞,也是鐵弗部和拓跋部勢力範圍的分界線。拓跋珪大軍衝破棝楊塞揮軍直進,將劉衛辰在五原的屯田軍馬全部殺盡,順便收割了幾萬畝莊稼。

自苻堅滅代以來,黃河河套南北就被劉衛辰佔有。五原地處河套平原腹地,北倚陰山,南臨黃河,土地肥沃,正好用來耕種,等於是遊牧部落的糧倉。自此,五原這個「河套糧倉」歸拓跋氏所有,劉衛辰偷雞不成,把自己的飯碗也弄丟了。

拓跋珪在五原搶得了一年的糧食,心情大好,專門在棝楊塞北樹了個碑,記下了這件大事。如果給這場戰役取個名字,可以稱為五原「秋收大捷」。

事實上,這一年的「七夕講武」,最後搞成一個長達半年時間的戰爭狂歡。沒辦法,拓跋們被牛郎和織女點燃了,激情太旺盛。

秋收大捷後,拓跋珪順勢帶兵北徵柔然。路上糧食不夠了,「殺馬而食」,一直窮追到阿爾泰山,大勝而歸。

卻說拓跋珪大破柔然,回師紐垤川。長孫嵩、長孫肥也各自散去,大家都準備好好休息一下。

沒想到,拓跋珪一口奶茶還沒喝完,劉直力鞮又打過來了。

劉直力鞮不僅是報「五原搶糧」之仇,而且是趁著拓跋珪遠徵疲憊,想來一個大反攻。因此,拓跋珪大軍還在路上的時候,劉直力鞮就渡過黃河,潛伏在棝楊塞。拓跋珪剛回到紐垤川,劉直力鞮大軍就威逼過來了。

當時拓跋珪手頭只有五六千禁兵,而對方大舉入侵,兵力卻有近十萬人。兵法云:「十則圍之」,劉直力鞮兵力是拓跋珪的十幾倍,自然圍了個鐵桶。

如果拓跋珪是一般人,這一戰將是他的結局。

但拓跋珪不是一般人。拓跋珪十三歲從軍,十五歲組團,十六歲帶兵,此時年方二十一,卻已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什麼陣仗沒見過?

對付劉直力鞮的十萬圍兵,拓跋珪用的是「坦克戰」。他下令將戰車合圍成方陣,戰車在外,騎兵和箭手在內配合,且戰且走,集中力量向棝楊塞長城方向直線挺進。

這是一場苦戰,從十一月十六一直撐到十一月十九,劉直力鞮始終無法攻破拓跋珪的「坦克方陣」。到十一月十九這天,拓跋珪見圍兵已經疲憊,命令將方陣放開一角,騎兵如洪流般湧出,瞬間將圍兵衝開一個口子。

這時候拓跋儀、拓跋虔、王建已經率援兵出現在劉直力鞮後方,長孫肥、尉古真等猛將打頭陣已經殺將過來。拓跋珪突圍後,又轉過頭來了個「回馬槍」,兩軍夾擊,劉直力鞮大敗,只一人一馬逃回黃河以南。而鐵弗部在黃河以北的所有牧場,包括五原的耕地和奴隸,還有二十餘萬牛羊,全部為魏國所有。

拓跋珪突圍地,在棝楊塞長城沿線的鐵歧山南,所以這一戰可稱為「鐵歧山突圍」。


拓跋珪以極為堅韌的意志和理性的布局以少勝多,其戰神光芒,如利斧之光,令鐵弗部膽寒。

劉衛辰在黃河北岸的防線全線崩潰,拓跋珪則乘勝追擊,於六天後越黃河「金津」渡口南下,直插鐵弗部心臟。鐵弗及各路雜胡早已喪失鬥志,部眾四散奔逃自相踐踏,劉衛辰劉直力鞮父子難以制止,而魏軍則如入無人之境,攻破鐵弗王庭悅跋城(代來城)。

這一戰的慘烈非言語可以形容,拓跋珪積攢了新仇舊恨,徹底成為一個殺人惡魔。劉衛辰的家屬族人被俘虜後,五千餘人全部被屠殺,屍首投入黃河,連河水都變成血色。

鐵弗,亡。

記住,千萬不要在七夕節惹拓跋氏(及其後人)。約酒可以,約戰,就省省吧。


相關焦點

  • 《錦繡未央》李未央為什麼不愛拓跋餘?
    高陽王拓跋浚是太子的兒子,南安王是拓跋浚的皇叔。兩個人都很愛未央,那麼未央為什麼只愛拓跋俊,不愛拓跋餘呢?本以為會命喪黃泉,後來被路過的拓跋俊所救。救命之恩大於天,未央一直對拓跋浚念念不忘,想要報恩而拓跋餘是後遇到未央的,彼時拓跋餘想要拉攏的人是未央的仇人李敏峰。
  • 《錦繡未央》為何拓跋餘不愛視他如命的李常茹,只執著於李未央?
    一、童年經歷讓拓跋餘變得陰暗,愛是他內心深處所渴望拓跋餘是罪妃之子,因此哪怕他是身份高貴的皇子,他也常常會被太監們欺凌。自小,拓跋餘被安排養在了昭儀娘娘身邊,昭儀娘娘從未給拓跋餘一分母愛,反而是待拓跋餘十分苛刻嚴厲,經常把拓跋餘關在小黑屋。
  • 《雪中悍刀行》:拓跋菩薩一次次與徐鳳年決戰,為何會一次次戰敗
    還是拓跋菩薩真地技不如人呢?就拿這第一次交戰來說吧!拓跋菩薩到西域追殺徐鳳年,千裡迢迢而來,卻被徐鳳年學自溫華的一記木劍,直接打出城去。此後二人轉戰西域,拓跋菩薩修為堪比天人,但是終究落敗。這一次決戰,有人說是徐鳳年僥倖取勝,但是在我看來,還不如說是拓跋菩薩驕傲輕敵所致。
  • 《雪中悍刀行》:拓跋菩薩,我徐鳳年有一劍,學自中原劍客溫華!
    《雪中悍刀行》,當徐鳳年與北莽武神拓跋菩薩大戰時,徐鳳年曾對他說:拓跋菩薩,我徐鳳年有一劍,學自中原劍客溫華!估計此時,拓跋菩薩和所有的人都會想,這個中原劍客是誰?中原可曾有過這樣的劍客嗎,難道是籍籍無名之輩,可是籍籍無名之輩,又怎會被徐鳳年這位已是天下第一的陸地天人說出來,可如果不是籍籍無名之輩,拓跋菩薩這位縱橫離陽北莽數十年的武神又怎會不知道?
  • 我們家鄉七夕節的傳說
    老牛突然對牛郎說:「你今天去碧蓮池一趟,那邊有幾個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五彩衣藏起來,五彩衣的主人就會成為你的妻子。」牛郎知道它是個神物,便照著老牛的話做了。那件五彩衣的主人正是織女。仙女們看到了藏在暗中的牛郎,驚慌失措的眾仙女慌忙穿衣飛走,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
  • 「淫亂」與「驕傲」,下地獄的都由此而來
    這時有幾位神子們也來了,他們是盧華、賈禮樂、方振西、沙維奧各位神父。當我們正在進行交談時,忽然聖母進敎之佑大殿隱去了,連這些周遭的建築物,也不知道隱沒到了那裡去。在我們面前呈現著那株往日的葡萄樹,又在同樣的地方長了出來。又見它開始伸出枝葉復覆著整個運動場。繼後結出串串的葡萄粒,可是這次學生們不見了。這些葡萄特別碩大,有如古經所述的加納預許地出產的那麼大,看下來一人只能背得起一串。
  • 【原創】老樂的七夕節
    小時候,大人們總是口口相傳,每年農曆七月七牛郎織女鵲橋會。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如今又興起過「七夕」中國的情人節了。這不,對門兒的老樂老爺子就收到了七夕節的禮物。本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 「爺爺,今天是七夕節」老樂的大孫兒小小樂對著躺在醫院病床上的老樂說道:「奶奶託我給送束花兒,並祝您早日康復!」
  • 七夕節的黃玫瑰
    今年七夕前,由於十七公子強大的商業號召力和人氣,價格昂貴的玫瑰永生花賣的火爆,阿郎街角的小花店也迎來了玫瑰售賣的狂潮。中國這個土味情人節牽動了很多人的神經。八點半左右,一輛大奔停在門口,下來一對中年男女
  • 魔改劇背後,一個網文作者的「恰飯」夢
    這種群在網文作者圈中很常見,小則十幾個人,多可達400多人。「網文大大」們在群裡給自己立下目標:今天至少更新一萬字。有群主負責監督,沒完成的人,必須在群裡給大家發200塊紅包。小蘇在群裡沒發過紅包,還搶到過不少紅包,但她最終還是退了群,「感覺自己就像牲口一樣,被鞭子抽著碼字。」
  • 寶玉上梁山28 七夕節跟誰過不重要,安全最重要
    寶玉上梁山28 七夕節跟誰過不重要,安全最重要一年一次的七夕節快到了,原本是男女定情的好日子。早上一上班,同事們聚在一起商量如何過七夕,結過婚的一撥,未婚的一撥。結過婚的男女聊天的內容不外乎講幾個笑話,說什麼七夕就是七+夕就是一個死字。都是有家室的人,七夕這樣敏感的日子你去騷擾有夫之婦或者有婦之夫,風險係數太高了,別以為自己很高明情人的家人沒發現,說不定人家早就布下圈套磨刀霍霍向豬羊。忒危險了,老話說得好奸出人命的,為了自身安全還是老實點吧!
  • 七夕節這天,我們廠長親自帶隊,去給女朋友們送了玫瑰花。
    那一年的七夕節正好還是周末,大家都摩拳擦掌,就為了給女朋友一個驚喜。誰都沒想到的是,一大早晨,班上就打來電話了,有搶修任務,必須到崗。既來之則安之,很快大家就投入到了工作中,把這個美麗的七夕節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他們投入工作的樣子真的很帥。
  • 七夕節隨筆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小孩叫燕兒,他從小就失去了父母,跟著哥嫂生活,嫂子待他很刻薄,懼內的哥哥也怕老婆,因此燕兒的生活過的很悽慘,但幸運的是有頭老牛陪伴在燕兒的身邊。鄉親們也都稱小孩叫牛郎。走啊走,老黃牛把牛郎帶到了一個七彩池邊,池裡邊有七個仙女在洗澡,黃牛攛掇牛郎把那套最漂亮的衣服拿過來了,他們藏在了大石頭後邊。仙女們發現有人,驚慌失措地穿好衣服飛到天上去了,只剩下最小的七仙女無助的在水裡。
  • 七夕說:「我不是情人節,是乞巧節、女兒節」
    實際上,在最初的故事版本中,織女是一個有智謀、善隱忍、對自由充滿無限嚮往的人。>2在以往,七夕是女兒節,是乞巧節,是女孩們的節日,和男女之間的風花雪月無關。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七夕是舊時女子向織女「乞巧」的節日,從表面上來看,是祈求自己像織女一樣心靈手巧。實際上,是希望織女能夠保佑自己覓得如意郎君,不要重蹈織女命運不由己的覆轍。
  • 「香泉民間故事」長孫皇后的傳說
    全縣人口也不少,但以鮮卑族拓跋氏為主。據說在北魏時拓跋氏掌天下。他們的部落由黃河以北向南移居,來到這裡。南由縣這地方,三面環山,一面臨水,那水名叫南浴湖。七仙女常來南浴湖洗澡〔到現在香泉鄉還有個名叫南浴(峪)的村子了〕。後來,這裡的拓跋氏首領做了朝廷的大官,為了和北魏時的拓跋氏加以區別,皇上就賜姓長孫氏。
  • 「武道」中正安舒 氣沉丹田!武俠小說常言的「丹田」實為何物?
    上一篇【武道】與各位淺談過「真氣」的問題( ),這次我來說一下所有武俠作品,都會提到的另外一個常用名詞「丹田」。究竟何謂丹田,丹田與武術修煉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歷來卻沒有一個統一說法。今天我來嘗試以手頭上的資料,跟大家淺釋下丹田這回事。
  • 「情劫」是什麼意思
    既然是劫難,就有很多種,「情劫」也是其中的一種。顧名思義,情劫就是經歷在男女情感方面的磨難。而現在「渡劫」或者「天劫」這個詞的運用,主要存在於各類修真小說中,並引申出了第二層意思眾生都有修煉的權利,但因為天賦、機遇的不同,最後成功的只有極少部分人。通常,很多人都會卡在一個「劫」上,即達到了能力上限無法突破。這樣主角人物因為天賦異稟或離奇遭遇,就能通過「渡劫」超越大多數人難以逾越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