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最近家裡出大事了!那個什麼」夕陽紅「公寓理財公司倒閉了,婆婆放在那裡面的錢全打了水漂。」
上次一回到老家,嫂子就悄悄向我們訴苦:「婆婆氣得這幾個月都睡不好,最開始都沒告訴我們,後來是朋友告訴我們那個公司倒閉了,我們才知道的。」
「啊,我們上次回來的時候不是要媽媽去取回來嗎?前不久還打過電話給哥哥啊,要他陪媽媽去,我早就覺得不靠譜啊。」
「她去過,但那邊說只有3個月就到期了,提前取要損失好幾千利息。婆婆聽信了她們的,只拿回了3萬塊。其他都沒拿回來。當時我們也不知道她放了那麼多,所以沒放心上。」
「她到底放了多少啊?不會所有的錢都全部放在裡面吧。」
「是的呢,她所有的養老錢,十五六萬,全部放在裡面,我們過年過節給她的,連同社保發的那點生活費,每次慢慢湊到一萬,她就放進去。還說那些工作人員好熱情,有一個還是我們的鄰居,不會騙她的,背著我們把錢都放進去了。「
哎,我的傻婆婆啊,平時省吃儉用,新衣服都捨不得買一件,這下血本無歸,該有多傷心啊。那個公司負責人都被抓起來了,據說帳戶全封了,老人家還指望著結案解封後多少能拿回點呢。
我認為是基本不可能了,這樣的資金鍊斷裂的事情看得多了,資不抵帳窟窿大了去了,小債權人基本上不要有什麼指望。
安撫好婆婆回到家後,我忽然想起一件事 。
大概一年前,老爸老媽聽了一個親戚的勸,把自己好幾萬元養老錢放在一個擔保投資擔保公司,說每月付百分之一的利息,放了好幾個月才告訴我。還收每月定時可以收到幾百元利息,比存銀行強多了。
一想起婆婆十幾萬養老金在「夕陽紅」血本無歸,就覺得我爸媽那點養老錢也太不保險了。
於是我打起了那筆養老錢的主意,決定遊說爸媽把錢取回來放我這裡投資,我媽不以為然:「利息不高,沒問題呢,好多人都在放,有人都放了百把萬。」
我急了:「那前幾年九龍那些地方放的錢都拿不回來了,你們忘記了嗎?」
看他們不為所動,我只好拿出了我的「殺手鐧」:給他們看我的基金股票帳戶,用紅通通的數字刺激了一下他們。誇張的說這幾個月我賺了近百分之二十了,錢放我這我來幫他們理財,保險多了。
好說歹說,終於說動了他們。第一次爸媽兩人去取,老闆也是同樣的套路,說你下個月取可以多一個月利息,現在取這個月的也沒有了,上下相差千把塊,我爸媽竟然空手回來了。
第二天我哄著他們又去了,我和老闆說我要買房子,急用,才把錢取出來都放到了我這,我一半買了基金,一半買了點股票。本來呢,這段時間股市上下震蕩,也沒賺什麼錢,但為了讓老人家高興,前幾天我特意去了一千元送給他們,說是股市賺的。
「哇,股市這麼好?半個月就賺了這麼多錢啊?」媽媽喜滋滋的數著我給她的一千元錢。
「是的呢,交給我理財你們放心,保證比你那什麼擔保公司靠譜多了。以後賺了錢我每個月都給你,四季度行情好肯定比這個還多。」我「拍著胸脯」和爸媽保證。
老公聽了,在一旁偷笑,等老人走開了,開始打擊我:「到時候虧本了,看你怎麼辦?」
呵呵,虧了我負責賠吧,總要給老人一個安心不?
[呲牙]千金難買老來笑。我這股市小白,估計也賺不了什麼錢,但總覺得錢還是放我們自己口袋安心。萬一虧了,我自己墊點給他們無所謂啦。
理財陷阱很多現代社會,做兒女的幫老人看好錢袋子很重要啊!
現在很多騙子慣用高利息回報為誘餌,如不受誘惑則大打感情牌,各種「溫情」套路信手捏來,昧著良心去欺騙老人,把老人一生積蓄的養老錢以理財的名義收入囊中,等老人需要用錢要去支取的時候無法兌現,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上演了無數的家庭悲劇。
還有些騙子,嘴甜得很,逢年過節電話問候、天冷天熱簡訊提醒、月底周末定期家訪、甚至幫老人打掃、陪老人看病……比子女更加無微不至,讓老年人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也把老人哄得團團轉的,騙老人買天價保健品、天價床墊的比比皆是。
還有的地方經常向老年人免費發放多種廉價物品,例如衛生紙、洗衣液、雞蛋等,很多老年人抱著「我就拿禮品不投錢」的僥倖心理去參加,往往最後還是被銷售人員蠱惑深陷其中。
所以我覺得做兒女的,第一,無論工作多忙,也要多關心關注老人,孝敬老人,以免孤獨寂寞的他們讓騙子有可乘之機。
第二,必要的時候可以像我一樣,想辦法參與老人的資產管理,按照「雞蛋不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思路合理投資,比如一部分儲蓄一部分購買保本型的基金,或者債券、黃金等保值型產品,給父母的養老錢上個「保險」,讓父母能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