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影視作品是根據個人真實經歷或者是真實存在的事件改編而成。
影視作品多如牛毛,而真正能看的卻沒有幾個,不是雷人就是雷劇。
抗日神劇的誕生不僅嚴重扭曲了歷史,更是給和平年代的人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錯覺,甚至是讓許多人產生了想參加戰爭的錯誤判斷。
在諸多抗日影視作品之中,《亮劍》絕對算得上是一部優秀作品。
《亮劍》的主人公叫李雲龍,原先是個農民,但是為了國家不得不放下鋤頭扛起了槍和侵略者拼命。
打仗就會死人,《亮劍》中有許多鏡頭是我方軍人犧牲的畫面。
比如想吃地瓜燒的柱子,為李雲龍炸機槍的虎子,以及八路軍參謀長為掩護大部隊撤離而被炮彈擊中。
但是最讓觀眾們心疼的,卻是李雲龍的警衛員——和尚魏大勇。
魏大勇本是寺廟的一個和尚,原本他應該在寺廟中燒香拜佛,侍奉佛祖,但是因為侵略者侵佔家園,連念經都念不安心,不得已之下,他只好還俗參加軍隊和侵略者拼命。
魏大勇是政委趙剛在走馬上任的路途中救下來的,事後又擔任了趙剛的警衛員,而後被李雲龍一頓酒從趙剛那騙到了身邊。
《亮劍》中犧牲的人那麼多,為什麼魏大勇的犧牲卻讓觀眾們感到非常難忘呢?
除去他是李雲龍的警衛員之外,番茄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魏大勇是少林寺出來的,身手敏捷,是個武林高手,這樣的高手損失了,對於抗戰的有生力量是一種削弱,所以大家感覺很難過。
第二:魏大勇多次上戰場,軍人以馬革裹屍還為榮,但是魏大勇卻是被幾個土匪打死了,如此英勇的一個人沒死在戰場上卻是死在了自己國家的人手裡,除了可惜之外,還有幾分窩囊的感覺。
有人說和尚要是不死,軍銜最起碼大將。
這自然是開玩笑的,386旅旅長陳賡最後的官職才是大將,就連李雲龍都只是個少將,和尚肯定做不了大將,但是更多的人好奇如果和尚不死的話,那麼他一直跟隨著李雲龍最後能獲得一個什麼職位呢?
《亮劍》中有這麼一段,李雲龍和和尚被鬼子圍在了一處破房子中。
李雲龍問:「和尚,說實話,給我做警衛員委屈不委屈?就你這一身的功夫,再加上上百次的戰鬥經驗,當個營長都不算啥。」
和尚回答說:「團長拿俺當兄弟,那俺這條命就是團長的, 給多大的官都不幹。」
在這裡可以看出,在抗戰還沒有結束的時候,李雲龍的心中和尚的位置已經是僅次於他了,而且李雲龍說得是都不算啥,也就是說,和尚就算是和自己平起平坐,李雲龍心裡都服氣,因為人家有那個資本,能打,又有經驗。
所以說,如果和尚不死,而且離開了獨立團單獨帶兵的話,沒準還真能當個將軍,和李雲龍一樣,做個少將,再低點,也得是個大校。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按照段鵬來劃分和尚的軍銜。
段鵬比和尚晚進部隊,大大小小戰役也沒少參加,而且在能力上和和尚也不分伯仲,但是從種種來看,段鵬還是要差上和尚一些的,所以和尚的軍銜應該比段鵬高上一點才對。
李雲龍後來效仿山本特種部隊也讓段鵬建立了一支特種部隊,而這支部隊的級別是團級單位,段鵬的軍銜也是中校軍銜。
如此一來,和尚比段鵬高上一級,那麼就是大校級別了。
通過兩方對比,比李雲龍低,比段鵬高,最適合和尚的軍銜就是大校了。
朋友們,對此次《亮劍》中和尚軍銜最終落定為大校,您認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