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劇照
在《甄嬛傳》裡,齊妃趁著甄嬛失寵,在長街打了她耳光。那時我們就發現,齊妃身邊有一個善良的丫鬟,名叫翠果。
甄嬛還對翠果說:你會因為你的善心得到好報的。
然而還沒等甄嬛從甘露寺回來,翠果人就沒了。
翠果是怎麼死的呢?
皇后宜修為了搶走三阿哥,就想害死齊妃。她攛掇齊妃去給寧貴人下藥,最終害得寧貴人無法生育,齊妃也畏罪自殺。宜修自以為這一箭雙鵰的伎倆做得天衣無縫,然而太后卻全都知道了。
太后把宜修叫過去訓了一頓,還告訴她齊妃身邊的翠果怕被牽連,一早就跑來找她,把什麼都說了。
《甄嬛傳》劇照
太后說是宜修派人把翠果推進荷花池,殺了翠果滅口,可宜修卻矢口否認。之後她們就不再提這件事情。
那麼翠果到底是誰殺的呢?劇中沒有明說,我們只能通過一些蛛絲馬跡來判斷了。
知道這件事情的只有3個人,翠果、宜修和太后。
第一個 翠果,她是自殺的嗎?不可能,她要是想死的話就不會去找太后了。
第二個 宜修,會不會是她殺了翠果而不敢承認呢?也不可能,她連害死齊妃和純元都敢認,一個丫鬟的死還有什麼不敢認的?
最後只剩下太后了,其實她才是最有可能殺死翠果的人。
《甄嬛傳》劇照
首先,如果翠果死的不明不白,那麼太后和宜修必定還要繼續追查,可她倆卻默契的沒有再提,說明她們是知道內情的。既然不是宜修所為,那麼就只能是太后了。
第二,太后到死都要保住宜修的皇后之位,而翠果卻是宜修犯罪的證人,太后替宜修毀滅證據是完全有可能的,富察貴人小產的時候,不就是太后抓走了那隻貓,讓人無從查起嗎?
第三,在這件事情之前,宜修還忌憚著太后,她害富察貴人小產時,太后教訓她,她還畢恭畢敬,不敢輕易再害甄嬛的孩子。這一次太后找她,她本來也有些惶恐,可是在明白翠果之死之後,她卻突然囂張起來,竟然頂撞起了太后,說:有皇額娘作榜樣,臣妾一定青出於藍。
更是在不久後又去毒害四阿哥,氣的太后只能把甄嬛接回來制衡她。
《甄嬛傳》劇照
宜修的態度轉變說明什麼呢?說明她發現太后既然能替她殺翠果滅口,那就不會真的拿她怎樣,所以她就沒什麼好忌憚的了。
可是為什麼太后不直接承認是自己殺了翠果,還要反過來說是宜修呢?
太后是個理佛之人,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害人性命,但是一旦害人,也絕不能傳揚出去,否則,別人就會議論她假仁假義,佛口蛇心。所以無論是害華妃還是端妃,無論是殺隆科多還是翠果,她做就做了,卻絕不會宣之於口。
她之所以反過來說是宜修,就是想讓宜修知道,你做事不乾淨,留下了翠果這個尾巴,現在有人替你料理了,你不用擔心了。宜修顯然也明白了太后的用意,所以她對翠果的死也不問不提。
《甄嬛傳》劇照
這樣看來,其實太后才是後宮中最可怕的存在,她下手狠,做事滴水不漏。更可怕的是,她平時都是一副廣施恩德,大慈大悲的模樣,讓人根本想不到她會害人。如果不是這外表太完美,恐怕翠果也不敢去找她,如果翠果不去找她,恐怕也不至於送命。畢竟當初華妃從青海請回來看病的大夫,太后也只是讓他閉嘴,並沒有要他的命。
宜修之所以能害那麼多人,絕對離不開太后的縱容,她害死純元,太后替她隱瞞;她害富察貴人小產,太后替她抓了那隻貓;她害死齊妃,太后替她料理翠果;她毒害四阿哥,太后說那碗湯經過太多人的手,無從查起……每一次,太后都替她毀滅了關鍵性證據,讓她可以繼續為所欲為。為了烏拉那拉氏的一己私慾,太后所造的孽,恐怕一點都不比宜修少。
《甄嬛傳》劇照