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紅孩兒因為想吃唐僧肉被孫悟空找來的觀音菩薩收作了善財童子,可是這樣對紅孩兒到底好不好,為啥牛魔王鐵扇公主以及他在女兒國的義父都口口聲聲說是害了他?
當日紅孩兒被觀音菩薩收服為善財童子後,就只有在孫悟空在被觀音菩薩的紅錦鯉折騰,求救菩薩的時候才又再次出過場,那時的紅孩兒已不是當時那個傲嬌,囂張的紅孩兒了,而是一個可愛的小童子了,當時他主動拉住悟空道上前施禮道
「孫大聖,前蒙盛意,辛菩薩不棄收留,早晚不離左右,專侍蓮臺之下,甚得善慈。」行者知是紅孩兒,笑道:「你那時節魔業迷心,今朝得成正果,才知老孫是好人也。」
世間因果,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紅孩兒既然是發自內心的感謝悟空,那定是極好的去處,畢竟紅孩兒在菩薩處做善財童子,實受了菩薩正果,就可以不生不滅,不垢不淨,與天地同壽,日月同庚。
那活了這麼多年的牛魔王,鐵扇公主她們會不知道?卻一味的認為悟空是害了紅孩兒。
其實這個主要是有三個方面。
第一,紅孩兒雖然到了南海觀音菩薩哪裡當差修得仙身,但是卻須侍奉菩薩左右,無法臣歡膝下侍奉雙親,這讓鐵扇公主牛魔王怎麼會高興。
畢竟當父母的都希望自家孩子可以陪伴自己左右,然後看著兒女子孫滿堂,你倒好,孤孤零零的把我兒子送去菩薩那裡,本就嬌生慣養的孩子,如果萬事都需要自己親為不說,我還連見他一面都成了奢望,這會讓鐵扇公主牛魔王高興才怪?
這一點可以從當時悟空去借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可以窺得一二
「你這個巧嘴的潑猴!我那兒雖不傷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幾時能見一面?」
自家崽不能看見,對於父母親來說,這就是天大的事,所以對這件事呈反對態度,認為是悟空害了自家崽
第二,失去自由,和人世幸福,對於牛魔王和鐵扇公主這些妖怪來說,最渴望的就是可以安安靜靜的肆意妄為,不受拘束,可就因為這一出,沒有了。
所以孫悟空把自家的孩子往菩薩那,那無疑是斷了自由一說,佛家講究的是四大皆空,觀音菩薩作為佛家的人,肯定也要要求自己的屬下童子做好榜樣,一心向佛,清心寡欲,普度眾生。
換位思考的,你想想,現在出家當和尚工資也好歹挺高的,但是你要是真出家了,從你父母的層面考慮,你父母會肯?
明明出家還有飯吃,有房住呢?可是這就意味著你就不能享受人世間的天人之樂,不能結婚娶妻生子,這對於父母來說那便是在大的潑天富貴也是不願意拿你的幸福去換的。
而且這還是限制了自由,幸福的好前程,所以這樣的前程對於父母來說也是糟糕透了的,所以鐵扇公主和牛魔王絕對會認為這是一件壞事。
第三,就是當時牛魔王和鐵扇公主是道家的門徒,而他們的兒子紅孩兒卻因為孫悟空的原因,被收到菩薩的門下,也就是佛家,這樣就有點尷尬了。
爸媽都是道家的,兒子卻被坑去了佛家,這是我們讀大學填志願一樣,在父母眼裡,他們不知道的地方就是不好,最好的永遠是本省一個,你要是敢填一個省外的,他就會覺得你會被欺負,過得悽慘無比。
牛魔王和鐵扇公主也就是這種心理,畢竟自己學的是道家,那就會非常自然而然的認為佛家不好,自家兒子去過苦日子了,肯定會慘兮兮的。
這一點可以從唐僧師徒三人在女兒國懷孕,悟空去紅孩兒義父那裡取水時的對話可知
先生喝道:「這潑猢猻!還弄巧舌!我舍侄還是自在為王好?還是與人為奴好?不得無禮!吃我這一鉤!」
嘖嘖,你看吧,不知道的東西就是鴻溝啊,這一家人都因為不了解,就一天瞎猜測,把紅孩兒的日子想得如此悽慘潦倒。
所以啊,不了解的事情,就不要先妄下定論,也就沒有後面一系列亂七八糟的事了,牛魔王也不至於被哪吒打的那麼慘了。
五月語:父母之愛之,最是無私,但是記得要真的了解孩子的處境後在好好想怎麼做,而不是咋咋呼呼的瞎猜測,否則只會讓孩子很尷尬,以愛之名的綁架同樣是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