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電影夫人(頭條號籤約作者)
光明頂上,張燈結彩。
佳兒佳婦正要拜堂之際,趙敏一聲「且慢」打斷了一樁喜事。
範瑤勸她:「世上不如意之事十居八九,既已如此,也是勉強不來的。」
趙敏回答:「我偏要勉強。」
她的偏要勉強,不是勉勉強強,而是志在必得的自信。
趙敏有這份自信,所以她敢橫刀奪愛。
周芷若沒有這份自信,所以輸得一塌糊塗。
那麼,她的自信是從哪裡來的?
我們還要從頭看。
很多人都知道,趙敏的老爹是王爺。
王爺與王爺也是有區別的,汝陽王是什麼級別的王爺呢?
七王爺說了:他可不是一般的王爺,是靠軍功奪取的權力,在軍隊中威信頗高。
手握軍權,又是在亂世,地位更加不一般。
女憑爹貴,趙敏才可以被封為郡主。
趙敏是含著金湯勺長大的,沒有經濟的困窘,又有一個握著兵權的爹爹,從小就有為所欲為的底氣。
對比周芷若:漁家女、父母早亡、生活窮困、寄人籬下,她怎麼可能有任性妄為的資本和魄力?
所以,即使張無忌承諾了她婚約,她依舊怕東怕西,糾結不已。
婚禮上,趙敏一出現,她的心理防線就全線崩潰。
最後,還要用決絕的姿態,維護心底那一點可憐的自尊。
趙敏的「富」,又不僅僅在金錢與家世,更在愛與信任。
雖然她的母親去世早,但父親對她寵愛,哥哥對她禮讓,家庭的溫暖她一直有。
更重要的是,父親給予了她無可匹敵的信任,在她十來歲的時候,就讓她插手江湖事務,這才有了她扇張無忌耳刮子的機會。
金錢、愛、信任、權力,普通人蠅營狗苟要追求的,她早就有了。
因為有過,也就不稀罕,不會捨不得。
所以,當周芷若在師命與對張無忌的愛之間受折磨的時候,她根本沒有同樣的煩惱。
有人可能要說了:周芷若的糾結是因為滅絕啊。
可是,趙敏就沒有相似的壓力嗎?
當然有。
她本是朝廷的人,應該為朝廷做事;她是蒙古人,與反元的明教頭子是死敵。
但為了愛,她果斷背叛了朝廷,背叛了父親交給她統帥江湖的任務,逃掉門當戶對的婚姻,甘願為張無忌這個窮小子不斷付出。
這樣的趙敏,周芷若怎麼敵得過?
其實,在與張無忌的感情糾葛中,周芷若是搶佔先機的。
兩人幼時相逢於漢水,青梅竹馬。
周芷若的餵飯之恩,讓張無忌念念不忘多年。
在感情上,這份起點真的不低。
趙敏呢?
兩人一見面就是仇敵。
小時候見面是因為張無忌被玄冥二老抓了。
長大後再見面,是綠柳山莊的算計。
趙敏不動聲色就讓楊左使、韋一笑等人中毒,張無忌討要草藥,又被她關進了地窖。
接下來,她又用黑玉斷續膏算計少林、武當,囚禁六大門派,步步為營,讓張無忌想起來就脊背發涼。
要把死對頭發展成愛人,談何容易?
可趙敏偏偏就這麼做了,還做成功了。
自綠柳山莊張無忌脫了她的鞋,她便開始對張無忌動心。
一開始,她告訴自己不要多想,但這種猶豫非常短暫。
因為被小王爺逼婚,她迅速下了決心:絕對不會嫁給小王爺,開始對張無忌發動「進攻」。
她一點也不遮掩自己對張無忌的好感,時不時就要撩一下。
天寧寺,趙敏威脅周芷若要劃傷她的臉,張無忌出手相救,趙敏便咄咄相逼,問張無忌是不是喜歡周芷若,是不是想娶周芷若做明教夫人。
她的主動,讓張無忌無力招架,只能說一句「匈奴未滅,何以為家」潦草地給出答案。
兩人感情的第一個轉折點是小酒館談心。
明明白天還是水火不容的對手,晚上卻成了知心人。
張無忌一開始對趙敏心懷警惕,但趙敏卻不帶絲毫惡意,一見面就把自己的底細給交代了,擺明了坦誠布公的架勢。
也正是因為她直來直往,聊著聊著,張無忌把平時沒有對同事如楊左使、親人如師公外公、知心人如小昭說的話,卻對趙敏一股腦兒傾吐了。
推心置腹之後,兩人迅速拉近距離,成了曖昧的朋友,還相約去拿屠龍刀。
靈蛇島上,是二人感情迅速升溫的時候。
日常,打情罵俏。
遇到強敵時,趙敏奮不顧身幫助張無忌。
如此明顯的用情至深,張無忌怎麼可能無動於衷?
當時,蛛兒、小昭、周芷若、趙敏,四美齊聚,張無忌對趙敏無疑更特殊一點。
這一切,周芷若都看在眼裡。
也正因此,之後雖然張無忌對她承諾了婚約,她卻一直不能安心,談趙敏色變。
回看整個過程,張無忌與趙敏情感增進的每一步,都是趙敏主動的結果。
她如此果斷地出擊,是因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得到。
不過,此時還用不上勉強兩個字,她真正開始勉強的,是之後。
靈蛇島上,周芷若設局讓張無忌相信,是趙敏殺了蛛兒,拿走了倚天劍和屠龍刀,並讓張無忌承諾,以後一定會報仇。
張無忌與趙敏,又一次成了「仇敵」。
如果換做別人,如此深的仇恨,大概很難解開心結。
但趙敏是怎麼處理的?
你打我罵我我不在意,你要殺我不在意,你誤會我我也不在意,我就是要迎難而上自證清白。
這是她的倔強,是她為愛犧牲一切的決心。
倔強的背後,還是自信與底氣。
若沒有這份底氣,她不會也不敢在張無忌把她視為仇人的時候,依舊不放棄。
後來,張無忌消除了對她的誤會,可他也已經與周芷若有了婚約。
張無忌讓趙敏放棄他,趙敏卻單槍匹馬上了光明頂,直接攪黃了他的婚事,說出了那句「我偏要勉強。」
最終,她確實如願,把張無忌勉強成了自己的。
其實,婚約毀掉之後,周芷若也沒有對張無忌完全放下。
她說出的是什麼呢?是「倘若我問心有愧呢?」
她不敢像趙敏一樣,用破釜沉舟的勇氣去愛一個人,因為,她得到的太少,在意的太多,沒有那份骨子裡與生俱來的魄力,也輸不起。
周芷若與張無忌溝通的時候,常常把自己的弱勢展示出來,她呈現出來的形象一直是那個柔弱無助、又溫柔賢淑的漁家女。
固然惹人憐,但很難平等溝通。
如果她遇到的是一個果斷、又對她專一的男人,她一定是柔情似水、賢惠可人妻子。
可是,她遇到的偏偏是優柔寡斷,凡是對他好的人他都留下空間的張無忌。
當周芷若練了九陰白骨爪,有底氣想生氣便生氣的時候,她已經犯下了難以饒恕的錯誤,嘴巴再硬,心也是虛的。
趙敏卻從來無需害怕張無忌,該算計他的時候算計他,想氣他的時候氣他,還能把他懟的啞口無言。
她的魄力和果斷,也彌補了張無忌優柔寡斷的性格缺陷。
在她的勉強下,張無忌終於認清楚了自己的內心。
最終,兩人一起歸隱冰火島,過起了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
仔細想想,在這場愛情角逐中,趙敏是贏在高貴的出身嗎?
是,也不是。
真正讓她贏的,是她可以對抗一切困難的底氣和相信自己所求必所得的自信。
她性格的形成,固然有出身的影響,但做另外一種假設:
即使她不是郡主,她的父親不是汝陽王,只要她被給予同樣的關心與愛護,她依舊可以擁有爭取幸福的能力。
因為,在享受家人愛、呵護、信任與支持的過程中,她照樣可以學會選擇的能力,也能夠在一次次的實踐中明白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
所以,真正的富養,不單單是金錢的供給,更是引導子女有清醒的認知,有富足的精神世界,與人交往時不卑不亢,面對選擇時有做出選擇的能力,也有承擔後果的勇氣。
做到這一點,窮亦是富,做不到的,富亦是窮。
因為,真正的富養孩子,是讓他得到幸福的能力。
而真正被富養的孩子,有的是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作者簡介:@電影夫人,獨立影評人,頭條號籤約作者。寫影視,也寫娛樂圈的愛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