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無事獻殷勤」,小和尚被陌生人好吃好喝招待,不知大禍臨頭

2020-09-05 探謎古小說

常言道: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這裡就講一個因為沒提防無事獻殷勤之人,差點送了小命的故事。

北宋時,有個小和尚名叫蛋子,他求仙訪友,四處遊方。一天,來到永州地面。——對,就是柳宗元《捕蛇者說》裡提到的「永州」,在今天湖南省境內。蛋子和尚很喜歡神奇之事,聽人說附近山溪巖壁之上有一塊黑色奇石,光潔如鏡,能照見人的鬚眉,頓時起了好奇心,前去觀看。看了一次沒過癮,改天又去看,卻發現原本矗立黑石的地方居然只剩下個大窟窿。

他正奇怪,忽聽一陣喧嚷,一群人簇擁著一位公子哥騎馬、駕車而來。他躲在在山崖後觀瞧,只見那位公子唇紅齒白,一表人才。公子令隨從將一塊黑石從車上卸下,安放在那個窟窿中。蛋子和尚心想,莫非是他們偷了原來的石頭,拿這塊石頭冒充不成?眾人忙活半日,將石頭安好,蛋子看那石頭光瑩瑩的就是原來的黑石頭鏡子,更不明白他們搞得什麼名堂。

眾人正要離開,有個眼尖的看到了蛋子和尚,喊了一聲,都圍了上來,逼問他為何在此偷窺。蛋子和尚忙說,小僧雲遊四方,剛好打此路過。

公子打量了他一下,看他身材高大,濃眉大眼,說道:看來你我有佛法因緣,請小師父到敝莊一敘,我備些齋飯不成敬意。蛋子和尚當即道:小僧隨處化緣,多謝公子盛情。

歸途之上,公子策馬在前獨行。蛋子坐在大車之上。只聽兩個趕車的車夫聊天。一個說,冷公子平日敬的道門中人,今天怎麼想起齋僧了?另一個說,管他呢,他還不是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來到府邸,蛋子和尚下車觀看,好一座氣派的莊園,只見屋宇重疊,林木幽深。來到客廳落座後,公子便自報家門,說自己是當朝翰林學士之子,姓冷,這裡是他家的一所別業。

接著便問蛋子和尚姓名和年庚。蛋子和尚說,從小就被養父收養,俗名和法號都叫做「蛋子」。今年十九了,依稀記得養父說是冬月(十一月)所生,具體的日子、時辰不清楚。冷公子默默點頭。此時家人進來稟告:素齋已經備好。冷公子問蛋子和尚:不知師父能否喝些葷酒?蛋子道:這葷酒一向不曾忌。冷公子當下會意,對家人說道:師父葷素都吃得,你們好生招待就是。隨後對蛋子和尚說:請師父先到採蓮舫用齋,我還有些瑣事,隨後再來奉陪。說罷,轉身離去。

家人引著蛋子穿過曲曲折折的院落,來到一處池塘邊上。此時已是深秋,池塘裡滿是枯萎的荷葉。家人請他上了一隻小船,來到湖心一座三間房子的亭榭,正中匾額寫著「採蓮舫」三字。房中擺設極其雅致,設有床榻可以休息。蛋子不由讚嘆富戶人家果然會享受。家人擺好了齋飯,有素菜有魚肉還有酒,周到精緻。

蛋子用餐之際,家人說道,主人今日有些忙,請師父餐後先在這裡休息一夜。蛋子雖不知冷公子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看在這好吃好喝好住份上,心想,大概是公子家敬重佛門之人,權且住上一天半天再說。


再說此時的冷公子,回到後宅,摒去家人,獨自進入一間密室。密室之中,正中擺著一座祭壇,懸掛著各色奇形怪狀的符咒,燒著長長短短的香燭,一位黃袍道士坐在當中。

冷公子向道士施禮說道:酆道長,今日終於找來一人,是你展露法力的時候了。道士說:公子是否問清他的姓名年庚?冷公子道:他只有一名「蛋子」,出生年月也有了,只是日子和時辰沒有。又問:這樣難道行不得法麼?道士說:那也無妨,有一法補救,只要拿來他的頭髮和貼身衣物即可。二人又低聲聊了一陣,公子欽佩地看著道士,連連點頭。

原來這位冷公子平日裡遊手好閒,他又不同於一般家的紈絝子弟,卻喜好邪門巫術。常與江湖術士來往。那塊黑石,就是因為聽有術士說是個寶物,所以偷偷挖回來據為己有,可是回來發現黑石的光澤消失了,也做不得鏡子,只好又帶人悄悄放回去,正巧被蛋子和尚看到了。

而眼前這位這位酆道士,是朋友推薦的高人,據說法力無邊,他虔誠地將道士奉為坐上貴客。酆道士向他吹噓說,自己有一門法術可欺古人,為「魘人之術」。也就是知道一個人的姓名生辰八字後,用念咒拜祭之法,將其魂魄拜出,其人必死。冷公子深信不疑,為了一試究竟,準備找個「試驗品」。今日遇到四處遊方的蛋子和尚,感覺機會來了。那酆道士也是個自命不凡的傢伙,對自家法術非常自信,正好借這個機會誆下公子一筆大財。二人商定,先困住這小和尚,再用魘人術將他殺死。

第二天,蛋子在採蓮舫內用了可口早齋,家人們又划著船來了,這次同船而來的還有一位剃頭師父。家人告訴蛋子,主人吩咐,看他衣衫破舊,給他換上合身的新衣;還請了剃頭師傅為他打理妝容。蛋子向家人道:冷公子盛情小僧受之有愧,不知公子何時來見?家人說,我們只按公子吩咐行事,其他不知,師父請安心等待。就這樣,蛋子換上了新衣服,也剃乾淨了頭髮,真正是個乾乾淨淨的小和尚。家人將他的舊衣和剃下的頭髮拿走了。

當晚,冷公子將蛋子的衣物和頭髮交給了酆道士,出來靜等消息。酆道士於密室之中,掐訣念咒,踏罡步鬥,做起法來,專要害死蛋子和尚。

再說蛋子和尚這邊,依舊是好吃好喝,獨自一個賞著池塘風景。等問到家人,冷公子何時來見,家人只說不知。又拖過了一天,到了第三天,蛋子感覺頭昏沉沉的,身上有些發熱。到了第五天,已是臥床不起,不吃不喝,不發一語。

到了夜半三更時分,酆道士看到祭壇的外用石灰畫的圈子邊上有些黑氣蕩漾,感到法術即將告成。他找來冷公子,詢問和尚的情況,冷公子說和尚已經臥床不起了。二人相視不由大笑。

第七天黃昏,酆道士繼續在密室中做法。他站在祭壇當中,只見黑氣越來越重,慢慢聚集,在壇外的石灰圈子邊上晃動。等到夜半,黑氣凝聚成一個一尺二寸的小和尚,依然在石灰圈子邊徘徊不定,或進或退。他瞪圓眼珠,舉起令牌向桌案狠狠一擊,大喝出道門法令,說時遲那時快,那個黑氣凝結成的小和尚一軲轆滾進圈子,朝著祭壇鑽了下去,壇下立刻颳起一陣怪風,空中如一聲炸雷響亮,整個祭壇頓時炸了個四分五裂,酆道士口中噴出一大口鮮血,直挺挺倒下,當場喪命。


第八天早上,蛋子和尚伸了個懶腰,從臥榻上坐起,推開窗子,呼吸一口新鮮空氣,看著湖光聽著鳥鳴,感覺身心舒暢,昨天後半夜發了一身汗,現在周身病痛全都消失不見。

不多久,又有家人划船而來。家人說,冷公子要見他。離開採蓮舫,來到客廳,蛋子見到了冷公子。冷公子面色十分不好,說了幾句招待不周之類的客套話之後,叫家人捧出二兩紋銀遞給和尚,說這是香火之資和少許盤纏。蛋子也不推辭,住了這幾日,懵懵懂懂,完全不明白冷公子的意思,可又吃又喝,眼前又拿錢,真是滿心歡喜,當即告辭而去。


這是一個改寫自古代話本小說的故事,故事極盡神奇誇張之能,雖然語涉不經之談,但在當時,這肯定最抓眼球。讀者能看出,這個故事預設了一個前提,即蛋子和尚的命「特別硬」,故而奸人施陰毒之法也害他不成。但是不得不說,讀者還是為他的命運捏著一把汗。

再者,這樣故事的潛臺詞也可以理解為,畢竟這種「命硬」之人是少數,要是命軟的豈不就稀裡糊塗被害了。至於故事中巫術,這在中國古代歷史和虛構作品中都不絕於書,比如漢武帝隋文帝武則天朝都出過著名的巫蠱魔法害人的政治大案,《封神榜》《紅樓夢》也都描寫過這種魘人之術,並不算特別新鮮。

拋卻這些荒誕不經的情節,這個故事其實也有很多值得回味的道理。

正如開篇所言,「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無事獻殷勤之人,天上掉餡餅之事,不一定是什麼好人好事,但大多數人第一反應都會覺得是趕上好運了。包括故事中的蛋子和尚,雖然他沒有非常強的功利心,但也沒有往壞處去想。其實,冷公子的陰險還是多少暴露了一些,如果他提前發覺,應該大有好處。比如,冷公子莫名其妙鬼鬼祟祟去動山間的黑石,儘管動機不明,但很可能沒幹什麼好事。又如,家人們談到冷公子平日裡敬重的是道門中人,對佛家弟子並無興趣,他也沒有意識到情況的特殊性。正是因為疏於防範,才造成了被困湖心孤島,受了疾病之災。要不是冥冥中有老天保佑,或者說有「主角光環」護體,估計也就掛了。

再有就是,這個故事其實也暗含了一些影射在內。冷公子為何對這巫術如此有興趣?他拿蛋子和尚做試驗,假如試驗成功了,他又去害誰呢?故事中並沒有交代。而且,冷公子是翰林院大臣之子,顯然屬於儒家,他欽敬的酆道士,自然屬於道家,他們共同對付的是一個佛門子弟,又有一點儒釋道鬥法的意思。只是蛋子和尚這個佛門子弟,又不是一個真正的佛門子弟,因為他還吃葷飲酒,充其量是個假和尚,又有點儒道兩家與外道鬥法的意思。可惜法術不夠光明磊落,最後弄了個慘敗送人頭的下場。

總之,一則古代趣味故事,讀來解悶即可。

相關焦點

  • 小和尚偶遇一冷麵公子,被請到別墅好吃好喝款待,殊不知大禍臨頭
    常言道: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這裡就講一個因為沒提防無事獻殷勤之人,差點送了小命的故事。北宋時,有個小和尚名叫蛋子,他求仙訪友,四處遊方。一天,來到永州地面。——對,就是柳宗元《捕蛇者說》裡提到的「永州」,在今天湖南省境內。蛋子和尚很喜歡神奇之事,聽人說附近山溪巖壁之上有一塊黑色奇石,光潔如鏡,能照見人的鬚眉,頓時起了好奇心,前去觀看。
  • 對人過分熱情,無事獻殷勤;對你特別熱情,所圖是什麼?
    編造故事告訴他們昨晚夢到狀元今天要在寺廟留宿;在幾人要走時,好心提醒前面住處很遠,而且有黑店存在;在幾人留宿時,非常熱心地搬運行李;置辦好酒好菜招待大家;席上熱情地進行勸酒,直到楊延和幾個同僚都喝得酩酊大醉。
  • 故事:我抓獲40萬俘虜立下大功,一和尚卻說「你要大禍臨頭了」
    伽藍寺可以無住持,但佛門若失去大師佛法修為高如大師這樣的得道高僧,卻是天大的損失啊!」「不,住持大師,你留在這裡,伽藍寺需要你,我去。」浮屠擺了擺手,側過身,仰起頭看著大殿的佛祖像,更加堅定。浮屠離開了伽藍寺,帶著伽藍寺僧眾所有的期待,也帶著洛陽百姓所有的希望。
  • 家中土狗半夜趴墳前痛哭磕頭,狗爪寫下四字:大禍臨頭,
    這天他下班的路上聽到路邊水溝裡有嗚嗚的叫聲,好奇地停車去看,發現竟是一隻不知被誰丟棄的小奶狗。小傢伙眼睛還沒睜開呢,眼見就要被水淹死了,只知道嗚嗚地哀叫。大成心一軟就將它抱回了家,還特意買了寵物奶粉餵養。「這麼小的狗養不活吧?」爸爸看見了倒是沒多說什麼。兒子沒娶上媳婦可能會比較鬱悶,真想養就養吧。「精心點應該能養活。
  • 憑林中老鬼指點小潑皮官運亨通,半年後又遇故人卻說他將大禍臨頭
    大概死的人也會越來越多,照這麼打下去,還不知要死傷多少手足兄弟。張三爺眼下走的這條路,什麼時候才算是個盡頭?料來多想也於事無補,聽天由命罷了。當即整頓隊伍,回城聽命。雁營在黃天蕩大破粵寇之事,果然震動了天下,京城裡的皇上聽得捷報,喜動龍顏,謂我朝中興在望,當即親提御筆,寫了「忠勇雁營」四字,讓兵部破例給張小辮兒加了參將之職。
  • 小說:女子救下一條懷孕鯉魚,每天給它餵食,不想14天後大禍臨頭
    女子救下一條懷孕鯉魚,每天給它餵食,不想14天後大禍臨頭,這是怎麼回事呢?趙佩蓉住在松村,與丈夫結婚十年多了,卻是沒有個孩子。開始丈夫經常帶她去醫院,想要個孩子,但去了那麼多醫院,找了那麼多大夫,也沒個結果。去醫院看了沒懷上孩子,趙佩蓉就每天在家痛哭,說是老天對她不公之類的,哭完了就摔這摔那,家裡能摔的都被她摔了個遍。她還經常自言自語,每天瘋瘋癲癲的。
  • 砍了墳地上的歪脖樹,當夜家裡來個老頭警告,你要大禍臨頭
    俺們屯有個叫李二虎的男子,他人如其名膽大如虎,從來不信村裡流傳的那些邪門事兒,年紀尚小的時候,就敢一個人在亂葬崗睡一宿。李二虎家地就在村裡的公墳旁邊,所以他每次幹活累了,都會去公墳裡的陰涼處休息。一次他正坐在墳頭的一棵樹下打盹,忽然一個樹枝掉下來,砸得李二虎頭上鮮血直流。
  • 小說:窮小夥深夜開車撞人,擔心被訛扔100元打發,3天後大禍臨頭
    本以為只是個簡單的撞人事件,沒成想,事情不過三天,白健華就大禍臨頭了。白健華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為什麼說他會大禍臨頭?點擊下方「繼續閱讀」後續精彩內容!
  • 老太一生未嫁,道士說她兒子大禍臨頭,當老太說完,道士跪下了
    這時,道士說:「奶奶,我看你面相,烏雲密布印堂發黑啊,可能你兒子這會大禍臨頭,弄不好一條命就要沒了!」我該那怎麼辦啊?」金香問,道士說:「奶媽切莫心急,既然有緣我們相遇就不用再擔心了,我這裡有一張護身符,目前還沒出過意外百試百靈,保管兒子用了之後,驅邪消災。
  • 故事:在井裡撿個7歲男孩,數年後他稱帝,我這恩師反倒大禍臨頭
    「他連頭髮絲都是梗著的,我可沒這本事兒,」言畢,對著壺嘴淺酌一口,滿足低喟,「嘖嘖,果然還是蜃樓的酒好喝。」不惑不悅地盯著紫宸,把龍袍穿的跟寢服似的也就只有他這個「笑面虎」哥哥。好好的不在天上呆著,跑他這兒來幹什麼鬼。
  • 靈龜助他開天眼,可知生死斷禍福,算命百算百靈,卻不知大禍臨頭
    舊時,有位耕夫,叫做孫進,為人坦誠,只是家中並無錢財,所以整日想著如何賺些錢財。「海兒還沒有去過學堂,你這做爹的怎麼想?」「我在這生活了百年之久,明日你去西村頭那槐樹下可以尋些銀兩,希望你可以放了我。」烏龜再次說話。孫進點了點頭,說道:「若是尋到了,自然放你。」
  • 小說:男子在河裡釣上兩米長大魚,漁民跪地大哭:你會大禍臨頭
    給它磕幾個響頭,不然你就大禍臨頭啦!」漁民聲嘶力竭,眼眶裡竟然有眼淚!好像事情是真的一般,現場頓時凝聚著一種詭異的氣氛。
  • 老太一生未嫁,道士卻說她兒子大禍臨頭,當老太說完,道士跪下了
    在父母去世後,蘭清獨自一人居住,每當有孩子路過,她總是很熱情的招待,遇到沒有收入的乞丐,她也會給上一碗飯。直到有一天,一個年輕的道士來到了村子裡,恰好路過了蘭清的家門,蘭清熱情的招待了他,沒想到他卻脫口而出:奶奶,我看你面堂發黑,烏雲密布,可能你的兒子將會大難臨頭,處理得不好的話,這小命就要沒了。蘭清聽到這話,卻一臉的疑惑,我終身未嫁,哪裡來的兒子。
  • 男子半夜口渴,有美女來捧茶,美女大禍臨頭,快認乾女兒
    狐仙又說道:「我如今來報答您的恩德,您眼下大禍臨頭,不可不防啊!」吳雲又問:「我有什麼禍事?」狐仙說道:「往前走50裡,有一家呂家客棧,您一定會在那裡住宿,店老闆呂彪(化名)有一個女兒,愛如掌上明珠,您見到了就趕快認做乾女兒,多送珍寶,則禍事可免。不然姓名不保!我只能說這麼多,老爺善自珍重。我走了!」說完就消失了。
  • 聊齋志異:紫花和尚
    在諸城縣也是小有名氣。丁秀才讓家人把這位僧人請來,請他在病床前將《楞嚴經》講與自己聽。但丁秀才每聽那僧人講解一節,都沉思然後進行反駁,說佛道並不是如此。然後又說道:「假若我的病能好起來,多一些時日在這世間,想要驗證這經中的佛理又有何難呢?這諸城縣只有一位書生能夠治癒我的病,我想應當誠心誠意的去把他請來。」諸城確有一個書生精通岐黃之術,但卻不以此為生。
  • 故事:宋代小官休妻一年,才知中了和尚奸計,妻已嫁給和尚
    故事:宋代小官休妻一年,才知中了和尚奸計,妻已嫁給和尚南宋,京城開封府棗槊巷有戶人家,男主人姓皇甫名松,是負責保衛中宮殿的殿直官,26歲。妻子楊氏,24歲。還有個13歲的小丫鬟叫迎兒。一家三口,平時無親戚往來。
  • 68歲老漢娶30歲寡婦,婚後連擺3天喜酒,村醫卻說他大禍臨頭
    可是正當他看得熱鬧,村裡的老村醫卻忽然衝過來指著新郎官說:「不得了啊,你要大禍臨頭了。」他話還沒說完,就被村裡的人架著走了,在人家婚禮上說這個,這老頭確實挺討打的,我算是明白這個村為啥要再招一個中醫了。這時,一個人影朝我走來,是個十八九歲的姑娘。小姑娘臉蛋被曬的通紅,兩顆黑溜溜的眼珠子看著我,問道:「你是外地來的?找誰?」
  • 清朝奇案:官差男子不能自持,與三名女子勾搭,卻大禍臨頭
    謀了份差事,在當地縣衙當差。那兩位嫂嫂知小姑子闖下大禍,趕忙穿好衣衫拉著小姑子落荒而逃。路人報官三女慌忙逃跑時,卻忘記了拿走菜擔還有鐮刀。她們剛走不過多時,有路人經過此地,見到倒在血泊之中的燕某,與三女遺忘的東西,便趕緊去報到了官府。
  • 父親去兒子家養老,媳婦好吃好喝招待他,父親卻連夜跑回鄉下
    在城裡第一周,媳婦對王壯特別好,儘管上班很累,還是每天都想著法子的給王壯做好吃的,完了還經常在一起聊天,老人覺得蠻開心的。可是從第二周開始,王壯就開始覺得有點悶了,城裡的人多,馬路也多,再加上王壯是個路痴,根本就不敢走遠,害怕找不到回家的路,又得讓兒女們擔心。兒子和媳婦的工作也開始忙起來,回到家都很晚了,經常在外面吃飯,王壯一個人在家覺得是悶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