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看完《三十而已》,總覺得顧佳和老公許幻山的相處模式很奇怪,一點都不像夫妻之間的相處,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可以從這3點來看:
整個過程中,許幻山完全就是一個配角,只需要配合就好了。
這樣的相處模式像不像孩子跟媽,也難怪網友會說:「把老公當兒子養,小心他給你找兒媳婦」,果不其然,許幻山還真的找了,「兒媳婦」還明目張胆地在自家住的那棟樓裡做物業前臺服務,真是絕了。
其實按顧佳的性格來看,她就是因為愛,才會這樣全面,可這樣的做法,對一個男人來說,是非常傷自尊且不被允許的,一個大男人「躲」在女人後面,還被管得死死的,這算什麼呀,我是你丈夫又不是你兒子,各種委屈心理也就出來了。
當一個人的心委屈了,那麼他極有可能就會找一個出口「逃離」。
當然,許幻山也「不負眾望」,把出軌變成了「逃離」的出口。
說到這,突然想起了一個遠房表哥,表嫂把他的生活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一開始他覺得太幸福了,有一個女人這麼為他付出,旁人也很羨慕。
可沒過多久,表哥就受不了了,表嫂對他就像對她兒子一樣,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都控管得死死的,每天都要信息或視頻匯報,如果表哥不從,她就又哭又鬧,表哥沒辦法只好順從她。
表嫂這樣的做法導致的後果就是,表哥一看到她的信息和視頻就頭疼,和她溝通也沒用,過不了幾天又開始,最後表哥受不了,提出了離婚。
在這段關係裡,表嫂不僅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表哥,也不關心表哥能不能接受,只是一昧的管控,最終落得了一個「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的結局。
對於一個有著大男子主義的男人來說,被自己的妻子管控和安排,是非常大的侮辱呀,身為你的男人,你不崇拜我就算了,還大到工作,小到穿衣吃飯都得聽你的,太憋屈了。
所以當誘惑來臨時,這一類人都會果斷「出逃」,即便他找的人沒有老婆能幹和漂亮,他也覺得沒什麼,畢竟這個女人崇拜我就好了。
這也是很多男人出軌後的心理:既然你不尊重我、崇拜我,那我去找一個願意尊重和崇拜我的人吧!
②
其實顧佳之所以會這樣對許幻山,除了許幻山身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外,更多是她的「自戀幻覺」導致的。
所謂的「自戀幻覺」指的就是:打著「我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你」的旗號,把自己的意願和想像強加在別人身上,按照我的想像和意願來行動的,就是真的愛我,否則就是不愛我。
這類人的做法,表面上大公無私,我都是為你好,實質上是:我都付出那麼多了,你得為我的人生負責呀。
跟這樣的人相處會很累,她什麼都想掌控你,當你反抗時,她也會有各種理由來反駁你,直到你妥協為止,如果這類人的能力再比你強的話,你只好被碾壓的份,雖然她們是好意,但你就是會感到莫名的不舒服,總感覺自己的邊界被嚴重侵犯了。
顧佳和許幻山就是最好的例子,顧佳事事都為老公、孩子和家著想,可她的這種著想,對老公許幻山來說,真的是太沉重了,本來生活和工作就讓人壓抑的了,回到家就像好好療愈、放鬆下,如果回家只會讓自己更沉重,那麼誰都不會開心。
尤其對於男人來說,不管到幾歲,骨子裡的「小男孩」都會不同程度存在的,不喜歡被管,喜歡自在,他們需要的是被需要、被理解,而不是束手束腳,那樣他整個人都會崩潰的。
同樣地,換個角度來看一下,如果在《三十而已》裡是許幻山這樣對顧佳,雖然顧佳不會像許幻山為了逃避去出軌,但她會壓抑甚至反抗都是有可能的,那麼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就不可能是這麼完美能幹的顧佳,而是一個喜歡埋怨、喜歡內耗的顧佳。
可能很多人會說,顧佳能力那麼強,很少會陷在這樣的情緒裡,說實話,這種情況是完全不存在的,顧佳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平凡人,有七情六慾,出現這樣的情況不會埋怨內耗是不可能的。但她復原快,不會讓自己在這樣的環境和情緒裡沉淪,那是極有可能的。
所以,想要一段良性循環的夫妻關係,一定要拋開自己身上的「自戀幻覺」,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不要把自己的想像和意願強加在對方身上,不然容易把對方推開,損害了彼此之間的情誼。
一段需要仰視的關係,仰視者會很累,時間久了,他也就放棄了。畢竟你們是要一起過日子的,要平視,才能長久下去。
③
這也告訴我們:想要親密關係良好發展,一定要丟開「自戀幻覺」,真正去尊重和理解另一半,讓TA成為更好的自己,鄧超和孫儷就是最好的證明。
一路走來,彼此相互扶持,相互包容,孩子的教育和養育也是兩個人一起進行,一個人去拍戲,另一個人就留在家裡帶孩子,如果是兩個人都有時間,就會一起陪孩子旅遊玩耍,兩個孩子聽話懂事,兩人的事業也紅紅火火,家庭和睦美滿,成了人們都羨慕的模範家庭。
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一定是兩個人一起付出,一起努力,一起妥協而換來的結果。
所以,在親密關係中,與其去掌控、安排,不如去真正地理解另一半,然後攜手並進,這樣才是最好的雙贏。
如果你在親密關係中,不幸有了「自戀幻覺」這種心理,具體可以這樣來解決:
用腦去聆聽別人,很大程度上會摻雜了自己的主觀想法,容易產生錯誤連接,用身體去感知出來的信息,真實性更高,可以減少一些偏見和誤解。比如當我們遇到一個問題時,先靜下來,去感受身體的變化,然後一點一點去調整。
只是用身體去感知,會有一些匱乏,速度會比較緩慢,大腦和身體也是斷聯的,很難和諧,把大腦和身體一起啟動起來,不僅效率高,自己也能更快走出情緒,這樣效果會更佳,這也是向內看的力量。
想去掌控他人,很大程度上是我們在向外看,但外界信息又和我們內在連接不上,所以我們會恐慌,感知也就變成了掌控,當我們身心合一,外界的事物也會很快和我們連接,那麼我們就能脫離「自戀幻覺」,真正做回自己。
回到顧佳這裡,她在這段親密關係中更多的是用腦和向外看,從而滋長了自己的「自戀幻覺」,所以許幻山才會壓抑到想逃離,可見「自戀幻覺」的可怕了。
願我們都能擺脫「自戀幻覺」,真正做回自己,收穫一段良好的親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