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夫人討厭的小妖精們,聊聊「正室心態」和「婆婆心態」

2020-08-21 娜姐的光影筆記

文/李娜

首發:娜姐的光影筆記

看《紅樓夢》,每次看到王夫人的戲份,就會覺得像她這樣的豪門貴婦,活得也沒太多樂趣啊。她看不順眼的人很多,尤其看不慣那些花枝招展的小妖精們。

有意思的是,從王夫人討厭的小妖精們身上,卻可以細細琢磨出某些傳統女人的「正室心態」和「婆婆心態」,幾百年過去了,這樣的心態依然沒有完全消失,直到今天還可以在一部分女性身上隱約看到。

01

王夫人討厭的第一個小妖精,應該是趙姨娘。

在古代,明媒正娶的正室夫人,那是一定要門當戶對的。「賈王史薛」四大家族聯姻,就是互相尋找權力庇護,強者恆強。賈政家是豪門,王夫人家也不差,是勢均力敵的婚姻,但是你看這兩個人對手戲,就真的是兩個字,無趣。

賈政無趣,他總喜歡在家裡一本正經地講些大道理;王夫人無趣,拗一個吃齋念佛不問世事的人設,實際上是賈府真正的掌權者。這對夫妻沒有什麼親密的互動,更像是例行公事。

賈政有兩個小妾,一個周姨娘,一個趙姨娘。周姨娘的戲份很少,沒有孩子,基本上對王夫人不成任何的威脅。趙姨娘人蠢,缺心眼,又不甘於自己的身份,賈府裡人人看不起她,討厭她。但是別忘了, 她為什麼敢一次次興風作浪?很大的一個原因可能是,賈政還是挺寵她的。

王夫人的心態是微妙的。

首先,王夫人對於趙姨娘這樣得寵的小妾,肯定是有很強的防範心。

從賈政幾個孩子的年齡就可以看出來,王夫人最小的兒子賈寶玉,比趙姨娘最大的女兒探春要大。王夫人年輕時應該手腕也是比較強悍的,在生了二兒一女,確定自己的地位穩固了之後,才放手讓妾室生孩子。

在古代,女人再怎麼出身名門,如果沒有兒子,那是致命的。王熙鳳為什麼要置尤二姐於死地?就是因為她懷了賈璉的孩子,而且是男孩。那樣的環境下,女人們爭風吃醋鬥來鬥去,是因為愛某個男人嗎?還不都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

其次,王夫人對趙姨娘,又時時刻刻有一種優越心理。

妾室生的孩子,名義還是正室的孩子,只認正室做母親。所以趙姨娘一直耿耿於懷的是,探春明明是她親生的,怎麼反而跟王夫人更親?趙姨娘的兄弟過世了,那時候探春暫時管理大觀園,趙姨娘就想走個後門,多要點喪葬銀子,探春拒絕了,趙姨娘搬出那是你舅舅來壓探春,探春直接說,她只認姓王的舅舅。

探春是個人才,王夫人很重用她,探春當然聽她的話。平時賈環也是她在管,你說她在趙姨娘面前有沒有優越感?

"正室心態「就是這麼微妙又矛盾的。一方面對丈夫其他的女人很防範很恐懼,另一方面在那些女人面前又有優越感。

說到底,這種心理基於的還是利益和名分。一種是實實在在的好處,一種是男權強加給女性的文化洗腦。

所以你會看到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比如某著名導演的老婆對丈夫出軌是默許的,「我們家是男的,不吃虧」,聽到這種話從21世紀的女人口中說出,真是一言難盡啊。

02

王夫人討厭小妖精,林黛玉應該能排第二名。

其實寶玉和黛玉互相喜歡,在賈府並不是什麼秘密,人人心知肚明。但「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的婚姻之爭,真的是三角戀的故事嗎?不是的,寶釵從來沒有資格做黛玉的情敵,她們的婚姻之爭,不過是背後的權力之爭罷了。

賈母當然喜歡黛玉,王夫人當然喜歡寶釵,因為血緣在那裡。

但我有一個隱隱的感覺是,其實王夫人對於自己兒子和某個女孩有愛情這回事,是很恐懼的。因為那將意味著,她會失去對兒子的控制。

因此王夫人「婆婆心態」是這樣的:她想挑個自己喜歡的兒媳婦,至於兒子喜不喜歡,那不是最重要的,而且,最好兒子對兒媳不要有太多的愛情。

從「婆婆心態」來看,婆婆喜歡什麼樣的兒媳婦呢?第一,要絕對聽自己的話。第二,能給家族帶來實際的好處。

王夫人當然會選薛寶釵,不僅僅因為她是自己的外甥女,知根知底,最重要的是,她聽話,好控制,而且寶玉不愛她。

同樣的,這樣的「婆婆心態」至今依然可以在某些女性身上看到。比如有時候聽年輕女孩吐槽說,夏天穿一條短褲,婆婆看到就會說她,跟婆婆見面一定要穿得保守一點,而且不能和老公有親密互動。婆婆見不得這樣。

其實這兩種心態都有點可悲,也是很好理解的。

舊式女人的一生,都活在被拋棄的恐懼裡。年輕的時候怕被丈夫拋棄,年老了怕被兒子拋棄,因為他們是她人生的依靠,是她無法失去的生存資源。

在女人無法獨立生存的時代,談什麼自尊和愛?那都是太奢侈的事情。女人一生都活在生存焦慮和被拋棄的恐懼裡,這樣的焦慮和恐懼對她們的心理造成了根源性的傷害,連王夫人這樣的豪門女子也無法倖免。

03

王夫人討厭第三類小妖精,是金釧兒和晴雯這樣的小丫鬟。

金釧兒是王夫人身邊最貼心的丫鬟,平時對她其實還是很好的。但是因為有一天和寶玉的幾句調笑,就給了他一個嘴巴子,罵道「下作小娼婦,好好的爺們,都叫你教壞了」,然後下令把她攆出去。

金釧兒到底「教」了寶玉什麼呢?她不過傳播了一下隔壁的色情八卦,「我倒告訴你一個巧宗兒,你往東院子裡拿環哥兒同彩雲去。」

王夫人的反應很過激。

後來金釧兒的結局也很慘,跳井自殺了。

晴雯也是王夫人很討厭的一個丫鬟,見她長得好看,就覺得她比較「浪」,會勾引寶玉。

王夫人對她們是什麼心態呢?我覺得更複雜一點,是「正室心態」和「婆婆心態」的混合體。

一方面,她們的身份都不是寶玉的妻子,她們對於寶玉的「勾引」,會激起她對於趙姨娘這種角色的聯想和恐懼;另一方面,如果寶玉喜歡上她們,聽了她們的「教唆」,甚至對她們產生了愛情,他還會乖乖聽媽媽的話嗎?

王夫人們啊,真是可憐可嘆可氣又可悲。

全文完,

點個「關注」,就當鼓勵我了~

★作者:李娜,坐標北京,一個水瓶座少女,和她性感的大腦。

相關焦點

  • 王夫人:賈政你不是寵趙姨娘麼,我偏讓她快活不起來
    賈政除了正室王夫人,還有二妾,一是周姨娘,沒有孩子。二是趙姨娘,生女探春,生子賈環。,甚至怡紅院裡的丫頭們都能和她打在一起。趙姨娘的性格變化,肯定是在她給賈政做了妾以後才變成這樣的,是在王夫人的壓榨打擊下變得心態扭曲,才會說話做事倒三不著兩,惹人笑話。
  • 王夫人到底有多討厭林黛玉?曾破口大罵:要揭了她的皮
    當她來到大廳的時候,親戚們都坐著等著她,看見她來,都十分心疼這個剛剛喪母的女孩。當時賈母抱著黛玉哭作一團,接著就叫她認人。她是王夫人的身邊人兒,怎麼可能不會把這件事說給她聽。可是林黛玉又說李嬤嬤是個「老貨」,這同樣會傳到王夫人的耳中。第三:父母雙亡,沒有背景本來,林黛玉的家世背景很不錯,父親林如海是正兒八經自己考上的探花,與賈府這種功勳世家不一樣。如果她能夠和寶玉結婚的話,就能夠更加光耀賈府的門楣了。
  • 絕望主婦王夫人:恭喜你,終於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作為正室,她在丈夫賈政那裡沒有任何話語權。賈政,有些迂腐,呆板的讀書人,不過和賈赦、賈珍之流相比,他也算是賈府的一股清流。他喜歡讀書,沒什麼不良嗜好,據說年輕時,也過過一段「詩酒放誕」的日子。做這個人的妻子,相同的興趣愛好最重要,可王夫人不識字,對這些也沒任何興趣,而趙姨娘長得好,也識字,所以王夫人的失寵順理成章。
  • 王夫人和賈敏會交惡嗎?
    近年來,有一個較為風行說法,認為王夫人從見到黛玉的第一眼便討厭她,討厭的原因是王夫人與賈敏有舊惡。個人認為王夫人並沒有從一開始就討厭黛玉,王夫人不喜歡黛玉,是兩人在後期交往中天性的衝突以及金玉良緣與木石姻緣競爭這兩大因素的結果,與賈敏無關。
  • 讀《金粉世家》原著,發現冷清秋的「撈女」心態
    和電視劇裡清冷孤傲的形象不同,看原著的過程中,我幾次驚訝於冷清秋的「撈女」心態。第一次是收禮物。冷清秋和寡母租房子居住,經濟上很拮据,但即使如此,家裡也用著奶媽和僕人。三少爺金鵬振去天津幫夫人打聽投資的公司消息,火都燒到眉毛了,他還要去妓院帶個姑娘一起去玩,正事也不好好辦,只琢磨著夫人的款子追回來能不能分自己一半。金家的少爺們其實都是這樣的德行,而三個哥哥比金燕西好的地方是,他們自立門戶有工作有收入;金燕西貪玩好色,並且自己沒有一分錢的收入。
  • 讀《金粉世家》原著,發現冷清秋的「撈女」心態,葛薇龍,亦是
    是對豪門生活近距離的觀察和體驗,是對自己不熟悉的高階層的見識。第三次是結婚。金燕西追冷清秋,看起來花了很多心思和功夫,其實本質上依然是玩樂的心態。張恨水的原著寫到兩個人結婚,是奉子成婚。冷清秋懷孕了,然後找金燕西告訴他這個秘密,兩個人火急火燎地結了婚。冷清秋真的愛金燕西嗎?
  • 心態的轉變:但將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作為一個比較重要的過度章,它為樹立起李餅的心態起了很大的作用,一句「但將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成為今後所有行為的信念、底線和堅持那我們正片開始。照應第一集,這次大理寺內部的介紹接引人依舊是王七,大理寺作為「最高法院」的日常,處理全國案宗的審核,隨著兩人的移步換景,王七交代陳拾今天的工作。
  • 踩中玻璃碎片的駱駝:良好的心態成就一切
    如果能保持良好的心態,那一小塊玻璃碎片就決定不了它的命運。哲人有說:你的心態是你真正的主人。積極地培養和保持良好的心態,方能成就一切。心態決定生活質量和狀態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沒有誰能真正過一帆風順的生活。
  • 許多人都"活成"了王夫人,選擇給自己加上了"枷鎖"
    不少人說,打死也不要活的如王夫人一般,但不得不說,我們中的許多人,都&34;了王夫人,選擇給自己加上了&34;,成為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尤其提到了自己的母親王夫人和姨母二人,賈寶玉認定這二人愛財到不管不顧,封建又死板,乃是食古不化之人。寶玉的無心之舉卻道出了多少女子婚後的無奈,連自己最疼愛的小兒子尚且這麼評價自己,王夫人中年後怎就變得眾叛親離?
  • 文史隨筆 格萊斯頓的故事——培養耐心調整心態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世上沒有絕對不好的事情,只有絕對不好心態的人。想來也的確如此,想想一些連自己心態都調整不好的人,他們又怎麼能處理好比這心態更為複雜的事情呢!
  • 平兒之「平」:身為凡鳥的羽翼和心腹,習得性無助心態下果然平平
    平兒的見識,局限於榮寧二府複雜的人際關係和情面,作為實際上的二當家,她無視動搖危害家族根本利益的體制性弊病和管理上的漏洞;平兒的能力,體現在擺平那些已經或將要暴露的表面問題,著力營造一團和氣的虛假氛圍,任由問題從根子上爛掉。平兒這些表現,心理學上講是一種習得性無助,指因為重複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布的行為和心理狀態。
  • 榮國府大少奶奶李紈,和婆婆王夫人從來沒有說過話,這是為什麼?
    雖然身為榮國公夫人,卻沒有掌家的權力,也不得賈母這個婆婆的歡心,只知道一門心思幫老公討小老婆。她的兒媳婦王熙鳳對婆婆的評價是:愚犟,王熙鳳精明能幹,出身又好,因此很瞧不上她這個婆婆。最奇怪的當屬王夫人和李紈這對婆媳了,翻遍《紅樓夢》,就沒見這婆媳倆說過一句話。
  • 轉:阿紫的心態——六神磊磊
    一句話,就把阿紫的性格、見識、心態寫得活靈活現,躍然紙上。二比如,她到底有沒有天下無敵的師父?這要打個大大的問號。對於這種尷尬又卑微的存在來說,師父天下無敵,和你有什麼關係呢?師哥們武功高強,又和你有什麼關係呢?哪一點改變了你的卑微、你的孱弱?四有趣的是,再來品一品阿紫這句話:我師父天下無敵,還有這麼多師兄,誰敢來欺侮我?而事實恰恰是:就是這些師父、師兄在欺侮她。
  • 《隱秘而偉大》:趙志勇心態崩潰,已露黑化端倪
    《隱秘而偉大》中的反派,如副局長、王處長、楊隊長等人,智商還算是在線的。無論是手腕還是行動力,都算是上海市局裡的精英了,尤其是比初出茅廬的顧耀東,要甩出好幾條街來。顯然,目前的反派陣容還不是夏繼成和沈青禾的對手。但是,夏繼成要離開了,而顧耀東還沒有成長起來。
  • 王夫人:我怎麼可能不疼賈蘭?我只是討厭我婆婆的作派而已
    王夫人愛寶玉,愛娘家人,一切都符合正常人的情感,怎會不愛自己的孫子呢?王夫人心中沒有大愛,缺乏博愛,對孫子的小愛不會缺席。就說宴席賈蘭沒來吧,大家都在,王夫人還要侍候婆婆立規矩,上下多少人包括最細心的賈母不大喜歡王夫人,王夫人也對自己的婆婆一肚皮的意見,只是不敢公開表露出來。賈政怪她拿老太太名義阻止他教育兒子,她更是委屈,私底下,她跟自己的心腹襲人吐槽賈母:我難道不會教育孩子嗎?先你珠大爺在的時候,我是怎麼教育的?現在只是有個緣故,因為有老太太溺愛,不好管。
  • 許幻山迷戀林有有,陳俊生娶了凌玲,暴露出婚外情男人的真實心態
    不過凌玲和林有有,手段或有高低,態度或有差別,但都破壞了男人的家庭,那麼我們就想來思考一下,這兩種綠茶,究竟為什麼會讓男人們愛上?讓男人們不惜破壞自己的家庭,也要鋌而走險呢?所以,許幻山迷戀林有有,陳俊生娶了凌玲,暴露出婚外情男人的真實心態。他們迷戀的不過是這兩種東西。
  • 折顏明知墨淵喜歡白淺,為何還同意小五和夜華婚約?老父親的心態
    折顏明知墨淵喜歡白淺,為何還同意小五和夜華婚約?老父親的心態看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誰不替剛醒來的墨淵喊聲委屈?睡個七萬年起來,「媳婦」變成了弟媳,哭都沒得哭。當初是他慫恿狐帝,接受白淺和夜華的婚事,不然墨淵的媳婦怎麼會突然變成弟媳。因為桑籍喜歡上狐狸洞的小巴蛇,折顏和狐帝打算退了跟天族這麼婚事,反正小五(白淺)也不滿意。只不過他們還沒提這事,桑籍就帶著少辛來求天君開恩,而連宋和夜華為了救他想了一個「好主意」。
  • 《知否》原著盛長棟母子:心態擺得正,被忽視的低開人生也能美滿
    就如電視劇中一開局的明蘭和衛小娘一樣,屬於被嚴重忽視的。偏偏小長棟沒有長楓的資源,也沒有長柏的天資,可小長棟的結局卻很美滿,這跟他們母子的心態和做人態度有很大關係。四五歲正是孩子貪睡貪玩的年紀,但小長棟好不容易得來明蘭肯教他的機會,每天都早早地過去。他自知自己資源有限,資質又平平,只能靠勤奮努力。
  • 王熙鳳為何和婆婆邢夫人矛盾大?
    大兒子賈赦好色貪婪,沒什麼本事,仗著先出生是嫡長子,承繼了祖先留下的爵位;二兒子賈政飽讀詩書,被皇帝賞主事之職,女兒賈元春又是後宮妃子,兒子賈寶玉更是賈母的心頭肉,最終是二兒子賈政成了榮國府裡當家的,二媳婦王夫人管了家。
  • 王夫人那麼討厭晴雯,狠心將她攆走後,為何又心生後悔?
    (《紅樓夢》第七十四回)查抄大觀園後,王夫人親自到怡紅院處理晴雯。雖然晴雯一連四五日沒吃東西,U懨弱息,從炕上爬不起來,但王夫人不管不顧,狠心的讓兩個人把她架起來攆出去,而且吩咐只許穿著貼身衣服,餘者的好衣服都留下來給丫頭們穿。晴雯被攆走後很快病死,她的哥哥多渾蟲和嫂子多姑娘向王夫人稟報後,王夫人只給了十兩銀子,打發他們儘快處理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