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所有皇子中,太子能力最差,慶帝為何堅持不換太子?

2020-10-17 花家名趣屋

慶帝一共有5個皇子,每個皇子的能力都不俗,相比而言,太子的能力應該是最差的。

001 大皇子

大皇子的母親是東夷城的俘虜,當年慶帝練霸道真氣時,把身體給練廢了,全身經脈盡斷,大皇子的母親衣不解帶,無微不至的照顧慶帝,後來慶帝回到京城後封為寧才人,還生了大皇子。

大皇子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是一個武將,常年在外領兵作戰。


寧才人其實是站在陳萍萍那一邊的,慶帝殺了陳萍萍後,葉輕眉的死真相大白,這時候她直接讓大皇子站隊範閒。

四顧劍死後,把東夷城交給範閒管理,範閒把管理東夷城的權利交給了大皇子,大皇子帶著寧才人一起守在了東夷城。

可見大皇子還是有管理能力的,畢竟東夷城曾也是一個國家,管理一個國家的人,沒有能力嗎?


002 二皇子

二皇子的生母是淑貴妃,一個沉迷書中無法自拔的女子,她的眼裡只有三件事,一個兒子,一個書,,一個就是慶帝,其他都是浮雲。

作為第二個皇子,大皇子因為是東夷城俘虜生的孩子,無法掌權,那麼二皇子應該可以當太子了吧?

可惜,二皇子輸在一個「嫡」上,他這在百姓家,叫庶子,就是小妾生的娃娃。

當然,本身二皇子是不在乎什麼太子之位的,他和他母親一樣,特別喜歡看書。他還喜歡吃,喜歡玩,可惜呀,慶帝不讓他閒著。


很快,他被拉出來當上了太子的磨刀石,本來想要悠閒過一生的日子,被莫名其妙加了很多權利,還成為了太子的對手。

人心易變,他本可以拒絕,可惜局勢不容易。

他不想被動挨打,於是主動出擊,哪知這些權利如泡影,都是假的。

不過這也能看出,二皇子的能力,在和太子鬥智鬥勇中,一般都是完勝,如果不是慶帝在,太子估計一開始就被磨沒了。

可見比起太子,二皇子更勝一籌,不管是能力,心機,還是謀略。


003 範閒

範閒是慶帝與葉輕眉的兒子,也算是私生子,畢竟這個比二皇子還不如,婚都沒結。

葉輕眉曾經幫助慶帝奪得皇位,因為能力太強,思想太逆天,於是被慶帝給陰了,範閒剛出生就失去了母親,如果不是範建用自己的孩子換了他,範閒估計早已不在了。

範閒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首先他醫術好,毒術不錯,還有陳萍萍,範建,費介等等作為靠山,本身的能力也不俗,他能夠忽悠海棠朵朵和司理理站在他這一邊,還能夠救出言冰雲,還獲得四顧劍的認可,手裡還有監察院,還有一個很超級有錢的弟弟,範思轍,還有一個「哥什麼都對的」的妹妹,範若若。

這些加起來,讓他管理慶國,能力完全足夠了,肯定比太子好很多呀。


004 為何慶帝堅持選擇太子呢?

比起大皇子,太子沒有領兵作戰的能力;比起二皇子,太子沒有那心機和謀略;比起範閒,太子沒有多少後臺,能力也就一般般。

為什麼慶帝堅持選擇太子呢?


我想原因有三:

慶帝的目標是一統天下,當時葉輕眉為何被殺,就是因為葉輕眉「人人平等'的思想阻礙了慶帝的發展,威脅到他的地位,他才殺了葉輕眉,以絕後患。

慶帝想要選一個溫和的人,因為殺戮他來就可以,他的目標是統一,統一後就需要一個仁慈之人來統領,這樣不至於讓人反抗。

而太子就是一個還算溫和的人,他心裡有情,眼裡有愛,心中有一個衡量,沒有二皇子的狠厲。


第二個原因:葉輕眉死時,慶帝禍水東引,把這嫁禍到了皇后身上。得知葉輕眉被殺,範建,陳萍萍,五竹一起殺了皇后娘家勢力。太子執政,將來沒有強有力的外戚,不會造成外戚專政。

重要的原因是:慶帝練了霸道真氣,按理說可能活得很久,他需要一個好掌控又聽話的人,而太子謀略不行,心機不夠,還很溫和,這樣的人就是慶帝最好的人選。萬一慶帝真的長生不老,而太子就是個擺設,如果選一個太牛的人,他害怕被鬥倒了,豈不是為他人做嫁衣。


為什麼不選其他人呢?

大皇子是被人家的,害怕選為太子後,為別人做嫁衣,到時候慶國可能就不是慶國了。

二皇子太狠,一旦被他掌權,可能慶帝只能看著,加上二皇子確實謀略好,心機重,最重要的是和慶帝一樣狠,殺人不見血呀,借刀殺人用的是爐火純青,一個牛欄街刺殺可見其心機。

範閒太懶,心思不在權利上,而是在女人上,這樣的人容易意氣用事,不適合當太子。

三皇子還太小,根本看不出能力咋樣,當然如果三皇子比太子還聽話,估計慶帝將來換太子也說不定呢。

至於太子,已經花了這麼多心思了,磨刀石用了兩個,能不換就不換,畢竟慶帝的目標不在慶國,而是在天下。

換一次太子,等於換一次血,會傷元氣的。


最後

不過可惜呀,慶帝的想法最後都沒能實現。

太子太重情,還喜歡上了不該喜歡上的人,最後慶帝不得不廢了他。

而二皇子不想一直被慶帝奴役,不想成為慶帝的棋子,最後選擇自殺了事。

而大皇子知道自己不會成為慶國太子,選擇遠走東夷城,安於一方。


而範閒成為最大的贏家,把慶國掌握在手,雖說是三皇子成為下一代掌權人,可他還得聽範閒的,範閒要錢有錢,有人有人,要權有權。

不知慶帝謀劃這麼久會不會後悔,如果一開始就讓範閒成為太子,是不是早已統一天下呢?

誰能預知未來?誰又能知道將來變數?只能說一旦選擇是一個難題,因為選了一個就要放棄另外一個。

相關焦點

  • 慶餘年:大皇子尚武二皇子善謀,慶帝為何非讓"三皇子"當儲君?
    "朕……從來沒有想過換嫡……所有的一切,只是為了承乾的將來!為什麼慶帝如此執著於讓李承乾做太子,卻不考慮更為優秀的大皇子和二皇子呢?在原著與慶餘年手遊中,我們可以發現,太子同樣擁有著敏銳的政治嗅覺以及判斷能力。
  • 慶餘年:能力出眾,力壓太子的二皇子,為什麼慶帝就是看不慣?
    由此我們可以猜想,慶帝一開始之所以選擇二皇子作為太子的對手,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出於對他的認可。因為李承澤自小就展露出的出眾天賦,使得慶帝為太子考慮的同時,也有想要看一看二皇子究竟能走到什麼程度的打算。這種情況下,在作為棋子的效果上,他的作用甚至要超過太子!慶帝對二皇子看上去格外心狠,其實也有順勢而為的意思在內。
  • 《慶餘年》長公主李雲睿為何選擇二皇子合作,而非太子?
    長公主李雲睿,從一開場就和太子走的很親近,人人都當她是太子一黨。結果在大結局前卻突然來了個驚天逆轉,太子不過是迷惑人的幌子,長公主真正的合作盟友是二皇子。李雲睿最在乎的就是她的內庫財權,為何她不選擇更接近權利中心的太子,而選擇二皇子呢?
  • 慶國皇子能力大排名!策劃了牛欄街刺殺的二皇子僅排倒數第二?
    而作為慶帝的兒子,皇室的成員,自然是身處在這偌大的權力漩渦最中心的存在。除了原著最後剛出生的那位小皇子外,作為一代權謀大家的慶帝,膝下一共有五個兒子。四位皇子,以及他的私生子——範閒。>作為皇后嫡出的皇子,李承乾在慶帝心中一直有著極高的地位。
  • 重刷《慶餘年》:太子和二皇子看似水火不容卻暗中合作,害了範閒
    《慶餘年》這部劇,你看一遍是不夠的。因為它把所有的謎底都在最後揭曉了,如果你不去看第二遍,你根本發現不了前面的鋪墊有多巧妙、多精彩。太子那裡呢,因為跟長公主交往過密,所以不希望範閒接受內庫,所以在他一進京都,就準備「搞」他,可惜沒成功,被慶帝「截胡」了。
  • 心如蛇蠍的長公主,為何選擇支持二皇子,而非關係更近的太子?
    要知道,在慶帝心中,太子李承乾可以說是既定的未來天子。雖然慶帝在面上一直表現得對二皇子格外寵愛,甚至賦予了二皇子幾乎等同於太子的地位,但這一切不過是為了替太子設立一塊合適的攔路石,打磨出太子身上的稜角,以便他將來能夠順利接掌慶國。
  • 慶餘年:服毒自盡的二皇子,為何給慶帝的遺書中留下這四字絕筆?
    &34;很多人都說,慶餘年中的二皇子李承澤,傲嬌,灑脫,不拘小節,看上去十分呆萌而在原著和慶餘年手遊中,主角範閒與言冰雲順著線索一路追查下去,卻發現長公主一直在背後支持著的其實是二皇子,連每年北齊與東夷城走私獲得的巨大金額,都通過各路皇商經手之後,交給了二皇子,幫助他用以收買朝中的官員。範閒娶了林婉兒接手內庫一事,對於二皇子和長公主而言都並非什麼好消息,牛欄街刺殺範閒一事,其實二皇子才是主謀!
  • 慶餘年:一代梟雄慶帝為何眾叛親離,最終慘死於雷射眼下?
    心狠手辣,這四個字在原著和慶餘年手遊中體現的更為明顯。為了將他打下的江山傳承下去,他選擇了李承乾作為太子。但為了磨鍊李承乾,慶帝又枉顧二皇子的意願,讓他成了太子在朝廷中的第一塊磨刀石。結果,在這段漫長的歲月中,二皇子被逐漸逼至癲狂,太子又因為隨時面臨被換的恐懼,被嚇成了一隻膽小的老鼠。
  • 慶餘年:慶帝真的愛範閒嗎?若愛,為何要讓範閒冒死出使北齊?
    在《慶餘年》第32集、33集的劇情當中,陳道明以其高超、精湛的演技,生動地演繹出了帝王父愛的複雜和隱晦。一、先是君臣關係(皇宮之內):權謀、算計,俗稱專業挖坑。護送肖恩、司理理回北齊,在北齊王都之內殺肖恩、殺北齊皇帝,還沒有鑑查院的幫助,這無疑是一個送命的差事。
  • 《慶餘年》慶帝五個皇子:為何獨對二皇子狠?最後到底誰是贏家?
    《慶餘年》中,慶帝一共有5個皇子,每個皇子都有自己的使命。二皇子最慘,本想休閒一生,結果生生被壓榨,成為史上最牛磨刀石。大皇子最悠閒,因為身份使然,他活得順風順水。太子本是將來儲君,可活得最窩囊,最後啥都沒了。而範閒,看似休閒,卻是最勞累的一個,管理內庫,管理監察員,還要管理小家,還要觀察各個國家的動態。
  • 慶餘年:慶帝為何答應梅執禮告老還鄉,卻在背後痛下殺手?
    而這一切不過是慶帝的一部暗棋,當大東山事變,慶帝得勝後,直接一道詔令發往燕京,令梅執禮暫攝政事,足見此人能力之強。"在範閒與慶帝對立後,身在燕京的梅執禮卻將慶帝與範閒的博弈看的一清二楚,在王志昆前來問詢時,更是將其中利害分析的頭頭是道。作為柳國公門徒的他更是與範府相熟交好,還與三皇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少俠們可以在慶餘年手遊中深入探尋其中奧秘。
  • 【慶餘年】慶帝為什麼要在梅執禮告老還鄉的路上截殺?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沒有事情的時候總喜歡追劇,大部分的影視劇都是非常注重劇情的細節的,不管是懸疑劇還是古裝劇,編劇很喜歡在某一件事或者某一個物件上,留下一定的小「線索」,為接下來的劇情埋下伏筆,《慶餘年》這部穿越劇大家應該都看過的吧,這部劇裡面就有很多的細節,尤其是各個人物,裡面的細節更需要觀眾自己琢磨。
  • 二皇子服毒自盡,陳萍萍遭千刀萬剮!慶餘年你最想改變誰的結局?
    兩人不打不相識,逐漸成為了知交兄弟。但在牛欄街刺殺事件中,藤子京為救範閒,卻死在了北齊八品高手程巨樹的手下。對於太子與二皇子兩人的鬥爭,李雲睿面上一直支持者太子,甚至與太子私通,實際上支持的卻是二皇子。
  • 慶餘年:慶帝為何一邊放梅執禮,一邊截殺他?上帝視角為你解讀
    《慶餘年》中的慶帝就是上帝視角,別看他衣冠不整、懶懶散散,但他才是真正掌控了皇宮和天下之人。在《慶餘年》播到第十集時,慶帝把正在受太子跟二皇子輪番威脅的京都府尹梅執禮傳喚到了宮裡,一邊答應放梅執禮一條生路
  • 《慶餘年》中貓膩筆下的慶帝, 王道與霸道
    慶帝,九五之尊,身懷絕世武功,《慶餘年》中隱藏的四大宗師之一。絕對的權謀,絕對的陰謀家。慶帝身上沒有其他皇帝的影子,貓膩在創作這個角色的時候一定是下了很多功夫。慶帝身負絕世武功,素練習的武功乃為霸道真氣。上卷《霸道》,下卷《王道》,貓膩弟弟起名應該也是煞費苦心,很有氣勢。慶帝絕對霸道,身份使然,以為君主怎不霸道?
  • 《慶餘年》中的帝王心術2:慶帝為什麼要殺葉輕眉?
    內庫與國庫不同,國庫為慶國所有,歸戶部管轄,而內庫,應該是牢牢掌握在皇室手中的財富,是皇室的錢袋子。我不知道在葉輕眉死後,「內庫」是怎麼落到李雲睿手中的,但是,隨著太子羽翼漸豐,李雲睿又表現的越來越不安分,慶帝決定將內庫財權轉交給能夠娶李雲睿的女兒林婉兒的範閒手中,來達到重新全權掌握內庫的目的。
  • 慶帝表裡不一,沈小姐背親叛國害死沈重!慶餘年中誰最令人討厭?
    她常年養於深宮之中,對於朝局走向的判斷力遠超範閒,其謀略策劃能力與言冰雲不相上下,甚至,她在御下之道和經濟把控上也頗有見解,給範閒提供了不少幫助。在慶餘年手遊中我們會對這位姑娘有一個更深的了解。慶帝的心機城府之深,縱觀慶餘年世界,
  • 慶餘年中機關算盡的慶帝慘死收場!眾叛親離只因為太自負?
    慶帝作為慶餘年中的終極大boss,身邊能人無數,不僅大權在握,武力更是大宗師級巔峰的存在。同時作為帝王,他的謀略和心機都非常人所能及。在原著和慶餘年手遊中,我們可以從一些細節深入了解慶帝這個人。事實上所有的一切他確實都在算計,連最親近的人也不放過。無論是多次敲打宮典,暗殺梅執禮,設計範閒,逼他前往北齊,套出神廟的秘密,還是放權長公主,二皇子等人,讓他們互相爭鬥,以激勵太子成長,樁樁件件皆有目的。
  • 《慶餘年》慶國誰最有心機?是長公主、慶帝、陳萍萍中的一個嗎?
    《慶餘年》的南慶國裡面,老一輩主要有葉輕眉,長公主,範建,陳萍萍,慶帝,丞相,其他的就忽略不計了,畢竟沒什麼戰鬥力,這些人相對比較有心機。先來看看,這幾個人她們憑藉什麼,擁有什麼?當然,長公主還擁有過丞相,可惜後來鬧崩了,她又重新找了一批人為她的計劃保駕護航,比如燕小乙,比如太子,還有二皇子。長公主最依靠的還是太后,每次出事時,都是太后出馬,救她於水火,這就是和慶帝同一母親的好處,哥哥欺負自己,娘親出來護她,她還是比較幸運的人。
  • 慶餘年中活得最精明的六個人!範閒僅排第四,第一併非陳萍萍?
    如果對慶餘年中,最為精明的人做一個排名,他絕對掛不上號。那麼,能夠上榜的前六位都有誰呢?"在原著與慶餘年手遊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看上去油腔滑調的貪財之人,其實擁有著極強的隱匿功夫,並且是範閒最為信任的手下。無論是範閒盜取鑰匙,還是關於那個黑箱,這些慶帝和陳萍萍都不知道的秘密,他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