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甄嬛受次得寵時,太后為何不屑一顧?原來後宮潛規則,還有這講究」
在甄嬛傳裡面,太后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她是唯一一個身在後宮卻可以幹預前朝的事情的女人。她也是後宮裡面全心全意維護皇權的人,太后的存在,其實早已經不是為了宮鬥,而是保全皇帝的利益,讓皇帝有一個安穩的後宮。
其實太后和後宮妃嬪的關係,跟普通人家的婆媳關係也沒有什麼不一樣。只不過太后一般小事情都讓皇后處理,皇后處理不了的事情,才需要太后出面。太后再後宮裡面的位置,是非常尊貴的,一個妃子想要有前途,有上位的資格,沒有過太后這一關,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皇帝在新得了甄嬛這個心上人之後,眼巴巴地想要引薦給太后,希望太后可以喜歡甄嬛,這樣甄嬛也算是得到了太后的認可,以後在宮裡面也會過得比較舒坦。但是沒想到太后一口拒絕:等他熬到嬪位再見吧。
甄嬛只是貴人,不構成威脅
其實太后不見甄嬛,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後宮裡面的貴人實在是太多了,根本就不缺甄嬛這一個。甄嬛的家世,在後宮裡面,也說不上太出彩,只是現在比較讓皇帝喜愛罷了。也就是在太后的眼中,甄嬛並沒有值得注意的點。
太后說等甄嬛嬪位再見甄嬛,其實意思就是等甄嬛有了孩子再見,因為有了孩子之後,后妃一般會進位份。一個沒有孩子的貴人,在後宮裡是掀不起多大的風浪的。太后可是宮鬥的老人了,完全熟知這後宮裡面的生存技巧。如果甄嬛沒有孩子也能升了嬪位,怕是智商了得,太后也是要見一見的。
華妃獨大,需要關注
對於小小的貴人,太后實在是沒有多的心思去管。當時後宮裡面,獨佔鰲頭的就是華妃一人。華妃的家世,可是比甄嬛好太多,華妃的哥哥年羹堯,是朝中平定西南邊陲的重臣。皇帝當年如果沒有年羹堯,這個皇位都坐不穩。
華妃沒有孩子,就已經如此高的地位,其實也是皇帝和太后嘉獎年羹堯的一種方式。與其說太后重視華妃,不如說太后不得不考慮到年羹堯而不敢輕易對待華妃。在後宮裡面,能讓太后多看兩眼的,估計就只有華妃和皇后這兩個可以輕易牽動前朝的人了。
皇帝薄情
太后不見甄嬛,還有一個原因是,太后根本就沒把皇帝的話放在心上。皇帝說自己新得的莞貴人溫柔懂事,自己很喜歡。但是這麼多年來,後宮來來去去多少人,太后是看在眼裡的,要說皇帝薄情的個性,太后最清楚不過。所以在太后看來,皇帝多半是心血來潮,太后也就懶得去廢心思。
對於當時的甄嬛來說,卻是難以讓太后垂青,畢竟只是一個後宮新人,太后實在沒必要去理會。但是後來甄嬛也用自己的智商和實力,打敗了皇后和華妃,成為了後宮裡最得寵的女人,證明了自己才是皇帝最重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