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女人就是城裡的看不上,農村又呆不下的那種」

2020-11-14 笨笨講事

"餘生陪伴還是金錢交易,婚姻的目的已經開始變得扭曲" ——笨笨講事

  「這種女人就是城裡的看不上,農村又呆不下的那種」,

  剛相完親回來劉瑞慶坐在炕頭,神情有些悲憤的嘟囔著,她發給女方的信息仿佛石沉大海一般。

  「叮咚」,突然,消息的提示音響了起來,他急忙拿起手機,一臉驚喜地看著屏幕。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單身漢

  劉瑞慶今年四十二,是一個大巴車的售票員,腦子不是特別笨的那種,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到現在還是單身。

  平時沒事的時候,他經常和身旁的人提起他年輕的時候,仿佛時刻提醒著別人,他找不上媳婦的原因不是自身的問題。

青春

  那年他十九歲,他未婚,女未嫁,男的帥氣,女的漂亮,本來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可是因為村裡的習俗,在哥哥沒有結婚的情況下,弟弟是不能結婚的,因此這件事也就耽擱了。

  這一耽擱就是一輩子,再後來,女方結婚了,可是新郎卻不是他,去年的時候,他還特意地打聽了一下,當年的女方在婚後不久就喝藥自殺了。

  而每當說起這個的時候,他的眼睛裡總會閃過濃濃的哀傷以及深深的無奈。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親

  往事固然充滿了遺憾,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於是他決定好好準備一下第二十四次的相親。

  天還沒亮他就起來了,穿上了新買的一套西裝,打理打理他那根本不需要打理的頭髮,同時還囑咐自己的母親,讓她把豆腐切細一點,這樣看著比較多,也顯得敞亮。

  很快女方就過來了,三十多歲,而且還離過婚,她從車上下來,進入房子裡面之後,就開始坐在那低著頭,也不說話,期間劉瑞慶努力了幾次,女方還是不怎麼說話,最後也就放棄了。

  這次相親就草草的結束了,女方走之前,劉瑞慶的母親還是給包了一個紅包,期望女方能改變主意。

峰迴路轉

  之後就是文章開頭的那段場景,消息是女方發來的,她告訴劉瑞慶,昨天她上的夜班,所以不在狀態,她對劉瑞慶的印象不錯,可以試著交往一下。

  劉瑞慶沒想事情會峰迴路轉,他開始積極地找女方聊天,不忙的時候,就約女方出去玩。這段時間,他無疑是快樂的。於是開始計劃著裝修他的房子。

詭異

  但是很快劉瑞慶就覺得事情開始變得詭異起來了,在出去玩了幾次之後,女方開始不斷地提出一些金錢方面的要求,甚至最後一次直接向他提出是否可以給她二十萬。

  那時劉瑞慶的腦子轉得特別快,直接回了一句,那要看咱們是什麼關係了,之後女子沉默了,一路無語,約會草草的結束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結束

  這次相親估計又沒戲了,劉瑞慶坐在炕頭上,再一次悲憤的嘟囔著,而這次再也沒有信息提醒音響起,因為女方已經將他拉黑了,他裝修房子的計劃也擱置了。

尾語

  劉瑞慶的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而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在如今的農村是非常的普遍。男多女少註定會使現在的婚姻慢慢地變成一場交易。

  如果這場交易放在你的面前,你還會完成它嗎?


  本故事根據真實案例改編,喜歡的請點個關注和贊,你的支持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

相關焦點

  • 故事:人是在農村好還是在城裡好?
    1、題主這個問法,有點帶路黨的意思了,好像有點把現實的狀況完全給說反了,在黨的扶貧攻堅、決勝小康的號召下,在廣大農村,農民的日子應該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應該是一天比一天要好過了,而不是越來越難過了;2、我隔壁有對小夫妻,都是農村戶口的,雙方父母都還在農村,男方的父親農忙時種莊稼
  • 小說:家徒四壁,一看就是屌絲,最讓女人瞧不起的那種屌絲
    我知道剛才失態,女人產生厭惡之心,像她這種女王範的人,最討厭自不量力的男人。我家徒四壁,一看就是屌絲,最讓女人瞧不起的那種屌絲。我立刻低下頭,老爸體弱多病,我不能丟了這份工作。我尷尬的一笑,「冷總,我可以,去做工了。」李清秋瞪了一眼,然後陪著笑,向冷清秋說道:「冷總,農村孩子,不懂得分寸,別跟他一般見識,還不趕緊出去?」
  • 表姨說:她一個鄉下女人比城裡女人幸福,但還是要來城裡擠窩棚
    表姨說:「我一鄉下女人感覺比城市某些女人過得幸福,但我還是願意住在城裡五平米的窩棚,不願意住在村裡三層小樓。」 這是我的一位親戚來家裡做客時說出的奇特話。如果不知道她的背景,不了解她的工作內容,是很難理解她的話,下面就是表姨給我講述她做鐘點工的故事。
  • 「兒子,別送我回農村」,兒媳的不挽留,是帶娃奶奶最後的「寒」
    我上小學的時候,我們老師的婆婆是不給她帶孩子。那時候,她就把孩子扔在教室外邊,自己給我們上課。有時候,孩子會哭鬧,她也不理,會給我們上完了課,再去管自己的孩子。她是很敬業的那種老師,他老公就是很普通的農民,從地裡做活不是先回家,而是先去學校把孩子接回家。那時候,家裡的長輩經常談論我們老師的婆婆。她去給城裡的兒子兒媳婦看孩子,城裡的兒子兒媳生的是孫子。
  • 農村小夥找城裡女友,結婚當天,新娘潑一碗茶,親戚都勸他別結了
    於是在親戚朋友的介紹下,小王不停的去相親。可是小王就是一意孤行,看中了小敏,而且小王覺得自己現在在城裡上班,找個城裡的女朋友也是應該的。兩人談了一段戀愛以後,小敏知道小王出生農村,安慰小王說:沒事兒,農村的怎麼了?
  • 黃爺爺說,我在農村更舒服;城裡的兒女們卻問,我們的面子呢?
    兒女們幾次要他去城裡享福,他都拒絕了,因為黃爺爺說他不喜歡樓房,樓房裡住著憋氣,不如農村自在。兒女們看他身體還好,也就沒有堅持。在我們村裡,誰家的兒女有出息在城裡有了工作買了房子之後把家裡的老人接進城裡,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人們一提起哪家跟兒女們進了城的老人,就會羨慕地說,那誰誰誰真有福氣,被接進城裡享福去了。在這種風氣的影響下,有些老人才六十過一點點就高高興興地跟著兒女們進城養老去了。再看看黃爺爺,六個兒女都在城裡過得有模有樣,自己八十多歲了卻被留在農村裡種田。
  • 農村奶奶和城裡孫女睡覺,孫女半夜說句話,奶奶聽說後不好意思了
    前兩天,李女士的婆婆從農村過來看孫女。晚上,當老太太得知孫女還和兒子兒媳住在一個房間後,就說:「孩子已經不小了,你們兩口子應該有更多自己的生活空間,是該讓她搬到小屋睡了。」兩口子聽了老人的話,一副有苦說不出的樣子,老太太一問才知道,孫女膽子太小,不敢自己住,之前他們也試過了,沒到半夜就跑回來了。
  • 農村小孩去城裡上學,家長的心酸!
    農村裡的人們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託親親靠朋友把孩子送到城裡去讀書!好不容易給孩子在學校報了名,交了錢。接著就趕緊學校周邊租房子。靈芝今年三十多歲,和丈夫在上海打工,一年辛苦回來可剩下十來萬。有兩個孩子,大的是兒子上五年級,小的是女兒上二年級。
  • 去城裡看望兒子,兒媳卻不讓我上桌吃飯,知道真相後我老淚縱橫
    我是一個苦命的女人,二十八歲才生下我兒子,但在兒子三歲的時候丈夫就去世了,就只剩下下我們孤兒寡母兩個人,當時很多人都勸我再嫁,可是我怎麼也沒捨得讓自己的孩子去別人家受苦,我寧願自己一個人帶大,苦一點累一點,我也不願孩子受別人的氣。
  • 去城裡看望兒子,兒媳卻不讓我上桌吃飯,知道真相後我淚流滿面
    我是一個苦命的女人,二十八歲才生下我兒子,但在兒子三歲的時候丈夫就去世了後來兒子在那邊找了一個兒媳婦,是一個城裡的姑娘,第一次來我們家的時候,表現得特別的好,雖然是個城裡孩子,但一點也沒有矯情,他們還在戀愛的時候來鄉裡看望我,還幫著我下地幹活,我為兒子找到這麼好的媳婦感到高興。
  • 故事:男方承諾城裡買房,臨近婚期得知已在農村蓋樓,女方:我不嫁了
    女方叫小果,小果家要的彩禮不多,就二萬,前提是一定要在城市裡有套房,必須要全款買的。從這個條件可以看出女方父母的用心,為了女兒生活過得好費盡苦心,要是男方不那麼愛女方,隨便找個條件不那麼苛刻的女人娶了,那女方得上哪哭去?
  • 《雙面膠》:一個上海女人怎會被一個農村婦女欺負,結局太殘忍!
    而恰恰是女方家的這種「倒貼」行為,讓亞平媽覺得,胡麗鵑不值錢,而他的兒子是金貴的,是搶手的。在這種思想和北方某些習俗傳統影響下,亞平媽對胡麗鵑這個上海媳婦,不但沒有高看一眼,反而全家人都打心眼裡瞧不起這個媳婦。她覺得這個媳婦好吃懶做,不會做家務,還不會勤儉持家,完全配不上他那完美無缺的兒子。要不是女方家倒貼,他們家壓根不會要胡麗鵑這樣的女人。
  • 故事:農村婆婆來城裡看望孫子,臨走時她送我一包東西,打開後我哭了
    農村婆婆來城裡看望孫子,臨走時她送我一包東西,打開後我哭了我娘家是城裡的,從小我就生活得無憂無慮,所以對錢沒什麼概念,也不懂得節儉。但自從認識老公後,我就改變了很多,在花錢方面節制多了,再也不亂買一些沒用的東西,也不去追求那些奢侈品了。沒辦法,誰叫我愛老公呢!我愛他,所以我願意跟著他一起過苦日子。
  • 故事:縣城遊民:擠不進城市,回不去農村,「漂」在縣城的鄉下父子
    來自鄉下的佔友民父子,耗盡兩代人的積蓄,也沒有實現在城裡安家的目標,最終成為游離於城市與農村之外的「縣漂」。牆內是高福利的縣城生活,牆外是缺乏公共服務的農村。進城,是那個年代農村人的夢想。這不只是人口信息統計的尺度,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徵。進入城門僅有的通道,是考入大學或參軍提幹。佔友民不佔其一,只能把夢想傳遞給下一代。第二年,兒子佔方成出生了,佔友民喜出望外,對劉淑蓮說:「這兒子咱們好好培養,將來上大學,畢業後在城裡找個工作,我們也跟著去享福。」
  • 大學生兒子在城裡買房,卻讓農村父親住養老院,父親含淚說了句話
    妻子還在世時欠下了一大筆債務,周軍這個男人老實厚道,村裡曾經借給他錢的人都不願上門催債,為了還錢周軍把家裡能賣的東西都賣了,無奈之下他又去了城裡打工。然而像這種高強度的工作只持續了不到十年阿牛爺爺便倒下了,由於身體常年暴露在室外,爺爺身體各個部位都患有嚴重的疾病,60歲那年已基本上失去了勞動能力。在這十年時間裡,靠著阿牛父親和爺爺的艱苦努力,這個原本陷入困境的家庭慢慢獲得了新生,所欠債務基本上都陸續還清了,家裡還新蓋了三間瓦房,阿牛也沒有因為家庭貧困輟學,15歲的時候在縣城中學讀初三。
  • 兒子娶城裡兒媳,農村母親送他豬肉被丟掉,沒想到塑膠袋裡有幾萬塊
    ,咕嚕咕嚕的直叫喚,李安便打開廚房的燈準備給自己下碗麵條吃。李安又一次回憶了在這近三十年來自己身上發生的故事,但故事裡的每一個細節都能夠讓他回憶起自己的農村母親曾梅。李安的老家位於一偏遠山區農村,那裡的村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漫山遍野都是崎嶇山路的情況下,很少有人真正的走出去過。李安倒是一個例外,他是十幾年前村裡第一個走出大山的大學生,而背後給他支持默默付出的人就是李安的母親曾梅。
  • 《平凡的世界》:算不算是60後的集體「意淫」呢?
    那時候很多從農村考上學的,確實改變自己乃至全家人的命運,無可厚非。但是《平凡的世界》裡,把一切都太理想化了。少安,一個勤勞、誠實的莊稼漢,為什麼讓大隊支書的女子為她守身如玉好多年,連縣級領導的弟子都看不上。潤葉,也不過是一個剛剛擺脫農民身份的老師,怎麼就那麼期待回去再當農民?在那個大時代背景下,有多少人渴望著擺脫農民這個身份!
  • 村裡堂哥娶了個城裡嫂子,拆遷款不給親妹,父親病重卻一毛不拔
    堂哥家媳婦就是城裡人,那種從小用矯情澆灌長大的孩子,但卻嫁給了堂哥這種「鄉下人嫂子看不慣的事情很多,儘管只堂哥家靠近城裡幾分鐘路,但那就是鄉下。嫂子看不慣各家各戶沒事就串個門;看不慣家裡養的田園犬,主人一回家就使勁搖頭擺尾;她也看不慣為什麼鄰居不勞作時就在一起聊天,甚至還會飆幾句黃段子,聊八卦,這些她都無法忍受。所以,她是不會呆鄉下的,一直在城裡父母家住。
  • 《人生》原著:一字不識的農村姑娘巧珍卻讓「鳳凰男」追悔莫及!
    可她誰也看不上,沒有人知道她心裡的秘密,她心裡惦記的就是這個血氣方剛的加林哥。這麼多年,她終於盼來了這一天,當初加林哥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回到村裡當教師,她心裡特別高興。雖然不該有這樣的想法,但只有這樣她才有機會接近加林,因為她這輩子沒文化,就靠在這村裡了,加林哥回了農村就能找個農村媳婦啊!她才有機會。
  • 城裡女知青返城那天竟然哭得一塌糊塗
    校長說的大概意思,是剛才接到上級通知,城裡來了一批插隊知青,要求學校組織同學歡迎一下。那時的學校一般都用來兼做大隊部,除了學校上課,平時大隊開批鬥大會放電影都放在這裡。校長通知過後沒多久,幾個身披大紅花打著背包拎網兜的人,在一群人的擁簇下朝大隊部走來。校長見狀,立馬指揮老師們敲鑼打鼓,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的歡呼聲,一直在校園上空久久迴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