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和尚如果不死最後的軍銜終於石錘了,絕對是大校無疑

2020-09-12 紅番茄娛樂殿


許多影視作品是根據個人真實經歷或者是真實存在的事件改編而成。

影視作品多如牛毛,而真正能看的卻沒有幾個,不是雷人就是雷劇。

抗日神劇的誕生不僅嚴重扭曲了歷史,更是給和平年代的人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錯覺,甚至是讓許多人產生了想參加戰爭的錯誤判斷。

在諸多抗日影視作品之中,《亮劍》絕對算得上是一部優秀作品。


《亮劍》的主人公叫李雲龍,原先是個農民,但是為了國家不得不放下鋤頭扛起了槍和侵略者拼命。

打仗就會死人,《亮劍》中有許多鏡頭是我方軍人犧牲的畫面。

比如想吃地瓜燒的柱子,為李雲龍炸機槍的虎子,以及八路軍參謀長為掩護大部隊撤離而被炮彈擊中。

但是最讓觀眾們心疼的,卻是李雲龍的警衛員——和尚魏大勇


魏大勇本是寺廟的一個和尚,原本他應該在寺廟中燒香拜佛,侍奉佛祖,但是因為侵略者侵佔家園,連念經都念不安心,不得已之下,他只好還俗參加軍隊和侵略者拼命。

魏大勇是政委趙剛在走馬上任的路途中救下來的,事後又擔任了趙剛的警衛員,而後被李雲龍一頓酒從趙剛那騙到了身邊。

《亮劍》中犧牲的人那麼多,為什麼魏大勇的犧牲卻讓觀眾們感到非常難忘呢?

除去他是李雲龍的警衛員之外,番茄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魏大勇是少林寺出來的,身手敏捷,是個武林高手,這樣的高手損失了,對於抗戰的有生力量是一種削弱,所以大家感覺很難過。

第二:魏大勇多次上戰場,軍人以馬革裹屍還為榮,但是魏大勇卻是被幾個土匪打死了,如此英勇的一個人沒死在戰場上卻是死在了自己國家的人手裡,除了可惜之外,還有幾分窩囊的感覺。


有人說和尚要是不死,軍銜最起碼大將。

這自然是開玩笑的,386旅旅長陳賡最後的官職才是大將,就連李雲龍都只是個少將,和尚肯定做不了大將,但是更多的人好奇如果和尚不死的話,那麼他一直跟隨著李雲龍最後能獲得一個什麼職位呢?

《亮劍》中有這麼一段,李雲龍和和尚被鬼子圍在了一處破房子中。

李雲龍問:「和尚,說實話,給我做警衛員委屈不委屈?就你這一身的功夫,再加上上百次的戰鬥經驗,當個營長都不算啥。」

和尚回答說:「團長拿俺當兄弟,那俺這條命就是團長的, 給多大的官都不幹。」

在這裡可以看出,在抗戰還沒有結束的時候,李雲龍的心中和尚的位置已經是僅次於他了,而且李雲龍說得是都不算啥,也就是說,和尚就算是和自己平起平坐,李雲龍心裡都服氣,因為人家有那個資本,能打,又有經驗。

所以說,如果和尚不死,而且離開了獨立團單獨帶兵的話,沒準還真能當個將軍,和李雲龍一樣,做個少將,再低點,也得是個大校。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按照段鵬來劃分和尚的軍銜。

段鵬比和尚晚進部隊,大大小小戰役也沒少參加,而且在能力上和和尚也不分伯仲,但是從種種來看,段鵬還是要差上和尚一些的,所以和尚的軍銜應該比段鵬高上一點才對。

李雲龍後來效仿山本特種部隊也讓段鵬建立了一支特種部隊,而這支部隊的級別是團級單位,段鵬的軍銜也是中校軍銜。

如此一來,和尚比段鵬高上一級,那麼就是大校級別了。

通過兩方對比,比李雲龍低,比段鵬高,最適合和尚的軍銜就是大校了。

朋友們,對此次《亮劍》中和尚軍銜最終落定為大校,您認可不?

相關焦點

  • 《亮劍》裡的張大彪,如果到了1955年會被授予什麼軍銜?
    亮劍》裡李雲龍得力部下的張大彪,如果到了1955年會被授予什麼軍銜,少將?大校?還是上校?,如果到了1955年會被授予什麼軍銜,少將? 在電視劇中,當李雲龍負傷到醫院治療之後,張大彪就再也沒有出場,有點莫名其妙消失了。而有種說法,是他隨部隊在金門島登陸,最後犧牲在金門島。但是歷史上,解放軍在金門島並沒有師級幹部上島,所以這個可能性不大。 如果張大彪沒有犧牲,那麼到1955年評定軍銜時,他會被授予什麼軍銜,少將?大校?還是上校?
  • 李雲龍最後被授予少將軍銜,真低了嗎?這一因素不可忽視
    在《亮劍》最後的結局中,李雲龍在1955年的軍銜授銜儀式上被授予了少將軍銜在很多的《亮劍》粉絲看來,縱觀李雲龍以往的戰績的話,這個軍銜是給低了的。這些人的理由看起來給很充分。比如在紅軍時期,李雲龍就已經是團長了,程瞎子的資歷和李雲龍差不多,他最後都成了中將了,難道李雲龍還比不上一個程瞎子?
  • 《亮劍》裡李雲龍的副手邢志國,1955年會被授予少將嗎?
    在《亮劍》電視劇中,邢志國最後出鏡是淮海戰役期間,身為華野二師的副師長與參謀長張大彪一起勸諫李雲龍不要親自率領突擊隊孤身犯險,之後便沒有交代下落。如果他沒有參加金門戰役,並且還一直在部隊裡工作,按他的資歷,肯定是正師副軍這一級別了,那麼1955年授銜至少應該是大校軍銜,這裡不僅是和李雲龍比較的問題,老李畢竟錯誤不斷,而是丁偉和孔捷也被授予了少將軍銜,晉西北鐵三角既然都是少將,那麼資歷和戰功並無特殊之處的獨立團邢副團長,最可能是大校。
  • 《亮劍》中的李雲龍為什麼僅僅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隨著李幼斌主演的《亮劍》的熱播,大家對電視劇裡的李雲龍這個角色都很熟悉,演技精湛,把團長這個角色演的出神入化,給了許多觀賞者驚喜與留戀!後來為了替和尚報仇,違反八路軍優待俘虜的政策殺害孔捷收編的土匪等等,這些都是他被授予少將的重要原因。
  • 亮劍:為什麼魏和尚一定要死?如果他活著,李雲龍晚年會名聲掃地
    為什麼魏和尚一定要死,首先是年齡問題,按原著來的話,段鵬首次出場是在五十年代丁偉介紹給李雲龍的一個新兵,他這個年紀幹特種部隊是合適的,但和尚確實實打實的抗戰老兵,而且38年就入伍了(假設這一年十八歲),等到組建梁山分隊的時候已經三十好幾,更不要說到68年的時候快五十歲的人了,還在不在軍隊裡都不好說了
  • 亮劍原著的結局:孔捷不負李雲龍託孤,將李雲龍6個子女培養成才
    在《亮劍》這部影視劇中,李雲龍這個角色敢為人先,大大咧咧重情重義,粗獷的同時在對待戰事的細枝末節上,又有女人穿針的細心仔細。劇中有位與他性情相投的人,他們同是大別山走出的山娃子,兩個性情如烈火的人,一開始是針鋒相對,但後來友誼卻十分好,甚至於孔捷接受李雲龍的臨終託孤,把他的六個孩子都培養成才了。
  • 亮劍:為什麼李雲龍如此害怕旅長?看二人軍銜有多大差距就明白了
    看二人軍銜有多大差距就明白了《亮劍》中厲害的角色有很多,主角李雲龍絕對是一個惹禍精,一開篇就在戰場上違抗軍令,被降職那是經常的事兒,可以說李雲龍就是一個不怕事兒的主兒,就算是王副軍長也是絲毫不給面子,沒說幾句就把人擠兌走了,也奪得了護士田雨的芳心。
  • 《亮劍》魏和尚的死,有人說是自找的,因自負錯過三次活命機會
    在一次日軍「活人訓練」的活動中,徒手殺死4個日本士兵,最終逃出了日本戰俘營。在路途中,被剛要去獨立團上任政委的趙剛遇到,救下了魏和尚,從此展開了有關於魏和尚個人的劇情。當然,這件事情,主人公李雲龍是無法接受,痛苦流淚,直接集合軍隊要滅了「土匪幫」,為魏和尚報仇。即使,趙剛和孔捷百般勸阻,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這個黑雲寨的趙寶慶已經「收編」,不能殺了,已經是「自己人了」,李雲龍哪肯聽呀?說真的,如果李雲龍不為魏和尚報仇,小編絕對不會是李雲龍的粉絲。
  • 《亮劍》同樣是軍長,程瞎子被授予中將軍銜,李雲龍只能是少將?
    如果你看過《亮劍》電視劇的話,你就知道一件事情,電視劇拍到最後,李雲龍、丁偉以及孔捷三人都被授予了少將的軍銜,儘管這個軍銜看起來也不低了,但是,有意思的是劇中曾和李雲龍一起當兵的程瞎子,卻在後來的授銜中,被授予了中將的軍銜,這就讓人迷惑了,為何戰功卓著的李雲龍軍銜會低於他呢?
  • 亮劍:李雲龍死訊傳來時,你看常乃超做了啥?別怪他如此現實
    接著又在抗日戰爭時期打擊日本侵略者,最後在解放戰爭中更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當然了,如果不提解放戰爭之後發生的故事,那麼在《亮劍》中沒有一個人物的經歷有李雲龍精彩,沒有一個人像他這樣快意恩仇。就連號稱是日軍精銳中都精銳山本一木,最後也死在了李雲龍的手裡。也正是因為李雲龍在戰場上的出色表現,所以他才能一步步的從一名普通士兵,逐漸成了指揮數萬部隊的軍長,受到士兵們的敬仰。
  • 《亮劍》大結局:李雲龍託孤,孔捷不負重託,將六個孩子培養成才
    宇哥帶你讀原著,帶你一起看經典抗戰劇《亮劍》。看原著,更深入。於是乎,兩位惺惺相惜的英雄就這樣成為了不打不相識的好朋友。,老師長知道在這三位裡,真正對軍銜不滿的是李雲龍和丁偉。在信中,孔捷勸李雲龍:三十六計走為上。在此危急關頭,兄應該「隱其形」,弟帳下數萬之眾,肯定能有兄的安身之處。
  • 《亮劍》土匪明知要投靠八路,打死和尚不是自尋死路?原著有解釋
    《亮劍》這部劇至今無法超越,它告訴國人,中國不再是一個任人宰割的國家, 是一個有意志、不懼任何艱難險阻、頑強抵制外敵的典範。劇中每一個在抗戰中犧牲的人物,無一不詮釋著,一生中最難的不是被俘前的不屈,也不是掩護隊友斷後的壯烈,而是擁有明知道這場仗大部分隊友都能凱旋而我必須為此犧牲的信念。
  • 亮劍:同樣是李雲龍帶和尚去赴宴,舊版狼吞虎咽,新版卻難以下咽
    其實《亮劍》受到觀眾喜愛的原因,除了劇情吸引人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演員有非常出色的演技,雖然這部劇後來也被翻拍了,但依舊沒有舊版經典,這一點從「李雲龍帶和尚去赴宴」這場戲中就能看出來。《亮劍》中每一個細節都處理的很好,對於抗日戰場的還原也十分貼切,人物形象、服裝、道具都無可挑剔,特別是對於主人公獨立團長李雲龍的塑造,更是吸引了無數的觀眾,讓人們在一瞬間就喜歡上這個看似憨厚又有些狡猾的傢伙。
  • 《亮劍》各人物結局: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
    老版《亮劍》拍到孔捷、丁偉和李雲龍在南京軍事學院高級指揮系畢業後,1955年9月,全都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軍銜後,全劇就此結束,結尾#非常圓滿,可謂皆大歡喜。但是,在原著中一直寫到wg之後,《亮劍》中各主要角色結局交代的都比較清楚,下場也是比較悲慘。
  • 《亮劍》魏和尚為何必須要死?因為他不是李雲龍晚年就悲劇了
    本期話題【《亮劍》魏和尚為何必須要死?因為他不是李雲龍晚年就悲劇了!】看過抗戰劇《亮劍》的觀眾都有一種很深的迷惑,那就是李雲龍一世英雄,但是對他最重要的兩個人卻在都沒保住,秀芹和魏和尚,尤其是魏和尚的死,給了李雲龍非常深刻的打擊。
  • 亮劍:魏和尚死得不冤,從一件小事可以看出,魏和尚的死早已註定
    不過這事謝寶慶是不知道的,二當家本來就不太願意被收編,但沒辦法。想到收編後,管的嚴,沒法再搶了,就喊幾個兄弟再去搞一票。應該是兩人一起進城那一集,感覺是編劇特意從細節對比出和尚莽撞,所以他死的時候我感覺並不意外。而且從一件小事可以看出,魏和尚死得不冤,他的死早已註定,就是和尚死的時候身背的任務是送情報,把情報安全送到總部是第一位的,可是他路上竟然還偷襲一下日軍,之後遇上土匪明明兜裡幾塊大洋就能打發了的,他還要幹一架,說明他這信使的工作太不稱職了。
  • 如果魏和尚被害後,李雲龍沒有擅自出兵,結果會怎樣?
    李三萬摘要:在《亮劍》裡,如果魏和尚被黑雲寨的土匪殺害後,李雲龍聽從了孔捷的勸告,沒有擅自出兵去剿滅黑雲寨,那結果會怎樣?李雲龍著手進行整頓改造,再通過一系列戰鬥,如全殲偽軍騎兵營、消滅山崎大隊、全殲日軍戰地觀摩團、從日軍鐵壁合圍大掃蕩中突圍、解放平安縣城等,士氣大為提升,兵員素質提高,最重要的是全團產生了一股子嗷嗷叫的勁兒。這與李雲龍個人的魅力分不開,他敢愛敢恨,機智勇敢,還有著一點農民式的狡黠,兄弟般的義氣以及從來不丟下任何一個兄弟的勁兒頭。李雲龍就是亮劍精神,也是將亮劍精神帶給部隊的傳送帶。
  • 《亮劍》中和尚遇害後,李雲龍說師長來求情他也不認,這可能嗎?
    《亮劍》中和尚因為一個疏忽死在了土匪的手裡,和尚遇害後,李雲龍得知消息馬上把碗一摔,就要點兵報仇,這時孔捷帶著幾個政委急急忙忙趕來,好言相勸李雲龍切勿因小失大,但是李雲龍卻沒有給這個老戰友面子,還說別說你來求情,就是師長,他也不認。但是這可能嗎?
  • 亮劍中的「鐵三角」,為何李雲龍只能當師長,而他卻高一級?
    對於看過《亮劍》這部劇的觀眾來說,都是非常喜歡「鐵三角」的這三個人,李雲龍擔任獨立團的團長,孔捷擔任新二團的團長,丁偉擔任新一團的團長,對於這三個人,很多人都認為李雲龍隊伍戰鬥能力最強。,一旦領導有什麼命令,都能夠拼命的去完成,對於孔捷的新二團,在作戰實力面前可謂是僅次於李雲龍跟丁偉下面的,所以在解放戰爭初期軍銜跟李雲龍其實差不多。
  • 《亮劍》原著中,楚雲飛去世前留下3條遺言,臨死還在想著他
    《亮劍》這部劇作為最受歡迎的抗日題材作品之一,其中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形象讓每個觀眾都喜歡上了,憨厚勇猛的魏和尚,從來不吃虧的李雲龍,被李雲龍帶壞的趙剛,晉西北威名遠揚的「鐵三角」,他們每一個人都展現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形象,讓每個觀眾都紛紛表示大呼過癮,而且這部劇也是最能接近抗日戰爭時期真正情形之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