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倚梅園迷局,甄嬛念「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是何意?

2020-09-03 楊角風發作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10期:

入宮之後,甄嬛一直在避寵,但時間久了,滋味也並不好受:

眉姐姐一躍枝頭成鳳凰,自己卻窩在屋裡抱火爐,究竟是先苦後甜,還是先甜後苦,確實是一道難題,也讓甄嬛異常糾結。

時間久了,連伺候甄嬛的丫環和太監們也開始犯嘀咕,正所謂「一個沒有恩寵的小主,日子過得連奴才都不如。」

於是,內務府開始剋扣各種物品供應,甚至連茶葉和炭火都不給,還是靠眉姐姐的資助才勉強過日子。丫環給臉色,太監們又另謀新主,終於,甄嬛再也坐不住了,召集下面的人,給了他們一句痛快話:

「只要有我在一日,我絕不讓你們受委屈!」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10期:倚梅園迷局,甄嬛念「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是何意?

一、

由於伺候甄嬛的奴才,都要看別的奴才的臉色,所以康公公是第一個受不了的,於是帶頭出走。

由於小允子受到了甄嬛的恩惠,派溫實初治好了他哥哥的病,所以他留了下來。同樣的,槿汐受到過跟甄嬛長得差不多的純元皇后恩惠,所以,她也留了下來。

這時候的甄嬛,除了眉姐姐時不時來看望她一下,並送點物品外。安陵容也時不時來找她,還把自己僅有的一塊織花錦做了暖爐套子,送給了甄嬛。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也時不時來找甄嬛,她就是淳兒。

之前淳兒是跟甄嬛住在一起的,但甄嬛裝病避寵,跟別人講的還是時疾,所以皇后把她派走了。

但淳兒前來找甄嬛,是單純地來找嗎?

是的,淳兒很單純,但宮裡並不單純,她們不會把這個當成友誼,只會當成同黨,賦予宮鬥的含義。

淳兒雖然單純,但她身邊的姑姑並不單純,雖然這個姑姑只是從她口頭中出現。要知道整個後宮小主中,有像槿汐姑姑這麼高級宮女伺候的,沒有幾個,新人中也只有甄嬛和淳兒有。

甄嬛有時疾,別的宮女避之不及,淳兒的姑姑卻不阻攔淳兒去找甄嬛。一方面,說明她們看人很準,認為甄嬛會得寵,另一方面也說明,淳兒在宮裡真的缺朋友:

「我宮裡的姑姑整天訓我,嫌我話多,讓我靜心!」

畢竟跟著富察貴人,是沒啥機會的,不如押寶一下甄嬛,事實上,她們眼光不錯的。

二、

快過年了,眉姐姐前來找甄嬛,還說了這麼一句話:

「快年下了,皇后讓我到宮中看看,各處裝點得怎麼樣?」

這句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甄嬛敏銳地感覺到,皇后這是給眉姐姐樹敵。此舉必然會遭受各宮小主嫉妒,她可能要遭殃,她如果遭殃,自己的日子將會更加難過。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因為不僅眉姐姐來看甄嬛,之前皇后也派了剪秋姑姑來看甄嬛,她來看甄嬛,就倆目的:

一是觀察甄嬛是不是真的病了,二是,繼續打擊甄嬛,並挑撥她跟沈眉莊的關係:

「對了,夏常在的腿算是廢了……倒是讓沈貴人佔了先機……」

與此同時,華妃開始把沈眉莊樹為對手,前面還派出一個小太監,故意潑了沈眉莊一身水,還故意刺激皇后對遲到的沈眉莊進行了處罰。

宮裡的形勢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種變化,甄嬛必然也感覺到了。

甄嬛通過裝病,已經篩選好了朋友圈,那些明知道她得了時疾,還願意跟她交往,明知她不得寵,還願意真心對她的,這就是甄嬛的整個爭寵團隊,而她也就準備好了。

這時候的甄嬛心裡是比較糾結的,也有對未來的惶恐,因為此,她才需要找尋心理安慰。也正因為此,本該在家裡避嫌的她,卻放飛了自我,跑去了倚梅園……

三、

在這裡,甄嬛有一個神助攻,這個神助攻就是槿汐姑姑,楊角風一度認為,甄嬛去倚梅園就是槿汐的計謀:

當時就是槿汐提議剪窗花,而且還專門提到要把窗花掛到樹上,小允子心領神會剪了一個甄嬛的小像。或者是小允子喜歡甄嬛,或者是槿汐提前跟他商量好了的:

「若是把心愛的東西掛到樹枝上,這樣可以祈求來年事事如意!」

隨後小允子再次助攻,提到倚梅園就有梅花,掛到那最好。

唯一出乎槿汐意料的是,甄嬛不讓她們跟著,如果讓她們跟著的話,可就真沒餘小鳥什麼事了。

與此同時,在宮裡家宴上,皇上盯著案臺上的一株紅梅發愣,布置宴會的華妃或許不清楚這個典故,但蘇培盛應該很清楚。

後來,槿汐有一次到皇上那裡告餘小鳥的狀時,跟蘇培盛有一段對話,很耐人尋味,蘇培盛對這件事很關心,槿汐一出來他就迎上去問有沒有講清楚整個事件。

槿汐回答自己嘴笨,蘇培盛笑話她:

「你要笨嘴拙舌,還有幾個聰明的?」

同時也透露了他們倆認識很多年了,最後槿汐行禮告辭:

「接下來就有勞公公您了!」

後來,我們也知道,他們倆其實是對食,蘇培盛眼睜睜地看著槿汐伺候著一個不受寵的小主,他心裡會自在?而且槿汐又對甄嬛不離不棄,蘇培盛自然也清楚甄嬛的真正價值。

​四、

所以,這晚甄嬛去倚梅園,並非完全是巧合,也有設計的成分在裡面。

畢竟槿汐也看出來,甄嬛有想復出爭寵的想法,蘇培盛也自然清楚皇上的心思,於是就聯手策劃了這場好戲。

只不過後來餘小鳥冒名頂替了,蘇培盛即使知道她是假的,也沒辦法講。一方面沒有證據,另一方面本來是製造偶遇的,結果倚梅園來了好幾撥人,說不清,搞不好還害了甄嬛。

更重要的是,當時的甄嬛回答的是倚梅園宮女,皇上也讓他去倚梅園找,蘇培盛如果找了個小主出來,皇上必然會起疑心啊。一旦發現是他們合夥爭寵,皇上能饒了他們嗎?

所以,蘇培盛明知道餘小鳥是假的,也只能是認了!

這也是他對槿汐去皇上那告餘小鳥的狀非常關心的原因所在,畢竟他們之間還有這件事在裡面。

回到當時的場景:

倚梅園的宮女餘鶯兒,因為是新來,被主管刁難除夕夜來這裡剪樹枝,自然是滿臉的不高興;皇上離開宴會,來到倚梅園,緬懷自己曾經的美好——純元皇后;甄嬛,面對宮裡形勢變化,來到倚梅園為自己祈福;還有一個果郡王,尾隨皇上,也來到了倚梅園。

此時眾人在踏雪賞梅,眼見梅花紅雲簇簇,凌霜而開,甄嬛心情大好,在將小像掛在枝頭後,閉上眼許了三個願望:

一、願父母妹妹安康順遂;二、願自己在宮中平安一生;三、沒有說出來……

五、

為什麼她沒有說出來呢?

因為第三願是: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

這才是她來這裡的最終目的,而她已經是皇上後宮了,所以,這個一人心,就是指皇上的心。

她一個人悄悄跑到倚梅園來,就是怕自己的宮女看透自己的心思,因為她知道。如果想讓前兩個願望實現,那麼她就必須得復出,不能再裝病下去,再裝下去,自己的父母會受連累,自己也難以保全。

而如果自己開始爭寵,那麼目標只有一個皇上,可是皇上又怎麼可能跟她白首不分離呢?

所以,她才沒有說出來第三個願望,因為這個願望希望太渺茫,於是她感慨人生後,念了一首詩:

「逆(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這句話出自唐代詩人崔道融的詩——《梅花》: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橫笛和愁聽,斜枝依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這句詩的意思是說:

逆風如果知解我憐惜梅花的心意,那就不要輕易的摧殘它,讓它多多開放一些時日吧!

所以,甄嬛是感慨,自己難以得到那個能解意的男子,希望上天可憐可憐她,讓她能平安一生。

六、

而這一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卻一下「毒了」三個人的心:

先是果郡王,冰天雪地,紅梅白衣,一個年輕女子在那裡吟誦乞求憐惜的詩句,一下子就擊中了果郡王那顆文藝心。

再是餘鶯兒,一個宮女,平時哪有機會見到這個詩意的場面,頗有心計的她默默掏出小本本記了下來,這個知識點會考的。

再有就是皇上,作為一名油膩中年男子,他可沉不住氣閉上眼享受這份美好意境,一句:

「誰?」

瞬間把甄嬛拉下凡間,畢竟她還在裝病,謹慎為妙,不管她見到的是誰,都不能暴露身份,於是留下一句:

「我的鞋襪溼了,在換了!」

馬上低著頭跑了……

餘鶯兒又掏出小本本記下了這句話,也是高考題,壓軸用的。

這個神秘背影,不僅皇上疑惑,餘鶯兒也在疑惑,最疑惑的還是果郡王:

如果是嬪妃,怎麼可能躲著皇上呢,而看她的衣著又不像是普通宮女,再加上那副小像,一下子就激起了果郡王的好奇心。

等到第二天,他看到了餘鶯兒來冒名頂替,他並沒有告訴皇上,而是把這個小心思藏在了心中。

這場倚梅園偶遇,是餘鶯兒的人生轉折,是甄嬛的神來之筆,是皇上的興奮之夜,更是果郡王,這個年輕小夥子的相思之夜。

我叫楊角風,我們解讀的不是《甄嬛傳》,而是一部活生生的職場教科書,第10期結束,下期更精彩,喜歡就關注吧!

相關焦點

  • 在倚梅園中甄嬛為何要說自己是宮女?不願給自己惹麻煩罷了
    在倚梅園中甄嬛為何要說自己是宮女?不願給自己惹麻煩罷了"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這是甄嬛與皇帝定情的詩句,不想卻有人李代桃僵,搶了甄嬛的恩寵,倚梅園初遇,皇帝對這個素昧蒙面的女子一見傾心,只可惜被餘鶯兒這個宮女魚目混珠,當然這也是因為甄嬛給她提供了便利,甄嬛當時並未透露出自己的真實身份,用宮女身份矇混過關
  • 重溫《甄嬛傳》8: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小允子就說倚梅園裡面的紅梅甚好。甄嬛一時玩心大起,就要去倚梅園去掛畫像,還不許人跟著。這裡要贊一下孫儷的演技,將一個十七歲的少女那活潑愛玩的個性表現得恰到好處。你看她一溜煙地跑出去,像個小兔子似得。還有甄嬛這裡穿的淺碧色的冬裝,也非常好看。
  • 《甄嬛傳》潛臺詞16:倚梅園的陰差陽錯暗藏玄機
    ​要問《甄嬛傳》中拍得最好的場景是什麼?若水覺得倚梅園一定必須絕對榜上有名。一張簡單的小像和詩句如同預言一般,暗藏多個人的命運玄機;連人物的臺詞都在暗暗告訴我們絕對不可忽視的隱藏劇情。一部宮鬥劇,若水竟然看出了《少年包青天》的趕腳!
  • 甄嬛傳:倚梅園皇帝、甄嬛、果郡王三人相遇就已註定結局
    倚梅園相遇其實已經把整個甄嬛傳的大體思路展現出來,為何這樣說呢?其實劇中以皇帝、甄嬛、果郡王的情感開始展開劇情。即是宮鬥劇卻又以三人的感情來展開。甄嬛喜歡紅梅才在除夕之夜來到倚梅園,吟出「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終局還是不能如意,倚梅園中皇帝、甄嬛、果郡王三人相遇的順序就已經註定結局。
  • 甄嬛傳原著:甄嬛梅園與皇帝偶遇,小像和詩詞喻示了怎樣的命運?
    想到這,任憑我早已明白此身將要長埋宮中再不見天日,也不由得心中酸楚難言,長嘆一聲道:「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心下陡然一驚,團龍密紋乃是上用的圖紋,等閒親王也不得擅用,莫非倚梅園中的那人……甄嬛便半作無意間問起槿汐宮中夜宴,有哪幾位王爺會來?
  • 《甄嬛傳》:「妙音娘子」結局一點也不「妙」
    冒名頂替甄嬛除夕之夜,倚梅園。皇上交給蘇培盛一個任務,找到能夠對上「逆風如解意」下句的女子。「逆風如解意」,看誰能對出下聯。怒了的甄嬛不出手則已,一出手驚人——告知皇上餘鶯兒陷害自己的同時,說出了當日倚梅園中餘鶯兒冒名頂替自己之事。
  • 甄嬛傳:除夕倚梅園,一見渣龍誤終身
    嬛嬛拿著小像去倚梅園祈福。嬛嬛掛上小像,在梅花下祈福「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就被耳朵靈的皇桑給聽到了。嬛嬛呢,小心謹慎,都不帶思考的就謊稱自己是倚梅園的宮女,宮女對照正在偷聽的餘氏,合情合理了。皇桑呢,這倚梅園本來就和純元沾親帶故,巧的是她要來回憶純元,卻能聽到這兩句詩,皇桑心裡自然是歡喜和驚訝的。而且此宮女和自己一樣,居然也有冬天賞梅花的閒情逸緻,還說的這麼好聽。
  • 甄嬛傳:餘鶯兒上位,除了甄嬛和果郡王知她假冒,還有倆人也清楚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甄嬛無意間在倚梅園念的這句詩,卻成全了三對感情:一對是倚梅園侍女餘鶯兒跟皇上的感情,一對是甄嬛跟皇上的感情,再有就是果郡王跟甄嬛之間的感情。還好,皇上估計也知道蘇培盛不知道怎麼找,於是告訴他:「你且問她逆風如解意,下句是什麼?」畢竟蘇培盛不知道在倚梅園到底發生了什麼,但以他跟崔槿汐的關係來看,他們早晚會有溝通。只要結合當時槿汐看到甄嬛慌慌張張跑回碎玉軒的情形,基本也能分析個大概。
  • 《甄嬛傳》中餘鶯兒為何只活了六集就下線了?
    她原本只是倚梅園的一名打雜宮女,除夕之夜皇上去到倚梅園散步,正好碰見了甄嬛在梅花樹下祈福,並且嘴裡念著「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這句詩。那時皇上與甄嬛並不相識,而且甄嬛帶著帽子,皇上一出聲,甄嬛便嚇得躲了起來,還自稱是倚梅園的一名宮女。正巧當時的餘鶯兒也躲在梅花樹後,聽到了兩人的對話。
  • 《甄嬛傳》17:餘鶯兒上位!公關大師蘇培盛教你處理棘手問題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的詩句後頓時來了精神,他交給蘇培盛一個任務:給朕在倚梅園找一位有才學的宮女。皇上說,你就問她「逆風如解意」下句是什麼?餘鶯兒不出意外地對上了下句:容易莫摧殘。餘鶯兒開始對暗號了: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以前在倚梅園辛苦,蘇總管照顧我,讓我來伺候一次。皇上問道:一路上過來冷不冷呀。餘鶯兒又開始對暗號了,說:比在除夕之夜弄溼鞋襪要好許多。至此,兩個暗號均已對上。皇上看餘鶯兒長得還可以,還有點小文墨,但她似乎有點俗氣,沒有那日的心動了。不過事已至此,他也只好留下了,還封她為官女子。
  • 甄嬛傳裡淳兒的命運,早在這首詩裡暗示了
    甄嬛在倚梅園中許願:「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包括後來皇上回憶: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這說的不就是甄嬛在冬日的倚梅園裡,蝴蝶為其傾倒的復寵嗎?
  • 《甄嬛傳》餘鶯兒:女人的不幸,從愚蠢開始
    《甄嬛傳》裡的餘鶯兒,原本是倚梅園裡任人驅使的粗活宮女,因為一句詩,獲得了皇帝的恩寵,一時風光無限。但餘鶯兒在得寵之後就飄了,原本手裡拿著一副好牌的她,最後卻打爛了,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她的愚蠢造成的。,記住了甄嬛許願時說出的那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目睹了甄嬛和皇帝以及果郡王三人之間發生的事。
  • 甄嬛傳中的最可怕的男助攻,第二名貢獻了一雙兒女
    大家好,我是月半小二,今天一起剖析一下《甄嬛傳》中的最可怕的男助攻,第二名太拼了,竟然貢獻了自己的一雙兒女。甄嬛傳是一部女人的宮鬥劇,但是說起這裡面的男助攻,那是一個比一個強。個個智商在線。小允子:忠心護主,機智如他,甄嬛每次翻盤,小允子必是不顯眼卻是關鍵中的關鍵甄嬛傳中名場面很多,要說名場面背後的強有力助攻,小允子當仁不讓,除夕夜一張剪紙,讓果郡王懷揣了一輩子,更是建議甄嬛去倚梅園將剪紙小像掛在梅花上,才有了除夕夜倚梅園中「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的名場面。
  • 《甄嬛傳》中,餘答應的結局,不是皇上寵愛了,就是永遠的人上人
    餘氏在梅園好好的當宮女,本可以到了時間,平安出宮嫁人。然而她聽到了甄嬛的祈福詩: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被皇上看到,裝作宮女跑了。等皇上找人對「逆風如解意」,的下一句詩時,餘氏站出來說出「容易莫摧殘」對上了這句詩,得到了皇上的寵愛。
  • 《甄嬛傳》中各小主的命運卻和她們喜歡的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甄嬛傳》中沒有一個多餘的人物,沒有一處多餘的情節,更沒有一句多餘的廢話,這也包含劇中提到的各種花!從甄嬛給安陵容鬢邊插一朵海棠,到她倚梅園許願,眉莊喜歡菊花,再到皇后喜歡牡丹,華妃自比芍藥,安陵容利用齊妃用夾竹桃害甄嬛,寧貴人喜歡合歡花……這些花又不止是花,它們暗喻著這些女人的命運。
  • 甄嬛傳:餘鶯兒註定下線
    甄嬛傳重看幾遍都如新劇一般,劇中太多的細節值得我們品味。皇帝身邊的每一位嬪妃都有自己的特點及註定的命運。因「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一句詩詞,引出宮女餘鶯兒冒名頂替甄嬛,承受自己本不該有的恩德。當餘鶯兒得寵之後,她得意忘形屬於那種得了便宜還賣乖的人。
  • 《甄嬛傳》裡下線最快的她,讓我心驚:運氣這回事,或許是捧殺
    腦子轉的也很快,看到蘇培盛來倚梅園讓宮女和太監們對「逆風如解意」的對聯,就很快想明白了那天晚上發生的事情,知道自己出人頭地的機會來了。皇上只對蘇培盛說了一句「逆風如解意」,吩咐他去倚梅園找個能說出下半句的人。蘇培盛不知道下半句到底是什麼,也什麼都沒有對餘答應說,但他以需要個丫鬟端茶的藉口,把餘答應帶到了皇上面前。這其實是一種試探,蘇培盛需要靠著察言觀色來確認餘答應是否就是皇上要找的那個人。餘答應也很厲害,她見到皇上的第一句話,是說自己身上昨夜沾染了梅花的氣味。
  • 甄嬛傳,齊妃娘娘最蠢?看了這幾位,你會發現齊妃娘娘如此聰慧
    不怕一言哄堂大笑,就怕一語鴉雀無聲,甄嬛傳中的角色,把情商兩個字展現的淋漓盡致,但在這充滿陰謀詭計的後宮中,有哪些智商下線的嬪妃呢?夏冬春夏冬春家世不俗,奈何蠢鈍如豬,進宮第一天就在宮裡大喊:華妃娘娘賞的東西再好,那也不如皇后娘娘的。一句話得罪了華妃,所以在她當眾鬧事的時候,華妃賞了她一丈紅,用她的血去染紅秋天的楓葉,這下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可算是湊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