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蓋彌彰(百位上海女性的故事)

2020-09-05 盲觀

欲蓋彌彰(百位上海女性的故事)

2020-08-10

秦姍是家中老二,父母一共兩個女兒,而她就是第二個!


在那個年代,兩個女孩,且只有兩個女孩,不知道父母經歷了什麼,但是這些都化成了愛,全部給到了兩個孩子。


老大正常上學,一切都是正常的,就這樣,一直到嫁人都沒有什麼特別的,唯一的特別或許就是嫁的比較遠吧。


而在老大嫁人之前,實際上,秦姍就已經結過婚了,雖然並沒有到法定年齡,而這個也就是我要說的故事。


像很多當地小女孩一樣,秦姍高中畢業之後就出去打工了,再回來的時候,說自己談了朋友,一個省的老鄉,卻並不是一個市的,父母雖然不同意,畢竟她們希望都在自己旁邊,但是事情以及發生,也沒有說什麼,只是孩子還小,就指望可以看看以後,畢竟才出去一年,就談朋友,有點早了!


當然,她們也知道外面打工的複雜,所以強烈要求不能同居,母親還特別的做了教育,或許也就是因為這個教育,她們知道了一些事情,第二年的時候,就帶著孩子回來了。


秦姍是害怕的,她並不敢說,所以就一直到生完孩子之後,才說的,而男孩也沒有說,就在自己的老家陪著秦姍生了孩子之後,過年的時候,秦姍父母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簡直是五雷轟頂,可以說是昏死過去,按照目前說的,那就是丟人丟到家了!


但是能怎麼辦呢?

事已至此,也就只能接受,而且是個小外孫,男方家也很喜歡,所以也就直接辦了酒席。


雖然這樣的事情並不常見,但是並不是沒有,而農村人,十八九歲結婚生孩子的也有很多,所以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所以慢慢大家也就都接受了。


可是,孩子還小就當爸了,哪有不出事的呢?


兩個人都是小孩子,再有一個小孩子,雖然男方父母在照顧孩子,但是男方的父母對於這個媳婦並不喜歡,雖然她們愛孫子愛的要死,但是也就僅僅只限於孫子,或許孩子就是傳種接代的,至從孫子出生之後,對於兒子的關心感覺都少了,不過或許如此也沒有什麼。


只是兩個家庭原本就沒有什麼交流,而兩個孩子都還小,一直只是說說罷了,真的遇到事情了,反而不知道該怎麼辦,不知道怎麼內部溝通,也不知道怎麼和父母溝通,就這樣,好像一切都變了,兩個家庭相互不順眼,雖然秦姍的父母還在忍讓,但是男方父母卻一直咄咄逼人,畢竟在夫妻兩個身上,女性永遠都是如此。

但是,兩個孩子的不溝通,產生了另外的情況,爭吵開始了,先是小夫妻,然後是兩個家庭,雖然秦姍的父母在做著努力,但是對方卻依舊如此,不冷不熱,慢慢的所有人對於這個都失去了信心!


矛盾出現了婚後的第一年過年,小孩子已經一歲多了,秦姍想著帶著孩子回家,男方父母不同意,「你可以回去,孩子不可以……」


就是這十個字,像是最後的稻草,一切都開始崩塌了,爭吵,而男方一直就是父母的乖寶寶,所以自然而然的站在了父母的旁邊,就這樣,秦姍一個人回家了。


到了家裡,說了這件事情,萬般不爽,但是父母卻讓她忍讓,畢竟孩子還小,就這樣,她們三個去了男方家過年,雖然也是可以的,但是在男方家,就像是普通朋友來吃飯一樣,完全沒有親家的樣子,深圳連好一點的朋友都不算,所以在年初二的時候,秦姍一家就回去了。


後來是雖然依舊還是去上海打工,依舊見到了男方,但是兩個人卻不住在一起了,而秦姍父母雖然也在家在做著努力溝通,但是一切好像都回歸了陌生的樣子,好像從來就不認識一樣,兩個人變成了陌生人。


但是,孩子畢竟生了,怎麼可能當作沒有發生,秦姍回過男方家幾次,每次對方都是冷冰冰的,而秦姍卻一直在笑,哪怕只能對著孩子,每次還給了錢了。


但是幾年之後,秦姍的爸爸開始不讓秦姍去看孩子了,因為她們知道完全不可能了,對方只要有一個孫子就可以了,深圳都在相親準備結婚了,之前都還小,沒有領結婚證。


而父母也知道秦姍放不下孩子,但是不放下又能怎麼辦呢?或許是前兩年只能看看一兩次孩子,所以秦姍也沒有那麼的歇斯底裡,雖然難受慢慢也就習慣了,在上海繼續著自己一個人的生活,不在戀愛,不在聊天,有的只是打工和電視!


再後來,父母在家在給她找了一個婆家,畢竟沒有帶著孩子還是可以的,對方有點殘疾,要不然怎麼辦呢?還能找到什麼樣子的呢?


不過一切都還好,這個男孩對她不錯,秦姍家給了點錢,男孩給了點錢,開了一個小店!


我不知道以後,小的孩子會不會來找她,但是至少現在她是幸福的,只是這個幸福來自於謊言,畢竟對外宣稱的是,小孩子已經死了,沒有辦法才分手的!

————完————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

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

相關焦點

  • 媽咪(百位上海女性的故事)
    媽咪(百位上海女性的故事)2020-08-17大多數的夜場上班的女生都有那麼幾個一樣的故事。家裡困難,父母生病,弟弟上學,需要錢才出來做這個。這個故事是一次她喝多了告訴我的(後來想想,可能也是故意的),小芳是山裡的女孩子,家裡重男輕女,小芳上完小學就不讓小芳讀書了,在家裡幫忙種地,供三個弟弟讀書。小芳15歲那年被父母逼著和鄰居家的姑娘一起出去打工,當時小芳年齡太小,鄰居上班的工廠,不敢要小芳。無奈小芳去了一個小的理髮店做了學徒。
  • 媽媽桑(百位上海女性的故事)
    媽媽桑(百位上海女性的故事)2020-08-18給我一個大學生,一個星期還你一個小蕩婦!而從那之後,她就常常去往江浙滬等地,而基本上都是和那個男人一起的,而後來她也去了上海的三流大學讀書,或許只是為了近一點吧。
  • 遺忘(百位上海女性的故事)
    遺忘(百位上海女性的故事)2020-08-20露露在說起自己的時候,都不知道該不該說自己有職業,畢竟確實沒有一個正當職業,是失業大軍中的一員,說沒職業,也還有事可做的,每天常去洗浴中心、星級賓館那些地方。
  • 隨波逐流(百位上海女性的故事)
    隨波逐流(百位上海女性的故事)2020-08-27於倩最近很焦慮,要找工作,要改變,但是卻並不知道該如何去做,所以就只剩下焦慮了。因為英語過了六級,口語也勉勉強強,上海又是一個國際大都市,所以就先在一個臺資廠裡做4年外貿單證以及跟單,做到了跟單主任,工作中表現非常肯幹,公司不斷增加於倩的工作。
  • 專題八三:失去自我(百位上海女性的故事)
    專題八三:失去自我(百位上海女性的故事)2020-10-23說起可悲,另外一個人就更可悲了,也是在那個廠裡。
  • 專題七九:慫就是遵從自己的內心(百位上海女性的故事)
    專題七九:慫就是遵從自己的內心(百位上海女性的故事)2020-10-19芝麻醬的工作比較輕鬆,是一家地產管理公司的行政,真正意義上的早九晚五(實際上是早八點半到晚五點,其實已經很不錯, 畢竟很多都是六點左右才下班的),但是也沒有那麼的清閒,忙的時候比較忙,
  • 轉變(100位上海女性的故事)
    轉變(100位上海女性的故事)2020-09-25班春芳第一次去上海,是因為同學的鼓動,就這樣拿著媽媽東湊西借來的五百元,踏上去上海的汽車,凌晨五點左右一個人坐汽車到上海,找個網吧呆了一早上,順便和同學聯繫一下。
  • 故事的故事(100位上海女性的故事)
    故事的故事(100位上海女性的故事)2020-09-02平良的故事,還真的是故事的故事!平良故事就太多了,家庭原本就有點不幸,有一個殘疾的弟弟,不會說話,雖然從小到大,父母對弟弟都很好,弟弟也很懂事,但是就是不會說話,哪怕四肢健全,依舊很多事情沒有辦法自理!
  • 目標單一(100位上海女性的故事)
    目標單一(100位上海女性的故事)2020-09-28之前說到張玉弟當老師的時候,我就突然想到了另外一個人陳小蘭,以及她的那句話:「我一定能養自己和媽媽」!在她剛畢業的時候,很迷茫,雖然是上海本地人,但是卻是那種郊區中的郊區,也就是以前的蘇州地帶,後來划進了上海,家裡的經濟並不好,到現在為止,她老媽還在上海的工廠打工,不過相對於之前已經好很多了!
  • 拼命三娘(100位上海女性的故事)
    拼命三娘(100位上海女性的故事)2020-09-14不知道多少人相信算命一說,聶玉櫻出生在農村,是那種身邊總不乏這種算命充斥著淳樸民風的村頭村尾。在上海讀的書。大學四年加上後來在上海開店的幾年,上海算是聶玉櫻的第二個故鄉了。09年畢業,經過自己的努力和姐妹的幫忙,聶玉櫻費盡周折的進入了上海一個很大的企業工作。
  • 蛻變(100位上海女性的故事)
    蛻變(100位上海女性的故事)2020-09-29記得那一年,在爺爺家接到媽媽的電話說:「你不讀高中了好不好?讀了也沒什麼用,弟弟還在讀書呢!你就去學半年電腦做個文員算了吧!」媽媽給遠方的表姑打了好幾次電話,要她帶馨木去上海。滿16歲不久的馨木,自己並不想出去。因為覺得太小,經歷隨還不夠,不知道出去幹什麼。但著她們的安排,還是在九月底用媽媽的包裝了一套衣服,給姑姑提了三隻醬板鴨來到了上海。
  • 工廠達人(100位上海女性的故事)
    工廠達人(100位上海女性的故事)2020-09-04今天要說的這位,還真有點特殊,說是工廠達人一點都不為過,畢竟全身心的都扎入了工廠裡面,生活基本上不能自理,但是工廠也很小,也僅僅只是一個夫妻檔罷了!
  • 搖擺不定(100位上海女性的故事)
    搖擺不定(100位上海女性的故事)2020-10-01今天說一個當時感覺很奇葩的人,雖然現在說來依舊是奇葩的,但是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她才是最為正常的存在!
  • 無能為力(100位上海女性的故事)
    無能為力(100位上海女性的故事)2020-09-16劉笑來自河南最偏僻最窮最落後的農村,父親在劉笑三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半年後母親也改嫁到了遙遠的東北。
  • 百位懸疑作家清單:什麼樣的懸疑小說具備影視化潛力?
    百位懸疑推理小說家(一)國內懸疑小說作者的作品中,往往也有一個或一組深入人心的角色,他們作為主人公串聯起不同的作品,形成系列。該作家以女性題材見長,此前的小說《蝴蝶》講述的是女性的同性之愛,獲得過香港電影金像獎。百位懸疑推理小說家(二)港臺懸疑小說改編在影視市場不多見。順著作家陳雪這條線索,記者發現了臺灣推理作家協會,陳雪是會員。
  • 上海四大風水廟傳說(上)
    哈嘍大家好,今天異聞君給大家八一八上海四座風水廟的故事。東廟——欽賜仰殿欽賜仰殿是上海最古老的道觀之一,當年是祭祀東嶽大帝而建的行宮。監製欽賜仰殿的人是後來變成門神的秦瓊秦叔寶。關於欽賜仰殿的傳說不多,但是殿裡的鎮店之寶卻十分厲害——是一尊晚年紫檀木雕成的老子像,取紫氣東來之意。
  • 上海城隍廟皂隸的靈應故事
    1924年,上海城隍廟曾發生過一次大火,殿堂、神像損失較為嚴重,除上海城隍神像被善信請出在外出巡得以倖免之外,還有殿前8尊皂隸(公堂差役)因系石身未遭火毀。關於這8尊皂隸的來歷,還有一段神奇的靈應故事。
  • 上海故事 | 那拉塔老爺
    (圖文無關)奇怪的是,「老爺」什麼行李都沒有,就託一鳥籠。(視覺中國/圖)1989年我租房潘家灣那會,隔壁老譚家來了個北京客人。八十開外,矮個,紅臉膛,短脖。一身略顯油膩的中山裝。神情倨傲。有機會他糾正說,京城人不是每個都吃蒜的……而且哪裡有什麼貝勒爺,公啊侯啊,都是祖上的事,實話說,我就一旗人,鑲黃旗的,到上海來,叫我「北京大爺」就行了。「老爺」的起居習慣還是很「旗」的,早晨起床漱口後,先沏上小葉茶或高碎高末(香片),空腹喝完茶,才準備早餐。
  • (三)上海林家宅37號神秘故事?
    寶寶們,又到了扒姐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惹~今天呢,扒姐接著上篇文章來給大家講故事~寶寶們搬好小板凳,坐好,聽扒姐給大家講故事~以下故事人物情節不涉及任何真人真事,純屬巧合,切勿較真!(我要把頭要回去,你知道嗎?)老民警心想,屠阿秀又作案了!鍋裡肯定有一個人頭!
  • 長篇小說《倖存者之歌》(英文版)2020上海書展首發
    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倖存者之歌》(英文版),在2020上海書展首發。上海曾是猶太民族的「諾亞方舟」。當年,數萬名為逃離納粹屠殺和迫害的猶太難民從歐洲來到此地,上海這座城市以其包容和博愛向一個深處苦難的民族張開了溫暖的懷抱。根據好萊塢製片人邁克·麥德沃父母大衛與朵拉在上海的真實經歷為藍本而創作。小說展現了二戰期間來上海避難的歐洲猶太難民的生命畫卷:無論命運如何艱難,他們在困苦之中依然綻放著愛情、夢想和信仰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